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生物学特性,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73例GIST的临床资料,包括好发部位、恶性程度、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治疗及预后,阐述其生物学特性。结果本组GIST好发于胃(74%)及小肠(14%),特别是胃底(44%)及胃体(39%)。恶性程度较低的间质瘤容易出现腹痛,胃底间质瘤较易发生呕血。外科手术是根治GIST的主要方式,内镜下切除有望成为新的重要治疗方式。结论对GIST生物学特性的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Nestin和C—kit在蛋白和转录水平的表达,分析Nestin在GIST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逆转录(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116例胃肠道间质瘤中Nestin、C—kit的表达(其中22例同时收集新鲜组织),并收集10例正常胃肠道组织和15例平滑肌瘤作为对照。结果116例胃肠道间质瘤中104例(89.7%)Nestin表达阳性;53例良性和63例恶性GIST中分别有47例(88.7%)和57例(90.5%)Nestin表达阳性;Nestin表达水平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P〉0.05)。116例GIST中C—ki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94.8%(110/116),Nestin和C—kt表达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4,P〉0.05)。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GIST均有Nestin和C—kit表达。与正常胃肠道组织和平滑肌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GIST中有Nestin高表达,与C—kit联合检测有助于GIST的诊断,但不能作为判断肿瘤危险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gastrointestinal mesenchymal tumor,GIM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内镜(e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265例GIMT病理特征并检测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S-100、Ki-67等抗体的表达情况,确诊后回顾其中32例术前EUS检查结果.结果 265例GIMT中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146例,平滑肌(肉)瘤(leiomyoma or leiomyosarcoma)113例,神经源性肿瘤6例.免疫组化结果:GIST以CD117阳性132/146(90.4%)和CD34阳性109/146(74.7%)为主,SMA和S-100分别在平滑肌(肉)瘤和神经鞘膜瘤中强阳性表达,9例GIST中7例Ki-67阳性且伴较多有丝分裂,病理诊断为交界性或恶性GIST.交界性、恶性GIST多见于男性患者.EUS对GIST、平滑肌瘤的定位准确率为96.9%,诊断准确率84.4%,良恶性鉴别准确率71.9%.结论 GIMT主要为GIST.形态上类似的GIST与平滑肌瘤及神经鞘膜瘤区别可用CD117、CD34、SMA、S-100等多种免疫组化标记物.联用Ki-67表达和有丝分裂数判断间质瘤的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高.EUS对于GIMT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合EUS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活检是未来的诊断选择.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发生于消化道的少见肿瘤,它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质细胞肿瘤,其中小肠间质瘤占胃肠间质瘤的第2位。对于其起源、分化、良恶性鉴别等均存在争议,对于诊断与治疗的认识也存在局限。我们于2004—2007年应用腹腔镜辅助成功施行小肠间质瘤切除术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切除是GIST首选并有可能治愈的唯一方法.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右上腹巨大GIST肝转移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间质瘤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胃肠道黏膜下肿瘤,临床上少见,仅占胃肠恶性肿瘤的0.8%,而发生在结直肠者更为罕见。本院自1997年至2002年共收治20例结直肠间质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survivin、ki-67以及bcl-2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survivin、ki-67以及bcl-2蛋白的表达,并统计分析其在不同性质的GIST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78例GIST中,survivn、ki-67以及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38.5%和60.2%.survivin,ki-67蛋白在良性、交界性、恶性GIST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而bcl-2在不同性质肿瘤中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在GIST肿瘤组织中survivin与ki-67表达强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S'=0.83);survivin与bcl-2阳性表达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r S'=0.57);ki-67表达强度与核分裂记数呈明显的正相关(rS'=0.91).结论 survivin、ki-67、bcl-2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surivin和ki-67蛋白的表达率的高低对判断GIST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但bcl-2尚不能作为判断良恶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张晓  张芳  张建 《山东医药》2005,45(31):54-55
胃肠道间质瘤(GIST)较少见。易误诊为消化道平滑肌(肉)瘤或(恶性)神经鞘膜瘤。现对1990-2004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4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肠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多见于胃和小肠,GIST多具有恶性潜能,生物学行为可以从良性到高度恶性不等。GIST的预后与肿瘤的发病部位、瘤体大小、核分裂数以及肿瘤是否破裂密切相关,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明显延长了GIST患者的生存时间。近年对于GIST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的理念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就GIST个体化治疗的策略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石莎  高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8):702+707-702,707
消化道间质瘤(GIST)是少见的消化道原发性肿瘤,可发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十二指肠的间质瘤罕见。  相似文献   

11.
胡霄  郑志强 《山东医药》2008,48(24):113-114
胃肠道间质瘤为原发于胃肠道和腹腔的间质肿瘤,以往GIST被认为是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或雪旺氏瘤等.随着对GIST研究的深入,已经认识到GIST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现就胃肠道间质瘤诊治的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十二指肠间质瘤是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肿瘤——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lST)之一,临床少见。其发病率大约只占GIST的3%-5%[1]。多见于40岁中老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ICC),是一类缺乏分化或未定向分化的非上皮性肿瘤.研究表明,GIST具有恶性潜能,但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病变多位于黏膜下,诊断相对困难.因此,GIST的早期识别及诊断显得尤其重要.近年来学者们研究了多种关于GIST的诊断策略,本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DOG1等抗体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表达,评价DOG1与胃肠间质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手术切除的GIST病理样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OG1、CD117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包括好发部位、恶性程度、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治疗及预后,阐述其生物学特性。结果(1)DOG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细胞形态、Fletcher危险程度分级等均无显著相关(P〉0.05)。②DOGI与CD117在消化道间质瘤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DOG1是诊断GIST的敏感指标,但是与GIST的生物学行为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8年来确诊的67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特点,同时追踪其临床病情进展.结果 67例GIST患者,男女比例为1:1.23,发病年龄19 ~ 79岁,中位发病年龄54岁.发病部位主要为胃(65.7%)和小肠(26.9%).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不适或腹痛(46.3%)和消化道出血( 29.9%),其次为腹部包块(9.0%).GIST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首发患者中多表现为原发局限性肿瘤(94.9%).肿瘤直径为5.2 c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117阳性率为94.6%,CD34阳性率为91.5%.67例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l~9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患者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5%、92%和90%.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多发于胃和小肠,其临床病理特点不同于其他常见的消化道肿瘤,CD117和CD34分子对其诊断较为重要,GIST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预后取决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侵袭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近年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报道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GIST影像诊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足由Mazur等1983年提出的,可能起源于Caja1间质细胞,是一种独立的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肿瘤。GIST可发生在消化道的各个部位,最常发生于胃(60%~70%)、小肠(25%~35%)、结直肠(5%)、食管(〈2%),偶尔可原发于网膜、肠系膜和腹膜后,而发生在十二指肠者极为少见。我院于2006年6月收治了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具有恶性潜能的间质瘤,不同恶性风险的GIST选择不同的治疗策略,如监测随访、内镜治疗、手术切除或/和药物治疗。因此,GIST的早期诊断以及风险评估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目前,随着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 EUS)、超声内镜弹性成像(endoscopic elastic imaging, EUS-EG)、超声内镜谐波增强(contrast-enhanced harmonic endoscopic ultrasound, CH-EUS)、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biopsy, EUS-FNA/EUS-FNB)被应用于GIST的诊断以及风险评估。本文主要对以上检查方式在GIST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CD_(117)、CD_(34)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岩  陆波  肖献秋  高兴  张国强  周凤英  董晓  龚伟达 《山东医药》2011,51(36):30-31,119,120
目的探讨CD117和CD34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我院88例GIST的病理组织标本,采用En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17与CD34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D34和CD11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4%和95.4%;其中在低级恶性潜能GIST中为87.9%9、4.0%,中级恶性潜能GIST中为77.8%9、6.3%,高级恶性潜能GIST中为67.9%和96.5%。结论 CD117和CD34在GIST中均呈高表达,均不可作为判断GIST危险度的指标,联合检测对GIST的确诊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肠道间质瘤(GIST) 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既往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随着病理研究的深入,发现大多数GIST存在c kit前癌基因的变异,导致kit酪氨酸激酶持续活化,STI 571 是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治疗方面起重要作用。对 GIST的认识将对临床医师治疗本病有所帮助。现就GIST的流行病学、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展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