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目的 目的 观察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 体内细胞因子IL?22来源细胞的动态变化, 并分析小鼠体内IL?22的主要来源。方法 方法 分别提取感染日本血吸虫0、 3、 5、 8、 13周的小鼠淋巴结和脾脏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个感染时期 IL?22来源细胞的比例。结果 结果 感染小鼠的淋巴结和脾脏中, 产生IL?22的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在所有产生IL?22的细胞中, 有80%左右为T细胞。产生IL?22的CD4- T细胞的比例在感染后3周内明显升高, 而产生IL?22的CD4+ T细胞的比例到感染第3周后才开始升高, 至第8周显著增加。结论 结论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淋巴结和脾脏中, IL?22由T细胞和非T细胞两大群细胞产生, 其中T细胞是细胞因子IL?22最主要的来源。产生IL?22的T细胞分为CD4- T细胞和CD4+ T细胞两群, 其中产生IL?22的CD4- 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早期迅速增加; 而在感染进入慢性期后产生IL?22的CD4+ T细胞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诱导痰Tc1/Tc2比值在COPD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0例研究对象,分为不吸烟组为A组、戒烟组为B组、吸烟组为C组,每组30人,D组10例正常对照.入组后动态监测入院时、出院时、出院6月及12月诱导痰中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三组在各时间点CD8+T细胞%、Tc1/Tc2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后的动态变化,探讨CD4^+CD25^+Foxp^3+T细胞与血吸虫感染的关系。方法常规逸出尾蚴,感染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同时设立阴性对照。感染后第3、6、9、12周分批处死小鼠,取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用FITC-CD4和PE-CD25单抗进行细胞表面染色,洗涤后,经打孔液和固定液处理,再用PE-cy5-Foxp3抗体进行核内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结果小鼠感染血吸虫后第3、6、9、12周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57±0.13)%、(1.77±0.21)%、(1.10±0.05)%和(0.83±0.04)%,呈逐步下降趋势(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25±0.007)%、(0.27±0.13)%、(0.38±0.15)%和(0.35±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感染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3±0.09)%、(3.13±0.47)%、(2.78±0.19)%和(2.82±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35±0.10)%、(0.43±0.13)%、(0.30±0.08)%和(0.31±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相比从第6周开始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Foxp^3+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与血吸虫虫卵肉芽肿慢性病变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颗粒化日本血吸虫Mr22600抗原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s)功能的影响及诱导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方法体外实验:分别用Sepharose 4B偶联rSj22.6/26GST抗原与可溶性rSj22.6/26GST抗原负载DCs,流式检测DCs表型变化,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DCs功能。将不同抗原负载的DCs,与CD4+T细胞共培养,流式检测观察对CD4+CD25+Foxp3+T细胞数量的影响。体内试验:将42只BALB/c小鼠随机分6组(每组6~8只),A组免疫Sepharose4B偶联rSj22.6/26GST抗原,B组免疫福氏佐剂乳化rSj22.6/26GST抗原,C组免疫rSj22.6/26GST抗原,同时设Sepharose4B对照组(D组),福氏佐剂对照组(E组)和PBS对照组(F组),各组均为皮下多点免疫50μg抗原,隔2周加强免疫,共免疫2次。末次免疫后2周处死,无菌取腹股沟淋巴结,制备细胞悬液,流式检测DCs占淋巴结细胞的比例;同时取脾脏,制备成脾脏单个核细胞,流式检测各免疫组CD4+CD25+Foxp3+T细胞占脾细胞的比例。用免疫磁珠分选各免疫组CD4+CD25+T细胞,与CD4+CD25-T细胞共培养,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DCs经可溶性抗原刺激后表面分子CD40、CD80、CD86表达率分别为(43.5±6.2)%、(37.7±0.1)%和(71.4±1.4)%,经Sepharose4B偶联抗原刺激后表达率分别为(31.2±5.4)%、(32.0±1.6)%和(63.8±1.0)%,与可溶性抗原相比,Sepharose4B偶联rSj22.6/26GST抗原不能有效刺激DCs成熟。Sepharose4B偶联rSj22.6/26GST抗原负载DCs可诱导CD4+CD25+调节性T细胞扩增。体内实验结果显示,Sepharose4B偶联rSj22.6/26GST抗原免疫小鼠可诱导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且与可溶性抗原组(cpm值为3558±147)相比,Sepharose4B偶联rSj22.6/26GST抗原组(cpm值为1420±335)来源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能力更强。结论 Sepharose4B偶联rSj22.6/26GST抗原与可溶性抗原相比,更易诱导CD4+CD25+调节性T细胞,诱导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具有更强的抑制功能,且这一作用可能与不同性状抗原干预DCs的功能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细胞TNF诱生水平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不同阶段,脾细胞体外诱生TNF水平的动态.实验采用8wk龄C_(57)BL/6小鼠,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5条.感染后2、4、6、7、8、10、12和14wk,小鼠脾细胞以SEA或LPS刺激,作TNF体外诱生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TNF活性在感染后第6wk开始明显上升,第7—8wk达高峰,第10wk开始下降,以SEA诱生的TNF在第12wk以后未能测出其活性.LPS诱生组的TNF活性动态基本与SEA诱生组一致,但前组TNF水平明显高于后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后小鼠肝脏及脾脏自然杀伤(NK)T细胞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将24只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14±2)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分别于感染后3、6、12周剖杀小鼠,分离肝脏及脾脏单个核淋巴细胞,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CD49b单克隆抗体及藻红蛋白(PE)标记的CD3e单克隆抗体标记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9b双阳性的NKT细胞占单核淋巴细胞的比例。体外刺激实验中将分离的正常小鼠脾脏单个核淋巴细胞,分别用SEA、虫卵蛋白、虫卵脂质作为刺激物,观察其中NKT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脏中NKT细胞,于感染后12周比例为(4.73±0.41)%,显著高于对照组比例(2.07±0.12)%(P0.01);肝脏NKT细胞在感染后3周(8.03±0.23)%与对照组(8.60±1.48)%无明显变化,但感染后6周及12周NKT比例明显上升,分别为(15.90±0.76)%和(21.00±0.3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刺激物为SEA和虫卵脂质时,NK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0.77±0.03)%及(0.80±0.06)%,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53±0.03)%及虫卵蛋白组(0.50±0.06)%(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导致小鼠脾脏及肝脏中NKT细胞比例上调,其上调可能与虫卵可溶性抗原中的脂质组分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诱导宿主免疫应答下调的机制.方法 6~8周龄雌性队LB/c小鼠分为2组,实验组小鼠口服血吸虫虫卵10 000个以及尾静脉注射可溶性虫卵抗原(SEA)200μg,每周免疫1次,共4次;对照组注射PBS.流式细胞仪检测SEA免疫小鼠CD4+CD25+T细胞数量;与CD4+CD25-T细胞共同培养,检测CD4+CD25+T细胞抑制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细胞表达IL-4、IL-10与IFN-γ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静脉血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小鼠CD4+CD25+T细胞数量为14.7%,对照组为7.4%;实验组IL-10为29.2 pg/ml,对照组为11.0 pg/ml.与CD4+CD25-T细胞相比,CD4+CD25+T细胞主要合成IL-10及少量IFN-γ.CD4+CD25+T细胞显著抑制CD4+T细胞增殖. 结论 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可能通过诱导CD4+CD25+T细胞和IL-10下调机体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用甲苯胺兰染色对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结肠粘膜肥大细胞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肥大细胞明显增多。当感染后第45天,发病高峰、炎症反应严重时,结肠粘膜肥大细胞亦达最高峰。感染后第60天又降至第15天的水平。推测肥大细胞参与结肠的炎症反应或机体的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9.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细胞IL—2及IFN—γ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8wk龄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不同时期脾细胞经SEA或ConA刺激,体外诱生的IL-2和IFN-γ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细胞因子活性均在感染后第4-6wk开始上升,第6—8wk达高峰,第12—14wk恢复至感染前水平。IFN-γ高峰时间略先于IL-2。非特异性刺激原诱生组和特异性刺激原诱生组各阶段细胞因子活性动态基本一致,前组活性高于后组。提示IFN-γ与IL-2活性与血吸虫卵肉芽肿的诱导、成熟与维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抑制现象与T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慢性感染阶段宿主免疫抑制现象与T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分离感染后不同时间的小鼠脾脏CD^+4和CD^+8T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CD^+4和CD^+8T细胞的比值。两种细胞体外经成虫抗原刺激后,用原位末端标记处理,用荧光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组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用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CD^+4和CD^+8T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CD^+4/CD^+8T细胞的比值,从感染后第1  相似文献   

11.
目的立足于基因组水平考察日本血吸虫慢性感染小鼠CD_4~+ T应答中抑制性因素的参与及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Affymetrix芯片)对日本血吸虫感染0、3、6、13周小鼠脾脏中的CD_4~+ T细胞进行全基因组分析,获得相关抑制性因子的基因表达谱。结果基因芯片结果显示日本血吸虫感染从急性期至慢性期过程中抑制性因子的表达基因表达逐步上调,呈现基本一致的变化,包括抑制性细胞因子、阻断抗体、细胞凋亡、负调控分子的高表达等。结论从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至细胞凋亡的整体水平,多层次因素参与了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免疫应答的负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晚期C57BL/6小鼠体内Th1、Th2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技术,采用表面分子、胞内因子同时染色的三色标记和间接标记的方法,对日本血吸虫感染13周的C57BL/6小鼠脾脏、淋巴结中的Th1、Th2细胞的凋亡水平进行观察。结果日本血吸虫感染晚期C57BL/6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Th1、Th2细胞凋亡均显著增加,但Th1细胞凋亡较多而Th2细胞凋亡较少。此阶段Th1细胞凋亡比Th2细胞更加易感。结论Th1、Th2细胞凋亡易感性的不同可能是导致血吸虫感染晚期Th2极化的原因之一,此为血吸虫感染过程中Th极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热休克蛋白60 kDa(SjHSP60)免疫原性,评价其免疫保护性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SjHSP60的B细胞表位,随后用SjHSP60免疫BALB/c小鼠后检测特异性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以评估其免疫原性,进一步通过攻击感染实验观察其免疫保护效果;最后分选免疫小鼠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与CD4~+CD25~-T细胞共培养,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检测CD4~+CD25~+Treg细胞的抑制功能。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SjHSP60中存在多个B细胞表位的优势区段。SjHSP60可在小鼠体内诱导特异性抗体(P0.01),也可诱导小鼠脾细胞发生增殖(P0.01)和分泌IFN-γ(P0.01);但攻击感染实验显示,SjHSP60免疫小鼠体内虫荷(P0.05)、卵荷(P0.05)均未显著减少。体外共培养实验表明,SjHSP60可显著增强小鼠CD4~+CD25~+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P0.01)。结论SjHSP60对宿主免疫系统可发挥"双刃剑"作用,即在诱导特异性抗感染免疫应答的同时又可增强免疫抑制功能,从而削弱了其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D+ 8T淋巴细胞亚群 (Tc1、Tc2 )、及Tc1/Tc2与病毒感染相关性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 建立三色流式细胞分析法对病毒感染相关性哮喘、过敏性哮喘及正常对照者 (对照组 )外周血中CD+ 8T淋巴细胞内分泌细胞因子 (INF γ、IL 4)进行检测。结果 病毒感染相关性哮喘患者和过敏性哮喘患者中产生IL 4的Tc2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病毒相关性哮喘的比例也高于过敏组 (P <0 .0 5 )。结论 急性发作的病毒感染相关性哮喘患者的外周血CD8+ T细胞以Tc2亚群为主 ,这可能是引起病毒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糖酵解途径对小鼠调节性T(Treg)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用糖酵解抑制剂2?Deoxy?D?glucose(2DG)或PBS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进行6次腹腔注射后,分离脾脏细胞和肠系膜淋巴结,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分离得到的细胞中Glut1+CD4+ T细胞以及Treg细胞比例。结果 未感染组小鼠脾脏(43.58%±2.50% vs. 21.15%±0.96%;t = 8.834,P < 0.01)和肠系膜淋巴结中Glut1+CD4+ T细胞比例(38.97%±1.97% vs. 28.40%±2.11%;t = 3.662,P < 0.05)均显著高于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小鼠,但未感染组小鼠脾脏(6.83%±0.21% vs. 13.30%±0.35%;t = 15.65,P < 0.01)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reg细胞比例(8.26%±0.15% vs. 14.37%±0.44%;t = 13.14,P < 0.01)均显著低于感染组小鼠。感染小鼠给与2DG腹腔注射后,脾脏(15.50%± 0.76% vs. 13.07%±0.15%;t = 3.130,P < 0.05)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reg细胞比例(17.00%±0.41% vs. 13.83%±0.18%;t = 6.947,P < 0.01)显著高于给与PBS注射小鼠。结论 糖酵解途径抑制了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Treg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氯化钆封闭Kupffer细胞功能对日本血吸虫病肉芽肿期CD4+CD25+T细胞的影响。方法6~8w龄雌性C57BL/6小鼠分为3组,即对照组、感染组与感染/氯化钆组,其中氯化钆为15 mg/kg,尾静脉注射,每w2次;感染第8w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细胞的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oxp3的分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细胞因子IL-4、IL-5、IL-10、TGF-β1与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感染小鼠CD4+CD25+T细胞数量为13.8%,感染/氯化钆组为9.3%(p<0.05),对照组为6.4%;IL-10在感染组为41.4 pg/mL,感染/氯化钆组22.6 pg/mL;此外,氯化钆还能下调Foxp3的分布以及减轻血吸虫肉芽肿周围的炎症反应。结论氯化钆封闭Kupffer细胞的功能后可减少日本血吸虫感染肉芽肿期CD4+CD25+T细胞的产生以及减轻肉芽肿周围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辐照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小鼠与正常感染小鼠早期免疫活化程度及其动态变化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比较辐照致弱尾蚴免疫小鼠与正常感染小鼠早期脾组织和/或肺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表面分子CD11c、T细胞表面分子CD25表达差异及脾细胞和外周血中CD3+CD25+/CD3+T细胞比例,分析T细胞免疫活化程度及其动态变化。结果在感染后7d,脾细胞中的CD3+CD25+/CD3+T细胞比例致弱尾蚴免疫组为(19.52±3.65)%,明显低于正常感染组的(22.12±3.24)%;而在第14、21天,致弱尾蚴免疫组这一比例分别为(28.73±3.94)%和(26.43±0.40)%,均高于正常感染组的(13.68±3.64)%和(14.42±2.24)%。在攻击感染后7、14、21d,致弱尾蚴免疫组与正常感染组小鼠在肺组织中的CD11c+DC表达率分别为(1.05±0.16)%和(0.96±0.15)%、(1.34±0.15)%和(1.09±0.17)%、(1.49±0.14)%和(0.97±0.16)%,脾组织中CD11c+DC表达率分别为(2.05±0.26)%和(1.95±0.18)%、(2.24±0.25)%和(2.17±0.25)%、(2.18±0.26)%和(2.06±0.18)%。在攻击感染后7、14、21d,致弱尾蚴免疫组与正常感染组小鼠在肺组织中CD25+T细胞表达率分别为(1.24±0.13)%和(1.17±0.16)%、(1.48±0.11)%和(1.25±0.13)%、(1.55±0.14)%和(0.97±0.12)%,脾组织中CD25+T细胞表达率分别为(3.25±0.22)%和(2.93±0.20)%、(4.57±0.23)%和(3.69±0.24)%、(4.28±0.24)%和(3.86±0.26)%,紫外线辐照致弱尾蚴免疫小鼠较正常感染小鼠在攻击感染后第7、14、21天能在肺组织募集更多的CD11c+DC并激活更多的CD25+T细胞。结论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小鼠在攻击感染后14、21d,小鼠体内T细胞激活程度和肺部DC活化程度均高于正常感染组,提示致弱尾蚴在肺部可募集更多抗原递呈细胞并使之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