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常见血源性疾病流行与检测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及其制品的应用是临床进行急救的重要手段以及疾病防治的重要措施。1995年我国医疗临床用血约800吨,年供血约400万人次,而且临床用血以每年7%~10%的速度递增。随着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由于输入血液及其制品而引起的医院感染监测也日趋重视。医院扩大了感染监测的内容和范围,随着血源性感染的增加和AIDS患的增多,监测人群已不再限于住院患,在院工作人员和门诊患的医院感染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实现基于移动护理终端(PDA)使用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下的输血闭环管理,以期规范全程输血管理。方法通过PDA与院内HIS、LIS等系统的集成,构建并导入输血管理系统中合理用血及三级用血审批流程、临床护理输血流程、输血质量及不良反应监测等模块,建立输血闭环管理系统。运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从交叉配血、领取血制品、最后到患者床旁输注血制品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全流程链。对比实施前(对照组,2019年一、二季度如皋市人民医院2 052例输血病例)和实施后(观察组,2020年一、二季度2 086例输血病例)的输血质量监测指标。结果观察组输血病例30 min内输注率、输血前15 min巡视执行率、规定时间内输血执行完成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A使用的MDT输血闭环管理加强了临床用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临床用血安全性,同时彰显了多部门合作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善石门县血液安全状况,控制艾滋病、丙肝、乙肝、梅毒等疾病经过输血途径传播。方法调查有偿献血员和无偿献血员的HIV、HBsAg、丙肝、梅毒感染状况;分别对卫生管理人员、医院管理人员、临床医生、检验人员、血库工作人员、政府领导和普通居民开展安全用血健康教育;倡导医院用血来自无偿献血。结果有偿献血员丙肝感染率是无偿献血员的14倍;2007年与2002年相比,住院病人输血率由10.86%下降为3.47%;居民输血风险知识知晓率由以前的54.1%上升为94.7%;医院取缔了输血队,所有临床用血均来自无偿献血。结论通过安全用血健康教育干预项目实施,建立了安全用血机制,转变了医务人员用血观念和行为,确保了临床用血安全,有效地控制了艾滋病等输血性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等级医院评审对临床输血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成效。方法收集等级医院评审前后相关输血相关资料,分别从输血申请单、输血病历、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等级医院评审后,输血申请单填写不合格率由59.7%降低到9.7%,输血病历不合格率由79.0%下降到23.7%。在住院患者与手术患者增长的情况下,用血人次与用血总量均减少。结论等级医院评审可有效提高临床输血管理质量。通过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输血管理体系,可以促进临床用血更加科学、合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感染SEN病毒的危险因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SEN-V PCR引物探讨SEN病毒和慢性肝炎的关系,比较在病毒感染因素的作用下患者感染SEN病毒的概率;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EN病毒主要有输血传播、静脉吸毒、母婴垂直传播以及性传播等传播途径,临床上常表现为SEN病毒单独感染和HBV等病毒合并感染;接受输血、有吸毒史、经母婴传播和性病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31.58%、36.84%、40.00%、34.38%,而未接受输血、无吸毒史、未经母婴传播和非性病患者的感染率为3.53%、3.73%、4.24%、5.41%,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血治疗和接触血制品、静脉吸毒、母婴以及性交等途径是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感染SEN病毒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应加强预防和防范,采取必要的安全护理措施,降低感染SEN病毒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血液通常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药品","临床输血服务"是广义的"药学服务"范畴。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医院输血工作内容应由单纯的"贮血、配血、发血、用血"转向"参与制定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血方案、监测输血不良反应、用血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临床输血服务模式转变。本组探讨了医院开展临床输血服务的意义、基本要求以及提高临床输血服务质量的措施,并指出医院开展临床输血服务可促进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以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1 问题的提出 我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输血技术的发展普遍滞后于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水平。自1996年7月12日卫生部《关于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的紧急通知》下发以来,我区二、三级医院震动不小,普遍感到压力很大。尽管三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输血工作已逐步走向规范化,但是临床上用血,特别是患者是否输血的决定权仍然没能集中,多半是任其发展,惯性运转。这是压力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医院虽然推广了或正在推广成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成分输血治疗日益扩大,人们对血液质量、输血治疗和输血安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自2000年3月起,笔者所在医院开展了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输注,临床成分用血中全部使用此种血液,特别是去除白细胞后制备的悬浮红细胞(简称去白红细胞),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进步,普法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临床输血引起的医疗用血纠纷时有报道,尤其是输血传染性疾病,严重的输血并发症,输血医疗事故。1999年1月实施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输血科。输血科在防范用血纠纷,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0.
陈绍芬 《卫生软科学》2004,18(4):190-191
目前已知可通过输血传播的病毒有十多种 ,这种现状威胁着临床用血的安全。血液安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问题 ,为确保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 ,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输血相关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 :实行无偿献血 ,严格筛选献血者 ;加强采血和血制品的无菌技术及血液初、复检制度 ;对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 ;临床合理用血。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病毒性肝炎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120例血透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第二代ELISA法检测血抗-HCV;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透时间,每周透析时间,输血和血制品史和量,合并HBV感染,肾脏移植史、CAPD史,ALT异常史,肝炎史、结核史以及医院感染史等。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HCV感染与透析时间,每周透析时间,输血、血制品史和量、肾移植史、医院感染史,ALT增高中显著性相关,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证实HCV感染的原因为输血和医源性传播。结论 结果提示订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减少输血和隔离抗-HCV阳性患者,对控制HCV感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办法、措施以及用血情况的分析,为医院加强临床输血管理,促进科学合理用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提供事实依据。方法根据医院实施的关于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的相关办法措施,结合医院2008—2013年的全部用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用血量的增长情况与同年份的患者收容量、手术量进行比较。结果医院用血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人均用血量逐年下降,且对比增长率也在逐年下降。结论医院可以通过规范化建设,加强对临床输血的管理,减少不合理输血的现象,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更好地保障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3.
TT病毒属于首次感染人类的圆环病毒,全长3852个核苷酸,目前通常分成6个基因型。临床感染引起病毒性肝炎,但症状各异;PCR是主要诊断方法。TT病毒感染分布广泛,血制品被认为是主要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加强输血和血制品管理为主,同时须阻断粪→口感染途径。目前要深化TT病毒调查和研究,以控制TT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4.
临床输血监测体系的建设对规范临床用血,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有着重要意义。本组研发了一套临床输血监测系统软件,本文从实施输血过程跟踪、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建立输血评估机制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督导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建立临床输血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风险及对策,最大程度维护患者权益和用血安全。方法通过对吉林医药学院附属465医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之间接受输血的所有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所有数据采用输血服务标准化系统V2.0软件进行处理,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进行分析与预测。结果吉林医药学院附属465医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之间溶血反应发生较少,发热发生率最高,输注血浆者出现过敏反应较多。结论输血工作人员素质及业务水平关系到用血安全,加强医生输血技能临床培训,提高输血风险防范意识,多参加学术交流,才能做到科学合理用血,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减少非必需输血的次数;建立输血不良反应事件的风险与管理系统,针对不同的受血者制订不同的输血治疗方案,有效的监测、反馈输血不良反应信息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提高医院自体输血率的管理效果。方法从2017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运用PDCA管理工具管理医院自体输血管理工作。结果医院的自体输血率从第一季度改善前的16. 0%提高到了36. 0%,提升了20. 0%。结论 PDCA管理工具科学有效,应用于医院临床用血管理能有效提高自体输血率并达到持续改进目的。  相似文献   

17.
成分输血在我区临床应用的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用血分析,指导合理用血,大力推广成分输血。方法对2000~2004年我区医疗单位各种成分血使用率及成分输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几年来各医院全血用量大幅下降,成分血的用量达到99.3%,二级医院成分血使用率在2003年已达标,但机采血小板和冷沉淀使用不理想。结论成分输血不但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而且能节约有限的血资源,所以合理应用成分血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DRGs数据中输血相关资料分析,以期建立有公信力的临床用血评价体系,加强对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的管理.方法 采用DRGs项目组输血相关资料,用EXCEL数据库对DRGs项目组输血相关数据的输血人数、医院名称、医院类别、医院级别、DRGs编号及名称、输血人次、输血量相关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统计北京市医疗机构患者用血比例、用血患者例均用量、医院用血数量分布及排序、DRGs用血分布及排序、单一DRGs在各医院间用血排序及分布、医院不同年度用血量增长及主要用血疾病组.结论 利用DRGs可有效地对临床用血指征控制效果及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提供有公信力的管理手段,同时可为政策管理目标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将输血医嘱号作为匹配号,贯穿临床用血全程.搭建一个从输血医嘱申请到执行的循环,通过两部门血型重复鉴定、双数据库管理血型档案、条码技术应用等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将正确的血液给正确的病人,杜绝输血事故.设立血制品使用指征,并实时监控,将有限的血制品给需要的病人,减少血制品滥用.通过全程和实时的临床用血管理,控制输血指征和百分百的匹配率,以改善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彭燕华  高婧  钟燕玲 《现代医院》2023,(8):1211-1215
目的 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临床输血质量控制情况,为同类医院的输血科建设和临床输血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2018年5月—2022年9月的临床用血量、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按照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实现全面质量控制指标监测管理的时间,以2020年12月前为监测前,统计分析建院以来或监测前后输血检验质量管理情况、临床用血管理情况、血液使用情况的变化。结果 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率从80%提高到100%;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由60%提高到100%;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一直保持100%;出院患者人均用血量从(0.29±0.1) U降至(0.23±0.03) 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P<0.05);一二级手术台均用血量最多时仅为0.01 U;三四级手术台均用血量从(0.11±0.07) U降至(0.08±0.04) 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P<0.05);血浆与红细胞比值降低至0.61;《临床输血申请单》合格率保持>98%并仍不断提高,监测前组、监测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9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