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27岁,因与他人生气口服有机磷杀虫药甲胺磷约100ml。1小时后至我院急诊科就诊。昏迷,二便失禁,面色苍白,流涎,周身大汗,四肢湿冷,呼吸困难。查体:体温35.1℃,脉搏65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45/80mmHg(1mmHg=0.133kPa);呼出气体浓烈有机磷农药味;浅昏迷,口唇轻度发绀,未见肌束震颤;双侧瞳孔等圆,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22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经验.方法 治疗期间重点做好间歇性导尿的护理,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尿路感染,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结果 22例患者均能正常排尿,出院后随访6个月,均未出现神经源性膀胱及泌尿系感染.结论 有效的护理能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4.
我科2000—02~2004—10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106例,出现阿托品中毒25例,经护理观察,分析中毒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护理措施,均转危为安。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隔姜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患者50例,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艾灸技术操作规范,同时辅以膀胱功能训练,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治疗后患者排尿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地预防了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对混合性神经源性膀胱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82岁。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5 a,脑梗死病史6 a,帕金森病病史2 a。患者5 a前反复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泌尿系超声提示前列腺增生。2008-06因反复出现尿潴留于解放军301医院行尿动力学检查,考虑不除外神经源性膀胱。给予行膀胱造瘘术,术后反复造瘘口感染。2008-09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气化术,术后排尿困难症状缓解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予依帕司他150 mg/d、莫沙比利15~30 mg/d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B超测定膀胱残余尿量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后B超测定的膀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t=4.907,P〈0.01),显效率75%,总有效率 91.67% ;3例患者治疗后膀胱残余尿仍多于200 mL,最终作膀胱造瘘.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胃肠道不适5例,均于停药后缓解.[结论]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对我院西沙比利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labe tic neurogenie bladder ,DNB)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病机制及诊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DNB)是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在泌尿系的主要表现.据报道DNB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27%~85%[1],这说明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DNB还是较常见的.但是在基层医疗机构由于专科建设不足、专科水平不高等原因,对DNB的认识仍很浅薄,患者不出现严重的尿潴留或尿失禁等症状,许多临床医师在给糖尿病患者诊治时,并不重视DNB的诊治,这很不利于糖尿病的综合防治.下面就DNB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等方面加以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55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简称糖尿病性膀胱 )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所引起的膀胱平滑肌麻痹和排尿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其发生率占糖尿病病人的 2 7%~ 85 % [1] 。由于大量尿液长时间潴留于膀胱 ,不仅给病人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也使尿糖测定值不能准确反映药物治疗效果 ,并可导致泌尿系感染。现在有效控制血糖、加强神经营养、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的同时 ,对 5 5例糖尿病膀胱病人进行膀胱冲洗配合排尿功能训练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2 2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 ,男 43例 ,女 79例 ;年龄 2 8岁~ 6 7岁 ;2型糖尿病 … 相似文献
14.
15.
我院收治神经源性膀胱误诊为慢性前列腺炎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21岁。病程1.5 a,临床表现以尿频为主诉,无尿急、尿痛、尿血等其他不适表现。前列腺液常规(EPS)检查3例次,间隔约4个月1次,第1次EPS:WBC 13个/HP,卵磷脂小体+++/HP,pH 7.2。后两次EPS:WBC 2~4个/HP,卵磷脂小体++++/HP,pH 7.1。尿常规4次,1次尿常规WBC+/HP,另3次均未见白细胞、红细胞及尿糖和尿蛋白均阴性。发病初泌尿系前列腺B超:双肾集合系统未见分离,双输尿管未见扩张;前列腺回声均匀,大小形态正常。症状明显时服用喹诺酮类消炎药及泽桂窿爽胶囊或舍尼通片。症状反复发作,效果不佳。再一次来我院就诊,复查泌尿系前列腺B超示:左肾集合系统分离64 mm×35 mm,右肾集合系统分离72 mm×38 mm,双输尿管扩张约9~11 mm。进一步行尿动力学检查:(1)Vmax=13 ml/s,尿量162 ml。(2)充盈性膀胱测压:中速膀胱灌注下,初感容量141 ml,强烈尿感容量148 ml,可诱发逼尿肌无抑制收缩,膀胱充盈期间膀胱压迅速上升,充盈压-空虚静止压=42 cm H2O。(3)排尿期... 相似文献
16.
17.
男,48岁,体重60kg。因行头颅血肿清除术后自行拔断尿管后1个月,以尿频、尿急、尿痛4d就诊入院。入院诊断为膀胱异物。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切开异物取出术。术前探访患者无特殊,平时身体健康,既往对磺胺、消炎痛过敏。行头颅血肿清除术时未用阿托品,手术顺利,头部伤口愈合良好。常规体检:T36℃,HR80次/min,BP126/80mmHg,R20次/min,心律齐,心脏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肺部听诊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18.
19.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治疗的给药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时阿托品的最佳给药方法。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5年8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过程中,105例的阿托品的给药方法、给药后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的维持时间及阿托品中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给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给药效果。结果静脉滴注和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给药方法在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的维持及阿托品中毒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静脉滴注和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与间隔静脉推注给药方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给药具有阿托品化的时间短、容易维持和不易发生阿托品中毒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化的掌控方法。方法主要观察达到阿托品化和阿托品中毒患者的发生情况、表现特点,采用u检验判断两组病程长短的差异。结果达到阿托品化113例患者中无一例死亡;阿托品中毒52例中死亡9例。阿托品中毒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阿托品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准确观察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的效应,正确分析阿托品在治疗中的各种反应,以便为医生提供有效资料,从而减少或防止阿托品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