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 (甲亢、甲减、正常 )血清瘦素 (Leptin)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分别检测 3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3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和 30例健康人血清Leptin水平。结果 :甲减组的Leptin水平 [(3.95± 1.76 ) μg/L]明显低于健康组 [(7.98± 3.0 1) μg/L],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而甲亢组Leptin水平 [(8.0 1± 2 .84) μg/L]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甲减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明显下降 ,而甲亢患者则无变化。Leptin与甲状腺激素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甲状腺激素(TH)对合并非甲状腺病态综合征(NTIS)的危重症患者血清瘦素(Leptin)的影响。方法:1.比较危重症组和正常对照组的TH及Leptin的水平。2.比较存活的NTIS患者在急性期和缓解期的血清TH及Leptin水平的变化。3.比较死亡组、未愈组和好转组患者的血清TH及Leptin水平的变化。结果:1.危重症组血清FT3、FT4、TSH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清Leptin高于对照组(P0.05)。2.缓解期患者血清FT3、FT4、TSH均高于急性期,而血清Leptin低于急性期(P0.05)。3.死亡组、未愈组患者血清FT3、FT4均低于好转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血清Leptin均低于好转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合并NTIS危重症患者中TH可能参与血清Leptin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邓晶荣  郝坡  孟凡萍 《重庆医学》2018,(3):359-361,364
目的 通过检测初发Graves病(GD)患者及甲巯咪唑(MMI)治疗前后血清锌-α2-糖蛋白(ZAG)水平的变化,探讨ZAG在GD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人群、初诊GD患者及MMI治疗12周后ZAG浓度,利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相关自身抗体水平,采用酶法检测血脂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初发GD患者血清ZAG与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相关自身抗体及血脂水平等的关系.结果 初发GD患者血清ZAG、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髓过氧化物酶抗体(TPO)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显著高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而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发GD经过MMI治疗12周后,血清ZAG、FT3、FT4、TT3、TT4、TRAb均明显降低;而TSH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研究显示:GD患者空腹血清ZAG水平与FT3、FT4、TT3及TT4呈正相关(P<0.05);而与TSH、TG、TC、FFA呈负相关(P<0.05).以GD患者空腹血清ZAG浓度为应变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TSH、TG及TC分别是血浆ZAG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血清ZAG水平与G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可能在GD患者血脂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8、SOD及Leptin的水平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消化内科就诊的UC患者58例,根据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缓解期、轻度、中度和重度组,根据病变范围将患者分为全结肠型、左半结肠型、直肠/直肠乙状结肠型组。同时收集同期于消化内科就诊、结肠镜结果提示黏膜未见明显异常或者肠息肉的患者22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IL-8、SOD及Leptin的水平。结果 UC患者血清中IL-8、Leptin水平高于对照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UC患者血清SOD、Leptin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越重,血清中SOD水平越低、Leptin水平越高。不同病变范围UC患者血清IL-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累及范围越大,IL-8水平越高。结论检测UC患者血清IL-8、SOD及Leptin的水平变化有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减患者血清胆固醇的变化与甲状腺素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70例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总T3、总T4,促甲状腺激素TSH,以生化仪检测胆固醇(TCH)。结果:甲减患者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变化与TT3、TT4浓度有关。结论: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血脂的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和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合肥地区健康育龄期女性甲状腺功能参考值范围,并探讨碘营养状况与月经周期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取月经规律的健康女性128例(18~29岁62例,30~39岁66例),碘足量92例,碘过量36例;处于卵泡早期36例,卵泡晚期26例,黄体中期33例,黄体晚期33例.年龄匹配的健康男性81例(碘足量53例,碘过量28例)作为对照组.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过硫酸铵法测定尿碘.结果 ① 18~39 岁女性参考值:TT3 (1. 24~2.26) nmol/L, TT4(66. 22~133.04) nmol/L, FT3(3. 82~5.60) pmol/L, FT4(11.51~16. 03) pmol/L, TSH (1.07~4. 13) mIU/L.女性两年龄段甲状腺功能血清各指标无明显差异.②男性参考值:TT3(1.58~2.72) nmol/L,TT4 (71. 95~156. 15) nmol/ L,FT3(4.66~6.47) pmol/L, FT4 (11. 77~20.91) pmol/L, TSH(0.91~4.09) mIU/L.男女总体参考值:TT3 (1. 25~ 2. 60) nmol/L, TT4 (68. 66~144. 86) nmol/L, FT3(3. 85~ 6. 23) pmol/L, FT4 (11. 51~19. 75) pmol/L, TSH (0. 96-4. 12) mIU/L.③女性与男性和总体比较,血清TSH无明显差异,而TT3、TT4、FT3、FT4均降低(P<0.01).④与碘足量组比较,碘过量组女性仅血清TT4浓度降低(P<0.05),而男性各指标无明显变化.⑤月经周期各阶段血清TT3、 TT4、FT3、FT4、TSH、T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育龄女性甲状腺功能参考值具有独特性,其受碘营养状况的影响,但不受月经周期变化的影响.因此需建立本地区育龄女性甲状腺功能参考值,并科学指导其加碘食盐摄入量,有助于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7.
尚云霄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44-114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伴发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治疗和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2011年收治的36例糖尿病伴肾功能低下的患者,给予胰岛素和肾病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甲状腺素(TT4)、游离血清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的变化,以及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TSH、尿素氮(BUN)、血肌酐(Cr)的变化情况.结果: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血清TT4、TT3、FT3比治疗前有明显增高,血清TSH水平降低(P<0.05).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尿素氮(BUN)、血肌酐(Cr)、空腹以及餐后2h血糖无明显变化.结论:糖尿病肾病伴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治疗上应当着重治疗糖尿病和肾病,甲状腺功能监测可以用来估计病情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并探讨其与甲状腺功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依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对48例心功能Ⅲ~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并分组:营养正常组28例,营养不良组20例.比较两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 营养不良发生率41.7%(20/48).与正常组比较,营养不良组血清TT3和TT4降低,TSH上升,TT3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且营养不良发生与甲状腺功能的改变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9.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5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95例无甲状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TSH)治疗前后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9例健康者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9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血清TT3、TT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血清TT3、T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血清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前血清T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COPD病情的变化相关.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可用于COPD患者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梁钢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7):864-86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4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并与4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TT3、FT3、T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血清TT3、FT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好转组与死亡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TT3、TT4、FT3、FT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反映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儿血清消瘦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清瘦素浓度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患儿体内的变化 ,探讨血清瘦素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 1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和 2 0例健康自愿者血清瘦素浓度 ,同时检测FT3 和FT4等指标 ,分析血清瘦素浓度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结果 :原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瘦素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清瘦素与FT3 和FT4呈直线正相关 (P <0 .0 5 ,P <0 .0 5 )。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瘦素显著升高 ,血清瘦素与FT3 和FT4呈直线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人血清瘦素在不同的甲状腺功能障碍中的水平。方法 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5 8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2 5例 ,健康对照组 4 0例 ,分别空腹抽取静脉血测甲状腺功能、瘦素水平。结果  (1)甲亢组与对照组相比 ,瘦素水平均升高 ,其中女性有显著差异 (P <0 .0 1)。 (2 )甲减组与对照组相比 ,瘦素水平女性显著上升(P <0 .0 5 ) ,男性下降。 (3)甲亢组与甲减组相比 ,瘦素水平差异显著 (P <0 .0 5 )。 (4)所有观察组女性瘦素水平较男性显著升高。结论 血清瘦素水平在不同的甲状腺功能障碍中存在变化 ,并与甲状腺激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女性Grave's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与瘦素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瘦素水平变化,进一步明确甲状腺机能亢进状态下甲状腺激素对瘦素分泌的影响.方法:测定30例新诊断女性Grave's病患者和30例正常女性对照的FT3、FT4、TSH、体重、血瘦素水平,算出体脂含量(FAT%)和%瘦素,观察用他巴唑治疗6月后各指标的变化,分析甲状腺激素与瘦素和%瘦素的关系,并将各因素与瘦素和%瘦素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Grave's病患者BMI、FAT%和瘦素水平低于正常女性,但%瘦素高于正常女性,治疗6月后瘦素水平似有提高但并无显著意义,而%瘦素却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相关分析表明FT3、FT4、BMI、FAT%与%瘦素显著相关.结论:女性甲亢患者%瘦素高于正常女性,甲亢状态下甲状腺激素在瘦素分泌中依然起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方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瘦素(leptin)的影响。方法 选择PCOS患者共43例(PCOS组),其中肾阴虚证患者25例,采用滋阴降火方药治疗(滋肾阴组),脾气虚证患者18例,采用健脾益气方药治疗(补脾气组);年龄相同健康女性20例(对照组)。各组分别检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腰围(WC)及血清Leptin、睾酮(T)、胰岛素(INS)的浓度,比较PCOS组和对照组之间,以及PCOS各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PCOS组的BMI、WHR、WC,及血清Leptin、T、IN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去除BMI、WHR、WC的影响后仍有显著性差异;43例PCOS患者中有33例的血清Leptin升高,但在两种证型之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PCOS组(滋肾阴组、补脾气组)BMI、WHR、WC无明显变化,而血清Leptin、T、IN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其中滋肾阴组的血清T、IN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补脾气组的血清INS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滋肾阴组、补脾气组的血清leptin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血清Leptin水平异常增高是PCOS的发生发展中不可忽略因素,不同方药均有降调血清Leptin水平趋势,且能改善PCOS患者的高睾酮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状态,至于Leptin、T、INS因果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通透量透析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瘦素(leptin)水平的影响及其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测定15例CRF高通量透析患者(HPD组)和15例CRF常规透析患者(CHD组)透析前后血清iPTHl、eptin水平及肾功能指标(BUN、Cr)。比较两组各项检测指标水平的下降率,并分析高通量透析前、后血清iPTH和Leptin水平的相互关系。结果CHD组透析后血清iPTHl、eptin水平与透析前无明显变化(P>0.05),而HPD组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对小分子尿毒症毒素的清除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PD组透析前后血清iPTH和Leptin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730和-0.665,P<0.05),且透析后血清iPTH下降率小于leptin下降率(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能很好地清除CRF患者血清iPTH和leptin;高血清leptin水平与高血清iPTH水平两者可能具有相互桔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探讨老年CHF患者血清瘦素与胰岛素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50例CHF患者血清中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并和19例老年健康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老年CHF组的瘦素(1056±403/465±301,P<0.05),胰岛素(1907±5.18/1172±466,P<001)均高于对照组。且老年CHF患者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血清瘦素水平逐步升高,III/II(9.82±471/6.57±3.51,P<005),IV/III(1298±404/982±471,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HF组血清瘦素与胰岛素呈正相关(r=0603,P<001);血清瘦素与体重指数、腰臀围比、脂肪百分比亦呈正相关(分别r=0699,r=0651,r=0537,均P<0.01)。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且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痛风(gout)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痛风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并分为Ⅰ组[血清尿酸(SUA)≤416μmol/L]和Ⅱ组(SUA>416μmol/L),同期在健康体检中心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一般资料、血液生化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等。结果:(1)病例组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16.7%,对照组3.1%(P<0.05);(2)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体质量指数(BMI)、S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促甲状腺素(TSH)、血清瘦素(leptin)水平较高(P<0.05),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较低(P<0.05);(3)在病例组患者中TSH与各指标的相关分析显示,TSH与性别、BMI、SUA、leptin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32、0.244、0.234、0.579,P均<0.05),与FT4呈显著负相关(r=-0.214,P<0.05)。结论:痛风病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增加,且BMI、TG、CHO水平升高,可能与其伴随的代谢综合征导致的leptin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滤过 (HDF)及高通量血液透析 (HHD)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的清除作用。方法  6 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 (MHD)随机分为 3组 ,分别行血液透析滤过 (HDF)、高通量血液透析 (HHD)、普通低通量血液透析 (LHD) ,另 15例为正常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检测MHD组血透析前后及对照组血清瘦素浓度。结果 MHD组透前血清瘦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HDF组及HHD组透后血清瘦素水平较透前显著下降 (均P <0 .0 1) ;LHD组透后血清瘦素水平与透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及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清除部分血清瘦素 ,降低MHD患者的高瘦素血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瘦素、脂联素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47例和2型糖尿病无合并大血管病变组33例患者的瘦素、脂联素水平,其中大血管病变组分为3个亚组。结果:大血管病变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P〈0.01):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无大血管病变组(P〈0.01)。不同部位大血管病变组间瘦素、脂联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瘦素水平增高、脂联素水平降低为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瘦素水平增高、脂联素水平降低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从无到有的发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尿瘦素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和50例正常孕妇血、尿瘦素水平,结合BMI指数、尿蛋白、收缩压和舒张压等相关指标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组血、尿瘦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对照组(P〈0.05);妊娠高血压疾病组中妊娠高血压患者血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尿瘦素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但均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尿瘦素水平(P〈0.05);血瘦素水平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相关,尿瘦素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尿蛋白量相关。[结论]妊娠期血瘦素水平升高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关,尿瘦素水平增高与肾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