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航海人员(包括水下和水面作业)中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参数变化特征。方法:选择偶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37例航海人员中高血压患者行24h ABPM,并与94例血压正常的航海人员(<140/90mmHg)对比观察。结果:航海人员中高血压患者24h平均SBP的DBP、白昼或夜间平均SBP和DBP,白昼或夜间SBP和DBP负荷值,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线;高血压患者夜间SBP和DBP均值下降>10%(>10mmHg);水下作业组的高血压患者白昼或夜间SBP和DBP负荷值高于水上作业组。结论:本组航海人员中高血压患者均显示杓型高血压,可能与轻、中度高血压(35/37)较多有关;水下作业组高血压患者负荷值升高明显,提示水下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等复杂因素影响,易产生增压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24小时血压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20例Ⅰ-Ⅱ级高血压病人,入院后停药2周,服氯沙坦50mg,qd,疗程12周,1个月后血压若未降至140/90mmHg以下,可加大剂量到100mg,qd,治疗前后复查24小时动态血压。以二次给药间距终末时血压下降数除以给药间距中最大血压下降数值作为药物降压的谷/峰比(T∶P),以夜间血压均值与白昼血压均值比较时下降10%或大于10mmHg者为夜间血压下降或"杓型者",反之为夜间血压不下降者或"非杓型者"。 结果 发现(1)氯沙坦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病人的24小时平均血压(mmHg)(SBP134±14比113±8,DBP89±12比71±5,P<0.01);有效率为85.0%.(2)氯沙坦降压的SBP和DBPTP比率分别为78.6%(48%~93.9%)和76.2%(46.4%~89.6%).SBP,DBP和MBP的平滑曲线指数分别是1.23±0.32,1.36±0.41和1.32±0.38.(3)对夜间血压高于正常值(120/80mmHg)的高血压患者,氯沙坦明显降低夜间血压(mmHg)(SBP142.6±8.8降至116.3±11.4,DBP89.2±9.6降至74.3±6.8,P<0.01),对夜间血压已属正常者,氯沙坦无进一步降压作用(SBP120.3±3.7比116.3±6.8;DBP78.2±6.1比74.3±7.2,P>0.05).(3)24小时SBP,DBP下降幅度与治疗前SBP,DBP明显相关,r分别为0.803和0.797,P<0.01. 结论 氯沙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其主要优点是24小时平稳降压,谷峰比满意,夜间无过度降压的危险,晨间血压上升受到明显抑制,基础血压越高,降压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100例健康航海人员动态血压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健康航海人员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 )各参数变化规律 ,从中得出各参数的正常参照值。方法 :测量 10 0例健康航海人员左上臂坐位血压 (<140 / 90mmHg ,1mmHg =0 .133kPa) ,行 2 4hABPM。结果 :10 0例健康航海人员ABPM各参数均值 (上限值 )分别为 :2 4h动态血压均值 (116 .2~ 12 7.8) / (75 .0~ 83.6 )mmHg ;日间血压均值 (119.2~ 131.6 ) / (76 .8~86 .0 )mmHg ;夜间血压均值 (10 5 .5~ 119.9) / (6 6 .0~ 77.8)mmHg。血压波动范围收缩压大于舒张压 ,白天大于夜间。夜间血压下降率在 11%~ 15 %。血压负荷值收缩压为 5 %~ 15 %,舒张压 8%~ 12 %。结论 :建议 2 4h动态血压均值 <12 8/ 84mmHg ,日间血压均值 <132 / 86mmHg ,夜间血压均值 <12 0 / 78mmHg ,夜间血压下降率≥ 10 %,血压负荷值 <15 %作为暂定健康航海人员2 4h动态血压正常参照值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松龄血脉康胶囊对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降压平稳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6年收治的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60例。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沙坦钾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及治疗后血压平滑指数,并观察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24 h脉压、白昼SBP、白昼DBP、白昼脉压、夜间SBP、夜间DBP及夜间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 DBP、24 h脉压、白昼DBP、夜间SBP及夜间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 SBP、白昼SBP、白昼脉压及夜间DBP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24 h SBP、24 h DBP、白昼SBP、白昼DBP及夜间SBP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24 h SBP、白昼DBP、白昼脉压、夜间SBP及夜间脉压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BP平滑指数和DBP平滑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及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对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逊于氯沙坦钾片,但其能有效降低白昼脉压和夜间脉压,且降压作用更平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睡前服用氨氯地平的降压效应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方法.高血压患者经2周安慰剂导入期,服安慰剂末诊室舒张压(DBP)在95 mmHg~115 mmHg(1 mmHg=0.133 kPa)者入选,于21:00予5 mg氨氯地平治疗,两周后降压不满意者加至10 mg,继续服药4周后结束试验.服安慰剂末、试验结束日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其T/P、收缩压(SBP)峰值、DBP峰值、夜间SBP和DBP下降值、夜间SBP和DBP下降百分率,以及24 h、白天及夜间的平均SBP、平均DBP、SBP负荷、DBP负荷和心率(HR).结果 服药后总有效率为100%,SBP、DBP的T/P分别为82.08%和71.62%,平均SBP、平均DBP、SBP负荷、DBP负荷均较前明显降低(P<0.01).夜间SBP、DBP的下降值和下降百分率、平均HR指标服药前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每日1次、睡前服用氨氯地平能安全、有效地控制24 h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后18~24 h 血压和血压晨峰(MBPS)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180mmHg,舒张压(DBP)95~109 mmHg],口服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 mg/6.25 mg,4周后血压不达标者用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5.0 mg/6.25 mg 继续治疗4周,应用 ABPM 评价治疗前后服血压和血压晨峰程度的变化。以起床后2 h 内 SBP 增加≥23 mmHg,DBP≥15 mmHg 为晨峰阳性(MBPS)(+)组,低于以上值为 MBPS(一)组。结果 1)入选84例患者,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 mg/6.25 mg)治疗4周末,24 h SBP/DBP 降低(10.8±1.7)/(8.6±0.8)mmHg,服药后18~24 h SBP/DBP 降低(10.1±1.5)/(7.6±1.0)mmH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均<0.01)。MBPS(+)和(-)患者的服药后18~24 h SBP/DBP 分别降低(11.1±2.5)/(8.9±1...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127例2、3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Val+Am组,64例)和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组(Val+Hyd组,63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生活质量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24hSBP、DBP、SBPV、DBPV,白昼SBP、DBP、SBPV、DBPV,夜间、晨峰的SBP、DBP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2)与Val+Hyd组比较,Val+Am组24hSBP[(120.6±10.2)mmHg比(110.9±11.3)mmHg]、白昼SBP[(120.6±11.3)mmHg比(111.6±11.37)mmHg]、夜间SBP[(118.5±11.6)mmHg比(108.6±11.9)mmHg]、晨峰SBP[(26.2±13.7)mmHg比(23.0±10.4)mmHg]下降更显著(P<0.05或P<0.01);24hSBPV[(10.7±2.2)mmHg比(8.2±2.0)mmHg]、白昼SBPV[(10.4±1.9)mmHg比(8.1±2.1)mmHg]下降更显著(P均<0.01);生活质量的体力、精神健康,总体功能改善的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均能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生活质量,但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24h血压监护(ABPM)测得白天与夜间BP变异性对高血压病人预后影响,还不清楚。本文观察2649名入选时未治疗高血压病人,随访平均6年,用ABPM测得SBP(收缩压)、DBP(舒张压)的标准差,该组人群的白天血压变异性中位数为SBP/DBP12.7/10.4mmHg,夜间血压变异性中位数为SBP/DBP10.8/8.9mmHg,低或高于此中位数者,拟定为血压的变异性降低或增高。结果:在观察期间发生167例新发心血管病,122例新发脑血管病,BP高变异性的人发生心血管事件(每100个人年)较多。(白天SBP:1.45vs0.72;白天DBP:1.29vs0.91;夜间SBP:1.58vs0.62;夜间DBP:1.32vs0.85)。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诊断治疗传统上均根据患者就诊时所测血压,但并不能够代表患者24小时血压情况。动态血压监测(ABPM)则弥补了上述不足,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科研。1 ABPM ABPM体系由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ABPV)和血压昼夜节律三部分组成。①动态血压水平:国外、国内正常参考值分别为:24小时血压123/82mmHg、120/80mmHg,白昼血压140/88mmHg、135/85mmHg,夜间血压125/76mmHg、125/75mmHg。②ABPV:表示一定时间内血压的波动程度。ABPM可以获得短时变异(24小时内每30分钟血压标准差的平均值)和长时变异(24小时血压的标准差)。③血压昼夜节律:正常人节律为两峰一谷、长柄杓型。杓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5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按临床情况分为Ⅰ期(43例)、Ⅱ期和Ⅲ期(63例),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不伴左室肥厚(NLVH)组(56例)和伴左室肥厚(LVH)组(50例),对其血压负荷和血压变异监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Ⅰ期高血压患者相比,Ⅱ和Ⅲ期患者的24hSBP负荷≥25%(20.93%比77.78%)、24h平均SBP(24hmSBP)≥130mmHg(30.23%比73.02%)、24hSBP标准差(24hSSD)≥11.9(16.27%比82.54%)比例显著升高(P均=0.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NLVH组和LVH组日间平均DBP(dmDBP)、夜间平均DBP(nmDBP)、24hSBP负荷、24hDBP负荷和夜间SBP(nSBP)负荷均显著增加(P0.05或0.01);与NLVH组比较,LVH组的24hmSBP、夜间平均SBP(nmSBP)、日间SBP(dSBP)负荷、24hSSD和日间SBP标准差(dSSD)均显著增加(P0.05或0.01);与Ⅰ期高血压组比较,Ⅱ和Ⅲ期高血压组24hmSBP、nmSBP、24hSBP负荷、nSBP负荷、24hSSD、dSSD和夜间SBP标准差(nSSD)均显著增加(P0.05或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有密切关系,降低24h动态血压负荷和变异性可降低左室肥厚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