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传统女性膀胱全切术对术后性功能有明显影响。术后性功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尿流改道方式、是否保留盆腔器官以及泌尿外科医生对女性术后性功能的关注度。但目前何种尿流改道方式最有利于术后性功能的恢复以及是否保留盆腔器官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同时,泌尿外科医生对女性术后性功能障碍的关注度远不如男性,这就导致了相关研究的缺乏。所以,进行如何改善年轻女性患者术后性功能的研究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也将对目前女性膀胱癌术后性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保留性功能膀胱全切除W形回肠新膀胱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8月~ 2 0 0 2年 3月 ,我科对 7例膀胱肿瘤患者进行保留性功能膀胱全切除及W形回肠新膀胱术 ,随访 2~ 2 9个月 ,临床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7例 ,男 6例 ,女 1例 ,年龄 3 5~ 70岁 ,平均 5 9岁。A期多发性肿瘤 3例 ,肿瘤伴广泛的膀胱粘膜病变 2例 ,B1 、B2 期 2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术后定期随访排尿情况、血电解质、血气分析、肾功能、B超、IVU及膀胱镜检查等。1 .2   手术方法采用蔡松良等对膀胱全切除改进的方法分离膀胱顶部、侧壁及底部 ,最低位切断双侧输尿管。钳夹前列…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我科1993年6月 ̄1995年2月6例多发性或浸润性生长的膀胱肿瘤病例,行保留阴茎勃起神经的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6例中有5例术后保持阴茎勃起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报告6例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的同时,结合文献复习,着重介绍了性神经血管束的解剖三维关系,以及术中如何识别并有效地保护NVB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是目前治疗浸润性和多发性膀胱肿瘤的标准术式,通常包括膀胱、前列腺、精囊和部分输精管的切除以及局部淋巴结的清扫,然而这种手术不可避免地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包括勃起功能障碍和尿失禁等,文献报道即使在保留神经血管束(neurovascular bundles,NVB)的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勃起功能恢复率也不超过50%,因此为了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众多学者在肿瘤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我科1993.6~1995.2在为6例多发性或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中,有意识地保护支配阴茎勃起的性神经,并取得满意的效果。术后6例中有5例恢复了阴茎勃起功能。本文报告6例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的同时,结合文献复习着重介绍性神经血管束(Neuro-Vaocular Bundle,NVB)的解剖三维关系,及术中如何识别并有效地保护NVB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保留性神经全膀胱切除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12例施行保留性神经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5~65岁,术前均有勃起功能, IIEF-5评分17.0分。手术范围包括膀胱前列腺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注意保留双侧神经血管束,副阴部内动脉和耻骨膀胱复合体。术后推荐患者进行规律PDE5抑制剂药物治疗,并利用IIEF-5量表随访评估其术后性功能。结果: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切缘阴性,术后病理均为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细胞癌或原位癌,其中11例T_2N_0M_0期及以下,1例T_(3a)N_0M_0期肿瘤,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20.7±8.0)个月],无肿瘤复发转移。术后第3、6、12个月进行IIEF-5评分,分别为(10.9±6.9)分、(12.3±6.9)分和(14.1±8.0)分。随访第12个月时,其中有5例(41.7%)患者在药物辅助下可保持足以获得满意性交的勃起功能,3例(25%)有勃起但无法进行满意性交,4例(33.3%)无勃起功能。结论:对于经过严格筛选的渴望保留性功能的膀胱癌患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7.
对5例B2期、浸润性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施行逆行保留性功能的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全切术及原位乙状结肠结形状胱成形术。随访6-22个月,新膀胱容量大。内压低,抗返流,迅速可控,经尿道排尿,排空完全,无全身营养障碍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相似文献   

8.
保留膀胱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需尿流改道,且影响性功能,给患者带来生活质量下降,为了避免全膀胱切除术,对浸润性膀胱癌可选择性行保留膀胱的方法,本文对保留膀胱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对5例B2期、浸润性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施行逆行保留性功能的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全切术及原位乙状结肠球形新膀胱成形术。随访6~22个月,新膀胱容量大,内压低,抗返流,迅速可控,经尿道排尿,排空完全,无全身营养障碍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5例均保留性功能。认为只要仔细选择好手术适应证,本术式既能有效地自控排尿,又能保留良好的性功能。  相似文献   

10.
改良保留性功能的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位尿流改道术因其符合正常生理排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标准的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勃起和生育功能几乎丧失,使年轻患者难以接受,所以,出现了保留性功能的膀胱全切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各种改良术式。2006年3月~2007年7月,作者为6例年轻患者实施了改良保留性功能的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6万新发膀胱癌病例,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九位,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1985年至2000年,肿瘤年发病率增加了33%.2009年美国预计有70 980例新诊断的膀胱癌患者,14 330例患者将会死于该疾病[1].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我科1993年6月~1995年2月6例多发性或浸润性生长的膀胱肿瘤病例,行保留阴茎勃起神经的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6例中有5例术后保持了阴茎勃起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报告6例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的同时,结合文献复习,着重介绍了性神经血管束(neuro-vascularbundle,NVB)的解剖三维关系,以及术中如何识别并有效地保护NVB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辅助全膀胱切除术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方式。为总结机器人辅助全膀胱切除术的疗效,本文回顾近年来机器人辅助全膀胱切除术的文献,总结和比较了机器人辅助全膀胱切除术与开放手术在围手术期结果、早期手术并发症、肿瘤转归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情况,初步评估该微创手术与开放全膀胱切除术相比具有的优势和不足。文献统计发现与开放全膀胱切除术相比,机器人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平均住院时间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快、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而且,机器人手术在短期肿瘤控制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仍需要长期随访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对机器人辅助全膀胱手术作进一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我国膀胱癌发病率近年来呈增高的趋势,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为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技术不断革新与升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RC)远期疗效与开放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相当,其安全性、可行性已得到广泛认可。原位新膀胱术式虽为最理想尿流改道方式,但由于手术条件的局限性,不可控尿流改道术仍是目前主要选择。盆腔淋巴结清扫先后顺序及扩大盆腔淋巴清扫术,目前仍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保留性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能良好保留病人术后性功能及尿控,已被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目的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颈完整保留对术后尿控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48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4例)与观察组(74例).对照组不保留膀胱颈,观察组完整保留膀胱颈.比较两组手术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体会。方法:我院于2008年7月~2010年12月对10例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64~80岁,平均69岁。其中5例行原位回肠代膀胱术,5例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观察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及手术疗效。结果:手术用时170~290min,平均210min;术中出血150~950ml,平均25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约72h;术后未发生肠瘘及吻合口狭窄及尿瘘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3个月IVU未见肾积水。结论:经腹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安全可行,能明显减少手术创伤,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随着器械的改进及技术熟练,该术式将成为全膀胱切除手术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附5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50例患者中男41例,女9例,52~76岁;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Ⅱ~Ⅲ级,TNM分期:T2N0M028例,T3aN0M014例,T3bN0M08例。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其中34例行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16例行输尿管造口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5~10h,术中出血200~1000ml,术后约72h肠道功能恢复,术后2周拔输尿管导管,术后3周拔尿管后腹压排尿正常,术后3个月IVU未见肾积水,未发生腹腔并发症。结论:经腹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随着技术的进步,该术式将成为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8例男性患者,58—73岁,26例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Ⅱ一Ⅲ级,2例鳞状细胞癌;TNM分期:T2N0M0 16例,T3aN0M0 10例,T3bN0M0 2例。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15例原位回肠代膀胱术,10例Sigma直肠膀胱术,3例输尿管造口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7—10h,术中失血600—1500mL,术后约72h肠道功能恢复,术后2周拔输尿管导管,术后3周拔尿管后腹压排尿正常,术后3月IVu未见肾积水,未出现腹腔并发症。结论 本组共28例行经腹全膀胱切除术,均取得满意效果,无腹腔并发症;15例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应注意保护盆腔神经丛和尿道外括约肌,尤其应防止尿道外括约肌受损,避免发生术后尿失禁和排尿功能障碍。该术式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随着技术的进步,该术式将成为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保留性神经的下半膀胱切除术(附六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膀胱颈部或三角区肿瘤患者行保留性功能的下半膀胱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例男性膀胱三角区或膀胱颈多发浸润性肿瘤患者行下半膀胱切除术,5例术中成功保护神经血管束。残余膀胱整形后与尿道吻合。结果 随访9~36个月,4例术后保留性功能,2例出现勃起功能障碍;1例术后2年时肿瘤复发行膀胱全切除术,1例单侧轻度。肾积水。结论 该术式可最大限度保留生理排尿和性功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行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8例,女15例,年龄45~88岁,平均62岁。其中38例(88.4%)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5例(11.6%)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均行膀胱灌注化疗或放疗。结果:术后病理分期:T236例(83.7%),T37例(16.3%);病理分级:G14例(9.3%),G231例(72.1%),G38例(18.6%)。术后随访6~126个月,平均63.2个月;首次复发为3~20周,平均10.2周,复发次数1~8次,平均3.7次;共行2~9次TURBT,平均3.5次,其中25例(58.1%)于≥3次TURBT后出现病理性进展,9例(20.9%)于术后复发次数≥3次后改行根治术;2例(4.7%)死于非膀胱癌疾病,1例(2.3%,病理为T2G1)于首次术后126个月死于膀胱癌多发转移。结论:对于MIBC,可选择性行以TURBT为主加放化疗的保留膀胱手术治疗,但具有反复复发及进展倾向;首次复查膀胱镜时间需提前到术后4~8周,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