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的改变,及二者相互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60例EH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EDD及颈动脉IMT和斑块。分析肱动脉EDD与颈动脉IMT相关性。结果颈动脉IMT,E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斑块检出率E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的变化EH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1)。颈动脉IMT与肱动脉EDD呈显著负相关(r=-0.646,P<0.01)。结论 EH患者早期即存在肱动脉EDD减低及颈动脉IMT增厚。颈动脉IMT增厚与肱动脉EDD减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血压颈总动脉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对颈总动脉(CCA)内膜—中层厚度(IMT)、中层厚度(MT)、颈总动脉内径(CCAD)和血流参数的影响,了解EH和CCA损害之间的关系。对象与方法:选择31例EH病人作为高血压组,31例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相匹配的非高血压病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例CCA各参数有无差异;两组病例均观察双侧CCA及分叉处有无斑块,只要一处有斑块就计为有斑块,计算两组斑块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IMT及MT高于对照组(P<0.05),CCAD及血流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9%vs6.4%,P<0.05)。结论:CCA可做为EH动脉病变的超声观察窗口,高频彩色超声能直观动态地了解CCA病变程度及是否有斑块形成,对临床了解EH病人动脉硬化情况和预防脑卒中发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马孝湘  郑书展  刘玉萍 《四川医学》2012,33(9):1542-1544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IMT值及斑块形成与血浆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浓度的变化,探讨颈动脉硬化和血浆EDLS浓度在老年EH中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50例老年EH患者和60例血压正常的老年健康者颈动脉IMT值及斑块检出率,同时测定血浆EDLS含量。结果①对照组、EH1级组、EH2级组、EH3级组的血浆EDLS含量呈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值或斑块检出率也均随血压的增高而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相关分析表明IMT值与血浆EDLS水平呈正相关(r=0.872,P<0.01)。结论老年EH患者存在颈动脉硬化和血浆EDLS水平升高,EDLS与颈动脉硬化发生发展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清  关浩增  李娟莲 《广西医学》2004,26(10):1431-1432
目的 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状况 ,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在高血压患者中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分析 12 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 (CCA)内径、内膜中层厚度 (IMT)、斑块发生率并与 4 5例健康老人对照。结果 高血压组较对照组颈动脉内径及内膜中层厚度增加 (P <0 .0 5 ) ;高血压病各级之间颈动脉IMT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随高血压分级增加颈动脉IMT亦逐渐增厚 ;高血压组的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动脉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特征 ,血压增高是引起高血压病颈动脉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颈动脉超声检测对于防治老年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颈动脉硬化程度与左心室肥厚(LVH)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168例高血压患者和120例健康对照者颈动脉病变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并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结果LVH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生率为71.28%。随EH危险分层增加,颈动脉IMT有增厚趋势,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也明显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影响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P<0.01)。所有颈动脉参数在左室肥厚组与无左室肥厚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动脉有斑块形成的患者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无斑块形成组(P<0.01)。结论EH患者颈动脉IMT增加与LVH密切相关,颈动脉硬化程度可作为预测LVH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分布特点及超声特征,为临床预测脑梗死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对65例脑梗死及30例对照组受检者行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查分析斑块发生的解剖部位、内部回声和表面特征,并根据斑块内部回声特征进行分型,测定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BIF)、颈内动脉(ICA)内-中膜厚度(IMT),将病变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且以等回声、低回声斑块为主,脑梗死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溃疡斑块均出现在脑梗死组。结论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确定斑块的部位和性质,可为临床预测脑梗死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82例脑梗死患者和46例非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斑块检出率、管腔狭窄率,并观察斑块性质.结果 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及颈动脉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70.7%)明显高于对照组(32.6%);脑梗死组颈总动脉(CCA)内膜厚度(1.38±0.14)明显高于对照组(0.89±0.16),脑梗死组颈内动脉(ICA)内膜厚度(1.16±0.27)明显高于对照组(0.78±0.17).斑块多发生于颈动脉分叉处(44.4%),以软斑块、溃疡斑块(59.2%)居多.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脑梗死的发病关系密切,彩超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对脑梗死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超声检查58例EH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颈动脉IMT和超声心动图;分析EH患者颈动脉IMT与超声心动图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EH左室重构组IMT值高于EH正常构型组和健康对照组;EH患者颈动脉IMT值与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平均室壁厚度(WT)呈正相关.结论 高血压左室重构者颈动脉IMT增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左心室结构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9.
明文剑 《中国医药导报》2012,(31):104-105,110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2型糖尿病(DM)合并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分为两组,92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DM组和10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DM+EH组;另选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硬化斑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狭窄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DM+EH组及DM组颈动脉IMT均高于对照组,DM+EH组颈动脉IMT均高于DM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DM+EH组、DM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DM+EH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出现在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③DM+EH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的总检出率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50%的检出率DM+EH组及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高,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为临床的早期防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1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管腔内径(D)和内膜一中膜厚度(IMT)并观察斑块发生情况;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P-EH)、高血压合并糖尿病(EH-T)、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EH-HL)三组,并分组观察。结果老年高血压组较对照组颈动脉IMT明显增厚;P-EH、EH-T、EH-HL三组间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斑块多累及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段,以纤维硬斑、低回声软斑多见。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高龄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动态直观地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是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颈动脉硬化程度与左心室肥厚(LVH)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168例高血压患者和120例健康对照者颈动脉病变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并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结果 LVH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生率为71.28%。随EH危险分层增加,颈动脉IMT有增厚趋势,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也明显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影响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P〈0.01)。所有颈动脉参数在左室肥厚组与无左室肥厚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动脉有斑块形成的患者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无斑块形成组(P〈0.01)。结论 EH患者颈动脉IMT增加与LVH密切相关,颈动脉硬化程度可作为预测LVH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微量清蛋白尿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aged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微量清蛋白尿(micro-albumin uria,MAU)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ndothelium-dependentrelaxing function,EDF)及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筛选老年EH患者64例,根据24h尿清蛋白排泄率分成正常清蛋白尿组(NAU组)和微量清蛋白尿组(MAU组)。另设30例非EH老年人为对照组(NC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4h尿清蛋白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其粥样斑块指数(plagueindex,PI)。结果:(1)与NC组EDF[(9.09±1.83)%]比较,NAU组[(6.31±1.14)%]及MAU组[(4.98%±1.35)%]均明显降低(均P<0.05),尤以MAU组明显。(2)MAU组颈总动脉IMT[(0.97±0.19)mm]及NAU组IMT[(0.86±0.10)mm]均较NC组IMT[(0.78±0.13)mm]增厚(均P<0.05),以MAU组增厚更为明显。(3)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高血压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尿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颈总动脉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和收缩压。结论:老年EH患者存在EDF受损和颈总动脉粥样硬化,MAU的发生与EDF的降低及IMT的增厚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总动脉超声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8例冠心病患者和20例相同年龄组正常人的颈总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发生率和部分血流动力学参数,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与正常人组比较,颈总动脉IMT明显增厚(P<0.01),管径增宽(P<0.05),血流速度降低(P<0.05或P<0.01),斑块探测率(53.45%vs8.33%)明显增高。同时,根据斑块之强回声、低回声和混合性回声声像图,可明确区分硬斑、软斑和混合斑。结论;颈总动脉的IMT、斑块发生率等与冠心病相关联。超声能简便、准确地对颈总动脉进行检测,为判断动脉粥样硬化、进而为诊断冠心病提供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超声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动脉顺应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动脉顺应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正常对照组40例,高血压无斑块组47例和斑块组31例,使用超声多普勒测量颈动脉IMT和血管内径的变化.动脉测试仪同步记录血压和动脉顺应性[大动脉弹性(C1),小动脉弹性(C2)].结果内径、IMT在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和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后两组间无差异(P>0.05);C1,C2在三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无斑块组,C2与IMT呈负相关(r=-0.387),而C1与IMT无相关性.在斑块组,C1,C2均与IMT呈负相关(r分别为-0.479、-0.475).结论颈动脉IMT与动脉顺应性间存在线性关系,联合应用可作为早期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粥样斑块特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痛)的关系。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3例分为单纯高血压痛组(A组,20例)、合并冠心痛心肌缺血组(B组,38例)及合并冠心痛,心肌梗死组(C组,15例)。各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IMT井观察粥样斑块特征,计算斑块积分及斑块检出率,并进行比较。结果(1)IMT、斑块积分,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B组高于A组,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斑块检出率B、C组均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3)C组软斑和渍疡斑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的IMT及斑块特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超声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IMT及斑块特征,既可以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并与临床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16.
邹文淑  沈燕  杨波  陈德助  罗雪 《四川医学》2010,31(12):1816-1818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1例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情况,并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尿酸(SUA)、尿素(BUN)、肌酐(S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等生化指标。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分为颈动脉IMT正常组(IMT≤0.9mm)、颈动脉IMT增厚组(IMT1.0~1.3mm)及颈动脉斑块形成(IMT≥1.3mm)3组,采取统计学方法分析生化指标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颈动脉内膜-中层厚(IMT)3组间血尿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血尿酸水平增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应增加,提示尿酸可能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的发展,血尿酸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关性,故对高血压患者常规定期检测颈动脉IMT及血尿酸,可以及早发现动脉粥样硬化(AS),预防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早期积极降压达标,控制高尿酸血症,可以延缓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AS,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从而减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方法老年EH患者87例按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EH伴IR组41例和EH无IR组46例。应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评估IR程度,高分辨率B型超声测定颈动脉参数。结果 EH伴IR组患者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和体质量指数高于EH无IR组(P<0.05),而ISI低于EH无IR组(P<0.05)。EH伴IR组颈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斑块检出率、斑块积分、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显著高于EH无IR组(P<0.05),而颈动脉血流速度和颈动脉可变系数显著低于EH无IR组(P<0.05)。HOMA-IR与IMT、PI、RI呈正相关(r=0.36,0.31,0.33;P<0.01),与颈动脉可变系数、舒张期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呈负相关(r=-0.28,-0.29;P<0.01)。结论老年EH伴IR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壁顺应性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方法 彩超检测 15 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 ,测量血管内径、内 -中膜厚度 (IMT) ,观察斑块的有无及性质情况 ,并将同期住院而无心脑血管疾患的患者 7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15 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IMT、血管内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超声检测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性质 ,在高血压病的进展和预后的监测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