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静脉瘤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静脉瘤栓患者的PET/CT资料,观察瘤栓放射性摄取程度及形态学改变,测量瘤栓及原发肿瘤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按照美国Mayo Clinic瘤栓分级标准,采用PET/CT及增强CT分别对20例肾脏肿瘤导致的下腔静脉瘤栓进行分级。分析静脉瘤栓与原发肿瘤SUVmax的相关性和PET/CT与增强CT对瘤栓分级的一致性。结果 瘤栓共累及53个静脉节段,以下腔静脉(n=16)、肾静脉(n=16)及门静脉(n=7)为主;瘤栓代谢高于血池本底51个,等于或低于血池本底各1个;48个呈条状,5个呈结节状;41个伴静脉增宽,31个患者瘤栓与原发肿瘤相延续。静脉瘤栓平均SUVmax为7.54±5.06,原发肿瘤平均SUVmax为9.25±6.17,二者呈正相关(r=0.76,P<0.001)。PET/CT明确诊断静脉瘤栓31例,诊断正确率为91.18%(31/34)。PET/CT与增强CT对瘤栓分级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7,P<0.001)。结论 18F-FDG PET/CT对静脉瘤栓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原发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纳入21例原发系统性ALCL,观察病灶PET/CT表现。结果 21例中,15例ALK+、6例ALK-ALCL;19例累及多部位淋巴结,主要包括颈部(13例)、纵隔(12例)及腹膜后(12例)淋巴结,2例仅累及单一部位淋巴结。12例累及结外器官/部位,其中6例累及软组织如皮肤、肌肉等,4例累及骨骼,14例累及脏器,包括肺部(4例)、肝脏(3例)、胰腺(2例)、肾脏(2例)、胃肠道(2例)及甲状腺(1例)。21例中,19例淋巴结形态欠规则并融合成团,17例密度均匀,3例可见坏死,1例可见钙化。21例病灶均表现为高代谢,受累淋巴结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分别为17.04±9.94、9.96±6.15,全部病灶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分别为92.54(67.61,249.21)cm3、723.46(419.78,...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诊断肾细胞癌(RC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确诊为RCC患者的病理及PET/CT影像资料,比较不同病理类型(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Fuhrman分级(高级别与低级别透明细胞癌)和临床分期(有无远处转移)RCC的肿瘤直径和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差异。结果 32例患者共33个原发灶,PET/CT检出31个,2个假阴性,检出率为93.94%(31/33)。31个原发灶PET/CT表现为肾实质内混杂密度的软组织团块,其18F-FDG摄取可接近、高于或低于正常肾实质;2个原发灶PET/CT未见异常表现。8例伴静脉瘤栓,19例伴远处转移,瘤栓及转移灶的FDG摄取均高于受累器官本底。不同病理类型组和不同Fuhrman分级RCC的肿瘤最长径及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临床分期RCC的肿瘤最长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P=0.001)。结论 RCC原发灶的PET/CT表现多样,较小的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可无明显异常表现而漏诊;18F-FDG PET/CT在RCC术前分期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HNL患者的18F-FDG PET/CT及临床表现,分区域选取18F-FDG摄取最高的病变淋巴结54枚,分析其最大径、位置与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相关性。结果 11例HNL中,7例受累淋巴结呈全身性分布,4例仅颈部和/或腋窝淋巴结受累;11例颈部淋巴结均受累,9例腋窝淋巴结受累;受累淋巴结呈卵圆形,最大短径均<2.30 cm,密度多均匀,且无融合趋势;18F-FDG PET/CT显像见不同程度放射性摄取,SUVmax为1.22~23.34,中位SUVmax为5.56(2.37,9.87)。8例发热患者中,6例中轴骨摄取高于肝脏。淋巴结最大短径、最大长径均与SUVmax呈低度正相关(r=0.496,P<0.001;r=0.347,P=0.010),所在位置与SUVmax无明显相关(r=0.019,P=0.892)。结论 HNL于18F-FDG PET/CT显像主要表现为全身多发淋巴结轻、中度肿大,颈部及腋窝淋巴结多受累及代谢增高,伴或不伴中轴骨代谢增高。18F-FDG PET/CT可用于评估HNL患者全身淋巴结受累、判断疾病活动度及辅助活检定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睾丸原发癌及其转移癌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回顾性观察13例经病理证实的睾丸原发癌患者治疗前18F-FDG PET/CT资料,分析原发癌及其转移癌影像学特点。结果 共检出14个原发肿瘤,包括7例7个精原细胞瘤及6例7个非精原细胞肿瘤,平均最大径(3.44±1.75)cm;PET/CT均呈18F-FDG高摄取,中位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10.20(5.95,22.10),精原细胞瘤 与非精原细胞肿瘤 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96,P=0.338)。睾丸原发肿瘤SUVmax与其最大径、Ki-67指数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1例(1/13,7.69%)左侧精索受侵,SUVmax 8.80。13例中,11例(11/13,84.62%)存在淋巴结转移,以腹膜后淋巴结最常见,其次为纵隔及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均表现为18F-FDG高摄取,平均SUVmax 15.65±7.97;8例(8/13,61.54%)发生血行转移,多表现为18F-FDG高摄取,以肺及肝脏受累最多,平均SUVmax分别为12.66±8.55和16.42±8.81。结论 睾丸原发癌均表现为18F-FDG摄取增高,可侵犯精索并转移至全身淋巴结、肺及肝脏等;转移癌亦多18F-FDG高摄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9例(94个结节)。对比甲状腺恶性与良性结节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进行ROC曲线分析,计算18F-FDG PET/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共94个结节,恶性、良性结节分别为53个(53/94,56.38%)和41个(41/94,43.62%)。甲状腺恶性、良性结节的SUVmax分别为7.15±5.09和2.58±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3,P<0.01)。SUVmax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0.74~0.91,P<0.01),SUVmax界值为4.50时,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最大,为1.56。18F-FDG 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25%(42/53)、80.49%(33/41)、79.79%(75/94)、84.00%(42/50)、75.00%(33/44)。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判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SUVmax界值应为4.50。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PET临床应用发展迅速,借助18F-FDG或多种类型在体放射性分子示踪剂,可无创地从功能及分子水平提供活体内肿瘤信息。影像组学是基于计算机学习的医学影像分析方法。微观分子水平上的基因或蛋白质变化可在宏观影像图片上有所体现。深度挖掘影像特征,可反映人体组织、细胞和基因水平变化,预测和评估肿瘤异质性。本文聚焦于影像组学流程和研究重点、难点及18F-FDG PET影像组学临床应用,对目前18F-FDG PET影像组学预测肿瘤分子分型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评估根据不同百分比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阈值分段代谢参数预测经同步放射化学治疗(CCRT)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45例CCRT前宫颈癌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获得代谢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代谢肿瘤体积(MTV)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利用不同百分比SUVmax阈值(范围10%~85%,以5%递增)分割法分割MTV和TLG,采用ROC曲线分析找出最佳截断值,以 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CCRT后14例肿瘤进展(进展组),31例无进展(非进展组),组间SUVmax、MTV10%、MTV75%~MTV85%、TLG75%~TLG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TV15%~MTV70%、TLG10%~MTV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40% SUVmax为阈值预测宫预后作用最强。MTV40%的截断值为21.09时AUC最大(AUC=0.823),敏感度为78.60%,特异度为87.10%;TLG40%的截断值为136.71时AUC最大(AUC=0.788),敏感度为78.60%,特异度为77.40%。结论 根据18F-FDG PET/CT代谢参数MTV40%和TLG40%可预测CCRT后宫颈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贝叶斯正则化似然(BPL)重建算法对恶性肿瘤病灶18F-FDG PET/CT定量参数的影响。方法 纳入80例恶性肿瘤患者(206个病灶),采用飞行时间(TOF)+点扩散函数(PSF)+BPL(BPL组)和TOF+PSF(非BPL组)算法重建PET/CT图像,比较组间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信号/本底比值(SBR)及肿瘤代谢体积(MTV);根据直径将病灶分为<10 mm组(n=84)及≥ 10 mm组(n=122),比较组间定量参数差值。结果 BPL组病灶SUVmax、SUVmean及SBR均明显高于非BPL组(P均<0.05),而MTV明显低于非BPL组(P<0.05)。直径<10 mm组病灶SUVmax、SUVmean及SBR差值均明显大于≥ 10 mm组(P均<0.05)。结论 采用BPL算法得出的肿瘤标准摄取值(SUV)高于其他算法,尤其对于直径<10 mm病灶;基于BPL算法重建图像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时,应上调SUV阈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结直肠腺癌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结直肠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和临床资料,记录肿瘤原发灶最大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及代谢体积(MTV),并计算病灶糖酵解总量(TLG)。按肿瘤原发灶最大径、T分期、N分期及细胞组织分化程度分别进行分组,比较组间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52例结直肠腺癌原发灶的SUVmax、SUVmean、MTV及TLG分别为13.38±7.34、7.75±3.94、(15.83±11.18)cm3及103.15(45.28,140.23)g。不同原发灶最大径组间各代谢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T分期组间肿瘤原发灶SUVmax、SUV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TV、T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N分期、细胞组织分化程度组间肿瘤原发灶各代谢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UVmax、SUVmean与原发灶最大径呈正相关(P均<0.05),与T分期、N分期、细胞组织分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MTV、TLG与原发灶最大径、T分期呈正相关(P均<0.05),与N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 结直肠腺癌的体积参数MTV、TLG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理因素,较SUVmax、SUVmean的评价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复发性多软骨炎(RP)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RP患者(RP组)及2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18 F-FDG PET/CT表现,观察病灶部位、形态、边界及密度,计算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绘制ROC曲线,评价病灶SUVmax对RP的诊断效能。结果 28例RP患者中24例见气管及支气管密度增高、边界模糊及管壁增厚;4例见喉软骨密度增高、管壁水肿及增厚,边界模糊。共91个病灶,均位于鼻软骨、双侧耳廓软骨、肋软骨、喉软骨、气管及支气管软骨5个部位,各部位病灶SUVmax均高于对照组相同部位(P均<0.01)。ROC曲线结果示肋软骨、喉软骨、气管及主支气管软骨、双侧耳廓软骨SUVmax对RP的诊断价值均较高(AUC均>0.9),鼻软骨诊断价值中等(AUC=0.71)。结论 RP患者18F-FDG PET/CT表现有一定特异性,可同时显示多部位病灶,有助于RP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T-DLBCL)的18F-FDG PET/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确诊的PT-DLBCL患者的术前及化学治疗前18F-FDG PET/CT资料,观察其原发灶、淋巴结及结外病灶表现,并分析18F-FDG PET/CT的诊断价值。结果 5例PT-DLBCL中,18F-FDG PET/CT示3例双侧睾丸病变、2例右侧睾丸病变;其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13.90~26.80,中位SUVmax为16.00。5例中,4例伴淋巴结内病变,见于腹膜后4例、盆腔3例、腹股沟及颈部各1例,其SUVmax 4.40~24.70,中位SUVmax为14.40;3例伴睾丸外结外病变,累及右侧臀部皮下组织、右上腹部皮肤及口咽各1例,病灶SUVmax分别为4.30、5.20及40.90。5例患者均接受全身化学治疗,1例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例疾病进展(PD)。结论 18F-FDG PET/CT可见PT-DLBCL病灶摄取增高,对于诊断其睾丸原发灶、淋巴结病变及结外病变均具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