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的用药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9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癫痫患儿,按自愿原则,由癫痫患儿监护人完成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自行设计的患儿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以及监护人用药知识、用药信念及用药支持问卷,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药依从性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微信平台共收集有效问卷107份,患儿年龄(6.75±2.76)岁,用药依从性水平为(6.42±1.20)分,用药依从性较低34例(31.78%),依从性中等54例(50.47%),依从性较高19例(17.76%)。患儿监护人用药知识得分(19.85±4.77)分,56.07%监护人用药知识处于中等水平。30.84%患儿监护人用药信念处于低水平,认为用药弊大于利;31.78%监护人用药支持行为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用药支持度影响用药依从性(OR=1.225,P=0.034)。结论:癫痫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大部分患儿的用药依从性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漏服药物、擅自改变药物剂量及患儿监护人担心药物不良反应而自行减量或停药等,提高监护人对患儿的用药支持度对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癫痫是儿童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药物治疗仍是首选方案。儿童癫痫药物治疗与成人有所不同,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儿童的癫痫治疗需特殊考虑。婴幼儿期:脏器发育不完善,抗癫痫药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安全性;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学习、认知和社会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抗癫痫药物选择应充分考虑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青春前期和青春期:抗癫痫药物治疗要考虑其长期用药对患儿生长发育各个环节的影响。因此,本文综述了其药物治疗进展及搜集了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门诊癫痫患儿抗癫痫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儿科抗癫痫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总结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儿科门诊癫痫患儿病例,参照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判断使用抗癫痫药的处方是否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统计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的类型、各品种抗癫痫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并通过单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南药学》2019,(12):2177-2180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儿癫痫发作特点及抗癫痫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有癫痫发作且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62例,其中男34例,女28例,就诊年龄为6个月~13岁6个月,平均年龄7岁8个月。总结分析患儿癫痫发作特点、头部MRI、视频脑电图、血及脑脊液抗神经元抗体检测、使用的免疫疗法及抗癫痫药物类型、治疗结果等。结果所有患儿中有34例(54.84%)患儿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13例患儿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27例为局灶性发作,18例为局灶性进展为双侧强直-阵挛,2例为局灶起源自主神经发作,1例为失神发作,1例为痉挛发作。62例患儿中局灶性起源发作共47例(75.81)%。有24例(38.71%)患儿有癫痫发作持续状态,16例(25.81%)有频繁的簇状发作。所有患儿明确诊断后均给予了免疫治疗(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23例单用免疫治疗后癫痫发作控制。39例患儿联合了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21例用了1种抗癫痫药物,13例用了2种抗癫痫药物,5例用了3种抗癫痫药物。首选抗癫痫药物主要为奥卡西平。结论癫痫发作是AE最突出的症状,多表现为部分性发作并快速进展为癫痫持续状态(SE)或严重的簇状发作。对于有癫痫发作的AE患者,主要依靠免疫治疗,并建议依据癫痫发作的类型,合理选用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儿骨代谢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癫痫患儿4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未接受癫痫药物治疗的癫痫患儿36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Ca~(2+))、血磷(P)、骨密度(BMD)、磷酸酶(BAP)等骨代谢相关指标,并应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OLIE-31)对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Ca~(2+)水平显著降低,BA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P及BMD均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患儿的Ca2+水平低于对照组,B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各项骨代谢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癫痫药物能够提高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其对癫痫患儿的骨代谢具有一定的影响,对BAP的影响最显著。BAP可以作为指导正确应用癫痫药物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对癫痫患儿的药学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据报道我国癫痫的患病率为0.7%,儿童和青少年为高发人群,大多数病人在10岁以前发病。目前,癫痫已成为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癫痫病人需长期或终生服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AEDs在癫痫的预防和控制发作治疗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AEDs在儿童体内代谢与成人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妊娠与癫痫的相互影响和抗癫痫药物(AED)对胎儿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癫痫10例孕妇服AED情况,发作频率变化,分娩方式和结果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癫痫原发性2例,继发性3例,妊娠性(妊娠期首次癫痫发作,妊娠前无癫痫病史)4例,类型不详1例.孕期未用AED4例,间断用3例,连续服药2例.按发作类型:大发作3例(30%);非典型小发作5例(50%);局限性发作2例(20%).孕期及分娩期无一例癫痫持续状态.孕期发作频率增加者5例(50%),减少者4例(40%),无变化者1例(10%).顺产7例(70%),其中阴道助产2例(20%),剖宫产3例(30%),10例均为正常活婴.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以单一用药为佳.效果不理想,可联合用药,但要慎重.有条件者应定量监测血清中AED及叶酸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抗癫痫药物及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癫痫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6月该院癫痫患者抗癫痫用药具体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对患者信息、ADR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209例癫痫患者资料,其中男性(59.81%)占比高于女性(40.19%);166例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涉及5个品种6个品规抗癫痫药物,发生抗癫痫药物相关ADR 68例(占40.96%),多药联合治疗比单药治疗易发生ADR;ADR临床表现以贫血、凝血指标下降最为常见,分别体现在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结论 该院癫痫患者以传统抗癫痫药物治疗为主,抗癫痫药物所致ADR发生率及特点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似,加强临床药师动态监测对发现严重或新的ADR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TIA)和稳态血药浓度一点法对监测86例癫痛患儿血药浓度并进行疗效分析。结论:单用一药能控制症状者不宜并用两药;单一型患者服一种药物较理想;癫痫大发作婴幼儿宜用苯巴比妥不宜用苯妥英钠;癫痫患儿其抗瘢痫药物的血药浓度控制至关重要,应加强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国内儿童癫痫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儿童癫痫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全面收集国内有关儿童癫痫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和影响因素类文献。针对依从性现状,采用单组率的Meta分析进行数据合并,针对依从性影响因素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共计患者5580例,样本量为38 ~ 2000(中位数为103)。儿童癫痫患者服药依从率在33%~ 88.1%,meta分析结果显示,依从率为62%,95%可信区间为0.56 ~ 0.68。影响癫痫患儿用药依从性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如对治疗有信心、对医生信任、担心不良反应等)、药物因素(如疗效、不良反应、服药种类、取药困难、治疗方案复杂等)、家长因素(如对癫痫的认知程度、子女个数)和环境因素(如医生叮嘱等)。病程长短、癫痫类型、患者年龄、家庭经济、家长文化程度和居住地等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存在争议。结论:目前我国儿童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不高,影响依从性的因素较多,且部分因素存在争议。建议开展大样本、长时间随访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国儿童抗癫痫药物使用依从性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抗癫痫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调查抗菌药物在住院癫痫患儿中的使用情况,评价用药的合理性。 方法:在电子病历系统检索2015 年 6-12 月诊断为癫痫的249 例患儿,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品种选择、用法用量及用药疗程等。 结果:
249 份癫痫患儿病历中有 178 例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71.49% 。 所用抗菌药物主要是广谱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 类药物,其中排名前
3 位的分别是五水头孢唑林(31.46% )、头孢他啶(20.79% )和磺苄西林(16.85% )。 抗菌药物在癫痫患儿 中不合理用药率为
30.34% ,以联合用药不适宜和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为主,分别为 10.67% 和 8.99% 。 结论:抗菌药物在 癫痫住院患儿中存在不合理应用,应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给药剂量、药物剂型、性别、年龄和体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查阅我院临床药学室337例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记录,将浓度值、性别、年龄等资料录入数据库,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值与性别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与临床疗效、给药剂量、药物剂型、年龄和体质量密切相关。结论丙戊酸钠在患儿体内的代谢过程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应根据每位患儿自身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来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4.
Arya Sathyan Reshma Scaria Pavithra Arunachalam Mohanapriya Ramasamy Dithu Thekkekkara Shalini Sivadasan 《The Journal of pharmacy technology》2021,37(2):114
Objective: To evaluate enuresis-induced antiepileptic drugs in children. Data Sources: A PubMed search (1917 to July 2020)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following keywords and associated 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antiepileptic drugs, enuresis, pediatric population, drug-induced enuresis, and epilepsy. Study Selection and Data Extraction: The search was conducted to find the role of antiepileptic drugs–induced enuresis in children in studies published in English. Data Synthesis: Enuresis or bedwetting is an underreported adverse drug reaction of antiepileptic drugs. Owing to that fact, it is a condition that is outgrown with age and also could cause embarrassment. As antiepileptic drugs sometimes need to be taken for a long duration until epilepsy relapses, the occurrence of enuresis in this situation can be troublesome for both the child and the caretaker. Even though enuresis is proposed to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hild’s psychology, it is still considered to be a condition that is outgrown with age. This article includes a review of antiepileptic drugs reported to have caused enuresis in children. Conclusions: If a child develops enuresis as an adverse drug reaction, this adds further challenges to their lif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potential adverse effect may help prevent unwanted stress. Though the exact mechanisms are not known, the hypothesis generated is from the occurred cases, most of which relapsed when the drug was withdrawn. Considering the gravity of epilepsy in children, more detailed studies need to be conducted on this adverse effect to ensure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in children. 相似文献
15.
施安国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3,19(3):211-214
癫痫是一种常见病,但约30%为难治型,一些证据表明多种药物转运蛋白如P—糖蛋白(P—GP)和多种药物抗结合蛋白(MRP)在癫痫脑组织中过量表达,从而减少了抗癫痫药物进入癫痫神经元的量,这一假设可能是产生癫痫抗药性的原因之一,这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评价拉考沙胺(LCM)在儿童癫痫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诊断为癫痫并接受LCM治疗的58例患儿进行分析。记录开始LCM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癫痫发作频率,并与基线月度频率进行比较,评价患儿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患儿维持期LCM用量2.82~20.00(7.03±2.90)mg/(kg·d)。末次就诊40例(69.0%)患儿对LCM治疗有反应,表现出癫痫发作频率减少≥50%。癫痫完全控制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在3、6、12个月时分别为15.5%、20.7%、24.1%。无效组异常脑电图患儿比例高于有效组(P均<0.05)。联合使用抗癫痫药物的数量越少,LCM添加得越早,儿童实现癫痫完全缓解的可能性就越高(P<0.05)。20例(34.5%)患儿至少经历了1次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头晕、嗜睡、乏力和恶心呕吐。结论:LCM治疗癫痫发作患儿临床有效,且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儿癫痫停用抗癫痫药物后复发的高危因素,为小儿癫痫复发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176例小儿癫痫患者,均达到病情完全控制后停药,随访1年记录复发病例,将复发病例设为观察组,未复发者设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等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儿癫痫停用抗癫痫药物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76例患者停药1年内复发60例,复发率34.09%,平均复发时间(5.54±1.21)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发病年龄、发病频率、停药时机、停药后脑电图(EGG)、发作类型、颅内病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用药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2岁[OR=3.211,95%CI(0.876~10.546)]、停药后EGG痫性放电[OR=2.678,95%CI(0.971~9.211)]、停药前无发作时间<4年[OR=2.213,95%CI(0.654~8.321)]、局灶性发病[OR=2.034,95%CI(0.653~9.768)]、发作频率>5次/年[OR=2.446,95%CI(0.542~8.419)]是小儿癫痫停用抗癫痫药物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儿癫痫停用抗癫痫药物后复发较高,发病年龄<2岁、停药后EGG痫性放电、停药前无发作时间<4年、局灶性发病、发作频率>5次/年均会增加复发风险,应根据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儿科哮喘药物配备和临床应用现状,探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NEML)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NDRL)内药物应用于儿科人群的合理性。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8-9月对来自全国46家医疗机构的245名临床药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哮喘药物使用情况、哮喘药物评价情况、哮喘相关药学服务等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家医疗机构共配置抗炎平喘药物67种,最常配置及使用的药物分别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片、孟鲁司特咀嚼片和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其中,10种常用药物存在超说明书用药、剂型不适宜等临床用药问题。在药物评价方面,基于儿童用药特殊性,超过5%儿科药师建议氨茶碱(片剂)和茶碱(缓释片)从NEML删除。超过5%儿科药师建议班布特罗(口服常释剂型)、倍氯米松(吸入剂)、氨茶碱(口服常释剂型)从NDRL中的甲类调整为乙类或删除。此外,超过30%儿科药师建议7种药物调整为医保甲类,分别为孟鲁司特(咀嚼片)、孟鲁司特(颗粒剂)、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布地奈德(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孟鲁司特(口服常释剂型)和丙卡特罗(口服液体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文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包括监护人版和未成年人版)在炎症性肠病患儿中应用的信度与效度,并明确炎症性肠病患儿服药依从性现状与特征。方法 纳入炎症性肠病患儿141例,以中文版Morisky量表为评估工具,以现场发放与回收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采用克伦巴赫(Cronbach's)a 系数和因子分析分别评价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采用Spearman检验评估患儿服药依从性与其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监护人版和未成年人版Morisky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分别为0.701和0.738;因子分析结果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7.94%和72.24%;141例患儿的用药依从性评估得分为6.75(4.75,8.0)分,其中,依从性不良、中等与极好的患儿分别为58例(41.1%),39例(27.7%)和44例(31.2%);患儿用药依从性得分与其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s=-0.286,P=0.001)。结论 中文版未成年人版和监护人版Morisky量表均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用于评估炎症性肠病患儿的服药依从性。近一半炎症性肠病患儿服药依从性差,忘记服药是影响依从行为的主要障碍,且患儿用药依从性与其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