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婴幼儿血管瘤(IH)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60%发生于头颈部。IH具有自限性,但是仍有10%的婴幼儿需要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激素治疗、干扰素治疗、硬化治疗、激光治疗等,但均存在一定不足或不良反应。近来,普萘洛尔被证明对增生期血管瘤具有明显的消退作用。本文就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分子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血管瘤( infantile hemangioma,IH) 是小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自 2008 年以来,普萘洛尔逐渐成为IH 的一线治疗药物,但治疗机制尚不完全明了。本文旨在阐述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机制,以便更合理安全地治疗IH。  相似文献   

3.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1岁以下婴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0%,其中约60%发生于头颈部。少数重症或多发性血管瘤可继发严重并发症,影响外形、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必须早期进行干预。研究发现,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具有良好效果,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该文作者报道了采用口服纳多洛尔代替普萘洛尔治疗3例婴幼儿血管瘤的经验。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血管性肿瘤,新生儿发病率可高达10%,未能完全消退的血管瘤常常遗留局部色素沉着、瘢痕、畸形,位于关键部位的血管瘤还能引起更为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普萘洛尔已经取代传统的糖皮质激素成为血管瘤治疗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以来,普萘洛尔已经成为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药物。国内外对其治疗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制定和发布了多个专家共识或临床实践指南。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基础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对血管瘤发病机制、普萘洛尔作用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有必要对专家共识进行更新,以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指导用药和管理,为临床上使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提供科学规范。本更新主要是简化了临床检查、用药、监测流程,使之更具有便利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口服普萘洛尔是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新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报道1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先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期由于普萘洛尔的应用,激素用量逐渐递减,并取得良好效果。但是该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推测可能系普萘洛尔对β受体阻断及激素对肾上腺功能的抑制,导致体内肾上腺素及激素匮乏所致。因此,在应用普萘洛尔及泼尼松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护,因其应用可导致患儿低血糖。  相似文献   

7.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肿瘤,虽然85%。90%的血管瘤可自发消退,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生命危险或功能障碍,需要积极治疗。先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冷冻、激素、干扰素、环磷酰胺等,所有这些方法都有其严重副反应。口服普萘洛尔是治疗复杂血管瘤的最新方法,疗效确定且患者耐受性好。但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机制知之甚少。该文总结普萘洛尔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及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中国专家共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婴幼儿血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过去曾采用过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包括口服或注射途径的药物治疗(激素、长春新碱、α干扰素、平阳霉素),激光治疗,放射性核素贴敷或局部注射,冷冻治疗,手术治疗等,其疗效不一,副作用或并发症多且较严重.自2008年意外发现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对血管瘤具有显著效果以来,口服普萘洛尔已经成为婴幼儿血管瘤的首选治疗,但有关药物剂量、次数、用药年龄、疗程、用药方案、监测、不良反应等,仍无统一意见.为规范普萘洛尔在婴幼儿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经国内多名不同专业从事婴幼儿血管瘤诊治的知名专家共同讨论,形成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中国专家共识,供临床医师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9.
《口腔医学》2013,(4):284-285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毛细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21例婴幼儿口腔颌面部毛细血管瘤患者,给予口服普萘洛尔片,1.5 mg/kg,1次/d,定期复诊,并记录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变化。结果 21例颌面部血管瘤范围缩小,颜色变浅,但不能完全消失。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毛细血管瘤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由于发病机制尚未达成定论,现在的治疗方法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作用的发现,启发我们以研究β肾上腺素受体为起点,发掘血管瘤发病机制,以助于研发副作用更小、特异性更强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对确诊为婴幼儿血管瘤的49例患儿采用口服普萘洛尔2.0 mg/(kg?d)治疗,分两次服用,40例患儿采取局部注射平阳霉素作对照。每3~4周复诊一次,动态观察血管瘤的体积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整个治疗过程直到病变没有改善为止,根据Achauer疗效判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普萘洛尔组患儿Ⅰ级3例,Ⅱ级6例,Ⅲ级16例,Ⅳ级24例,总有效率为93.88%,平阳霉素组患儿Ⅰ级9例,Ⅱ级11例,Ⅲ级13例,Ⅳ级7例,总有效率为77.50%,普萘洛尔组疗效优于平阳霉素组(P<0.05)。普萘洛尔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12%,平阳霉素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结论 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方法有效,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口服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2009-10—2013-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30例腮腺区血管瘤患儿,普萘洛尔按1.0~1.5 mg/kg剂量,每天1次,口服,连续服用至瘤体缩小75%以上,随访1~10个月。收集每例患儿的相关资料,包括临床特征、疗效、不良反应。采用半球测量法和数码照片记录患儿血管瘤的大小,按家长反馈信息和4级评分法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接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后,大部分腮腺区血管瘤的体积明显减小,家长满意度好,不良反应轻微。疗效评定结果Ⅳ级(优)18例,Ⅲ级(好)11例,Ⅱ级(中)1例,Ⅰ级(差)0例。结论:口服普萘洛尔可以作为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疗效显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方法 :68例血管瘤患儿每天口服普萘洛尔1.0~1.5 mg/kg,分3次服用。瘤体消失或稳定15~30 d后逐渐停药。采用SPSS13.0软件包中的Ridit检验对血管瘤类型、部位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68例患儿平均疗程7.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7个月。I级疗效3例、Ⅱ级15例、Ⅲ级28例、Ⅳ级19例,无效2例。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应作为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联合低剂量泼尼松治疗普萘洛尔耐药性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3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在应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的过程中,发现20例患儿在服用普萘洛尔3~6个月后产生耐药,继续服药,瘤体体积无变化.采用普萘洛尔联合低剂量泼尼松治疗,按普萘洛尔1.0 mg/kg,泼尼松0.5 mg/kg,每天1次,口服,随访1~3个月.收集患儿资料,包括临床特征、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半球测量法和数码照片记录患儿血管瘤大小及颜色变化,按家长反馈信息和4级评分法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接受普萘洛尔联合低剂量泼尼松治疗后,大部分患儿血管瘤体积明显变小,颜色变淡,质地变软,家长满意度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评定Ⅳ级(优)6例,Ⅲ级(好)9例,Ⅱ级(中)5例,Ⅰ级(差)0例.结论:普萘洛尔联合低剂量泼尼松治疗普萘洛尔耐药性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用药安全,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和药物安全性。方法收集头颈部血管瘤患儿共68例,男20例,女48例,年龄1~9个月,平均年龄4.2个月。均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初始3 d普萘洛尔的剂量分别为0.5、1.0、2.0 mg/(kg·d),每8 h口服1次。第4天起以2.0 mg/(kg·d)维持量服用至1周岁。动态观察瘤体大小、质地、颜色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68例患儿治疗过程中,23例患儿(33.8%)出现不良反应,大部分对症处理后继续服药,有2例患儿因血压明显降低、肝功能异常而停止治疗。至疗程结束时,66例完成治疗,参照Achauer疗效评定法,疗效Ⅰ级6例,Ⅱ级11例,Ⅲ级17例,Ⅳ级32例。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显效快,疗效明显,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的一线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普萘洛尔治疗溃疡性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5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18例并发溃疡的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其中男7例,女11例。所有患儿均口服普萘洛尔,按1.0~1.5 mg/kg给药,每天1次顿服,连续给药3~12个月。每周复诊,至溃疡面完全愈合后改为每月复诊。动态观察并记录血管瘤大小、质地和颜色变化,溃疡面愈合情况、愈合时间,治疗结束或瘤体消退后有无瘢痕遗留。通过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8例患儿溃疡愈合时间为2~9周,平均3.96周;治疗时间为3~12个月,平均8个月;随诊时间8~24个月,平均17.8个月。2例患者遗留瘢痕。发现心率减慢、腹泻、溢奶、睡眠改变等不良反应,均未做特殊处理,未发生严重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溃疡性婴幼儿血管瘤能使溃疡面在短期内愈合,使血管瘤明显缩小,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治疗溃疡性婴幼儿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小儿腮腺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7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按1.0~1.5 mg/kg体重13服普萘洛尔,每日1次,连续服用3~5个月.每周复诊,动态观察和记录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的变化,并随时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按4级评分法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17例随访3~10个月,疗效:I级0例,Ⅱ级:0例,Ⅲ级:5例,Ⅳ级:12例.17例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腮腺血管瘤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普萘洛尔可作为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的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小剂量盐酸普萘洛尔口服治疗不同月龄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婴幼儿血管瘤患儿452例,分为0~6个月组(n=266)、7~12个月组(n=128)、13~18个月组(n=58),分别给予盐酸普萘洛尔1 mg/(kg·d)口服。服药3个月后复查,观察血管瘤颜色、大小、质地、表皮温度及超声下血流信号变化,对比不同月龄组临床疗效的差别。结果 0~6个月组患儿瘤体可见明显萎缩,颜色消退、皮温降低,超声下血流信号减少,服药24 h后即可见效;7~12个月组患儿亦可见上述变化,但血管瘤消退出现时间及速度较0~6个月组患儿明显延缓; 13~18个月组患儿血管瘤上述变化不明显,部分瘤体面积较大、生长期长的血管瘤亦可见一定程度上消退。结论 小剂量口服盐酸普萘洛尔治疗6个月以内处于快速增殖期的血管瘤效果明显;7~12个月患儿用药后可取得一定效果;1周岁以上小儿效果欠佳,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