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525例接受顺铂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及肾毒性。共719个疗程,其中巩固化疗294个疗程,可评价疗效共425个疗程。结果显示,高剂量顺铂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顺铂。由于有效的水化利尿措施的应用,肾毒性的发生率并不随顺铂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采用常规肾功能检查,顺铂所致的肾毒性表现轻微。  相似文献   

2.
由武汉市第四医院肿瘤科完成的“黄芪对大剂量顺铂所致肾毒性的防护研究”,于1998年11月下旬在武汉市通过了由武汉市科委、市卫生局组织的省、市肿瘤专家的鉴定。顺拍是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抗癌药物,但其肾毒性呈剂量依赖性,临床上常用大剂量水化来解决,但对老年以及原有心肺疾患的肿瘤病人却不能耐受。武汉市第四医院肿瘤科的医务人员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从中医学中寻找办法,发现中药黄茂具有益气补肾、利尿脱毒之功效,可用于减轻化疗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1996年经动物实验证实,黄茂对顺拍所致肾毒性的防护作用,于1997年10…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硫普罗宁对顺铂所致肾毒性的减轻作用。方法 将病理证实的4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应用含顺铂为主的联合方案化疗。治疗组20例,化疗前1小时内静滴硫普罗宁0.2g/m2,随后给予大剂量顺铂(80~120mg/m2)化疗;对照组20例,仅给予大剂量顺铂(80~120mg/m2)化疗。比较两者化疗前后血BuN,血Cr,尿β2MG的变化。结果 化疗第七天血BuN值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第3天,尿β2MG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硫普罗宁能减轻顺铂所致肾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改良肠道水化对顺铂(PDD)治疗肺癌的肾毒性的影响.方法:212例肺癌予以PDD为主的联合化疗,PDD 75~80mg/m^2静滴,第1天,化疗当天通常静脉补液1 000~2 000ml,摄水量1 500~2 000ml,PDD后半小时静脉推注速尿,并予积极止吐处理,连续3天记录24小时出入量,化疗前后测定肾功能.结果:212例肺癌均顺利完成化疗,仅11例(5.1%)有一过性轻度肾功能异常,与常规水化方案相比未增加肾毒性,所有病例无胸闷、气急.结论:改良的肠道水化方案也能较好地预防顺铂的肾毒性,且补液量少,患者易接受,临床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含顺铂方案化疗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对66例晚期NSCLC老年患(≥60岁)及56例中青年晚期NSCLC患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及比较老年晚期NSCLC组中顺铂不同剂量用法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老年组有效率37.9%,临床获益率86.38%,中青年组有效率33.9%,临床获益率85.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性;在血液、肾、肝、胃肠道毒性等方面两组差异无显性。老年组中高剂量顺伯与常规剂量顺伯多日使用组在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肾毒性及肝毒性等毒副作用方面,高剂量组出现较多的Ⅲ/Ⅳ度毒副作用,其差异有显性;而近期疗效相似,差异无显性。结论 老年晚期NSCLC患在机体状况良好,无明显并发症情况下,可接受含常规剂量顺铂的联合化疗方案,安全有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化学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顺铂(PDD)是一种常用的新型抗癌药,临床使用广泛。顺铂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大剂量顺铂对肾脏的毒性更大,它是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化疗引起的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并不少见。我们采用中药复方进行预防和减轻化疗药肾毒性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前临床上顺铂的给药方式主要有一次大剂量输注和分割剂量输注两种。由于各种保护肾功能的方法的应用,已明显减轻了顺铂的肾毒性,常用的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检测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已不能准确反应顺铂肾毒性,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含顺铂方案化疗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对6 6例晚期NSCLC老年患者 (≥ 6 0岁 )及 5 6例中青年晚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以及比较老年晚期NSCLC组中顺铂不同剂量用法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老年组有效率37 9% ,临床获益率 86 38% ,中青年组有效率 33 9% ,临床获益率 85 7%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在血液、肾、肝、胃肠道毒性等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老年组中高剂量顺铂与常规剂量顺铂多日使用组在中性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肾毒性及肝毒性等毒副作用方面 ,高剂量组出现较多的Ⅲ /Ⅳ度毒副作用 ,其差异有显著性 ;而近期疗效相似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老年晚期NSCLC患者在机体状况良好 ,无明显并发症情况下 ,可接受含常规剂量顺铂的联合化疗方案 ,安全有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化方案对乳癌患者顺铂肾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根据血浆和尿铂药代动力学与顺铂肾毒性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改良水化方案,并对37例接受大剂量顺铂的乳癌患者,进行了两种不同水化方案的系统比较。结果表明,改良水化方案把原来输药后的利尿剂改为输药中,并增加了顺铂前1000ml摄水量,使顺铂输注期间的尿量由平均837ml/3h,增至2185ml/3h,同时尿铂峰浓度从47.34μg/ml降至13.49μg/ml;并增加了夜间12点肌注速尿一次,确保了夜间尿量不低于100ml/h,从而使肾毒性的发生率从7/19(36.8%)减少到1/18(5.6%)。本研究证实了,改良水化方案通过降低尿铂峰浓度,能够进一步降低顺铂的肾毒性,且对其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顺铂的神经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症》1992,(6)
顺铂抗肿瘤临床试验始于70年代初,首先见效于睾丸、卵巢癌。然而,因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和肾毒性,Ⅰ期临床试验后,顺铂几乎被抛弃。1977年HAyes等提出改善水化状态,可明显地减少肾毒性,顺铂又受重视。 1978年,Kadar等首次报道顺铂毒性引起的未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氯硝柳胺联合低剂量顺铂对裸鼠肾上腺皮质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建立SW-1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设对照组、氯硝柳胺组、顺铂组、联合用药组,比较各组终末肿瘤体积、瘤重、生化指标。TUNEL检测移植瘤组织的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组织Bcl-2、caspase-3的表达。   结果   联合用药组的终末肿瘤体积、瘤重低于氯硝柳胺组、顺铂组(均P < 0.001);顺铂组、联合用药组的白细胞低于对照组(均P < 0.001),顺铂组与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顺铂组、联合用药组的肌酐、谷丙转氨酶高于对照组(均P < 0.001),顺铂组与联合用药组的肌酐、谷丙转氨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TUNEL检测显示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氯硝柳胺组(P=0.004)、顺铂组(P=0.005),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联合用药组中Bcl-2表达较氯硝柳胺组、顺铂组降低(均P < 0.001),caspase-3的表达升高(均P < 0.001)。   结论   氯硝柳胺能够增强低剂量顺铂对肾上腺皮质癌生长的抑制作用且不增加毒副作用,可能与影响Bcl-2、caspase-3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2.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管生成抑制剂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6例NSCLC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NP方案+沙利度胺治疗,长春瑞滨25~30 mg/m2,静滴,第1、8天;顺铂70~80 nc,/m2,静滴,第1天;沙利度胺200 mg/d,口服,第1天起连续给药.对照组采用NP方案化疗,剂量、方法与治疗组相同.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1.5%和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6.0个月和3.6个月,治疗组的中位TTP显著延长(P=0.0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间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与NP方案具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TTP,且不增加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变化。方法 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Ⅲ/Ⅳ期NSCLC的初治或未采用NP方案化疗的复治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P方案+沙利度胺)36例和对照组(NP方案)2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VEGF、bFGF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有效(RR=CR+PR)为44.4 %(16/36),临床受益(CBR)为77.8 %(28/36);对照组RR为23.8 %(5/21), CBR为42.9 %(9/21)。两组RR及CB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5.1 个月,对照组为 3.0个月,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位TTP延长(P=0.05)。治疗组CBR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CBR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进展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CBR者治疗后血清bFGF均有所下降,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进展的患者治疗后血清bFGF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NP方案能显著延长晚期NSCLC患者中位TTP,提高患者的RR及CBR。沙利度胺联合NP方案具有协同作用,且不明显增加化疗的不良反应;根据血清VEGF水平可推测病情进展;VEGF和bFGF在NSCLC血管形成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血清VEGF和bFGF水平可能作为NSCLC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多希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评价多希紫杉醇联合顺铂(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将我科近几年收治的4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多希紫杉醇联合顺铂(DP方案),对照组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2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毒性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45.5%和37.5%,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6.3和5.9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1和9.0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45.8%和39.4%,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毒性反应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希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NP方案相比较,疗效相似,但毒性反应低于NP组,患者更易耐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氯尼达明片联合长春瑞滨+ 顺铂(N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6年2 月~2007年6 月在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肿瘤科确诊的3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NSCLC 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国产NVB+DDP方案化疗联合口服氯尼达明片(LND ),第1~2 天,150mg/次,1 次/天,第3~4 天,150mg/次,2 次/天,第5~21天,150mg/次,3 次/天,饭后口服,连续服用至试验结束或肿瘤进展,21天为1 个周期。对照组单用国产NVB+DDP方案化疗,同时口服LND 模拟片,剂量及用法同治疗组。每个周期观察其不良反应,每2 个周期评价疗效。研究的终点目标是有效率(RR)、临床获益率(CBR )、肿瘤进展时间(TTP)、生存状况(ECOG 评分)以及安全性。结果:23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CR+PR)分别为36.4% 和33.3%(P<0.05);临床获益率(CR+PR+SD )分别为100% 和91.7%(P>0.05),试验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中位进展时间(TTP)分别为4 个月和3.7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等方面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在血色素下降、乏力、便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试验组要略高于对照组(P 均<0.05);而在血小板下降程度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轻(P<0.05);治疗前后ECOG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国产NVB+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一般,同时口服氯尼达明片能增强疗效,并有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趋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尚需进一步临床试验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NSCLC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的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包括血清癌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fra21-1),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46.8%,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4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NSE及Cyfra21-1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该4个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以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治疗方案在NSCLC治疗中均效果良好,但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可明显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茹渤 《现代肿瘤医学》2018,(23):3827-3830
目的:探讨DC-CIK联合氟尿嘧啶+顺铂化疗对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前瞻性收集我院收治的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患者96例,均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氟尿嘧啶+顺铂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DC-CIK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9)。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4+T细胞显著增高(P=0.000);CD4+/CD8+显著增高(P=0.000);CD3+CD56+NKT细胞显著增高(P=0.00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C-CIK联合氟尿嘧啶+顺铂化疗可降低局部进展期宫颈术后患者复发率,改善临床预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频热疗并顺铂腔内化疗在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MPE患者146例纳入本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4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n=73)与对照组(n=73),两组患者均先行MPE引流及全身化疗,然后对照组行顺铂腔内化疗,实验组行高频热疗+顺铂腔内化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MPE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MMP-2、MMP-9、VEGFA、VEGFB、VEGF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0)。实验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0)。实验组ORR率(63.01%)、DCR率(93.15%)均高于对照组ORR率(41.10%)、DCR率(75.34%)(P<0.05)。实验组各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均P>0.05)。结论:高频热疗并顺铂腔内化疗应用于MPE的临床治疗,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解除免疫抑制,抑制生成VEGF、MMP,减少MPE生成,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彭长征  黄慧  杨小林 《癌症进展》2016,14(2):182-184
目的 探究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多西紫杉醇治疗,研究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对比两组的近期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功能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近期总有效率为51.22%显著高于对照组29.26%(P﹤0.01);两组发生的各项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白细胞减少等)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功能状态评分均得到显著提高,研究组提高幅度更大(P﹤0.01);两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甚佳,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不同给药方式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或紫杉醇类耐药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入住我院及安徽省立医院的晚期乳腺癌病人,既往接受含蒽环类或紫杉醇类药物的化疗方案,共60例,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吉西他滨 1 000 mg/m2 d1、8,顺铂25 mg/m2 d1~3;观察组:吉西他滨 1 000 mg/m2 d1、5,顺铂25 mg/m2 d1~3。结果:对照组客观有效率为33.33%,疾病控制率为73.33%,观察组客观有效率为40.00%,疾病控制率为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低、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异常,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或紫杉醇类耐药晚期乳腺癌患者时,缩短吉西他滨给药间期,可获得与对照组相当的疗效,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可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