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比较晚期早产儿或足月儿和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特点,探讨晚期早产儿或足月儿RDS的临床特征和发病机理.方法 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本院住院177例RDS患儿,<35周为早产组,103例,≥35周为晚期早产儿或足月儿组,74例.结果 早产组开始应用呼吸机时间为8.7 h,持续应用呼吸机时间4.3 d,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11.9,PaO2/PAO2 0.29,有28例应用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其中11例应用呼吸机,应用PS前及后2 h、8~12 h、20~24 h OI分别为10.5、5.4、3.4、4.3(P<0.01).晚期早产儿或足月儿组开始应用呼吸机时间为27.8 h(与早产组比,下同,P<0.01),持续应用呼吸机时间3.7 d,OI 19.70(P<0.01),PaO2/PAO20.16(P<0.01),8例应用PS中有7例应用呼吸机,应用PS前及后2 h,8~12 h、20~24 h OI分别为11.2、7.6、7.5、7.6(其中8~12 h、20~24 h OI与早产组比,P均<0.05).结论 晚期早产儿或足月儿RDS患儿以产程未发动的剖宫产为主.开始应用呼吸机时间较晚,氧合情况较差,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效果较差,易发生气胸和PPHN.  相似文献   

2.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地塞米松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胎龄为28~35周单胎早产儿234例。凡产前首剂使用地塞米松至胎儿娩出时间超过24h但不足7d者为治疗组(98例);首剂使用地塞米松至胎儿娩出时间不足24h或未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者为对照组(136例)。分析两组RDS发病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早产儿RDS的发生率分别为1.02%和9.56%(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分别为6.12%和1.47%(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3.06%和10.29%(P<0.05)。结论对于<35周的早产儿,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可促进其肺成熟。  相似文献   

3.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2001年3月~2002年6月我院产科出生早产儿22例;胎龄29~32周;体重1050~1720g。将其分为预防组10例,治疗组12例。预防组于生后30min内即从气管插管内滴入PS(Curosurf,120mg),用药后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CPAP)辅助呼吸;治疗组于确诊RDS后应用PS,方法同预防组。结果预防组CPAP辅助呼吸时间、鼻管法氧疗时间明显缩短;PaO2、PaCO2、pH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预防组均存活,不用机械通气,无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结论应用PS预防早产儿RDS,可减轻病情,避免机械通气、缩短氧疗时间,减少早期及后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盐酸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 4 6例 ,对照组 4 0例。两组均予一般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 30mg/(kg·d)治疗。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RDS发生率为 4 .35 % ,对照组为 2 2 .5 0 % ,两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盐酸氨溴索对预防早产儿RDS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固尔苏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固尔苏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8例胎龄27~32周、体重900~1500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生后2h内气管内滴入固尔苏,对照组不用固尔苏,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发生NRDS的比例、需要呼吸机治疗的比例、开始上机时间、机械通气的时间及胸片改变的严重程度。结果 (1)预防组发生NRDS的比例、需要呼吸机治疗的例数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较对照组少,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发生NRDS的患儿胸片改变预防组比对照组程度轻。结论 早产儿生后预防性应用固尔苏可以降低NRDS发生率及减轻发病程度,固尔苏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固尔苏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固尔苏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胎龄27~32周、体重900~1500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生后2h内气管内滴入固尔苏,对照组不用固尔苏,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发生NRDS的比例、需要呼吸机治疗的比例、开始上机时间、机械通气的时间及胸片改变的严重程度。结果(1)预防组发生NRDS的比例、需要呼吸机治疗的例数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较对照组少,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发生NRDS的患儿胸片改变预防组比对照组程度轻。结论早产儿生后预防性应用固尔苏可以降低NRDS发生率及减轻发病程度,固尔苏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盐酸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8例胎龄≤32周、体质量≤2 000 g的早产儿预防性静脉滴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组),并与38例未用盐酸氨溴索的早产儿(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二组均予常规治疗,比较二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吸氧时间、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发生RDS 12例,发生率31.5%;对照组发生RDS15例,发生率39.6%,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RDS后治疗组病情、吸氧时间、并发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早产儿预防性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不能减少RDS发病,但可减轻RDS病情、减少吸氧时间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RDS主要是因为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引起.  相似文献   

9.
成比例辅助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成比例辅助通气(PAV)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使用Stephanie3.3型呼吸机PAV模式,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对2007年8月-2009年3月收住本科首先使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疗效不佳且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18例ARDS患儿改用PAV治疗,参数:呼气末正压(PEEP)为0.29~0.59kPa;后备通气设计呼吸暂停最长允许时间为10s,呼气压峰值为1.77~2.45kPa,PEEP为0.29~0.59kPa,呼吸频率(RR)为30~50次·min-1,吸气时间(TI)为0.3~0.5s,流量(FR)为8~12L·min-1;弹性阻力卸载值为50~150kPa·L-1,呼吸道黏性阻力卸载值为2.45~7.35kPa·L-1·s-1;呼出潮气量的最低容量为患儿体质量×5mL,呼出最高容量限制为患儿体质量×10mL,PIP限定为2.94kPa,最长吸气时间限定为0.7s。对比其前后1h的平均血压、RR、心率、血气分析,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8例患儿使用PAV前后平均血压变化不明显(t=0.78,P>0.05),RR、心率明显减慢(t=11.80、8.80,Pa<0.05)...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力学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呼吸力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17例机械通气下NRDS患儿进行了呼吸力学指标、X线胸片及血气分析检查。结果呼吸系统顺应性(Crs)与NRD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Crs<0.3mL/(cmH2O·kg)示病情严重,Crs<0.2ml/(cmH2O·kg)病死率高;Crs与氧合指数(OI)呈负相关关系(r=-0.948),有直线回归关系OI=64.73-82.70Crs。X线分级与Crs呈负相关关系(r=-0.768),Crs为(0.683±0.110)mL/(cmH2O·kg)时脱机成功率为90.9%。结论时RDS患儿Crs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可以判断RDS患儿病情,指导呼吸机治疗,掌握脱机时机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1.
胎膜早破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胎膜早破(PROM)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出生后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住院、胎龄在37周以上、诊断为RDS的患儿205例为病例组,同期入院、主要诊断为新生儿黄疸(除外感染因素所致者)的41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所有纳入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有无PROM、患儿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羊水污染等,探讨PROM与足月儿RDS的关系.结果 1.RDS组RPOM所占比例(30.2%,62/20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5.5%,63/4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76,P<0.001).2.经单因素分析,PROM、选择性剖宫产、男性、小于胎龄儿、羊水量少、妊娠期血糖偏高及糖尿病、羊水Ⅲ度污染、宫内窘迫、出生时窒息等因素均与足月儿RDS具有相关性(Pa<0.05),均为RDS的危险因素,而孕母年龄≥35岁、脐带绕颈、胎盘早剥与RDS均无相关性(Pa>0.05).3.经Logistic回归分析:PROM、选择性剖宫产、男性、妊娠期血糖异常及糖尿病、出生时窒息等与足月儿RDS密切相关.结论 PROM与足月儿RDS密切相关,是足月儿RDS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早产儿根据产前有无胎膜早破分为未足月胎膜早破组(n=40)和对照组(n=37)。分别对二组患儿在纠正胎龄至40周、纠正胎龄后3个月、纠正胎龄后6个月进行新生儿神经发育评分(NBNA)及婴幼儿智能运动发育检测(CDCC),比较二组神经发育情况。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组3个月及6个月运动心理发育指数(PDI)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a〈0.05)。二组NBNA评分、3个月及6个月智能发育指数(MDI)比较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a〉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早产儿远期运动心理发育有明显的延迟和滞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在疾病不同时期血浆皮质醇、促皮质素(ACTH)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集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28 ~34周早产儿49例(RDS组20例,对照组29例),均排除遗传代谢性疾病,母孕期及早产儿出生时均未用过糖皮质激素.全部患儿分别在日龄1d、4d、10 d静脉采血2 mL,留取血标本,分离血浆,通过Roche Elecsys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其血浆皮质醇、ACTH水平.对其3个时间点血浆皮质醇、ACTH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1.RDS组3个时间点血浆皮质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17.518、9.909、8.208,Pa<0.05).2.RDS组内3个时间点血浆皮质醇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112,P<0.05),且随时间呈下降趋势.3.RDS组和对照组之间血浆皮质醇整体水平比较,RDS组高于对照组(F=21.375,P<0.05).4.RDS组和对照组3个时间点血浆AC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045、0.571、0.217,Pa>0.05).5.RDS组内3个时间点血浆ACTH整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66,P>0.05).6.RDS组和对照组之间血浆AC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080,P>0.05).结论 在早产儿RDS中,血浆皮质醇水平增高与RDS的严重程度及病情发展密切相关.RDS早产儿血浆ACTH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病情发展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挽救性治疗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救治情况,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挽救性治疗策略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3例,女13例;年龄40 min~6 h;胎龄32+5周;出生体质量(2 022±779) g.按照是否应用PS分为2组:使用PS组(n=32)与未使用PS组(n=14).比较2组呼吸支持时间和吸入吸氧体积分数(FiO2)、氧疗时间、住院天数、治愈率、病死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使用PS组和未使用PS组患儿的呼吸支持时间[17.5 h(0~120.0 h) vs 0.5 h(0.5~24.0 h),P<0.05]、FiO2[32.5%(22%~90%) vs 85.0%(40%~100%),P<0.0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2组氧疗时间[24 h(2~240 h) vs 48 h(2~408 h),P>0.05]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但与使用PS组比较,住院天数明显缩短.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使用PS组患儿的治愈率为81.3%、病死率为18.8%,未使用PS组NRDS患儿的治愈率为35.7%、病死率为64.3%,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挽救性应用PS可以显著提高NRDS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早期或晚期抢救性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9例需要机械通气的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PS的给予时间分为早期组(出生2 h内)48例和晚期组(出生2~12 h)51例,观察2组在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病死率以及并发症:气漏(肺间质气肿、气胸)、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PDA、严重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生率方面的变化.结果 早期组和晚期组机械通气时间[(4.14±1.88) d vs (5.84±3.36) 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氧疗时间[(5.84±3.36) d vs (8.05±5.48)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内早产儿的病死率:早期组为6.25%、晚期组为5.88%,出生12 h内不同时间给予PS对病死率无影响(OR=1.07,95% CI 0.21~5.56,P=1.00).早期组BPD的发生率8.7%,低于晚期组16.0%,但无统计学差异(OR=0.49,95%CI 0.13~1.74,P=0.36).其他并发症如气漏、肺出血、PDA、NEC、严重IVH发生率,2组患儿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a>0.05).结论 早期抢救性给予PS能显著减少RDS早产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氧疗时间,降低BP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y)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胎龄小于34周RDS早产儿30例设为NIPPV组,并将2009年3月-2010年11月随机抽取的胎龄小于34周RDS早产儿30例作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组,2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诊断RDSⅢ~Ⅳ级,无严重并发症,均接受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结果 NIPPV组辅助通气时间较NCPAP组明显缩短(P<0.05).机械通气率NIPPV组明显低于NCPAP组,且病死率及肺气漏无增加.2h时,2组呼吸机工作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2h、24h和36h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12h、24h和36h时吸氧体积分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呼气末正压12h、24h和36h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2组2h时p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12h、24h和36h时pH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h时动脉血氧分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24h和36h均有统计学差异(Pa<0.05).NIPPV组极低体质量儿及超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2例,NCPAP组10例,均未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结论 与NCPAP比较,NIPPV治疗RDS有较好疗效,且可减少RDS患儿的气管再插管和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计算机x线摄影(CR)影像表现的认识,增强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采用高分辨率影像板对临床疑诊病例进行床边摄片,并选择经临床确诊、治疗且有完整CR影像资料的NRDS患儿共50例,动态观察其CR改变及临床特点。结果并吸人性肺炎9例,感染性肺炎8例,肺出血3例,气胸2例。影像表现共分4级,Ⅰ级5例,Ⅱ级20例,Ⅲ级22例,Ⅳ级3例。典型CR征象为肺野透过度降低,肺内广泛的网状、颗粒状密度增高影,并伴多发的含气支气管像。结论CR床边摄影是临床诊断NRDS最重要的影像方法,应结合临床不断提高对NRDS的诊断、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8.
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时,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RDS早产儿(胎龄29~34周)72例,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行机械通气;在此基础上,根据是否应用肺保护性策略。随机分成保护通气组37例和传统通气组35例,对二组患儿疾病极期呼吸机参数设置、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发生率及病死率等进行分析。结果保护通气组吸气峰压(PIP)和平均呼吸道压(MAP)分别为(2.08±0.25)kPa和(0.98±0.29)kPa,明显低于传统通气组[(2.90±0.29)kPa和(1.25±0.24)kPa];呼气末正压(PEEP)为(0.65±0.10)kPa,明显高于传统通气组(0.45±0.08)kPa;二组吸气氧体积分数(FiO2)(0.65±0.12vs0.66±0.18)、吸气时间(Ti)[(0.54±0.10)svs(0.60±0.21s)]和通气频率(VR)[(45±12)次/minvs(42±12次/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护通气组血pH为7.29±0.20,低于传统通气组(7.40±0.21);pa(CO2)为(6.85±1.72)kPa,高于传统通气组(4.65±0.90)kPa;二组pa(O2)分别为(6.79±1.80)kPa和(6.74±1.43)k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SaO2(0.85±0.17vs0.86±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气过程中,保护通气组气漏发生率(2.7%)明显低于传统通气组(17.2%);二组动脉导管开放、肺出血和颅内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保护通气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及病死率也明显低于传统通气组。结论RDS早产儿实施肺保护通气策略,可维持适当的肺气体交换,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降低VALI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2 5例高危早产儿气管内滴注单剂预防量PS ,并与 2 5例未用PS的高危早产儿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预防组早产儿在生后 15min~ 6h ,平均 ( 3 .4± 1.9)h给予预防量PS ,其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明显改善 ,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 ( 9.5± 6.9)d ,( 2 .6± 3 .8)d和 ( 4 0 .8± 17.8)d。而对照组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 ( 13 .1± 6.5 )d ,( 4 .3± 3 .2 )d和 ( 5 3 .8± 2 7.8)d ,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预防组RDS发生率 2 0 %、病死率 8%虽较对照组RDS发生率 3 2 %和病死率 12 %低 ,但两者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PS预防性给药可改善早产儿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 ,缩短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 ,对高危早产儿RDS具有减轻病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