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张仲景辩证施护思想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洪群 《河北中医》2000,22(8):627-628
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有影响的一部临床医学巨著。其不仅是诊疗疾病理、法、方、药完备的辨证施治纲领 ,为中医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体系 ,而且记述了丰富实用的护理知识 ,开创了临床辨证施护的先河 ,为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伤寒杂病论》详细论述了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 ,应如何根据辨证制定的治则、治法和服药要求做好护理工作 ,体现了张仲景的辨证施护思想 ,同时说明了中医治病过程中护理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对张仲景辨证施护思想的探讨 ,一则阐述其对中医护理学发展的伟大贡献 ,一则强调中医护理在临…  相似文献   

2.
医学伦理学是研究有关医学道德的科学。它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医学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中医文献虽无专书论述,担其零珠碎玉却散见于历代医家的著作中,其中尤以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论述较详。兹就张仲景的医学伦理学思想浅谈如下,敬请同道斧正。三等生贵人尊生即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贵人即天下万物以人为贵。这种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的医学人道主义思想,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已有体现,如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英贵于人。”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如他在《伤寒论·序》中说:“资百年之寿命,持…  相似文献   

3.
仲景方素以组方严谨、功效卓著垂范于世。一部分方剂还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并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以适应疑难复杂病证的治疗需要,对指导临床、提高疗效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共有二十余处分别论述了心悸的病因病机、脉证治法,现将其归纳为八法,浅述如下。1补益心阳法该法主要用治心阳不振之心悸,其代表方为佳技甘草场。《伤寒论》第64条云:“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技甘草场主之。”心田不振,或因发汗过多,心阳复损,心神不宁,故而心悸。成无已回:“心下悸欲得按老.与桂技甘草汤.以调不足之气。”枝枝甘草汤虽只药用二味,然两药相伍,辛甘化阳,使心阳得复而心悸可愈。2通田重脉法该法主要用治心气血虚之心悸,其代表方为炙甘草场。…  相似文献   

5.
张仲景辨证施护思想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有影响的一部临床医学巨著.其不仅是诊疗疾病理、法、方、药完备的辨证施治纲领,为中医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体系,而且记述了丰富实用的护理知识,开创了临床辨证施护的先河,为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伤寒杂病论>详细论述了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应如何根据辨证制定的治则、治法和服药要求做好护理工作,体现了张仲景的辨证施护思想,同时说明了中医治病过程中护理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对张仲景辨证施护思想的探讨,一则阐述其对中医护理学发展的伟大贡献,一则强调中医护理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论张仲景用桂枝平冲降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家本草论挂技,大报答谓之发表解肌,调和营卫,温经通阳.独医圣仲景用之手冲降逆.今结合临床,聊作探讨.所谓冲逆,即病者自感有气从少顾上冲胸咽,或逆冲头目,可分寒气上冲和水气上冲两类.见于外感内伤多种病证。仲景治之,悉用挂技.试以条析.l$气上冲证治寒气上冲为上焦阳虚或痹阻不展,下焦阴寒乘虚上冲,以乘田位所致。仲景治此类冲逆多用挂甘剂,以枝枝配甘草,辛甘化阳,以增平冲却寒之功.具体用于如下病证:1.1太阳病误下劫阳证《伤寒论NS条云:“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枝枝场.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  相似文献   

7.
仲景活血化瘀法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仲景首提“瘀血”一名,治避《内经》之旨,创立出多种活血化瘀名方,或一法独施,或数法兼备,归纳为行气活血法、活血止痛法、活血调经法、扶正祛瘀法、逐瘀消痛法、活血止血法、活血利水法、活血安胎法、攻下逐瘀法等。仲景对活血化瘀法的灵活运用颇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论治不寐探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寐之理论始于《黄帝内经》,不寐之论治,源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对不寐类病证的认识以阴阳为纲,以六经为辨证体系,注重阴阳平衡,把握阴阳消长,和脏腑经络的联系更加紧密。与《黄帝内经》对不寐类病证广泛抽象的论述相比,《伤寒杂病论》对不寐类病证的论述更加详尽准确,其创制的多首有效方剂,理法方药完备,更具临床指导性。笔者从理论升华、治则治法、方证运用等方面对不寐的临床诊疗进行探讨,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琦 《国医论坛》1995,(6):9-10
张仲景对身笪的辩证,关键着眼于身重的特点及其主要兼证;治疗以首辨邪正盛衰,倡导就近祛邪,重视温阳、益气养血为特点。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的魅力在于:①其理法方药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是十分可靠的临床经验;②其方是医方之祖;③是中医临床医学之原始,反映了临床中医学的本来面貌;④学习它是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12.
《伤寒论》少阳病卧证并治篇原文甚少,但历来对少阳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治等问题争议颇多,遂使后学者一时难得其谛。笔者通过教学和临诊实践,对少田病若干问题略有所悟,现小议如下,恳请同道指正。1欲识少阳病当全论合看《伤寒论》少阳病篇仅列原文10条,讲述了少田病的提纲、部分脉证、禁忌、误治变证、变证救治原则及传变、预后、病解时间等。至于治疗,只出现一句“与小柴胡场”,连“小柴胡汤主之”都缺如,这就使后学无从把握少旧病的证治全貌,因而易生疑端与偏见。在《伤寒论》中,阐述小柴胡汤及其类方证治的条文还…  相似文献   

13.
<正> 常即普遍性,变即特殊性,《伤寒杂病论》内容尽管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总不外常与变。因此说,常变观是仲景辨证论治的精髓。现仅《伤寒杂病论》中有常变观的学术观点探析如下。证候的常与变  相似文献   

14.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其临证经验基础上总结而来,并贯穿了丰富的护理学思想。鉴于堪称有益可补己缺,今粗辑其相关论述,浅析于此。  相似文献   

15.
张仲景于公元二世纪初著《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和辨证论治体系的建立以及方药配伍变化运用等贡献,都具有举世公认的定论。然仲景之功,宏伟无边。笔者每读仲景书一次,辄有新的受益与启迪,发现仲景在优生学方面亦堪称上溯历代之精华,下开后世之先河。兹就《金匮·妇人妊娠病篇》中关于优生的学术思想探析如下。一、改善母亲体质,以育优质胎儿中国古代对优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史记》、《列女传》、《黄帝内经》乃至更早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张仲景量化煎服法的学术经验及意义。方法:以《伤寒杂病论》为依据,对量化煎药(用水量、火力、时间、次数、药液量)法和量化服药(剂量、次数、时间)法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张仲景量化煎服法,对于优化煎服方法,科学煎服中药,提高临床疗效,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析仲景对半夏的配伍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立论精详,治法严谨,制方巧妙,配伍精当,堪称方书之典范。不仅对后世临床医学具有深远影响,而且为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书中对半夏的运用非常精妙灵活,足资吾辈效法。全书共载方剂375首(其中《伤寒论》113首,《金匾要略》262首),运用半夏者就有47首(其中《伤寒论))17首,《金匾要略)}3O首),方剂以半夏为君或命名者亦有ZI首(其中《伤寒论》5首,《金匾要略》16首,包括两书重复运用者人兹就其有代表性的方剂中半夏的配伍运用规律作如下浅析。王开胃行津,和中降法半夏本具温燥之性…  相似文献   

18.
19.
王茂松 《四川中医》1999,17(11):9-10
汉代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来病论》,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学经典。全书立方二百八十一首,其中运用挂枝的方剂就有七十四首。由此而见,桂校是张仲景应用得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并以挂枝为主药组成的桂技场作为第一方。后世医家称桂技汤为群方之魁。本文是笔者学习了仲景之用,结合临床试作初步探讨。三件天对枝枝的应用笔者就仲景用挂校之加减法,以及对组成相似而有桂核取舍不同的相类处方的比较,概括列表,看仲景对挂技的临床应用(见表1、2)。综上所述,桂技在张仲景的处方中,有解肌和营,温助心阳、通阳利水、温经止痛以及平肾…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一个实用的Windows环境下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方法,重点介绍了核心支撑系统的中的中心库结构和管理,动态连接库方法,图形和图像处理技术,索引管理技术,以及图文报表的和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