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调查成都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成都市社区3个,对社区内符合纳入标准的400名老人进行一般状况调查,并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进行抑郁症状的筛查,统计分析数据,总结出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399名老年人中,存在抑郁症状的老年人共有145例,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6.3%,其中轻度抑郁症状110人(占27.6%),中重度抑郁症状35人(占8.8%);GDS得分范围为0~30分,平均得分(9.61±6.92)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负性事件的发生是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对自身社会及家庭地位满意度高、自我评价乐观是老年人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 结论 成都地区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且受生活方式、自我评价、生活事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社区机构应加强对老年人心理卫生的监测,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孤独感与抑郁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调查839名≥60岁 的湖南某农村常住居民。采用孤独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老年人生活事件量表、生活质量量表、日常生活活 动能力量表及选取《DSM-IV-TR轴I障碍临床定式检查》翻译版中的抑郁发作章节对老年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结果:抑郁发作的患病率为6.8%。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控制了社会人口学变量、躯体疾病、生活事件、社会支持、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后,农村老年人孤独感强烈是老年人抑郁发作的危险因素(OR=1.126,95% CI:1.038~1.221)。 结论:孤独感与老年人抑郁发作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云南省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宜良县1 601名≥60岁老年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定其社会支持程度,采用老年抑郁量表测量其抑郁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结果宜良县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为(33.21±6.255)分,其中客观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得分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分别为(7.62±2.181)分、(18.46±3.818)分和(7.13±2.019)分;男性和人均收入较高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和客观支持得分均高于女性和人均收入较低者(P<0.05);非独居者和文化程度较高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得分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高于独居者和文化程度较低者(P<0.05)。老年人抑郁的发生率为20.2%,女性、独居者和低文化程度者的抑郁发生率高于男性、非独居者和高文化程度者(P<0.01);社会支持总分越低者其患抑郁的危险性越高(OR=0.885,P <0.001)。结论应加强对女性、独居、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较低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老人抑郁症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应用老年抑郁短量表( GDS-15)、Katz 日常生活活动量表(Katz-ADL)和Lawton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为评定工具,对济宁市≥65岁的504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性老年人抑郁症状评分低于女性,分别为(2.24±2.12)分、(3.35±3.49)分(t’=4.236,P<0.01);年龄、有无配偶、是否健身锻炼、睡眠质量、自评健康状况、生活状况、经济状况、孤独感觉不同的老年人抑郁症状评分差异显著;抑郁症状评分与孤独感觉、IADL、生活状况、经济状况、自评健康状况、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影响老年人抑郁症状评分的前5位因素为孤独、IADL、性别、自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F=27.47,P<0.01,R2=0.372,R'2 =0.358),贡献率为35.8%.结论 孤独感觉、IADL、女性、自身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单身是老年人抑郁症状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老年人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减少抑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城市社区老年人群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照料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省4市区3 176名60岁以上社区老年被试者,采集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自编量表了解老年人生活照料情况,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生活照料情况、抑郁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结果 ADL> 26分老年人232例(7.3%),CES-D> 15分者268例(8.4%).城区有无生活照料老年人的抑郁情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3.498,P<0.01).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组与未受损组的抑郁发生率(32.33%,6.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84.9,P<0.050).CES-D评分与ADL、PADL、IADL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2、0.192、0.089(均P< 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2.142)、患病情况(OR=2.214)、婚姻状况(OR=0.484)、以及洗澡(OR=1.333)、有生活照料(OR=0.335)、平地步行(OR=1.275)、穿上衣(OR=2.129)和利用轮椅活动(OR=1.118)等生活能力均对老年人群的抑郁情绪有显著影响.结论 老年人抑郁情绪与多因素相关,应重点关注单身、女性、低学历、无生活照料者、不能独立完成洗澡者以及长期在家的老年群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农村中学生抑郁和焦虑状态与应激源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在一个农村中学中,选取全部1 014名学生,应用自编的一般状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1]进行调查.结果在准确完成问卷的922名学生中,SDS和SAS标准分的阳性率分别为40.78%,12.80%,并与ASLEC各因子分呈显著的正相关. 结论农村中学生特别是女生存在较为严重的抑郁和焦虑心理,并与其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的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并分析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发生与其社会生活状 况、自尊、社会支持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宁市2 个社区,对社区 内≥ 60 岁的496 例老年人,使用社会生活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简版、自尊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生活 满意度指数A 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社区老年人抑郁得分2 ~ 12 分,平均(4.89±1.69)分,抑郁情绪 发生率为28.8%。其抑郁情绪在有无慢性病、有无兴趣爱好及不同经济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抑郁情绪阴性组社会总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自尊水平及生活满意度高于抑郁情绪阳性组。社会总 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生活满意度总分与抑郁情绪呈负相关(r =-0.207、-0.232、-0.125 和-0.126, P =0.000、0.000、0.005 和0.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经济状况[Ol ^ R=1.304(95% CI :1.003,1.681)]、 有无慢性病[Ol ^ R=2.072(95% CI :1.272,3.384)]、客观支持[Ol ^ R=0.873(95% CI :0.764,0.993)] 及自尊水 平[Ol ^ R=0.831(95% CI :0.743,0.952)] 是抑郁情绪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社区老年人的抑郁情绪发生率 近1/3,无兴趣爱好、有慢性病、经济状况差、缺乏社会支持、自尊水平及生活满意度低的老年人抑郁情绪 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弹性特点及与抑郁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老年抑郁量表(GDS)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62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1)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得分为(60.17±14.28)分,与中国社区人群(65.4士13.9)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不同社区性质、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的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总分及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健康状况、慢性病、应激事件、身体锻炼、家人关系的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总分及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总分和力量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乐观性维度除在经济状况和家庭关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其余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理弹性及三因素与抑郁呈负相关(r=-0.28~-0.14,P<0.001);不同抑郁程度其心理弹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偏低,其心理弹性与抑郁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健康老龄化理念的不断深化,农村老年人这一庞大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备受全社会关注。目的 探讨我国农村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为促进我国农村地区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1月,从北京大学组织的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全国追踪调查(CHARLS)项目中选取60岁及以上的农村户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n=3 068)。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量表(CES-D)简化版得分判定研究对象抑郁症状情况。采用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影响抑郁症状的项目并进行排序,并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农村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因素。结果 随机森林算法结果显示:15个指标中重要性排序前6位的变量分别是自评总体健康、午休时长、生活满意度、夜间睡眠时长、受教育程度、婚姻满意度。3 068例农村地区老年人CES-D简化版得分为(9.9±6.9)分;无抑郁症状1 679例(54.7%),有抑郁症状1 389例(45.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女:OR=1.710,95%CI(1.422,2.057)〕、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上:OR=0.663,95%CI(0.507,0.866)〕、夜间睡眠时长〔6~8 h:OR=0.506,95%CI(0.425,0.601);>8 h:OR=0.435,95%CI(0.324,0.580)〕、代际情感支持〔较多:OR=1.297,95%CI(1.077,1.562)〕、生活满意度〔不满意:OR=5.179,95%CI(3.814,7.133)〕、婚姻满意度〔不满意:OR=3.181,95%CI(2.264,4.526);无配偶:OR=1.243,95%CI(1.004,1.538)〕、自评总体健康〔一般:OR=1.512,95%CI(1.199,1.915);不好:OR=3.918,95%CI(3.056,5.043)〕、慢性病〔有:OR=1.232,95%CI(1.041,1.457)〕、童年健康状况〔一般:OR=1.349,95%CI(1.107,1.644)〕是农村地区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依据本研究数据,有近一半的农村老年人存在抑郁症状,情况不容乐观,且性别、受教育程度、夜间睡眠时长、代际情感支持、生活满意度、婚姻满意度、自评总体健康、慢性病、童年健康状况是农村地区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因此应针对高危人群从不同维度、有重点地进行防控,以推动我国健康老龄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中学生抑郁和焦虑状态与应激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目的探讨农村中学生抑郁和焦虑状态与应激源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在一个农村中学中 ,选取全部 10 14名学生 ,应用自编的一般状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 [1] 进行调查。结果在准确完成问卷的 92 2名学生中 ,SDS和SAS标准分的阳性率分别为 40 .78%,12 .80 %,并与ASLEC各因子分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农村中学生特别是女生存在较为严重的抑郁和焦虑心理 ,并与其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农村空巢老人抑郁及社会支持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泗水县空巢老人82例(空巢组)、非空巢老人76例(对照组)作为调查对象,应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老年抑郁量表(GDS)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调查两组抑郁及社会支持现状。结果 空巢组GDS得分高于对照组,SSR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651、10.443,P〈0.05)。空巢组不同年龄段SSR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5.313-7.205,P〈0.01)。结论 农村空巢老人抑郁发生率较高,应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我国中老年残疾人抑郁症状现状及相关因素,为中老年残疾人抑郁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8年随访数据,选择其中存在残疾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得分评定抑郁症状,选取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健康相关行为3个维度共14个变量探讨中老年残疾人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采用SAS 9.4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中老年残疾人1708人,其中检出有抑郁症状932人(54.5%),CES-D的得分为[(11.45±7.19)分]。自评健康状况一般、自评健康状况不好、自评记忆力状况不好、生活不满意、身体疼痛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1.87、4.22、1.83、5.30、1.75);男性、受教育程度(初中-高中学历、高中以上学历)、睡眠时间(6~9 h)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OR=0.74、0.72、0.10、0.56)。结论我国中老年残疾人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睡眠时间不适宜、自评健康状况不佳、自评记忆力状况不好、生活满意度低、伴有身体疼痛的中老年残疾人可能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3.
大学不同层次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比较大学理工科不同专业层次新生的焦虑、抑郁及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及其可能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某大学353名新生(中专、大专、本科及士官)进行现况调查.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问卷,由学生自行填写独立完成. 结果 SCL-90的多项指标、焦虑指数、抑郁水平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 全体新生中有21.6%~44.6%的学生具有阳性心理症状,有13.7%~35.7% 的学生肯定有抑郁症状. 中专学生较其他专业层次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阳性症状和抑郁状态. Logist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新生抑郁状态的因素为焦虑评分(OR=2.1, 95.0%CI 1.4~3.3); SCL-90第四因子的(抑郁)评分(OR=3.7,95.0%CI 1.7~8.6),母亲的文化程度(OR=0.61, 95.0%CI 0.39~0.95). 结论焦虑、抑郁、强迫等症状是影响不同层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不同层次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焦虑、抑郁水平的差异,可能是入学后对学校的适应情况不同所造成的,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新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75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身体衰弱与认知功能的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共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8年7—8月通过三阶段抽样,从上海市徐汇区选取3个街道、40个居委会、2000位7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衰弱表型、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简易微型营养评估量表和简版老年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94-97
目的评估医务人员焦虑和抑郁水平,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6年10月1~30日对杭州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进行一般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质量指数问卷、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焦虑和抑郁的相关风险。结果总计收集有效问卷863例,身体健康状况良好(OR=0.45)、临床工作(OR=0.18)和无睡眠障碍(OR=0.27)为焦虑的保护性因素,非自主选择职业(OR=1.53)和高职业倦怠(OR=2.79)为危险因素。对于抑郁而言,其中身体健康状况良好(OR=0.57)、社会支持总分高(OR=0.60)、未婚(OR=0.46)和无睡眠障碍(OR=0.26)为保护性因素,高职业倦怠(OR=3.42)为危险因素。结论医务人员焦虑和抑郁问题日益突出。自身健康状况差、职业倦怠和存在睡眠障碍是焦虑和抑郁共同的危险因素,婚姻状况、职业性质和是否自主选择职业对医务人员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浏阳市农村留守妇女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人口学资料调查、SF-36健康调查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感知压力量表对987名农村留守妇女、984名对照妇女进行调查。结果:①留守妇女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情感职能及生理、心理健康综合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妇女(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妇女生理健康综合评分的影响因素有是否留守、年龄、家庭月收入、个人健康状况、生活事件及抑郁症状;农村妇女心理健康综合评分的影响因素有是否留守、家庭月收入、个人健康状况、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及抑郁症状。结论:留守妇女的生活质量较非留守妇女差,是否留守、年龄、家庭月收入、个人健康状况、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及抑郁症状为其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叶海春  闫雅洁  王全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6):4574-4579
背景 抑郁是威胁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见心理疾病之一,然而目前聚焦国内中老年女性抑郁及其影响因素的大型研究少见。目的 调查中国中老年女性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我国中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状况和探讨有效预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于2021年1-3月提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调查数据,将7 963例≥45岁中老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中老年女性的人口学特征、身体健康状况、社会学及经济学特征、生活满意度、地区分布资料,采用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CES-D)10条目简易量表测量中老年女性抑郁状况,并将CES-D 10条目简易量表评分≥10分记为有抑郁症状。采用稳健OLS回归、稳健Tobit回归、稳健Logit回归分析中老年女性产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7 963例中老年女性CES-D 10条目简易量表评分为8(4,14)分,无抑郁症状4 490例(56.39%),有抑郁症状3 473例(43.61%),其中45~59岁有抑郁症状1 715例(41.52%)、60岁及以上有抑郁症状1 758例(45.88%)。综合3个回归模型结果,中老年女性产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及其二次项(OR值分别为1.099、0.999)、受教育水平(OR=0.897)、居住地点(OR=0.731)、自评健康状况(OR=1.245)、残疾情况(OR=1.332)、慢性病情况(OR=1.172)、因疼痛而难受情况(OR=1.579)、躯体生活自理能力(BADL)受损(OR=1.734)、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受损(OR=1.967)、有无配偶或同居者同住(OR=0.763)、子女数量(OR=1.074)、是否上网(OR=0.773)、需要时是否有人照顾(OR=1.509)、现有负债(OR=1.017)、生活满意度(OR=2.150)、地区分布(OR=1.275)(P值均<0.05)。结论 依据CHARLS 2018年调查数据分析,我国中老年女性抑郁症状较为严重(有抑郁症状者占40%以上),而防控抑郁症状、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需要从提高中老年女性受教育水平、促进城市化、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庭关系、增加信息获取途径和社会支持力度、减少负债消费、提高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数据了解全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抑郁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缓解其抑郁症状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量表(CES-D)评定抑郁患病情况,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我国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衰弱的发病情况,探讨其衰弱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和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5年的数据,以2011年基线调查时60岁及以上非衰弱的老年人建立研究队列,评估随访至2015年队列人群的衰弱发生情况;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老年人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队列人群共计随访14 351人年,随访期内共有248人发生衰弱,衰弱的发病密度为17.28/1000人年,男性(14.63/1000人年)低于女性(20.14/1000人年),年龄越大衰弱的发病密度越高(60~64、65~69、70~74、75~79、80岁及以上老年人衰弱的发病密度分别为:8.90/1000、16.77/1000、24.04/1000、35.27/1000、64.67/1000人年)。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有抑郁症状(OR=2.534,95% CI:1.714~3.748)、吸烟(OR=1.713,95% CI:1.081~2.715)、生活自理能力有困难(OR=1.684,95% CI:1.155~2.456)等因素是老年人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未婚/离婚/丧偶(OR=0.432,95% CI:0.278~0.673)、认知功能得分高(OR=0.919,95% CI:0.870~0.970)、小学毕业(OR=0.453,95% CI:0.254~0.806)、饮酒(OR=0.520,95% CI:0.323~0.837)等因素是老年人衰弱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论 我国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发病率低于全球发病水平,不同性别、年龄之间老年人衰弱发病存在差异。有抑郁症状、吸烟、生活自理困难是我国社区老年人衰弱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