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干/髓系表面抗原标记对儿童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01-01至2008-12-3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收诊的57例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伴有骨髓转移的T细胞性淋巴母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儿干/髓系表面抗原表达情况,将其分为T-ALL伴有髓系表达组(T/My+ALL)和无髓系表达组(T/My-ALL),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T/My+ALL组31例(54.6%)和T/My-ALL组26例(45.4%),两组细胞形态学、遗传学及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近期疗效中,泼尼松诱导实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19d骨髓象及第1疗程完全缓解率T/My+ALL组均较T/My-ALL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分别为0.002和0.006);T/My+ALL组和T/My-ALL组的初治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0.3%和96.2%,5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35.4%和65.7%。虽结果提示T/My+ALL组预后较T/My-ALL组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209)。结论 T-ALL/NHL伴有干/髓系表面抗原表达时预后差,但未达到统计学有效意义,目前尚不能将之作为儿童T系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骨髓细胞中Notch1蛋白表达及其与免疫分型、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初诊49例AL患儿和2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骨髓涂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酶复合物(SABC)方法检测骨髓细胞中Notch1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确定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标准化疗方案用于AL患儿的治疗。结果 Notch1在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患儿阳性表达率为77.8%,显著高于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31.0%,P < 0.05)及对照组骨髓组织(15.0%,P < 0.0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Notc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6%,显著高于对照组(15.0%,P < 0.05)。在T-ALL 和ANLL中,Notch1与治疗效果无明显相关性;但在随访半年以上的B-ALL中,治疗效果好组(完全缓解无复发)Notch1阳性表达率为21.4%,效果差组(死亡或复发)Notch1阳性表达率为8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Notch1在儿童AL中的异常表达与免疫分型关系密切。Notch1蛋白在B-ALL中虽然表达率不高,但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2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Bcl-2基因表达与临床的相关性。 方法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2000年10月至2001年10月利用细胞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30例ALL患儿不同时期Bcl-2mRNA阳性表达, 探讨其与ALL发生、治疗反应、疗效等的关系。 结果93.3%(28/30)ALL患儿有Bcl-2mRNA阳性表达,正常对照组均无表达;经1周泼尼松治疗后,细胞凋亡指数均升高,低表达组升高明显,外周血WBC下降明显;第19d骨髓检查,低表达组完全缓解率高,为90.5%(19/21),而高表达组仅为33.3%(3/9);动态观察10例ALL患儿,发现5例高危型患儿表达始终在较高水平,有3例在1年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例骨髓复发。 结论ALL患儿普遍存在Bcl-2mRNA表达,Bcl-2基因参与ALL发生;Bcl-2mRNA表达水平与泼尼松治疗反应关系密切,泼尼松治疗1周可作为化疗敏感试验;Bcl-2mRNA表达水平与第19d骨髓完全缓解率有明显相关性,高表达者完全缓解率低;动态检测Bcl-2mRNA表达水平可作为化疗敏感性的指标,指导临床采用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同时可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耐药相关蛋白(LRP)的表达与儿童白血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法(RT PCR)测定52例不同类型儿童急性白血病及6名正常对照儿童的基因表达。 结果(1)23例初治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中9例LRP基因表达阳性。6例正常对照LRP基因表达阴性。LRP基因表达阳性者完全缓解率低于表达阴性者。(2)52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32例ALL,LRP阳性8例;20例ANLL,LRP阳性17例。(3)52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初治组23例,LRP阳性9例;初次复发组16例,阳性7例;多次复发组13例,阳性9例。 结论LRP基因存在原发耐药,LRP是影响儿童白血病化疗结果及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ANLL相对于ALL缓解率低、预后差可能与LRP的表达有关。LRP的表达随着白血病患儿多次复发呈上升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髓系抗原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关系。 方法根据国际白血病欧洲协作组(EGIL)标准将1999—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33例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的ALL (My+ALL)分为双表型、双系列型给予正规治疗。对其预后进行观察。 结果(1)My+ALL患儿,双表型26例(78.8%,26/33),其中B系ALL伴髓系表达17例(65.4%,17/26),T系ALL伴髓系表达6例(23.1%,6/26),T系B系 伴髓系表达3例(11.5%,3/26)。双系列ALL患儿7例(21.2%,7/33)。(2)26例双表型ALL患儿治疗35d,缓解率80.7%。7例双系列型ALL仅1例达缓解 (14.3%)。(3)生存状态:双表型26例中20例处于缓解状态(76.9%),双系列型7例中仅1例(14.3%)。(4)复发情况:双表型6例复发(23.1%,6/26) ,双系列7例中6例复发(85.7%)。 结论髓系抗原阳性表达在儿童ALL时不能作为预后不良的因素,但双系列白血病患儿预后差,复发率高,长期生存机会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经华南地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协作组2016方案(SCCLG-2016)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深圳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ALL患儿36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364例接受SCCLG-2016方案治疗的结果,随访复发情况和相关病理资料,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其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64例ALL患儿复发率为18.68%(68/364),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儿年龄、白细胞数目、融合基因阳性率、微小残留病变及危险度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10岁、白细胞数目≥100×10~9/L和BCR/ABL基因阳性、危险分级为高危者是影响ALL患儿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10岁、白细胞数目≥100×10~9/L及融合基因阳性、危险分级为高危是ALL患儿经SCCLG-2016方案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时密切关注以上因素,有利于识别复发概率较高者,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7.
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201例临床分析;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见融合基因的检测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儿童双免疫表型白血病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评价儿童急性白血病双免疫表型与治疗相关因素及预后的临床重要性。方法自1998年1月1日至2003年5月31日进入XH 99治疗方案的所有新诊治的急性白血病(AL)患儿,诊断采用MICM分型诊断,治疗分别按AML XH 99、ALL XH 99危险度分类标准进行分层治疗。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表型分析,根据免疫表型结果将患儿分为4组,伴有/无髄系相关抗原表达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y+ALL/My-ALL)以及伴有/无淋系相关抗原表达的急性髓系白血病(Ly+AML/Ly-AML)。生存分析采用Kaplan Meier方法;生存率之间的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临床及生物学特征与治疗相关因素的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双尾)。结果①174例提供免疫分型的ALL患儿中,My+ALL患儿34例,占19.54%,其与My-ALL组患儿除在B ALL组患儿达缓解时间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它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61.76±8.33)%与(68.03±5.55)%\],log rank检验两组患儿5年EFS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6)。②74例提供免疫分型结果的AML患儿中,Ly+AML患儿18例,占24.32%,其与Ly-AML组患儿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5年EFS率分别为\[(39.82±13.59)%与(51.29±9.70)%\],log rank检验两组患儿5年EFS率无统计学差异(P=0.3164)。结论双免疫表型对儿童白血病预后无明显影响,可用同样现行的化疗方案治疗这部分患儿。  相似文献   

9.
肿瘤     
901524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伴水痘感染自发完全缓解一例/张振华…//新医学.-1990,21(1).-31患儿3岁,1985年诊为急淋白血病,化疗完全缓解。1986年出现低热、鼻衄、乏力、全身皮肤出大量水疱,全身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应用包括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的短疗程化疗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疗效。 方法总结1992-01—2001-07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初治并长期随访的ALL患儿84例,其中男52例,女32例,长期无病生存(EFS)5年以上,随访 时间至2006-07。 结果标危型患儿EFS率79.59%,高危型患儿的EFS率为25.81%;长期存活患儿中最长EFS为14年6个月,最短EFS为5年,中位EFS为9年11个月。有6 例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未出现与大剂量Ara-C化疗相关的患儿死亡。 结论(1)采用包括大剂量Ara-C的短疗程化疗方案能够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及EFS率,且副反应小。(2)采用该短疗程方案不加用颅脑放疗,中 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率无提高。(3)ALL患儿对Ara-C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1.
绒毛膜癌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绒毛膜癌的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并探讨绒毛膜癌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490例绒毛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394例初治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其中17例复发,复发率为4.3%;17例复发患者中,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预后评分为低危患者5例,低危复发率为2.4%(5/208),高危患者12例,高危复发率6.5%(12/186);巩固疗程为0个疗程、1个疗程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6.1%(3/49)、9.8%(6/61),巩固2个疗程、3个疗程以及>3个疗程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1.4%(1/70)、3.9%(2/51)和3.1%(5/163);13例(76.5%,13/17)患者在3年内复发,4例3年后复发;17例复发患者经治疗后有16例(94.1%)完全缓解,其中6例(37.5%,6/16)完全缓解后再次复发,另1例部分缓解后自动出院而失访.外院治疗后复发转入我院的患者21例,共计38例复发患者,其中29例1次复发,7例2次复发,2例4次复发,总复发次数为51例次.51例次复发的治疗中,单纯使用化疗者的完全缓解率为69.2%(18/26),再次复发率为50.0%(9/18);化疗结合手术治疗者的完全缓解率为92.0%(23/25),再次复发率为17.4%(4/23).结论初治时FIGO预后评分为高危及巩固化疗不足2个疗程,是与绒毛膜癌复发明确相关的因素;3年内复发的患者占多数,但仍有3年后复发的患者;复发患者属高危人群,应积极治疗,化疗结合手术治疗是提高缓解率,降低再次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同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血液病4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同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的植入情况及疗效。 方法北京儿童医院于2004 08—2004 12,对4例分别患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1+)的患儿进行正规方案治疗,3例白血病患儿获得首次缓解,4例患儿接受不同预处理方案,进行同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所有供者均为患儿的同卵双胎同胞,并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 CSF)动员。 结果4例患儿接受干细胞(MNC)平均数量为10.08×108/kg。白细胞及血小板平均植入时间分别为10.7d及12.3d,无明显移植并发症。病例4随诊5个月后复发,放弃治疗2个月后死亡,余病例均存活,可正常生活,随诊时间均在16个月以上。 结论同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作为治疗包括白血病在内的多种血液病的有效方法,但其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能否提高疗效,及改善其毒副反应。 方法2000年2月至2005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初治APL患儿12例,观察经As2O3和ATRA联合治疗后的缓解情况、凝血功能恢复及毒副反应等;并与1994~2000年入院的11例单用ATRA治疗的初治APL患儿作对照。 结果(1)As2O3联合治疗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11例完全缓解(11/12),缓解率为91.7%;对照组完全缓解8例,1例脑出血死亡,完全缓解率72.7%(8/11)。(2)联合治疗组凝血指标于治疗后(7.82±4.12)d恢复正常,对照组于治疗后(14.33±5.77)d恢复正常,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联合治疗组胃肠道反应、肌肉疼痛、肝功异常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但都为轻度一过性改变;对照组肾功能异常、头痛发生率较高。(4)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升高的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白细胞增高持续时间亦较短。 结论As2O3联合ATRA治疗具有更高的诱导缓解率;能较快地改善凝血功能;无严重的不可逆毒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s2O3)的联合化疗治疗方案对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疗效。 方法1995-07—2005-06在中山大学附属二院及广州市儿童医院共有14例患儿接受了含ATRA、As2O3的联合化疗方案,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 2.1~12岁,平均6.7岁。所有病例起病时均有贫血、皮肤瘀斑或牙龈出血等表现;骨髓检查原始+幼稚细胞比例为59.0%~97.5%,其中M3a 9例, M3b 5例;8例患儿行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其中阳性6例。比较不同细胞学类型、化疗方案等对APL的疗效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结果14例中有12例(85.71%)使用上述的诱导缓解方案达到骨髓(BM)缓解CR1,由开始治疗到BM CR1的中位时间为5周(2~9周);该组病例使用 As2O3、DA、HA、EA、DEA序贯或同时联合其它化疗的巩固方案,共2例复发,均为M3b;用不同的巩固方案对APL复发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P=0.195);含As2O3的方案进行维持治疗可能减少APL患儿的复发;是否加用VP/6MP+MTX序贯维持治疗对控制复发差异无显著性(P=0.66)。 结论含ATRA、As2O3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儿童APL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Daxx蛋白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意义。方法2010年2月至2014年10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儿100例为观察组,又根据疾病类型分为3个亚组,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4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2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30例。对照组30例,为同年龄正常健康儿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axx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儿童骨髓细胞中Daxx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与AL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 3);对照组儿童骨髓细胞中Daxx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ANLL组和A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对照组中Daxx蛋白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中的表达(6.01±1.13)μg/L,显著高于ALL组(3.55±2.32)μg/L、ANLL组(3.54±2.47)μg/L、AML组(3.12±1.5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xx蛋白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过度表达,可能对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增殖、生长过程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p-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乳酸脱氢酶(LDH)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儿科血液病区收治的ALL患儿68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所有患儿确诊后均进行正规化疗,其中完全缓解56例(缓解组),复发12例(复发组)。另选取门诊健康体检儿童46名作为对照组。测定ALL患儿化疗前、缓解后、复发后及对照组儿童外周血p-Hcy、hs-CRP、LDH和TSGF。结果 缓解组化疗前和缓解后p-Hcy、hs-CRP、LDH和TSGF高于对照组,且缓解后低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 < 0.01、 < 0.05)。复发组复发后各项指标高于缓解组缓解后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与缓解组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缓解组化疗前p-Hcy与TSGF呈正相关(r = 0.72,P < 0.05),p-Hcy与LDH呈正相关(r = 0.82,P < 0.01) ,p-Hcy与hs-CRP呈正相关(r = 0.82,P < 0.01)。结论 动态监测外周血中p-Hcy、LDH、hs-CRP及TSGF的表达,于明确儿童ALL化疗疗效及辅助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方案治疗高危、耐药及复发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EP方案化疗的39例GT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初治高危患者25例,耐药患者9例,复发患者5例。39例患者中10例患者辅以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并追踪继发性肿瘤的发生情况和其中30例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生育情况。结果39例GTN患者共接受了221个疗程的EP方案化疗,平均疗程数5.7个,总的完全缓解率为74%(29/39)。其中,25例初冶高危患者总疗程数139个,平均疗程数5.6个,19例完全缓解,6例耐药,完全缓解率为76%(19/25);9例耐药患者化疗总疗程数55个,平均疗程数为6.1个,6例获完全缓解,3例再次耐药,完全缓解率为6/9;5例复发患者化疗总疗程数27个,平均疗程数为5.4个,4例完全缓解,1例耐药死亡,完全缓解率为4/5。该方案主要的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脱发,骨髓抑制较轻,均为Ⅰ-Ⅲ度,未发生致死性毒副反应。30例保留生育功能患者共获妊娠8例次,其中人工流产2例次,足月妊娠分娩6例次,共获新生儿6个,均无先天性畸形发生,随访期内(随访时间最长者5年)小儿牛长发育正常。所有存活患者尢继发性肿瘤发生。结论EP方案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口丁用于高危、耐药及复发性GTN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防治,预防和降低白血病的髓外复发机会,提高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长期生存。 方法1999~2003年上海市新华医院对277例儿童ALL的诱导治疗期4~5次鞘内三联注射(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地塞米松),巩固期后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24h静脉连续滴注,进入维持后,每3个月1次,总共8~9次,以后改为鞘内注射3个月1次,直至化疗结束,对于超高危ALL患儿(白细胞计数>100×109/L、Ph1染色体阳性)采用头颅照射加鞘内注射。 结果277例ALL患儿发生CNSL 9例,发生率为3.2%,9例CNSL中4例骨髓复发,5例存活,中位生存时间22.2个月。 结论CNSL的防治方法,明显降低了CNSL的发生率,使ALL患儿生存机会提高。发生CNSL的不利因素有高白细胞血症、T细胞性ALL、Ph1阳性染色体改变等。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生恶性肿瘤防制健康教育长期效果评价;CYP3A基因与肿瘤易感性及其治疗研究进展;4441例住院患儿肿瘤性疾病分布特征;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和预后;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长期无病生存10年以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调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EM细胞株糖皮质激素受体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20.
放线菌D、足叶乙甙、甲氨蝶呤、长春新碱、环磷酰胺药物组成的联合化疔方案(EMA/CO方案)是目前治疗高危及耐药滋养细胞肿瘤疗效最肯定的方案,单独给药78.8%的患者得到完全缓解,综合治疗则缓解率达94.6%,5年生存率达86.2%,若对EMA/CO方案耐药及复发者应用足叶乙甙、顺铂/EMA(EP/EMA)方案解救仍有70%以上再次获得缓解和存活.该方案接受性好,无致死性毒反应发生,停药2~6个月后月经恢复.远期可引起绝经提前甚至卵巢功能早衰,轻度诱发白血病及乳腺癌等第二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