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面外部微环境包括温度、湿度、pH值、氧、压力和微生物等,创面外部微环境的紊乱常导致愈合的延迟,关注创面外部微环境对创面治疗至关重要。合理运用中西医干预策略,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近年来,对于创面外部微环境的中西医干预策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文主要对创面外部微环境的中西医干预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王一如  白姣姣 《护理学杂志》2023,28(19):121-124
微环境pH值在慢性创面愈合中起重要作用,作者就创面微环境pH值对慢性伤口愈合过程的影响、评估创面微环境pH值的措施及调适创面微环境pH值的护理方法进行综述,为提升慢性伤口患者的创面愈合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创面治疗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加快愈合。近年来,创面微环境对愈合的影响越来越受重视。在影响创面微环境的众多因素中,创面生物电场和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已有一些基于创面生物电场和氧等微环境因素促进创面愈合的新技术用于临床。随着对创面生物电场和氧对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产生一系列调控或营造包括创面生物电场...  相似文献   

4.
组织损伤后的正常反应是恢复组织解剖与功能完整性的一个及时有序的连续过程.临床上根据愈合时间把创面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在慢性创面中,这种有序过程受到干扰,愈合过程延长,最终导致解剖和功能上的缺陷,然而,确切的时间分界还很模糊,而且创面部位、病因以及患者年龄和生理条件的不同,愈合时间常有变化,一般认为6周~8周未愈的创面可称作慢性创面[1].对于慢性创面的成功治疗要求对其病理生理形成机制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慢性创面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许多因素影响.临床上有许多方法和手段促进创面愈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其中之一,也是近年来报道的新的创面处理方法,我们采用封闭负压引流对31例慢性创面的病人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短波紫外线(UVC)疗法对老年人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疗效,并初步分析影响其剂量和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老年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58例共106个创面,患者年龄73~91岁。紫外线治疗剂量为36~1800mJ/cm^2,每日或隔日1次,直至创面完全上皮化。观察不同部位和不同分期创面的愈合情况和愈合时间,分析UVC治疗剂量和创面部位与创面愈合状态的关系。结果:经UVC治疗后,创面愈合77例,显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2%。不同部位创面UVC治疗剂量差异显著,手足区〉肛周会阴区〉头颈区〉四肢区〉躯干区(P〈0.01);不同部位创面愈合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4724),但不同部位治疗次数和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显著,肛周会阴区〉躯干区〉手足区〉四肢区〉头颈区(P〈0.01)。在93个压力性溃疡创面中,52个Ⅱ期创面治疗次数[(2.71±0.68)次]及愈合时间[(7.78±2.12)d]均少于41个Ⅲ期创面[分别为(4.09±0.84)次和(13.96±2.38)d],创面愈合率(92.3%)和总有效率(100.0%)也均高于Ⅲ期创面(愈合率为61.0%,总有效率为90.2%,P〈0.01)。结论:UVC治疗老年人慢性难愈合创面疗效显著,病灶部位是影响UVC治疗剂量的重要因素,而病变分期是影响创面愈合效果和时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慢性创面因其长期难愈的特性、严重不良的预后, 给患者及其家庭与社会带来巨大压力和困难。近来,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衰老在慢性创面中存在并影响创面愈合。该文通过回顾慢性创面中细胞衰老的特征, 讨论细胞衰老与慢性创面愈合之间的关系, 并总结当前一系列抗衰老策略, 引出将细胞衰老作为潜在靶点治疗慢性创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迁移和创面重塑。这些过程连续且相互交叉,在这一复杂生物学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有生长因子的参与和调控。既往研究发现:糖尿病慢性创面并不遵循正常愈合模式,其确切机制尚未明确,但生长因子含量的减少、降解的加速或者活性的减弱都是其难以愈合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生长因子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影响创区愈合有重要作用的几大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慢性创面的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慢性创面是临床创面愈合与组织修复的一大难题,引起慢性创面的原因很多,有外伤、手术、血管病、褥疮、代谢病、疤痕、药物、放射等因素,慢性创面一般病程都比较长¨].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参与了调控组织修复的全过程,对多种创面愈合均有显著促进作用.本文观察了bFGF对慢性创面的促愈合作用,并对其中修复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皮肤是覆盖人体最大的器官, 是人体抵御外界的第一道防线, 有助于维持并调节体温。当皮肤受到轻微损伤时, 伤口收缩和细胞生长会使伤口闭合。然而, 较大伤口可能会导致愈合时间延长、甚至无法愈合, 形成慢性创面。据估计, 美国每年有1 180万急性创面患者到急诊接受治疗[1];对于慢性创面, 英国人群的患病率为1.47‰[2]。付小兵院士团队的"中国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我国慢性创面患者占住院患者的1.7‰, 主要由糖尿病引起, 占31.3%[3]。软组织缺损创面治疗不当易进展为慢性难愈合创面, 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生活负担。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慢性创面的难愈问题尚无明确的解释,通、可以理解为在各种内在或外界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创面,经1个月以上治疗未能愈合,也无愈合倾向者,不能通过正常的创面愈合进程达到愈合,而是进入一种病理性炎症反应状态,从而导致创面经久难愈~([1-2])。慢性难愈性创面是外科中长期难以解决的治疗难题,造成了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3])。慢性创面又是一种长期消耗性疾病,既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又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有一些针对慢性创面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负压封闭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负压封闭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2 8例慢性难愈合创面应用负压封闭治疗。结果 :负压治疗后创面清洁迅速 ,5例创面经负压治疗后直接上皮化愈合 ,2 0例创面经植皮愈合 ,3例创面经局部皮瓣转移愈合 ,治愈率 1 0 0 %。结论 :负压封闭技术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处理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程立宁  王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0,(3):192-192,I0004-I0005
对慢性创面的治疗,采用清创及换药治疗的方法难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慢性创面的治疗周期较长,费用较高,效果较差。而常规疗法不佳时可尝试采用生物疗法,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作为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新型疗法,血小板浓缩物在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就血小板浓缩物治疗慢性创面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负压吸引技术在治疗深度和浅度慢性创面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的122例深浅慢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浅度创面负压吸引组与深达骨面的创面负压吸引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及其愈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浅度负压吸引组与深度创面负压吸引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0)。深度慢性创面采用负压吸引治疗后并发症较少,且愈合率较高。结论负压吸引技术在深、浅度慢性创面治疗方面具有相似的作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负压吸引技术用于深度慢性创面治疗在并发症及愈合率方面具有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骨科慢性伤口应用给氧负压治疗(NPWTOT)后的伤口愈合情况以及基线改变情况。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慢性伤口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NPWTOT和负压创面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愈合情况和基线变化。结果实施治疗之前,两组骨科慢性伤口患者的基线水平(包括伤口温度、p H值以及PUSH评分)差异不明显;实施治疗之后,与对照组比,实验组骨科慢性伤口患者伤口温度明显升高,PH值和PUSH评分明显降低。实验组40例骨科慢性伤口患者总有效率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646,P=0.010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40例骨科慢性伤口患者VAS疼痛评分和伤口愈合时间明显降低,肉芽组织覆盖率明显升高。结论给氧负压伤口治疗能明显改善骨科慢性伤口患者伤口微环境,调整伤口温度和酸碱度,改善伤口愈合情况,促进组织再生。  相似文献   

16.
王芳  栗勇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5):2070-2073
慢性难愈性创面,简称慢性创面,系指临床治疗4~6周以上的难愈合或不愈合创面。多由静脉曲张、糖尿病、动脉炎、动脉硬化、神经系统疾病及肿瘤等引起。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的人口被持续性的创面问题所困扰,约5%的医疗费用花费在创面修复上。在美国,每年在慢性糖尿病创面愈合治疗方面的费用已超过250亿美元。而我国,据统计仅糖尿  相似文献   

17.
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俗称溃疡),也叫慢性伤口或慢性创面,其定义目前尚未统一界定。国际伤口愈合学会对于慢性创面的定义为: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的修复过程达到解剖和功能上完整状态的创面。这些创面常常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存在特定的病因,如糖尿病、缺血、压力等。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慢性难治性溃疡日益多见,严重影响人们生存质量,多见于下肢,其愈合影响因素为组织量不足和血液循环障碍。本文概述了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针对不同的愈合阶段,详细论述了临床治疗方法,并结合文献,对慢性创面治疗的新方法进行了阐述。采用正确的对因治疗,及时有效地处理创面,随着功能性敷料的发展,水刀技术、VSD以及细胞治疗的广泛应用,可有效提高下肢慢性难治性溃疡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中透明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慢性创面在经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后,创面渗出液中透明质酸含量的变化,部分阐明封闭负压引流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取8例乳癌术后第1、2、3、4天急性创面的引流液,同时收集11例慢性创面(5例压力性溃疡,6例静脉性溃疡)于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3、5、7、9天的渗出液,利用放射免疫测定的方法分别测定其中透明质酸的含量,并进行动态的观察与比较。结果急性创面引流液中随时间延长透明质酸含量逐渐增高,各时间点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压力性溃疡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渗出液中透明质酸含量较低,引流后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透明质酸水平升高(第1、3、5、7天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至第9天有下降趋势;而静脉性溃疡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透明质酸水平极高,治疗后透明质酸含量随时间延长呈现极明显的波动,但于第7天后呈下降趋势。结论封闭负压引流通过平衡透明质酸的代谢从而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这可能是封闭负压引流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综述MSCs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MSCs治疗慢性创面的相关文献,对MSCs治疗慢性创面的可能机制及其在临床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情况、面临问题进行总结.结果 MSCs可参与到慢性创面愈合各个环节来促进创面愈合,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目前临床研究常用的MSCs包括骨髓来源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