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旁道逆传的两种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与食管电生理分析  患者男性、35岁 ,因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就诊。常规心电图正常 ,心脏B超、X线胸片检查无特殊发现。食管电生理检查见附图 (Ⅰ、aVF、V1导联同时记录 )。图 1为程控早搏刺激S1S16 0 0ms、S1S2 390ms时记录 ,可见诱发出 2次折返心房搏动 ,并出现两种RP-间期和P-波形态。R2 P-V1=190ms、P-V1直立 ,P-I 倒置。R3 P-V116 0ms、P-V1直立 ,P-aVF倒置。提示左侧游离壁和左后间隔各存在一条隐匿性房室旁道[1] 。  图 2为静脉注射 1mg阿托品后程控早搏法刺激时记录。当S1S15 …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间隙性逆传阻滞房室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特点及射频消融术。方法6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24~58岁,其中A型预激1例,B型预激1例,采用右室心尖部和左室S1S1及S1S2起搏分析室房传导情况、心动过速特点、旁道位置确定及射频消融。结果左前游离壁2例,左侧壁1例(A型预激),左后壁旁道2例,右侧三尖瓣环10点处1例(B型预激)。所有旁道具有1:1室房传导功能,6例患者均有间隙性旁道逆传阻滞,均呈2:1室房逆传阻滞。在右室起搏下或窦性心律下标测靶点,所有病例均消融成功。结论不论隐匿性或显性房室旁道均可发生间隙性室房逆传阻滞,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过程中应注意分辨偶发室房逆传阻滞现象,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3.
患儿7个月20天,出生20天后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及激动标测证实为隐匿性His束旁旁道伴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考虑到患儿年龄极小、消融靶点距离His束较近,本例患儿经股动脉途径逆行于无冠窦采用逐渐增加放电功率和时间的滴定放电方案射频消融成功。  相似文献   

4.
依赖异丙肾上腺素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4例依赖异丙肾上腺素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情况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对4例射频导管消融前常规电生理检查未能诱发出阵发性定性心动过速及A-H间期跳跃,亦未见旁道逆传者,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右心室刺激时发现左侧旁道逆传,并均诱发出正向型房室折返性心运过速;停止注射后,左侧旁道逆传功能消失,亦不能诱发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结果: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右心室起搏下用逆行法于二尖瓣环心室侧消融,4例均获成功;术后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下再行右心室起搏,未见旁道逆传现象。结论:部分隐匿性旁道构成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依赖异丙肾上腺素,射频导管消融在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及右心室起搏下进行。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消融逆传快径治疗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设计一种新的射频消融方法(选择性消融逆传快径)对25例反复发作的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进行消融治疗。经股静脉插入1~2很大头电极至Koch氏三角区,于旁His束心室起搏下寻找还传A’最早的靶点,靶点图上不能有或仅有极小H波,大头电极用力压向靶点出现:①VA分离或H’A’间期延长,说明逆传快径已被机械刺激所阻断,立即放电15~25W,持续30~90S;②AH间期延长,说明前传快径已被机械刺激所阻断,移开大头电极待AH间期恢复正常,再重新标测;③反复数次操作,大头电极的机械刺激仍不能阻断逆传快径,则选择逆传A’最早的靶点试放电30S,出现VA分离或H’A’间期延长,则放电至60~90s,否则重新标测靶点。消融终点为VA分离或H’A’间或延长,用异丙肾上腺素仍不能诱发典型和非典型AVNRT。25例均一次消融成功,逆传快径被阻断、前传慢径均保留;23例VA分离、2例仅有H’A’间期延长;6例前传快径阻断;4例病人术中大头电极的机械刺激阻断了逆传快径。1倒成功靶点位于His束电极后上方,24例位于His束电极与冠状窦电极之间的区域。结论:在仔细精确的电生理标测下可实现选择性消融逆传快径,保留前传快慢径。此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7.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为射频消融的经典适应证。射频导管消融术已被公认为根治 AVNRT的首选方法 ,成功率达 96 .1%~98.8%。1  AVNRT的电生理特点目前 ,有关房室结的解剖结构、组织学形态以及 AVNRT的折返环路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 ,房室交界区存在解剖上或功能上的两条 (偶有多条 )径路 ,即 α径路 (慢径路 )和 β径路 (快径路 ) ,前者不应期短 ,传导速度慢 ;后者不应期较长 ,传导速度较快。组织学上发现快径路为前上组结周纤维 ,位于Koch三角的顶部 ,邻近房室结致密区 ;慢径路为后下…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62岁,主因突发心慌不适2 h入院,伴胸闷、气短。入院后尝试行食管调搏终止心动过速,心电图及食管内心电图提示心动过速为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且室房逆传现象,室房逆传有全或无特征,说明室房逆传由旁道所致。经电复律终止室速后的心电图证实存在左侧旁道,经三维标测射频消融,证实本例为室速并旁道逆传。  相似文献   

9.
在二尖瓣环成功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需要在二尖瓣环消融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电生理特点。方法采用重整标测方法(resetting)在二尖瓣环判断慢径位置并进行射频消融,观察在二尖瓣环消融成功的AVNRT相关的电生理参数。结果3例既往消融失败的AVNRT患者在右侧常规慢径区域消融仍不成功,在消融中仅1例偶尔出现交界性逸搏心律;改在二尖瓣环行重整标测可以确定慢径位置,在消融中均间断出现交界性逸搏心律,且消融均获成功。结论对于难治性AVNRT,可能需要在二尖瓣环消融,重整标测有助于确定慢径位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术前合并房室阻滞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进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方法与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2年来术前存在房室阻滞的AVNRT患者行RFCA治疗的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13例患者[男8例,年龄(64±14)岁]中4例曾行RFCA治疗,8例为原发性PR间期延长,1例曾行房间隔修补术,其中诊断慢快型AVNRT 10例,快慢型和慢慢型各1例,未诱发心动过速1例。未诱发者未行消融,其余所有患者消融均成功,随访5~24个月期间未见心动过速复发及房室阻滞加重。结论在合并房室阻滞的AVNRT患者进行消融时应根据心内电生理检查情况决定消融策略。  相似文献   

11.
对11例射频消融(RFCA)失败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8例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进行电生理定位及外科治疗。10例心外膜标测定位结果与术前心内电生理定位一致。11例旁道(AP)切割均获成功。1例死于围术期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分别于术后第2及30日复发,再次RFCA成功。2例左后间隔显性AP遗留有delta波。10例随访15.3±12.8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合并的器质性心脏病均获治愈,心功能Ⅰ级。3例无器质性心脏病,2例为左后间隔AP,1例为右后游离壁AP,手术中证实RFCA失败系消融电极未能抵达有效靶点消融所致;2例Ebsteins畸形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为重度三尖瓣返流使消融电极不能稳定贴靠靶点,另1例为AP靠近心外膜面而致RFCA失败;1例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因瓣膜及瓣下结构病理改变致RFCA失败;1例重度二尖瓣返流RFCA失败与病人不能耐受RFCA与AP定位于24区消融导管难以抵达有关;先天性心脏病大房间隔缺损、重度主动脉关闭不全及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右旋心伴三尖瓣返流各1例,RFCA失败与解剖畸形、心内大分流等血液动力学障碍有关。结果提示RFCA失败的AVRT在电生理标测指导下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32岁,因阵发性心动过速10余年,发作时心电图提示右侧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心内标测定位旁道在三尖瓣环11点处,靶点VA间期为22ms,第一次放电后8s出现室房分离,10min后用400ms心室起搏诱发心动过速,并难以终止,或终止后数秒内又复发,标测原靶点部位VA间期100ms,但A波仍最提前,再次放电3s心动过速终止,室房分离,逆传A波呈中心性分布,提示普通旁道经过射频损伤后蜕变为慢旁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特性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对8例心电图显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的患者行电生理检查,分析房室、室房传导情况、心动过速特点、旁道定位,并行射频消融。结果8例患者均证实存在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特性左侧隐匿性旁道,在较慢频率起搏右心室时旁道逆传发生阻滞,而以中等频率起搏时表现为间断旁道逆传,较快频率起搏时才表现为旁道1:1传导且均诱发了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于快频率心室刺激下标测消融靶点,消融均获成功。结论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有时可发生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现象,并伴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射频消融中需注意分辨,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4.
15.
患者男性,38岁,术前诊断B型预激综合征并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射频消融阻断右侧游离壁显性旁道后,发作另外一种频率较慢的窄QRS波心动过速,呈无休止性,电生理特性和射频消融证实右侧游离壁尚存一条隐匿性慢旁道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 682 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所有病例均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杳,明确诊断后,以中、下位法行射频消融,统计消融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射频消融成功率99.6%,复发率1.0%,并发症发生率1.3%,无死亡病例.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以中位法消融、延长单次有效放电时间、消融后房室结不应期延长且达到慢径消失可有效提高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成功率且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报告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75例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75例,其中左侧旁路168条,右侧旁路113条.消融总成功率为99.2%.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总结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房室旁道23例的效果。方法:左侧旁路的消融在二尖瓣环左室侧进行,右侧旁路则在三尖瓣环心房侧进行,结果:25条旁路有23条旁路消融成功,有效率92%,结论:表明RFCA是治疗房室旁道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22岁,因发作性心悸7年,伴黑矇2次入院.心悸时体表心电图捕捉到2种节律整齐,频率、形态不同的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终止后体表心电图正常.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Mahaim纤维(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并存房室结双径道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成功射频消融治疗,随访13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