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20余年来,随着内镜及放射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胆胰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成为可能。由于胆胰疾病的介入治疗日趋成熟,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低等优点,已成为胰胆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以内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治疗在胆胰疾病中作用越来越大。据检索国内自1995年2月~2001年11月间发表关于胆胰疾病的内镜治疗的文章共103篇。  相似文献   

2.
ERCP在胰胆疾病中的检查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首次应用于临床是在1968年,从那开始后,经过广大内镜工作者近30多年的不懈努力,ERCP的成功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84.0%提高到90年代的96.1%,已逐步成为胰胆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随着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内镜及其附属器械的迅速发展,治疗性ERCP于80年代初在我国也得到开展及应用,并逐步成为某些胰胆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使原来需要外科手术的某些胰胆疾病避免了手术的痛苦,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从而开创了我国胰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格局。我院从2003年开始引进此技术后至2006年共做此检查13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胆胰疾病的内镜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内镜外科的概念。应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胆道子母镜、超声内镜治疗胆胰疾病已日趋成熟,并以其突出的微创、安全、简便等优点,成了胆胰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在胆胰疾病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1例胆胰疾病应用内镜乳头切开(EST)、内镜下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及放置胆道内支架(ERBD)等治疗性ERCP的疗效。结果131例胆胰病人中,应用ERCP治疗成功116例,总成功率87.33%,并发症为9.16%。结论治疗性ERCP能有效安全治疗相关的胆胰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ERCP技术在治疗老年与非老年胰胆疾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胰胆疾病患者,男性54例、女性46例,实施ERCP治疗。结果100例胰胆疾病患者中,ERCP技术条件下内镜手术治疗成功例数为96例,成功率为96%。结论 ERCP技术在胰胆疾病临床治疗中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胆管内引流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是治疗性ERCP的主要手段。2000年7月至2004年11月,我科通过内镜治疗各种胆胰疾病168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明军 《中外医疗》2013,(23):187+189-187,189
目的探讨使用消化内镜下的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诊断治疗胆胰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回采用回顾分析法对该院接受诊断治疗的胆胰疾病患者78例在进行ERCP诊治治疗之后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78例在进行ERCP插管之后,成功诊断的有76例,其中有胆总管结石52例,EST19例,EPBD3例,胰管结石4例。接受手术治疗后出血的有4例,出现胰腺炎的有2例。结论 ERCP在诊断治疗胆胰疾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具有简便、微创的优点,而且具有可重复性以及并发症少。消化内镜技术已经成为了现在治疗胆胰疾病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二十余年来,随着内镜及放射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胆胰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成为可能。由于胆胰疾病的介入治疗日趋成熟,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低等优点,已成为胰胆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以内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治疗在胆胰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大[1]。1胆道疾病介入治疗的现状胆  相似文献   

9.
陈祥琴 《重庆医学》2006,35(20):1916-1917
胆道疾病的内镜治疗系指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基础上,采用电刀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或同时采用网篮将胆总管内结石取出)、内镜鼻胆管引流等微创技术治疗胆胰疾病。随着这一技术的逐渐普及,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广泛用于胆胰疾病的诊断,近年来治疗性ERCP术及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已成为诊治肝、胆、胰疾病的有效方法。我院用此方法治疗4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内镜治疗胆、胰疾病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泽丽 《重庆医学》2003,32(9):1199-1200
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总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 ,肝内外胆管结石 ,胆囊合并胆管结石化脓性胆炎管 ,在过去通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随着内镜技术在胆、胰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日趋成熟。具有安全、简便、无创、并发症少等优点 ,已成为胆、胰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使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进入一个划时代阶段[1] 。内窥镜诊断及治疗性手段有胰胆管造影ERCP、鼻胆管引流ENBD、内镜逆行胆管引流ERBD、内镜金属胆管支架放置EMBE、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EST +取石、网篮取石。我科于 2 0 0 1年开展了治疗性胰胆管造影ERCP等多项新技术。经临…  相似文献   

12.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内镜及其附属器械的迅速发展,伴着现代医学"微创"和"介入"观念的深入人心,ERCP在胰胆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开辟了胆胰疾病"微创"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就ERCP在胆胰疾病的诊疗价值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胆、胰疾病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6例经内镜治疗的胆、胰疾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以评价内镜治疗各种胆胰疾病的应用价值。结果:16例病人共行ERCP手术20例次,9例胆总管结石病人经1~3次手术,结石全部取尽。6例胆总管末端炎性狭窄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或胆管扩张气囊扩张治疗,均痊愈。1例胰管蛔虫症经胰管括约肌切开,用球状气囊取出蛔虫。并发症有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例,取石网篮嵌顿1例。结论:内镜治疗胆、胰管疾病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消化内镜作为胃肠道及胆胰疾病十分重要的诊断技术在临床上应用已有60余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消化内镜不仅作为诊断工具在临床普及应用,而且在治疗技术上的发展也日新月异。除了传统治疗技术逐步完善外,不  相似文献   

15.
罗洁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191-191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胰胆管疾病的护理体会。方法:胰胆疾病患者65例,应用十二指肠镜在x线机通过监视系统完成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胰胆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结果: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胰胆道疾病内镜治疗前、后的精心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68年首次报道了经口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不久即被公认为诊断胰胆疾病安全而直接的方法.随着1974年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的出现,胰胆疾病内镜治疗技术随之得到蓬勃发展,现在ERCP已从一种诊断方法发展为一种专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治疗性ERCP在急症胆胰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急症胆胰疾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本院4年来的64例急症胆胰疾病的治疗性ERC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治疗性ERCP中,成功59例,成功率92.2%,其中ERCP+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25例,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ENBD12例,ERCP+EST+取石5例、取蛔虫4例,ERCP+EST+ENBD5例,ERCP+EST+内镜下胆管塑料支架术(ERBD)6例,ERCP+EST+内镜下鼻胰管引流(ENPD)2例。操作时间20~70min,平均42min。失败5例。并发轻症胰腺炎1例,大出血1例。结论治疗性ERCP可迅速缓解急症胆胰疾病的病情,明显缩短病程,对急症胆胰疾病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近20余年来,随着内镜及放射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胆胰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成为可能。由于胆胰疾病的介入治疗日趋成熟,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低等优点,已成为胰胆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李运泽 《华夏医学》2008,21(1):197-199
近年来胰腺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超声内镜、胰管镜和治疗性ERCP的开展应用,胆胰疾病的诊治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现在不但可以在内镜下取材或通过间接影像来提高胰腺疾病的诊断率,而且治疗性内镜因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低等优点,现已成为胰腺疾病微创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已取代了外科手术。现就近年来胰腺疾病内镜诊断和介入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张戈  杨成俊 《农垦医学》2006,28(1):14-15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开发,是消化内镜治疗史上的一项突破性进展,能够代替一部分外科手术对胆胰疾病的治疗,使病人免受手术之苦.现将我院2002~2005年来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的47例胆胰疾病患者的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