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紫花洋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L.是玄参科毛地黄属的可供药用和观赏的两年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原产欧洲。其叶片为制备强心药物西地兰和地高辛的原料或将叶片直接作原料药药用。临床试验表明,其药用成分洋地黄强心苷等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传导的作用,并用于充血性心肌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 ,世界上使用中药的人数也在迅速增加。多年来 ,“中药很少有副作用”的片面认识使人们对中草药的毒性缺乏足够的重视。自从FDA公布了含有马兜铃酸 (aristolochincacid ,以下简称AA)的中草药引起的肾脏毒性的通告以来[1] ,国内外中医药界对此产生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来临床使用的含有AA的几种常用中草药所引起的毒性病例、临床表现及毒性机制 ,以供广大临床医师和药师参考。1 含有AA的主要中药材与中药制剂1 1 中药材 :AA是马兜铃属 (AristolochiaL .)植物的主要成分 ,全世界约有 2 0 0种 (也…  相似文献   

3.
阳春砂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植株再生,建立阳春砂的离体再生系统.[方法]以1g/L升汞和1.84kg/L的浓硫酸分别处理阳春砂种子;取阳春砂无菌幼苗的叶片及茎切段为外植体,接种于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了不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培养.观察:①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萌发的影响;②不同培养基诱导阳春砂愈伤组织的优劣;③不同剂量AgNO3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④不同培养基对芽分化的影响.[结果]①以升汞消毒的种子均未观察到萌发,而经浓硫酸处理的种子萌发率达8.4%.②幼苗叶片不能形成愈伤组织,茎切段能有效诱导愈伤组织;添加0.5mg/L2,4-二氯苯氧乙酸(2,4-D)、0.5mg/Lα-萘乙酸(NAA)和1.0 mg/L 6-苄基腺嘌呤(6-BA)的培养基适合愈伤组织的诱导.③在该培养基中添加6mg/LAgNO可使诱导的愈伤组织更易于再分化.④添加0.1 mg/LNAA和2.0mg/L 6-BA,再分别添加0.5 mg/L呋喃氨基嘌呤(KT)或0.1 mg/L N'-苯基-N'-1,2,3-噻二唑-5-脲(TDZ)可诱导愈伤组织的芽分化,丛生芽移至MS培养基上可自然生根.[结论]以阳春砂种子萌发后幼苗的茎切段作为外植体,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可实现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再生,建立其离体再生系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药及其制剂的安全性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马兜铃酸作为许多中草药饮片和制剂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因其肾毒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而成为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从马兜铃酸在体内外的代谢角度,探讨马兜铃酸各种可能的毒性作用机制,为含有该成分的中药及其制剂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含马兜铃酸 (AA)的中草药引起肾损害时有报道。含AA的中药很多 ,包括关木通、广防已、汉防已、青木香、天仙藤、马兜铃、寻骨风、朱砂莲等 10余种。对我院 95年至今AA致肾损害 8例分析 ,均有明确长期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史。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95年以来共收治AA致肾损害 8例 ,其中男 4例 ,年龄 3 1~ 65岁 ,女 4例 ,年龄 2 9~ 5 5岁 ,最长间隔服药 8年 ,最短服药 1月。 3例服龙胆泻肝丸 ,1例服五淋分清丸 ,4例服中药煎剂 ;这些病例均做如下检查 :①病史及体检。②实验室检查 ,重点为尿化验、肾功能及电解质化验。③肾…  相似文献   

6.
中医临床慎防马兜铃酸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表现,发生的可能原因及中医临床工作者怎样预防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生,并附病案1例。  相似文献   

7.
服马兜铃不良反应谈中药炮制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兜铃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或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的甘燥成熟果实.其性味苦、微寒,归肺、大肠经.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作用.临床上常用于肺热喘咳,痰中带血,肠热痔血,痔疮肿痛等症.笔者临床多次遇到因炮制不当或以生代制等引发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因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引起恶心、呕吐、水肿、少尿而住进医院的病人,通常被称为“马兜铃酸性肾病”,受损。肾脏会硬化、缩小,逐渐失去功能,严重的还会因肾衰而死亡。有报道认为马兜铃酸分别存在于木通、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等10余种中药。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笔者认为含马兜铃酸中药主要存在于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中,而不包括其他科属的粉防己、木防己、川木通及白木通。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药用植物苦皮藤组织培养技术,为工厂化育苗及工业化获取苦皮藤次生代谢产物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方法以苦皮藤子叶和胚轴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实验。结果MS 2,4-D2mg/L培养基适合愈伤组织诱导;MS 6-BA2mg/L NAA0.2mg/L培养基适合芽的分化,MS 6-BA1mg/L NAA0.2mg/L培养基适合芽的增殖;将芽转至MS MET0.7mg/L IBA0.5mg/L培养基暗培养10d后,转入1/2MS培养基光下培养形成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85%。结论通过诱导愈伤组织途径可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较高浓度的2,4-D对苦皮藤愈伤组织的诱导有利;6-BA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多效唑、暗培养对根的分化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兜铃属植物的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兜铃属 (Aristolochia)植物在我国有 40多种 ,为多年缠绕草本植物 ,分布广泛 ,以西南和南部较多。本属植物多为常用中药。其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如药用马兜铃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debilisSieb .etZucc及北马兜铃AristolochiacontortaBge的干燥果实 ;药用青木香、土青木香分别为马兜铃和北马兜铃的干燥根 ;药用天仙藤为马兜铃干燥的茎叶。本文综述了马兜铃属植物的药理作用。1 镇痛作用用北马兜铃醇提物按 5 g/kg、 10g/kg给小鼠ig ,…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中草药马兜铃中获得酪氨酸脱羧酶基因(tyrDC)互补DNA(cDNA)序列并进行同源性分析,以进一步达到敲除tyrDC,减轻该药肾毒性的目的。【方法】参照已知的植物酪氨酸脱羧酶的保守性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并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马兜铃中扩增出cDNA片段。将扩增的cDNA序列克隆并测序,用以设计特异引物,并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6cation of cDNA Ends,RACE)从马兜铃中扩增出全长tyrDC cCNA。【结果】该克隆的tyrDC cDNA的总长度为1678bp,包括一个编码516个氨基酸的1551bp开读框(ORF)和一段127bp的下游非翻译区(3’UTR)。序列比较结果表明,由马兜铃tyrDC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已发布的罂粟酪氨酸脱羧酶和唐松草酪氨酸/多巴脱羧酶享有76%和79%的同源性。【结论】从马兜铃中扩增得到tyrDC cDNA全序列,且对酪氨酸脱羧酶的同源检索显示,不同植物的酪氨酸脱羧酶之间都存在普遍的序列相似性。为去除马兜铃肾毒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南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药资源调查、南药引种和北移试验、绿色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中药材GAP示范基地建设、南药品种整理和质量评价、南药资源的产品开发等六方面回顾了南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概况,认为此项研究与开发为逐步减少进口南药与节约外汇、确保药材生产达到“安全、高效、产量稳定、质量可控”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穿心莲快速繁殖的方法,为工厂化育苗提供依据。【方法】以穿心莲不同外植体为材料,诱导丛生芽的产生。【结果】以全子叶—子叶节为外植体时出芽率最高,为100%,半子叶—子叶节次之,出芽率为90%以上。6-苄基氨基嘌呤(BA)浓度以0.5-1.0mg/L为适宜,有利于芽的增殖和生长。外植体苗龄对出芽无明显的影响。根的诱导以MT(Murashige and Tucker)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mg/L萘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效果较好,接种10d,生根率高达61.9%。【结论】通过穿心莲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建立了良好的离体繁殖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天然提取物对藿香试管苗壮苗的生物效应。方法 采用改良的MS,1/2MS,B5,N6等不同的培养基,分别中入香蕉,荸荠,马铃薯和胡萝卜提取物,接种后培养45d,观察不同处理的生物效应。结果 组培苗在改良的MS+15g/L香蕉汁+30g/L蔗糖培养基上的生根壮苗效果最佳,移栽成活率达98%。结论 添加香蕉汁提取物,可加速组培苗的生长和根的分化,缩短广藿香成苗生长周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套农杆菌转化巴戟天的有效方法,为巴戟天新品种选育、引入外源目的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以巴戟天带节茎为材料,工程农杆菌菌株为EHA101,Ti质粒上插入了β-葡糖苷酸酶(GUS)、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因。【结果】将巴戟天带节茎进行遗传转化,头孢霉素用作抑菌剂,浓度为300mg·L~(-1)。外植体与农杆菌共培养时间以3d最好。卡那霉素作为选择试剂,浓度为50mg·L~(-1) 。C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70.5%的外植体呈阳性反应;GUS基因稳定表达检测,抗性植株中GUS反应呈阳性所占比例为22.2%。【结论】农杆菌介导GUS基因转化巴戟天的研究可为建立有效的中药遗传转化系统奠定方法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生物农药对阳春砂结果率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用植物田间试验方法观察生物农药A (高效生物免疫杀菌剂,75.76mg·m-2·次-1)、生物农药B(可食用低聚糖类物质,30.30mg·m-2·次-1)、生物农药C(鱼藤精乳油,1.89mg·m-2·次-1)以及高、中、低浓度生物农药A(75.76mg·m-2·次-1,分别稀释500、800、1 000倍)对阳春砂结果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3种生物农药及高、中浓度的生物农药A均能提高阳春砂的结果率和产量,其中生物农药A以中浓度作用为优。[结论]合理运用生物农药是提高阳春砂产量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生物肥料对阳春砂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生物肥料对阳春砂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方法]按药用植物田间试验方法开展不同肥料种类(生物肥A以发酵鸡粪为载体,生物肥B以发酵蔗糖滤蓠为载体,生物肥C为生物肥A与微生物菌肥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与施肥量试验(高、中、低施肥量分别施生物肥A 150、112、75 g·m-2·次-1),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砂仁药材中主要有效成分-醋酸龙脑酯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不同种类的生物有机肥均能显著提高阳春砂的产量,但对质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施肥量的不同也会影响到砂仁药材的产量,高施肥量与中施肥量对阳春砂的结果率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而以中施肥量(生物肥A112 g·m-2·次-1)为最优;分别施3种生物肥栽培结出的砂仁中醋酸龙脑酯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合理施肥是提高阳春砂产量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8.
贺红 《医学教育探索》1998,(12):824-825
以枳壳PoncirustrifoliataRaf.实生苗上胚轴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BA1mg/L时,出芽率最高(86.0%),BA浓度升高,出芽率随之下降;苗龄为20d的实生苗,其外植体易于出芽;实生苗培养中照光与否对出芽无太大影响;外植体取材部位,以实生苗的中部及下部较好,出芽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青蒿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青蒿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能力.方法以植物黄花蒿的花枝、花序及叶片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附以不同的激素组合,进行中药青蒿的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结果愈伤组织的生成能力为花枝大于花序且二者均大于叶片;植株再生以花枝的培养结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巴戟天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巴戟天无菌苗的茎尖、带节茎、无节茎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 :外植体表面消毒采用70 %乙醇预处理 30s ,再用 0 .1%的升汞浸泡 10~ 15min ,效果较好。茎尖和带节茎培养 ,于含有 6-苄基氨基嘌呤 ( 6-benzylaminopurine。BA)的MurashigeandTucker (MT)培养基上 ,均能直接出芽 ,带节茎出芽率最高 ,为 97.5%。适宜的BA浓度为 1mg·L- 1,BA浓度升高 ,出芽率下降。根的诱导 ,以MT加 0 .2~0 .5mg·L- 1的萘乙酸 (naphthleneaceticacid ,NAA)培养基较好 ,生根率可达 80 .0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