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6在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IL-6依赖性细胞株MH60.BSF增殖反应MTT法检测30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和24例无骨质疏松(NOP)者以及14例绝经前健康女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PBMC)IL-6水平以及血清雌激素(E2)、骨钙素(BGP)等水平的变化。结果绝经后妇女IL-6水平高于绝经前,而OP组又高于NOP组。以OP组IL-6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L-6与年龄无明显相关关系,与前臂骨密度(BMD)和E2呈负相关,与BGP和尿钙与尿肌酐比值(Ca/Cr)呈正相关。结论提示老年女性骨丢失属于高转换型,雌激素水平减少使分泌IL-6细胞活化,IL-6分泌增多,从而刺激骨吸收,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IL-6依赖性细胞株MH60、HSF增殖反应MTT法检测30例老年女婿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和24例无骨质疏松(NOP)者以及14例绝经前健康女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PBMC)IL-6水平以及血清雌激素(E2)、骨钙素(BGP)等水平的变化。结果 绝经后妇女IL-6水平高于绝经前,而OP组又高于NOP组,以O  相似文献   

3.
检测了27例宫颈癌、30例宫颈炎和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血清SOD及其同功酶、全血GSH-Px、CAT等的活性水平以及血清LPO含量。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宫颈癌患者血清Cu,Zn-SOD、总-SOD(T-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LPO含量明显增高(P<0.05);宫颈炎患者血清Mn-SOD、T-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全血GSH-Px活性与血清LPO含量明显增高(P<0.01);子宫肌瘤患者血清Mn-SOD、Cu、Zn-SOD、T-SOD与全血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血清LPO含量明显增高(P<0.01)。可见,血清T-SOD活性降低和LPO含量升高是宫颈癌、宫颈炎与子宫肌瘤患者自由基代谢紊乱的共同特点,提示体内病理性氧自由基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增强是上述患者共同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老年女性血清白细胞介素6活性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IL-6依赖性细胞株B9.9增殖反应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97例不同年龄组健康女性血清IL-6活性以及骨密度的水平。结果随年龄的增长,女性的IL-6活性逐渐升高(老年组、老年前期组分别为7.8±3.2及3.6±2.6U/ml,青中年组未达到2U/ml),骨密度值逐渐下降(3组分别为0.73±0.11、0.89±0.15及0.99±0.16g/cm2),两者呈明显负相关(r=-0.724,P<0.05);绝经后女性的IL-6活性较绝经前女性明显升高(分别为8.4±3.6及2.8±1.2U/ml,P<0.05),而骨密度值却明显降低(分别为0.69±0.18及1.02±0.16g/cm2,P<0.05)。结论IL-6活性的升高与绝经后女性的骨丢失有关,IL-6可能参与了OP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5.
参黄冲剂对慢性肝病患者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药验方提取制成参黄冲剂,并与维生素C、E对照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126例,肝炎后肝硬化(PHLC)60例,酒精性肝病(AHP)32例;比较治疗前、后慢性肝病血清ALT、BiL、r-GT、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红细胞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Ⅲ型前胶(PCⅢ)等的变化。结果:CAH和PHLC治疗组ALT、BiL和r-GT均有改善(P〈0.01或P〈0.05),LPO降低接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OFR)及TXA2-PGI2在实验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检测肝损伤小鼠肝组织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以及血浆TXA和PGI2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损伤小鼠LPO明显升高、SOD明显降低,当归可逆转LPO和SOD的变化;肝损伤小鼠血浆TXB2高于对照组,其浓度与肝细胞LPO含量呈正相关(r=0.95,P〈0.01)。结论:OFR与TXA2/PGI2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与冠心病(CHD)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了55例老年CHD患者血清IL-6,IL-8的水平变化并与25例临床老年人对照,结果显示CHD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IL-6和IL-8之间呈正相关(r=0.423,P〈0.001),提示IL-6和IL-8的水平变化与CHD密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在肝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材料与方法:1.动物模型的复制及分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六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给予10%D-半乳糖胺(D-Ga1N)0.6g/kg及大肠杆菌O111B4脂多糖(LPS)0.1mg/kg腹腔注射,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并分别于给D-GalN前20分钟及后6小时、11小时,精氨酸(Ars)组给子L-Arg0.5g/kg腹腔注射;Arg一硝基精氨酸甲酯(NAME)组给予L-Arg0.5g/kg加L一NAME50mg/kg;NAME组给予L-NAME10mg/kg;地塞米松(Dex)…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IL-6、TNF-α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肝炎和肝硬化(LC)患者中的作用。检测了15例正常人,1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AH),37例慢性肝炎(CH),20例LC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IL-6、TNF-α水平。结果以CH患者IL-6、TNF-α水平最高(血清及PBMC的IL-6水平分别为72.1±32.94U/ml,140.7±33.5U/ml;血清及PBMC的TNF-α水平为3.97±1.38ng/ml,6.35±1.41ng/ml)。恢复期或稳定期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或活动期(P<0.01)。CH患者肝组织学活动指数(HAI)分数与PBMC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γ分别为0.89,0.68;P<0.05)。提示IL-6和TNF-α是肝脏损害重要的炎症介质,介导肝细胞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中老年人血清骨钙素(BG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对148例中老年人采用双能X线法(DEXA)进行骨密度检查,同时利用放免和酶标法对其血清进行BGP、IL-6及TNFα水平的检测。结果148例被检查者中,骨质疏松女性38例,男性4例。BGP检测结果显示,骨质疏松者7.01±2.75ng/ml;骨量减少者5.91±2.21ng/ml;正常者5.19±2.07ng/ml,骨质疏松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IL-6检测结果显示,骨质疏松者14.30±14.26pg/ml;骨量减少者12.24±12.31pg/ml;正常者8.06±6.04pg/ml,骨质疏松与骨量减少者显著高于正常人(0.002<P<0.005)。TNFα检测结果显示,骨质疏松者23.58±23.22pg/ml;骨量减少者20.98±35.42pg/ml;正常者22.15±21.17pg/ml,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骨质疏松患者血清BGP与IL-6均显著高于正常人,提示骨质疏松与骨吸收的相对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患者脂质过氧化物及白细胞介素Ⅱ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瑜  刘万车 《高血压杂志》1997,5(3):222-223
目的探讨脂质过氧化物(MDA)及白细胞介素Ⅱ(IL-2)。方法用硫代巴比妥酸微量法及双抗夹心法测定46例高血压患者及20例健康的MDA和IL-2。结果高血压患者MD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高血压患者IL-2明显低于对照组(r=-0.732,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MDA和IL-2异常,IL-2与MDA有内在联系,氧自由基(OFR)损伤淋巴细胞可能是导致IL-2异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7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浆TXB2、6-keto-PGF1a。结果晚血患者TXB2显著降低(P〈0.001),而6-keto-PGF1a,则显著增高(P〈0.001)。其中晚血出血患者TXB2、6-keto-PGF1a的变化更显著。晚血患者平均动脉压(MAP)显著低于正常人,且MAP与6-keto-PGF1a呈负相关。提示晚血患者体内TXA2-PGI2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13.
对比观察1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与15例健康人的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血清磷脂酶A2(PLA2)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发现患者的LPO水平和PLA2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LPO水平与S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5266、P<0.01),结果提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体内氧化作用增强,抗氧化作用降低,有氧化-抗氧化作用的失衡;有组织细胞的损伤;致损伤因素LPO和PLA2共同介入了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84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AS)性疾病患者(其中冠心病40例,脑血管AS病44例)和对照组血清脂蛋白(a)[LP(a)]检测,结果显示老年AS组LP(a)水平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老年AS组高水平LP(a)(>0.25g/L)患者检出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P<0.01)。老年AS组LP(a)水平升高与载脂蛋白A1(Apo-A1)呈显著负相关(γ=-0.422,P<0.01),与甘油三酯(TG)显著正相关(γ=0.286,P<0.01),与总胆固醇(TC)、Apo-B、空腹血糖(FBS)均无相关性,提示LP(a)参与AS的病理过程,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甘草对老年大鼠SOD,LPO,MAO—B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对大鼠红细胞SOD活性、脑组织MAO-B活性、红细胞LPO含量进行测定,观察上述指标的随龄变化,甘草对老年大鼠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的SOD活性在其成长阶段随龄升高(P<0.01);红细胞LPO含量随龄增加(P<0.01);脑组织MAO-B活性随龄增加,甘草水煎剂能提高老年大鼠SOD活性,降低LPO含量,降低MAO-B活性(P<0.01)。不同的用药时间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甘草可以抗衰老。  相似文献   

16.
收集4~14岁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I型)患儿15例,并按性别、年龄配对调查正常儿童15例,分别测定其血浆内皮素(ET),6-酮-前列环素(6-K-PGF1a)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测量其收缩压(SBp)和舒张压(OBp)。结果:糖尿病组的ET、SBp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而NO、6-K-PGF1a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糖尿病组DBp也略有升高,但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7.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7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浆TXB2、6-keto-PGF1a。结果晚血患者TXB2显著降低(P<0.001).而6-keto-PGF1a则显著增高(P<0.001)。其中晚血出血患者TXB2、6-keto-PGF1a的变化更显著。晚血患者平均动脉压(MAP)显著低于正常人,且MAP与6-keto-PGF1a呈负相关。提示晚血患者体内TXA2-PGI2平衡失调,与患者体循环和内脏循环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出血的病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肺动脉内皮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旁分泌及其调节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分析缺氧时小牛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表达PDGF-A链、-B链mRNA的变化及外源一氧化氮(NO)对其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缺氧(2.5%O2和0%O2)早期(1.5,3h)能非常显著地增加肺动脉内皮细胞PDGF-A,PDGF-B链mRNA的表达(P<0.001,vs常氧组);缺氧6~48h与常氧组相比PDGF-A链无明显差别,PDGF-B链mRNA表达增加(P<0.05)。外源NO能非常显著地降低常氧肺动脉内皮细胞PDGF-A链(P<0.01)和常氧PDGF-B链(P<0.001)mRNA的表达水平,而不能明显地抑制缺氧PDGF-A,-B链的表达。结论缺氧可能一方面通过刺激肺动脉内皮细胞PDGF基因表达加强,一方面减弱NO对PDGF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从而参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肺血管收缩反应加强和肺血管结构改建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48例HFRS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尿液肿瘤坏死因子(TNF)、IL-6、IL-8进行动态检测。结果HFRS患者血清IL-6、尿液TNF、IL-6、IL-8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发热期已增高,低血压期继续增高,少尿期达峰值;其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各型间差异有显著性;血清IL-6与特异性抗体升高有明显关系,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均呈高度正相关;尿液IL-6与TNF、IL-8呈显著正相关(r=0.5621,P<0.005;r=0.3845,P<0.01)。结论HFRS患者病程中TNF、IL-6、IL-8均处于高活性状态,IL-6与体液免疫反应亢进所致的免疫病理损伤有关,IL-6、IL-8、TNF参与肾脏的免疫损伤,可作为判定患者预后和转归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细胞介素(IL)6mRNA表达与血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的关系。方法对12例过敏性哮喘发作期患者、8例缓解期患者及9例健康人,采用RTPCR法和图像分析半定量法检测PBMC中IL6mRNA的表达水平及ECP和FEV1%。结果发作期患者IL6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和健康人(P<001),而缓解期患者无明显升高。发作期患者IL6mRNA的表达水平与血清ECP呈中度正相关(r=0679,P<001),而与FEV1%呈中度负相关(r=-0589,P<005)。结论过敏性哮喘发作期患者PBMC中IL6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强。其气道炎症程度与IL6基因转录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