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妮曼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4(12):80-81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简称隐脑)系非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是一种严重的颅内感染。临床少见,病死率较高。我科自2004年-2005年底共收治隐脑病人3例,采用了脑脊液(CSF)置换疗法两性霉素B(Am-B)药物治疗,以及结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如何提高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治愈率。实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专业护理,对减轻患痛苦,早日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仔细的临床观察,严密的技术操作是实现医疗的基本保证.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唐予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1)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大多数发生在全身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患者.由呼吸道吸入形成肺部感染,经血流播散于全身各器官,本病治疗较为困难,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6 2岁。因间歇型头痛、头昏 2个月 ,进行性加重 1周伴不规则发热 ,于 2 0 0 1年 8月到广东省三九脑科医院就诊。查体 :体温 37.0℃ ,呼吸 19次 /min,心率 90次 /min,血压 2 1/ 13kPa。患者意识清楚 ,双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正常。四肢肌力Ⅴ级 ,腱反射 (++) ,颈抵抗阳性 ,双侧布氏征阳性 ,克氏征阳性。血常规 :WBC 5 2× 10 9/L ,N 0 5 7,RBC 2 87× 10 12 /L ,Hb 10 2g/L ,Plt 2 5 2×10 9/L。血沉 :70mm/h ,抗HIV抗体阴性。脑脊压 4 0 0mmH2 O ,脑脊液无色、微浊 ,网状物阴性 ,潘台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结合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特点探讨适合的护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 对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2例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 结果 2例病人均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本病病情重,变化快,治疗时间长且效果缓慢,费用高,通过加强针对性护理及与病人、家属的沟通,可以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6.
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主要传染源是鸽子 ,在鸽粪和被鸽粪污染的土壤中大量存在[1] 。人因吸入鸽粪污染的空气而感染 ,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2 ] 。新型隐球菌主要引起肺和脑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 ,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肺部隐球菌感染极易误诊。隐球菌性脑膜炎有极高的病死率。据文献报道隐球菌性脑膜炎既使治疗 ,病死率仍高达4 0 %~ 6 5 % ,4 0 %的患者留有后遗症。近 2 0年来 ,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感染 ,特别是颅内感染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仅2 0 0 3年 5— 7月我院就收治了 4例颅内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患者 ,现报告如下。1 … 相似文献
7.
8.
9.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的护理体会第二医院贺素莲,刘淑玲隐球菌脑膜炎(以下简称隐脑)是由新型隐球菌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和肿瘤化疗的开展,隐脑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但由于本病不常见,且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所以常被误诊,因...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报告10例隐球菌脑膜炎。其共同特点是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有头痛,眼底视乳头水肿及颅冲经损害,脑脊液糖含量显著降低,墨汁涂片易发现隐球菌。本文对其诊断、治疗和予后作了简要的讨论,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脑膜炎。该病原体通过呼吸道及皮肤破损处进入血液循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进行性加重,伴有发热、呕吐、脑膜刺激征,甚至抽搐、昏迷。本病病情较重,病死率高,如不及时治疗长于数日内死亡。本科采用二性霉素B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率为60,00%(21/35),治愈率31.43%(11/35),死亡率11.42%(4/35);采用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静滴与151服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静滴等方法治疗,其中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37.50%(6/16)。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率及病死率高,治愈率低。最佳药选治疗方案为两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的联合方案。 相似文献
15.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3 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以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腰穿压力升高 ,脑脊液墨汁染色或培养可查到新型隐球菌。3 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治愈 2 0例 ,好转 5例 ,死亡 7例 ,两性霉素B为主要治疗药物。结论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多样性 ,易与结核性脑膜炎、脑肿瘤等相混淆 ,联合疗法为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17.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一例及菌株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一例及菌株鉴定Acaseofmeningitisofcryptococcusneoformansandidentificationofthestrain解晓珍,田洪明(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检验科)重庆,630037潘绍武(重庆... 相似文献
18.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2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共收治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简称隐脑 ) 6 3例其中误诊 2 6例占 4 1.3%。本文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6例隐脑中男 17例 ,女 9例 ,年龄 14~ 5 8岁 ,平均年龄34.8岁。1 2 临床症状 有基础疾病患者19例 ,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肺结核各 4例 ,乙肝肝硬化、慢性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糖尿病各 2例 ,静脉吸毒 3例。主要症状 :渐进性头痛 2 6例 ,发热 2 0例 ,呕吐 2 3例 ,听力下降 19例 ,视力下降 17例 ,复视 15例 ,耳鸣 10例 ,面瘫 3例 ,癫痫发作 6例。1 3 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 相似文献
19.
1病情经过7岁男患儿,反复头痛、发热月余。体检发现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Ⅲ°肿大,颈强约2横指,克、布氏征阳性。血常规:WBC16.4×109/L,N86.5%,L10.8%,RBC4.43×1012/L,HB118g/L,PLT241×109/L;脑电图示清醒期慢波活动增多,头颅CT检查示未见明显异常,PPD(-);脑脊液潘氏试验弱阳性,细胞总数:200×106/L,白细胞:180×106/L,单核细胞百分比80%,多核细胞百分比20%,糖偏低。初步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结核性脑膜炎,行抗感染、抗结核治疗。但随后出现意识模糊,持续高热,申请会诊后建议转院。同济医院头颅MRI增强提示脑积水、脑膜及双侧枕叶异常信号,头颅MRA未见明显异常。CSF细胞总数:160×106/L,单核百分比25%,多核百分比75%;糖1.67mmol/L,CSF培养发现真菌。新型隐球菌抗体1∶8阳性;墨汁染色找到新型隐球菌。遂确诊为“急性脑膜脑炎(新型隐球菌感染并细菌感染)”,停用抗结核药物,继续抗感染、降颅压、抗真菌(达扶康、两性霉素B)治疗。3月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CSF、常规检查正常,CSF镜检和培养均为阴性,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