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发病率占女性的1/4。目前临床治疗的药物和方法虽然很多,但疗效均不能肯定,1997年6月至2007年6月我们在门诊对21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应用三苯氧胺联合甲状腺片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乳康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评价曾文俊李雄陈海珊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510120)乳腺增生症是妇女常见病。经大量组织形态学研究表明,其连续、渐进的演变过程可导致乳腺癌。然而,无论是生理性的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抑或不典型性的囊肿性乳腺上皮增生均属可逆...  相似文献   

3.
乳腺增生症在中医上属于"乳癖"范畴.中成药疗效较为稳定,具有缓解疼痛、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应用与携带方便等优点.《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应用指南》小组遵照用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方法,制定《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版)》,为合理应用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症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1 基本情况 患者女性,63岁,因“左侧乳腺胀痛半年伴左乳房皮肤红斑1周”入院。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乳腺胀痛不适感,到某肿瘤医院就诊,行乳腺x线摄片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症”,给予乳康片、乳块消等中成药治疗,自觉症状无明显缓解。1周前发现左侧乳房皮肤发红,再次前往某肿瘤医院就诊,又行乳腺x线摄片仍诊断为“乳腺增生症”,未给予治疗。遂来我院乳腺病中心就诊,无局部用药史,也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临床乳腺检查见双乳对称,站立时左侧乳头稍内陷,左侧乳房皮肤散在条索状淡红色斑,界不清,不高出皮面,仔细观察为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所致,左侧乳房稍感肿胀,但无皮肤水肿和橘皮样改变。触诊双侧乳腺体较松软,但左侧较右侧质地稍韧,左侧乳腺外上腺体有增厚感,压痛,未及明显肿块。双腋下和锁骨上未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5.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三苯氧胺 (TAM)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5年 8月~1999年 10月作者采用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 182 0例 ;用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症 90 0例 ;观察 2组用药前后黄体期血清雌二醇 (E2 )和孕酮 (P)含量 ,比较 2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血清E2 和P的恢复三苯氧胺组明显优于乳癖消组 (P <0 .0 1) ;临床效果三苯氧胺组明显优于乳癖消组 (P <0 .0 1) ;乳癖消组无不良反应 ,三苯氧胺组不良反应轻微 ,发病率低 ,停药后消失 ;随访复发率乳癖消组明显高于三苯氧胺组 (P <0 .0 1)。结论 三苯氧胺能降低血清E2 含量 ,消除疼痛及肿块 ,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乳腺增生症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苯氧胺联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10例采用三苯氧胺联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对照组110例采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苯氧胺联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切口腺叶切除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方法对56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采用小切口腺叶切除术治疗。 结果本组病例术后疗效确切,患者满意率高。 结论小切口腺叶切除术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兼顾了患者的美观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红金消结胶囊加维生素E治疗乳腺增生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63例诊断明确的乳腺增生症患者给予红金消结胶囊加维生素E口服,15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治愈率为76.07,显效率为8.59,有效率为9.82,无效率为5.52。结论红金消结胶囊加维生素E能有效消除乳房疼痛和肿块,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9.
男性乳腺增生症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勇  彭南海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5,11(5):384-384,395
男性乳腺增生症较为少见.近几年的发病率有所增高,其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激素失调有关,现认为和环境污染亦有密切关系[1].男性乳腺增生症的患者情绪低落,常常表现为抑郁和焦虑,妨碍了治疗及预后[2].本文旨在分析男性乳腺增生症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为临床综合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男性乳腺增生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本文综述近年来男性乳腺增生症的病理学、发病机理、分类、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重点探讨了男性乳腺增生症与环境的关系 ,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乳腺增生症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大多属于生理性范畴,而部分病人临床症状较重,影响生活质量,有治疗要求.2003年1月至2007年7月,我院门诊人组522例中、重度乳腺增生症病人,随机对部分病人应用新型抗雌激素药物托瑞米芬(TOR)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乳腺增生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1]。目前临床对于该病的概念、分类、诊断和治疗等一系列问题存在诸多分歧。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组组织专家、学者对乳腺增生症的规范诊疗进行了多次讨论,初步达成以下专家共识。1命名与概念乳腺增生症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ANDI)导致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BBD)~[2],本质上是由于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地增生及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正常结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1):I0004-I0004
为总结“乳癖散结胶囊(颗粒、片)”在乳腺增生疾病的临床有效性,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加强学术交流合作,促进合理使用,使患者获益,陕西白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第一届乳癖散结有奖征文活动”。诚邀广大临床医师参加。征文内容:1.乳癖散结胶囊(颗粒、片)对乳腺增生症患者雌激素调节的影响。2.乳癖散结胶囊(颗粒、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病例报告、联合用药治疗方案、以及其他研究等。3.乳癖散结胶囊(颗粒、片)对比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4.微创旋切术后给予乳癖散结胶囊(颗粒、片)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 ome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男性乳腺增生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超声引导下Mammot ome微创旋切治疗21例37个男性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并记录术后病理结果及其随访情况。结果:21例男性乳腺增生症37个增生腺体均被完全切除,2出现例皮下瘀血,术后3个月皮肤淤血自行消失。全部病例均未发生感染。全部病例均于术后3~12个月随访未发现残留腺体,乳房外形正常。结论:Mammot ome是一项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乳腺微创技术,对男性乳腺增生症腺体能够进行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0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应用天津生产Easy-100A型电化学前列腺增生治疗仪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恶性肿瘤的7%-10%,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钼靶X线摄影是目前最基本的乳腺影像检查方法。在我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以乳腺肿块就诊的187例患者中,选择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术前钼靶X线检查误诊11例,约占5.88%,结合临床和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4年以来,采用胸乳褶弧形切口行皮下单纯乳腺切除术治疗广泛乳腺增生症36例,术后保留了乳头、乳晕等乳房外表结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重视乳腺增生症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增生症(mastoplasia)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占乳腺疾病的首位。之所以要提出讨论,在于本病:(1)有不同程度的乳腺疼痛,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2)可出现肿块,易与乳腺癌混淆;(3)部分病例可能癌变;(4)目前对乳腺增生症的临床和病理诊断还比较混乱,各家掌握标准不尽一致,影响临床治疗。以上问题一直是临床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一、临床诊断与分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诊断,不能仅依靠临床症状和触诊来判断,应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B超和/或X线钼靶摄片)、以及针吸细胞学或空芯针活检来确定诊断。但临床症状和触诊是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和针吸…  相似文献   

19.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结构不良症。是乳腺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现将我院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的 86例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86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5 5岁 ,平均 37岁。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5年余 ,平均 1 5年。单侧病变 4例 ,双侧病变 82例 ;乳腺周期性疼痛 6 8例 ;乳腺多发结节、索条增生 ,肿块或囊肿共 6 1例 ,局限性增厚 8例 ,乳头溢液 7例 ,为浆液性或浆血性。全部病例均经红外线扫描、B超、针吸细胞学检查等提示乳腺增生症。1 2 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特征及中医辨证分期分型治疗。乳痛症型 …  相似文献   

20.
乳腺增生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手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意义及其方法,方法对有手术指征的病人,酌选用区段切除、皮下乳腺切除、单纯乳房切除等不同术式,并对合适病人同期行乳房美容手术。结果 523例病人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增生症,所有病人术后效果良好,同期行美容手术(40例)之乳房外形均感满意。结论 乳腺一症经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