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子宫腺肌症228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的发病因素与诊治方法。方法对228例子宫腺肌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人流史占57%,妊娠3次以上占67.5%。 B超诊断率42.5%。对于简单的子宫腺肌症,腹腔镜手术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小于开腹手术,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发病与多次妊娠,宫腔操作及雌激素有关。目前仍需通过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如B超或阴道B超进行诊断。对于简单的子宫腺肌症,腹腔镜手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陈玲 《工企医刊》1999,12(4):27-27
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间,我院妇科子宫切除后标本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258例,其中弥漫型(腺肌症)168例,局限型(腺肌瘤)90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患者年龄分布见表1。  相似文献   

3.
隋明凤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846-3847
目的:分析暖宫汤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暖宫汤和常规方法治疗24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并对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暖宫汤组比常规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更为明显。结论:子宫腺肌症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配合暖宫汤能够提高疗效,并且停药后腺肌症患者痛经复发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子宫腺肌病188例诊断和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万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793-1795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1年天津市大港妇幼保健院188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以病理结果为诊断依据,妇科检查符合率71.76%,超声诊断正确率为78.82%,妇科检查与超声的协同诊断正确率为83.53%。106例行子宫全切除术,占56.38%;82例行子宫次全切术,占43.62%;治疗后随访6个月~5年,188例患者中,行子宫全切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盆腔内未发现其他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结论:子宫腺肌病漏误诊率比较高,诊断需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及超声声像图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提子宫肌瘤,许多人并不陌生,但对子宫腺肌症,了解者却甚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诊断子宫腺肌症的方法,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3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7位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相关核磁共振(MRI)图像特征、阴道彩超、宫腔镜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在57位子宫腺肌症患者中,有39例弥漫型子宫腺肌症患者,18例局限型子宫腺肌症患者,22例子宫腺肌症合并其他病患者,包括14例合并子宫肌瘤患者、2例宫腔积血患者、6例合并宫颈纳氏囊肿患者。结论:MRI对子宫腺肌症有较高的诊断率,并且此方法没有电离辐射、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对身体无损伤,成为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1岁,困“月经量增多4月”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腹壁静脉无曲张,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经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式。阴道:通畅,无血  相似文献   

8.
19世纪,Cullen首次系统地描述了子宫腺肌症并证实其发病机制为子宫黏膜侵入深层组织所致。1925年,Frankl将子宫黏膜侵入子宫肌层命名为子宫腺肌症并详细地描述了该病的解剖学特点。目前,关于子宫腺肌症的定义是Bird于1972年最后确定的"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良性侵入子宫肌层,使子宫呈弥漫性增大,微观上表现为异位、非新生的内膜腺体和间质组织被增生、肥大的肌层包绕。"迄今为止,子宫腺肌症的病因、发病率、自然病史、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与不育的关系等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9.
《家庭医生》2008,(7):33-34
妈妈经常有痛经,检查结果是子宫腺肌症。请问是不是一定要进行手术治疗?吃药行不行?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患者24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用微导管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确认后注入PVA栓塞颗粒,阻断肌瘤血液供应。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观察栓塞术后子宫肌瘤大小变化,性激索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患者对该治疗感到满意,子宫肌瘤缩小在半年后为95%-100%。月经量明显减少,术前、术后性激素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副反应有疼痛及发热,尤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子宫腺肌病术前诊断率.方法 以5年来妇产科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180例为A组;并随机选择同期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200例为B组,对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既往史、临床症状、术前诊断、B超声检查、血清CA125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均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常有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P>0.05).子宫腺肌病术前诊断率56.1%,出现痛经(80.6%)、性交疼痛(36.7%)较多,但继发性贫血少(17.7%);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血清CA125(74.5±68.3)U/mL,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子宫腺肌病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诊断,但其既往史、特有症状、B超改变、血清CA125水平增高仍是诊断该病的重要参考指标,并可与子宫肌瘤进行手术前鉴别.  相似文献   

12.
胎盘早剥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胎盘早剥的原因,提高早期确诊率,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早产34例,足月产31例,分析两组临床表现、母婴结局.结果 产科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49%(65/13 365),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或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B超检出率为41.67%.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胎盘早剥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和母婴结局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23.62、44.74、96.00,均P<0.05),而分娩方式无显著性差异(x2 =0.03,P>0.05).结论 胎盘早剥临床表现易与先兆早产/临产或胎儿窘迫等混淆,超声容易漏诊,动态观察病情、及时诊断及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及漏诊、误诊原因,提高早期确诊率,改善母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近10年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55%(131/24022)。急诊入院患者61例(46.56%),有明确发病诱因77例(58.78%),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使用缩宫素、外伤性因素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或腰腹胀、阴道流血、子宫高张、胎心率异常。B超检出54例(41.22%)。Ⅰ度胎盘早剥70例(53.44%),Ⅱ度胎盘早剥34例(25.95%),Ⅲ度胎盘早剥27例(20.61%)。出现症状到就诊及处理时间Ⅱ、Ⅲ度胎盘早剥组均长于Ⅰ度胎盘早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胎盘卒中20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4例。剖宫产96例(73.28%),阴道分娩35例(26.72%),另有1例患者从基层医院因孕足月顺产后、胎盘早剥、失血性休克、DIC转诊住院而急诊行子宫次全切除。死胎20例,转新生儿加强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37例。结论应高度警惕有高危因素者,严密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提高胎盘早剥早期诊断率;胎盘早剥临床表现易与先兆临产、临产、先兆早产、胎儿窘迫等混淆;临床发病到临床处理时间是影响胎盘早剥程度的重要因素;后壁胎盘、发育异常的胎盘等发生胎盘早剥时,超声容易漏诊。  相似文献   

14.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阴式)切除术的方法改进及其优越性。方法将需行子宫切除术的非脱垂子宫患者240例(2004年5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本院住院治疗),随机分为阴式组和腹式组进行临床观察,并对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的传统方法进行改进。结果阴式组较腹式组平均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P<0.01),术后疼痛轻、发热率低、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P<0.001)。结论非脱垂子宫阴式全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不增加并发症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子宫全切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宫颈妊娠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4年我院收治的10例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宫颈妊娠占同期异位妊娠的17%,本组中7例经保守治疗痊愈,3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结论 阴道B超可作为诊断早期宫颈妊娠的首选方法;甲氨喋呤全身及B超引导下宫颈局部注射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曼月乐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曼月乐IUD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痛经情况、月经状况、子宫体积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痛经程度,月经状况、子宫体积缩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曼月乐IUD对于治疗子宫腺肌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合并和未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合并子宫腺肌病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确诊的子宫内膜癌病例541例,将病理诊断中合并有子宫腺肌病的59例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未合并子宫腺肌病的22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检查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期早(Z=3.213,P=0.001),分化好(Z=2.642,P=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单纯诊刮的符合率较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中B超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x2=4.132,P=0.042).两组病例中ER、PR、P53、Ki-67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x2值分别为0.257、1.573、1.601、0.641,均P>0.05).但在不同分型、分化程度、分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ER、PR、P53、Ki-67的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x2值2.203 ~30.630,均P<0.05),前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呈负相关,后两者呈正相关.结论 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的分期早、分化好,预后更好.但因其子宫增大、病灶局限,使得单纯诊刮的病理符合率降低,使诊断更为困难.因此对于多孕、多次流产的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诊断时建议行宫腔镜下诊刮.此外,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手术病理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判断其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在陕西省石泉县医院住院确诊的82例住院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川崎病发病以5岁以下多见,男多于女,无季节差异;典型病例多见,不完全性川崎病发生率低,为6.097%,诊断误诊率较高,为15.85%;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加阿斯匹林治疗效果好.结论 提高临床医师对川崎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改善川崎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比较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与单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高危影响因素及其对复发与预后意义.方法 对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2005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治疗的30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31例(A组,10.1%),其余276例为单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B组,89.9%),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细胞学分型、腹水细胞学、淋巴结转移,复发率、3年无病存活率、3年总存活率等资料.结果 A组相比于B组,其肌层深度浸润较浅、组织分化程度好、PR阳性检测率高、ER阳性检测率高、复发率低、3年无病存活率高、3年总存活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065、6.285、4.480、6.813、4.98、12.45、17.87,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病理分期、年龄、绝经率、体重指数、腹水细胞学阳性率、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7、2.31、1.22、1.76、1.21、2.04、2.57,均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可能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肌层浸润较浅,组织分化好,相较单纯的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其高危因素少.患者术后复发率低,3年无病存活率高,3年总存活率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对近年来诊断明确、资料齐全的药物变态反应30例作问顾分析。结果:小儿16例,年龄5天-12岁;成人14例,年龄15-65岁。临床表现仅为发热8例,发热伴皮疹18例,发热、皮疹伴药物性肺炎4例。发热表现驰张热13例,稽留热9例,不规则发热6例,低热2例,其中长期发热4例,伴相对缓脉4例;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8例,血白细胞及嗜酸性料细胞升高各9例。药物变态反应相关药物中抗生素居多(26/30,86.6%),停药或和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药物变态反应可发生任何年龄组,可表现仅为发热,以至长期发热,或伴皮疹、药物性肺炎等,停药或和辅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恢复正常。本组药物变态反应相关药物中抗生素居多,因此应严格其使用指征,以减少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