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PN)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对1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NE)、1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AH)及68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EC)中的OPN表达进行检测.并评价其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OP N在NE、AH、E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6.67%、71.43%和80.88%.OPN的表达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到子宫内膜腺癌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增高.EC组表达明显高于NE组.OPN的表达随肿瘤的分化降低而增加,在低分化癌中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分析OPN在随子宫内膜腺癌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发展,其表达均显著增加.结论:OPN在子宫内膜腺癌中呈明显阳性表达,为子宫内膜腺癌的诊断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并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过度表达预示着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aspin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 TM二步法,检测67例子宫内膜样腺癌、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aspi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3/18)、40.00%(12/30)、68.66%(46/67),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8.17,P〈0.05),Maspi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分期、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深度无关。结论Maspin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高表达,但随着肿瘤的发展其表达水平下调,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一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检测TPX2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TPX2蛋白的检测,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TPX2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率为72.5%,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的5.0%(P<0.05)。(2)淋巴结转移者TPX2蛋白表达率为8636%,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55.56%(P<0.05);浸润深度≥1/2肌层者的TPX2蛋白表达率为82.98%,高于<1/2肌层组的57.58%(P<0.05)。结论 TPX2蛋白高表达能促进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GELSOLIN和BAG-1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各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生物学特性的评定及靶向基因治疗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采用SP法对100例不同子宫内膜组织进行两蛋白的检测,采用秩和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GELSOLIN的表达率N组高于A组(t=2.31, P=0.02)及E组(t=3.97, P=0.001);无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χ2=4.809,P=0.03)、浸润深度<1/2肌层组高于≥1/2肌层组(χ2=10.647,P=0.001).2)BAG-1的表达率N组低于A组(t=2.88, P=0.005)及E组(t=5.26, P=0.000 1);G1期组低于G2+G3期组(χ2=10.37,P=0.001 3)、无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组(χ2=4.913, P=0.027).3)GELSOLIN与BAG-1在肿瘤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534.结论:GELSOLIN表达降低或BAG-1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蛋白的作用通路可能无交叉、互不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PTEN、BAG-1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生物学特性的评定及靶向基因治疗寻找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组)、20例非典型增生性子宫内膜(A组)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N组)组织中两种蛋白行检测并分析。结果:PTEN的表达率:N组高于A组及E组,G1级高于G2+G3级,<1/2肌层浸润高于≥1/2肌层浸润(P<0.05)。BAG-1的表达率:N组低于A组及E组,G1级低于G2 +G3级,无淋巴结转移低于有淋巴结转移(P<0.05)。PTEN与BAG-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12,P<0.01)。结论:PTEN表达降低或BAG-1的高表达能促进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PTEN与BAG-1两蛋白可通过负性调节对方的表达而间接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1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的VEGF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分析VEGF阳性表达率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的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病理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是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VEGF在子宫内膜的恶性转变和细胞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恶性程度和患者预后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bcl-2和bax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探讨bcl-2、bax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材料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组织中各指标的表达。结果:从单纯性、复杂性到不典型增生,bcl-2和bax的表达评分均有逐渐增多趋势,不典型性增生与前二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内膜样腺癌中,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分期的增加,bcl-2表达评分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bax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随着浸润深度的增加,bax蛋白表达逐渐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增生期和分泌期bcl-2和bax的表达无负相关,但在内膜样腺癌组织中bcl-2表达与bax呈正相关。结论:bcl-2和bax参与了癌前病变的发生。在内膜样腺癌中,bcl-2的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手术病理分期关系密切;bax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有关。推测bcl-2、bax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指标。bcl-2和bax在增生期和分泌期内膜变化中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二者相互作用关系不大;bcl-2与bax可能共同作用参与了内膜样腺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7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结果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urvivin不表达或低表达。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水平升高。Survivin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所有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上调,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可能作为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标记物波形蛋白(Vimentin)、癌胚抗原(CEA)、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16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宫颈腺癌鉴别诊断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和21例宫颈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Vimentin、CEA、ER、PR和p16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Vimentin、CEA、ER、PR和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31.3%、87.5%、81.3%和20.8%。宫颈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Vimentin、CEA、ER、PR和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3%、90.5%、23.8%、42.9%和81.0%。经2检验,Vimentin(2=25.50)、CEA(2=20.50)、ER(2=27.29)、PR(2=10.17)和p16(2=22.1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宫颈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法检测Vimentin、CEA、ER、PR和p16的表达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宫颈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蛋白磷酸酶2A(CIP2A)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AC)及同期行门诊刮宫术获取的4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NE)组织标本。应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EAC和NE组织中CIP2A mRNA及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CIP2A阳性表达情况。分析CIP2A在EAC和NE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IP2A不同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通过COX分析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IP2A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高表达,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中,EAC组织中CIP2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E组织(P<0.01)。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EAC组织中CIP2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NE组织(P<0.01)。CIP2A表达与EAC的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宫颈管受累情况、p53表达及Ki-67增殖指数有关(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EAC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92.0%、总生存率为88.0%;CIP2A表达、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附件转移、脉管内癌栓及Ki-67增殖指数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及脉管内癌栓是影响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IP2A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高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率下降相关,并非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Maspin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Maspin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子宫内膜样腺癌标本3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0例,子宫肌瘤15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Maspin基因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aspin基因在子宫肌瘤组织均为阴性表达,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2例(20.0%),3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15例(42.8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与子宫肌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Ⅲ期组织Maspin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60.0%(6/10),高于Ⅰ期组织的36.0%(9/2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者Maspin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1/1),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41.17%(14/34);但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aspin基因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吴科  李雷  唐郢  王冬  李雨聪 《现代肿瘤医学》2020,(13):2323-2327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翻译起始因子3a(eIF3a)的表达,分析其与细胞增殖、凋亡和K-ras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选择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共5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5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eIF3a的表达以及观察组中Ki67、Bcl-2和BAX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观察组中PCNA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观察组中K-ras基因突变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中eIF3a 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eIF3a 表达的阳性率在不同肿瘤最大径、不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脉管浸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不同FIGO分期的分组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分化程度、是否宫颈间质浸润无明显相关性(P>0.05)。eIF3a表达的阳性率与生存时间有关(P<0.05)。相关分析显示eIF3a 与Ki67(r=0.52,P<0.05)、eIF3a与Bcl-2(r=0.47,P<0.05)、eIF3a与PCNA(r=0.59,P<0.05)均呈正相关性,eIF3a与BAX呈负相关性(r=-0.48,P<0.05)。eIF3a在不同K-ras基因突变的表达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中eIF3a 高表达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分子事件,参与病变的进展,eIF3a 可能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有一定的调控作用。eIF3a 的表达与K-ras基因突变有关。检测eIF3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型雌激素受体GPR30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对40例不同分化级别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GPR30进行了定位研究,随机选取GPR30免疫组化阳性的不同分化级别子宫内膜癌组织各5例,进行了原位杂交实验;采用图像分析技术研究其相对定量.结果:GPR30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腺癌细胞质内,细胞核阴性;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GPR30阳性表达率为66.7%(12/18),低分化组为77.8%(7/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子宫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GPR30 mRNA杂交信号物质的相对含量也逐渐增强,相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PR30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样腺癌增殖与分化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细胞内氯离子通道蛋白1(CLIC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和5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LI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LIC1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0%,高于其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22.0%(P<0.05);CLIC1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是否绝经、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 CLIC1蛋白过表达可能促进了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手术切除的4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均为腺癌)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Nampt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Nampt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Nampt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774±2.399和1.286±0.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mp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26±0.16和0.203±0.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ampt蛋白的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ampt蛋白的过度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osteopontin (OPN)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bone tumors and investigate the prognostic influence of OPN expression on the outcome of osteosarcoma patients. Methods: Fifty-seven osteosarcomas and 11 osteoblastomas as well as 5 bone specimens with remodeling sites were immunohistochemically analyzed for expression of OPN and cyclooxygenase-2 (COX-2). Results: OPN was not detected in osteoblasts of remodeling sites. Osteoblastoma osteoblasts as well as osteoclastlike giant cells and osteosarcoma mononuclear cells showed variable staining. In osteosarcomas OPN and COX-2 expression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r = 0.390, P = 0.003, Spearman's test). Although osteosarcoma patients with high COX-2 expression showed a trend towards shorter overall survival (P = 0.0841, log-rank test), OPN expression had no influence on patients overall or on disease-free survival. Conclusion: Our data indicated that expression of this protein might be unregulated in bone neoplasia. Although OPN expression correlates with COX-2 expression in osteosarcomas, OPN expression does not provide predictive information about the outcome of osteosarcoma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