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完成人 马兰 裴钢 向斌 范国煌 陆林 郭骏 吴亚兰 程智洁 辛顺妹主要完成单位 复旦大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学科分类 分子药理学任务来源 基金资助项目起止时间 1997年1月1日-2000年5月31日项目简介 阿片类药物长期使用会产生耐受和成瘾,从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并造成药物滥用和吸毒。目前阿片类物质产生耐受和成瘾的机理仍不清楚。治疗  相似文献   

2.
阿片类药物长期使用会产生耐受和成瘾.从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并造成药物滥用和吸毒。目前阿片类物质产生耐受和成瘾的机理仍不清楚。治疗和预防阿片类药物成瘾也没有有效方法。因此研究阿片类激活阿片受体所引起的细胞内信号传导的途径、阐明阿片重要意义。本项目研究了阿片类物质介导神经信号转导的调控及其耐受成瘾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阿片成瘾是以失去控制地使用阿片类药物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包括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躯体依赖主要表现为耐受和戒断反应,而精神依赖主要表现为心理渴求和持续性强迫觅药行为.关于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机制,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而阿片类药物只有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才能引起突触后电位的变化和一系列级联反应,最终导致靶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1].所以,阿片受体及受体后信号转导的改变等在阿片耐受、成瘾形成过程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阿片成瘾记忆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物成瘾是由滥用药物与大脑奖赏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慢性、复发性脑疾病 ,主要表现为强迫性用药症状和持续性渴求状态[1 ] 。成瘾一旦形成 ,可延续终生。病人数年、甚至十几年戒断之后 ,只要回到相关的环境中 ,即可激发强烈的药物渴求感 ,导致复吸。这种现象说明 :药物成瘾后大脑发生了极其稳定的形态或功能改变 ,形成了成瘾记忆 ,这是成瘾者长期、甚至终生行为异常的主要原因。  研究药物成瘾的机制时发现其与学习记忆有许多相似之处。从行为学角度来看 ,成瘾的某些主要特征被描述为记忆的另一种形式[2 ] ,包括前述提到的成瘾条件反射方…  相似文献   

5.
阿片类药物成瘾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俞朝阳  陈宝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2):1838-1840,1843
组胺是一种炎症介质和生物活性物质,更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当前药物滥用和成瘾呈上升趋势,它既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疗问题。深入研究成瘾机制,特别是脑内组胺与阿片类药物成瘾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和开发组胺类新药,为阿片类药物成瘾的防毒戒毒工作开辟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参与阿片耐受和依赖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神经信号传递因子,参与对阿片耐受和依赖的调节.阿片耐受和依赖时,神经元内NO水平升高;NO可通过NO-环磷酸鸟苷和NO-多聚二磷酸腺苷合酶等多种途径影响阿片耐受和依赖的形成.NO与阿片系统之间的相互调控的机制很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8.
吴明松  王大忠  罗素元 《医学综述》2006,12(24):1523-1526
阿片类药物依赖及戒断症状的细胞分子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到多个系统多个部位的改变。近来的研究表明,其机制主要是阿片类药物进入机体后,通过阿片受体介导所产生的受体后效应,如第二信使、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等。本文从内源性阿片肽、神经递质,第二信使三个方面概述阿片类药物依赖及戒断的细胞分子机制,并从生物-心理-社会的戒毒模式来阐述阿片类药物依赖及戒断的治疗。该模式以社会整合为核心,包括了脱毒、康复、后续照管等三个阶段戒毒仍然是当今的社会难题。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在阿片类药物所致耐受和依赖中的作用附属医院药剂科李卫东药理教研室李锦关键词一氧化氮;阿片;耐受;依赖阿片类药物是临床上一类不可缺少的药物,但由其引起的耐受和依赖严重地限制了它们的临床上的应用,引起了众多治疗学甚至社会学问题。一个多世纪以来,在...  相似文献   

10.
阿片成瘾的机制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片类物质成瘾过程中,精神依赖性和躯体依赖性起了重要作用。该过程涉及许多重要的神经传导通路,递质,信号及受体。对这种成瘾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设计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简要回顾了阿片类物质成瘾机制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1.
阿片类药物成瘾的生化代谢和病理学变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性论述阿片类药物成瘾的生化代谢和病理学变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11例李清福董蜀华(解放军51医院)(川北医学院附院)我科自93年底以来,采用莨苓类药和丹参注射液,并结合中草药治疗阿片类药成瘾11例。治愈8例,好转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1例患者中。男9例。女2例...  相似文献   

13.
阿片成瘾戒断机制及治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片类药物具有镇痛作用,临床上常将其用于术后和肿瘤病人的止痛。但阿片类药物长期使用会产生耐受和成瘾,这不仅限制了阿片药物的临床应用,而且还造成吸毒这一世界性的社会问题。阿片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可产生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性,一旦停药将产生戒断综合征。其机制复杂,治疗困难,复发率高,已经成为学术界的普遍共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简易滴定法在阿片类药物口服耐受癌痛患者疼痛控制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接受长效阿片类药物口服镇痛治疗的癌痛患者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背景滴定组40例和简易滴定组45例。背景滴定组患者每次给予与前24h阿片类药物总剂量10%~20%相等效的盐酸吗啡片,逐步滴定控制疼痛;简易滴定组患者通过每12h增加前一次给药剂量的50%逐步滴定控制疼痛。比较两组患者滴定周期、滴定达稳时间、最高疼痛数字模拟评分(NRS)、滴定剂量、滴定达稳剂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疼痛治疗。与背景滴定组相比,简易滴定组滴定周期缩短、滴定达稳时间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两组滴定过程中最高NRS评分、滴定剂量、滴定达稳剂量、便秘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简易滴定法用于阿片类药物耐受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能明显缩短滴定时间,快速控制疼痛,且方法简单,不良反应控制平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致急性阿片类药物耐受时大鼠脊髓背角PKA和pCREB水平的变化.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80~320 g, 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6)、吗啡组(M组,n=6)、低剂量瑞芬太尼组(R1组,n=6)、高剂量瑞芬太尼组(R2组,n=6)、M组腹腔注射吗啡0.6 μg/(kg·min),R1组和R2组分别腹腔注射瑞芬太尼0.8、1.6 μg/(kg·min),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时间均为120 min.分别在给药前(基础状态)、给药30、60、90、120 min时和停药后15、30、45、60 min时测定热刺激甩尾潜伏期,并予停药60 min后处死, 取L4-5脊髓,测定PKA和p-CREB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给药期间M组、R1组和R2组热刺激甩尾潜伏期延长,M组停药后15 min时热刺激甩尾潜伏期延长,R1组停药后45 min时热刺激甩尾潜伏期缩短,R2组停药后30 、45 min时热刺激甩尾潜伏期缩短(P<0.05,P<0.01).与C组相比,M组、R1组和R2组停药60 min时PKA水平升高,p-CREB水平升高.(P<0.05,P<0.01).结论 腹腔注射瑞芬太尼可诱发大鼠痛觉过敏,导致急性阿片类药物耐受,其机制可能与p-CREB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海洛因)临床上主要用于镇痛及治疗急、慢性腹泻,但长期应用易成瘾。阿片类药物成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疾病,复发率及死亡率极高。药物成瘾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药物依赖包括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生理依赖:指用药者断药后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即戒断症状;心理依赖:又称心理渴求,是用药者对再次体验药物作用的强烈欲望,与成瘾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背景滴定用于阿片类药物耐受癌痛患者镇痛治疗的可行性。方法38例阿片类药物耐受的癌痛控制不稳定患者,分为背景滴定组和短效吗啡滴定组分别进行滴定,比较两组患者滴定周期、最高疼痛评分、滴定达稳态时间、滴定达稳态阿片类药物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背景滴定组与短效吗啡滴定组的滴定周期分别为(1.4±0.5)、(2.1±0.8)次,滴定达稳态时间分别为(19.9±10.2)、(24.5±8.4)h,滴定过程中最高疼痛评分分别为(5.4±0.8)、(6.3±0.9)分,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背景滴定用于阿片类药物耐受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疼痛控制迅速平稳,不良反应可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阿片类药物常用于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反应,但随之而来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日益受到重视,其中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opioid induced constipation,OIC)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阿片类药物所致胃肠功能紊乱(opioid induced bowel dysfunction,OBD)。阿片类药物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发挥药理活性,人体内阿片受体广泛分布并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包括疼痛信号的转导、调节胃肠道机能及免疫反应等。阿片受体是由细胞表面受体及内源性阿片肽组成,主要分为μ、δ和κ三种类型。内源性阿片肽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组织内合成的低分子化合物,包括内吗啡肽、脑啡肽等。胃肠道消化系统受到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的双重支配,故阿片类药物通过激活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内的阿片受体影响便秘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乳糖不耐受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伟 《河南医学研究》2006,15(3):281-284
1 概述 在所有糖中,乳糖水解的速度最慢,且在人类婴儿期乳糖酶-根皮甙水解酶(LPH)开始显著下降,使得乳糖这一哺乳类奶中唯一的糖源在肠道中很少或得不到分解吸收,造成肠道内水、钠潴留,渗透压增高,进而引起肠胀气、肠痉挛、甚而腹泻,使大量营养素尤其是乳钙不吸收和丢失,形成乳糖不耐受症状。因乳品摄入少而使得Ca,P,Mg等营养素的摄取不足,是某些与种族密切相关疾病的诱因,如非洲裔美国人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极高,就是因为他们摄取的乳品过少造成的。此外,乳糖在肠道得不到消化,还有可能造成心率不齐。Jackson等对亚裔、非洲裔及西班牙裔美国人进行了乳糖消化不良、钙吸收及骨质疏松的研究,认为乳品提供了几乎2/3的膳食钙,而与种族相关的乳糖吸收不良则是钙吸收的障碍,并且进而诱发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