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建立鼻息肉、鼻息肉病及对照鼻黏膜组织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 (2 DE)图谱。方法 收集并- 80℃冻存鼻息肉、鼻息肉病及鼻黏膜组织样本各 3例 ,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样本总蛋白、银染凝胶显色 ,扫描图像 ,ImageMaster 2 DEElite4 .0 1软件分析。结果 鼻息肉、鼻息肉病和鼻黏膜组织同一样本三块凝胶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 82 5± 78个 ,891± 6 7个和 936± 6 2个 ;平均匹配点数分别为 6 82± 96个 ,76 7± 83个和 82 1± 78个 ,其平均匹配百分率分别为 82 .7%、86 .1%和 87.7% ;位置重复性分析 ,IEF方向平均偏差为 1.13± 0 .16mm ,SDS PAGE方向平均偏差为 1.4 5± 0 .2 1mm。鼻息肉、鼻息病和鼻黏膜三种组织各 3例样品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 876± 95个 ,95 3± 84个和 10 16± 79个。三种组织的 2 DE平均凝胶图谱 :鼻息肉、鼻息肉病和鼻黏膜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16 2个、12 74和 1336个 ,平均匹配点数为鼻息肉与鼻黏膜之间 75 7个 ;鼻息肉病与鼻黏膜之间为 82 5个 ;鼻息肉与鼻息肉病之间为 883个。结论 本实验建立了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鼻息肉、鼻息肉病及鼻黏膜组织的固相PH梯度 2 DE图谱 ,有助于进一步识别鉴定三者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和正常鼻黏膜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初步鉴定出慢性鼻-鼻窦炎和鼻息肉的候选蛋白质标记物。方法应用固相pH4~7胶条行双向凝胶电泳,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后,扫描2-DE胶,应用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比较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和正常鼻黏膜组织2-DE图谱,得到三组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经MALDI-TOF-MS鉴定后获得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的肽质量指纹图谱,用Mascot软件查询NCBInr和SWISS-PROT数据库,得出被测蛋白质的鉴定结果。结果所获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分辨率高、重复性好。测得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及正常鼻黏膜组织的蛋白质平均斑点数分别为1020±40、1112±10和1008±25;平均匹配率分别为(93±2)%、(95±1)%和(90±3)%。三组之间共计有13个明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初步筛选出角蛋白8和阿朴脂蛋白AI作为鼻息肉的候选标志物,以及PLUNC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自然杀伤细胞促进因子B、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为慢性鼻-鼻窦炎的候选标志物。结论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能高通量筛选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和正常鼻黏膜间存在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这将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分类、分型分期和预后判断标准寻找新的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喉癌与喉正常黏膜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筛选喉癌异常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应用双向凝胶电泳、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对9例喉癌和喉正常黏膜组织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 ①获得了重复性较好的喉癌及喉正常黏膜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2-DE)图谱.②PDquest 2-DE图像分析软件对同一病例的癌组织和喉正常黏膜上皮组织各3块凝胶分析,蛋白质斑点数分别为1504±122和1235±164,平均匹配点数分别为1398±143和1136±82,匹配率分别为93%和92%.③从差异蛋白质斑点中取34个进行MS分析,获30个蛋白的肽质量指纹图.④查询数据库鉴定了30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一些蛋白质与细胞代谢、信息转导格细胞增生等有关.结论 鉴定了30个喉癌异常表达的蛋白质,为筛选喉癌标志物以及揭示喉癌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比较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与鼻息肉、对照组鼻黏膜组织的差异蛋白质,筛选具有特异性表达的蛋白.方法 分别采集3例NIP组织、3例鼻息肉组织以及3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对照组)的中鼻甲黏膜组织标本,应用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分离各组织的总蛋白质,利用GS-800Calibrated Densitometer凝胶成像系统获取图像,识别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查询数据库,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 鉴定了6个NIP与鼻息肉组织有明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分别是半乳糖凝集素1、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半乳糖凝集素7、曲古抑菌素A、抑制素、转铁蛋白.这6个蛋白质点在NIP中的表达均明显增强.结论 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可以对鼻黏膜组织进行差异蛋白分析,鉴定出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可能与NIP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5.
喉癌及喉正常黏膜组织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研究喉癌及癌旁喉正常黏膜组织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方法 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喉癌及癌旁喉正常黏膜组织总蛋白质,银染显色、PD(HYEST2DE软件分析所获得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找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取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 获得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鉴定出与喉癌发生密切相关的12种蛋白质。其中有10种蛋白质在喉癌组织中特异表达,分别是An-giopietin-2,sprouty homologues,Inhibitor of apoptosis-1ike protein2(ILP-2),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 uPAR,Wnt-3a protein,癌基因Transforming protein N-Ras、P21以及c-Met.等.connexin31.1,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两种蛋白质在癌旁喉正常黏膜组织中特异表达。结论 本研究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喉癌及癌旁喉正常黏膜组织总蛋白质,首次建立了重复性较强的喉癌及喉正常黏膜组织蛋白质组表达图谱,且两者蛋白质的表达明显不同,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别参与细胞的癌变、细胞间的信号传导、肿瘤血管生成,这对研究喉癌的癌变机制,寻找与喉癌诊断和治疗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圆锥角膜组织和正常角膜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筛选出圆锥角膜特异性分子标记物,探讨其与圆锥角膜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收集12例圆锥角膜组织和4例正常人角膜组织,提取角膜组织总蛋白,行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凝胶电泳图谱,筛选差异表达蛋白,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一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OLDITOF/TOFMS)和数据库检索对差异蛋白质进行鉴定。结果圆锥角膜组织和正常角膜组织的双向电泳代表胶的蛋白点数分别为1035和1070,匹配点数为869个,匹配率为84%。选取有明显表达差异的7个蛋白质点,其中6个蛋白质点在圆锥角膜组织中表达下调,1个蛋白质点表达上调。这7个蛋白质点分别为转化生长因子B诱导的细胞外基质黏附蛋白(TGFBIp/βigh3)、VI型胶原蛋白α1链前体(collagenalpha1(VI)chainprecursor)、αA晶体蛋白(alphacrystallinA)、βB晶体蛋白(alphacrystallinB)、βB2晶体蛋白(betacrystallinB2)、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synthetase)、碳酸酐酶(carbonicanhydrase),除VI型胶原蛋白α1链前体在圆锥角膜组织中表达上调外,其余6个蛋白成分在圆锥角膜组织中均表达下调。结论TGFBIp/βigh3、alphacrystallinA、alphacrystallinB、betacrystallinB2、glutaminesynthetase、collagenalpha1(VI)chainprecursor6种在圆锥角膜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成分可能与圆锥角膜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鼻咽癌高癌家系鼻咽癌患者气虚体质证犁及湿热体质证型高分辨率双向凝胶电泳特征图谱,探讨其证本质相关性蛋白质组学特征.方法 设鼻咽癌高癌家系鼻咽癌患者气虚体质组、湿热体质组、其他体质证型组,散发性鼻咽癌患者组,鼻明癌高癌家系健康成员对照组,共计5组.分别获取鼻咽组织标本,提取总蛋白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冰分离,经考马斯亮蓝显色后,Image Master 2D Elite4.01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电泳结果分析.结果 各组标本均获得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860±20,854±25,842±30,867±20及857±15.比较分析,发现鼻咽癌高癌家系鼻咽癌患者气虚体质组与湿热体质组,差异蛋白质点10个.结论 鼻咽癌高癌家系鼻咽癌患者不同体质证型蛋白质谱发生了明显变化,提示同病异证存在不同的本质内涵,为进一步研究鼻咽癌高癌家系鼻咽癌患者中医体质证型的本质内涵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放疗诱导鼻咽癌细胞株CNE1热休克蛋白高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鼻咽癌是一种以放射治疗为主的头颈肿瘤,但部分鼻咽癌对放疗耐受。为了解鼻咽癌放疗耐受机制,本实验拟初步探讨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1放疗后的蛋白质改变。方法利用固相pH梯度二维凝胶电泳,建立CNE1放疗前后总蛋白质2DE图谱,利用MALDI TOF MS及数据库搜索初步分析和鉴定部分放疗前后差异蛋白质点。结果高分子量酸性蛋白质在CNE1放疗后20min高表达,其中大多为热休克蛋白质HSPs(heatshockproteins,HSPs)。结论放射能诱导CNE1的热休克蛋白高表达,它们可能与鼻咽癌放疗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9.
分类与主题文     题第一作者期 ,页基础研究耳豚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标记高鹏飞 2 ,6 9丹参对庆大霉素耳毒性的减毒作用杨新民 2 ,94改良迷路入路内听道手术应用解剖罗五根 5 ,2 6 0小鼠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孙 荣 6 ,32 7豚鼠内耳手术对脑干诱发电位测定的影响赵长青 6 ,330鼻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mRNA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张 帅 1,1双吲哚马来酰亚胺抑制鼻咽癌细胞端酶活性的实验研究陈卫群 2 ,77鼻息肉中MMP 9和NF κB的表达研究王天生 2 ,80鼻息肉、鼻息肉病及对照鼻黏膜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催乳素 (prolactin ,PRL)在鼻息肉和正常鼻黏膜中的表达 ,以探讨PRL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和意义。方法 鼻息肉组织标本来自 2 5例行鼻息肉切除的患者 ,12例行鼾症手术切除的正常下鼻甲组织作为正常鼻黏膜对照。HE染色用于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于观察PRL的表达部位 ,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于观察表达PRL的细胞。结果 ①与 12份正常下鼻甲组织相比 ,2 5份鼻息肉组织中PRL阳性细胞数 (2 0 5± 0 88)较下鼻甲(0 96± 0 5 0 )中明显增多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 =4 0 0 4 ,P <0 0 1)。巨噬细胞 (CD6 8)在鼻息肉组织 (1 85± 0 83)中的表达较下鼻甲组织 (0 93± 0 5 2 )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t =3 5 19,P <0 0 1)。②双重免疫组化染色证明PRL表达于巨噬细胞上。结论 PRL通过影响巨噬细胞功能及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 ,间接调整鼻息肉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Tenascin(TN)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特征及其在鼻息肉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24例鼻息肉标本(鼻息肉组)和1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标本(下鼻甲组)中TN的表达,并以5例健康者(对照组)下鼻甲黏膜作对照。结果:鼻息肉组和下鼻甲组黏膜上皮细胞及腺上皮细胞均表达TN;鼻息肉组TN的黏膜上皮阳性细胞表达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下鼻甲组(P<0.01);鼻息肉组TN的腺上皮阳性细胞表达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下鼻甲组(P<0.01);对照组下鼻甲组织中黏膜上皮及腺体几乎检测不到TN的表达;鼻息肉组腺体TN阳性率明显高于下鼻甲组(P<0.05)。结论:TN在鼻息肉组织中的高表达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相关;TN在鼻腔内的表达细胞是黏膜上皮细胞和浆液性腺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3.
人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正常腺体组织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与正常腺体组织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筛选PTC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并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PTC以及正常腺体组织的总蛋白,建立PTC与正常腺体组织的蛋白表达谱;用Image Master 2D Elite5.0图像分析软件,比较两种组织间蛋白表达差异,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差异蛋白进行鉴定和Swiss-port数据库搜索.结果 建立了人PTC与正常腺体组织的蛋白表达谱,通过图像分析发现60个差异蛋白点,经质谱鉴定出17种PTC表达失调蛋白,其中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2、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半乳糖凝集素3等11种蛋白在PTC中过表达,过氧化还原酶-2、热休克蛋白5、热休克蛋白27等6种蛋白在PTC中低表达.结论 PTC与正常腺体组织间存在多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调控、细胞代谢及参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等机制参与PTC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鼻息肉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探索鼻息肉的发病机制。 方法 采集正常成年人中鼻道鼻腔黏膜以及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各4例),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分析标本中的蛋白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质。 结果 共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311个。上调蛋白88个,主要包括CLC、PLEKHA7等,其中上调2倍以上的蛋白18个;下调蛋白223个,主要包括S100A1等,其中下调50%以上的蛋白65个。 结论 鼻息肉组织蛋白表达谱与正常中鼻道鼻腔黏膜相比有较大差异,差异蛋白可能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CLC可能参与鼻黏膜的炎症及免疫反应,PLEKHA7与鼻腔黏膜损伤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of nasal polyposis and the express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TGF-beta) in human inflammatory nasal polyps. METHODS: TGF-beta 1-3 in nasal polyp tissues and inferior turbinate mucosa of twenty-five polyposis patients were detect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anti-alkaline phosphatase (APAAP) method. The inferior turbinate mucosa of eight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Six polyp tissues were estimated with double immunolabeling and Western-blot analysis to compare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GF-beta isoforms expression and the proportion of macrophages and eosinophils in nasal polyp tissues.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TGF-beta 1-3 in nasal poly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asal mucosa and indetecable in nasal mucosa from healthy volunteers; TGF-beta 1 was the main isoform detected in nasal polyps; TGF-beta positively was accompanied by numerous macrophage and eosinophil infiltration. CONCLUSIONS: TGF-beta mainly TGF-beta 1 is strongly expressed in nasal polyps and its mucosa, where it could be produced by macrophages and eosinophils. TGF-beta could induce modification of epithelium and connective tissue and therefore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nasal polyposis.  相似文献   

16.
糖皮质激素受体 mRNA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α及β mRNA在接受鼻腔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不同疗效的两组患者鼻息肉黏膜的定量表达,探讨在不同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GR-α和GR-β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40例患者鼻息肉组织中GR-α mRNA和GR-β 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通过随访80例门诊患者后筛查出40例患者,其中激素敏感组26例,激素不敏感组14例.在激素不敏感鼻息肉组织中GR-β mRNA 表达[(5.72±0.58)×102 拷贝/μg]均高于激素敏感组[(4.82±0.28)×102拷贝/μg,t=-6.65,P<0.01]和正常鼻黏膜组[(4.44±0.35)×102拷贝/μg,t=-9.19, P<0.01],并在该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R-α mRNA与GR-β mRNA的比值在激素敏感组(829.42±67.36)与激素不敏感组(535.70±89.0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4, P<0.01).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的GR-β mRNA高表达,GR-α mRNA表达下调提示激素不敏感的存在,GR-β在评价鼻息肉患者对激素治疗疗效上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鼻息肉 (NP)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分布特点和活性及其在N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30例NP(NP组 )及 2 0例正常鼻黏膜 (正常鼻黏膜组 )中NOS的表达 ,并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其活性。结果 :NP组NOS活性为 (4.0 79± 0 .6 5 5 )U/mg蛋白 ,正常鼻黏膜组为 (1.5 2 6± 0 .310 )U/mg蛋白 ,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NP组iNOS有大量细胞表达 ,分布在黏膜上皮、腺体和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炎症细胞中 ,与正常鼻黏膜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而eNOS也有表达 ,但与正常鼻黏膜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NP组i NOS表达明显高于eNOS表达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NP主要表达iNOS ,分布在黏膜上皮、腺体和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炎症细胞中 ,其产生的大量一氧化氮在NP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