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嘉湘教授创立的“扶正治癌”理论体系,具有“道、法、术、理”完备的科学属性和医文融合的人文属性。“扶正治癌”之“术”是形神并调,内外兼治,旨在有机整合内外治法,重视心身调节,从而达到扶正目的。其中形神并调重视在癌症综合防治体系基础上,对肿瘤患者之“神”的积极调护,最终达到形与神俱的疗效,充分体现了“扶正治癌”理论体系“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本文通过对“扶正治癌”重视形神并调的人文基础进行溯本求源,丰富“扶正治癌”的社会文化内涵,为中医肿瘤学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助力中医肿瘤学的优势创新与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2.
白洁 《北方药学》2014,(6):97-98
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起源甚早,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在《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唐代孙思邈亦提出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治未病要义在于预防,这种防重于治的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人类已明确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这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延续。中医“治未病”包含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中医“治未病”研究中,往往强调的是作为先后天之本的脾肾的重要性,而关于调肝在“治未病”中的作用则较少有人关注。肝作为五脏之一,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且致病性非常广泛,因而中医“治未病”不应忽视肝。  相似文献   

4.
张士卿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小儿湿疹的诊治见解独到,认为小儿湿疹的辨治应遵循“三因”“两辨”“一对症”的辨证要领。所谓“三因”,即因人、因时、因地辨治,“二辨”,即辨分期和辨病证;“一对症”,即针对临床主要症状和其他次要症状的对症辨治,如食欲不振、大便秘结等。附案例2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5.
沈自尹 《华夏医药》2006,1(2):77-80
中西医结合的构思 取中医理论之长 取西医理论之长 取中西医理论之长 中西医结合方法在于取中、西医各自之长 “治咳喘不离于肺,不祗于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发时治肺,平时治肾。”西医之长:发时治肺 中医之长:整体调整,平时治肾治本  相似文献   

6.
针刺与治神     
程正合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9):2037-2038
针刺防病治病 ,必以治神为先 ,神形并重。《内经》指出“针刺施术 ,必先从治神入手” ,以治神为本。《灵枢·本神》 :“凡刺之法 ,必先本于神”。《素问·刺真要太论》 :“针刺之要 ,必先治神”。《灵枢·九针十二原》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素问·上古天真论》有“形神合一”、“形与神聚”及“有诸内 ,必形诸于外”。中医在诊断、治疗、养生等方面也强调神的重要性 ,即“诊断贵察神 ,治疗本于神 ,摄生重在神”。1针刺中治神的理论基础1 1气血与形神的关系 :针刺作为一种刺激信号 ,通过激发人体固有调节机能 (气血运行 ) ,激发人体内的…  相似文献   

7.
茶叶能治痢疾,在今古医学文献中均有记载,民间也有单用茶叶治痢疾的经验。如医经张仲景说:“茶治便脓血,甚效”。宋陈承本草别说云:“茶叶治伤暑,合醋治泄痢甚效”。都系指对痢疾、腹泻等病症。苏联近有报导用绿茶煎剂治痢疾疗效的报告。西安军医大学和上海第一医学院等处,曾用数种茶叶煎剂内服和灌肠,都证明对急慢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祖国医学理论,从整体观念出发,辩证施治,局部与全身兼顾,治标与治本结合,外治与内治并举,祛邪与扶正兼施,以急则治其标,缓治其本的原则,外用自己研制的“新三仙丹”、“祛腐生肌散”、“生肌收口散”、“骨康膏”等药物,内服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的药物,辅之以现代医学的临床治疗方法,共治疗2877例,治愈率达88.5%。为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这一顽症,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四十年代,对病菌引起的疾病,只要买些上海信谊药厂生产的“消治龙”(磺胺)药片,服上三、五天就能见效。在医药事业落后的旧中国,人们对“消治龙”药片视为医治百病的良药,城乡居民无不作为家庭必备之药。就在“消治龙”药片身价百倍时,  相似文献   

10.
当前“抗疫”处于关键时期,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可喜成绩。肿瘤患者体质的特殊性、住院复查和专科治疗的周期性及其对新冠肺炎的易感性,决定了这一特殊群体需要更有效的防护以保证肿瘤专科治疗。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医“治未病”在肿瘤住院患者中的应用,认为“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中医养生防病举措有机结合、组合出击,可为肿瘤住院患者“防疫抗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谈麻黄     
一、麻黄的作用。麻黄具有发汗、解热、镇咳、止喘、利尿、消肿等作用。 1、发汗解热:《本草经》说麻黄“治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除寒热”。《伤寒论译释》认为麻黄汤治“初生儿有时发热,鼻息不通,不能哺乳者”。麻黄汤及临床常用的发汗解热剂,如大青龙汤等均以麻黄为主药。 2、止咳定喘:《本草备要》指出麻黄“治痰哮气喘。”《金匮要略》有小青龙汤治“咳逆倚息不得卧”,越婢加半夏汤治“咳而  相似文献   

12.
古人说“针砭时弊”,是借用医家的治疗之法,比喻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抨击。“针”我们都熟悉,是针灸用的金针。“砭”则是古时一种割治用的石器。割治是一种价格低廉且疗效独特的治病方式。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理论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明确提出了防重于治的预防思想,对后世预防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脑卒中后很多病人仍遗留各种上肢屈曲痉挛,下肢划圈步态等病理运动模式,对广大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应当寻求一套切实有效的康复方案,提升病人的康复效果,从而有效避免病人出现误用的情况。笔者根据“治未病”理论,结合多年康复治疗临床经验,对中风后误用综合征的预防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4.
一.贵州人民大众医药的发展人民大众医药,是指人民群众常用的“简、便、验”对症下药的小小单方。如:推擦姜葱治感冒;吃姜开水治咳嗽;滚熨鸡蛋治风寒杂症;蒸吃糖梨治哮喘;烧灯火治惊风等等。“小小单方医大病”,这就县人民大众医药的模式和特点。人民大众医药具有民族、民间风格:“不化钱,不请医,顺手拈来,垂手而治”的特点,这些医药技术,分散掌握在群众中,正如《易经》上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或者说:“十室之内必有医药。”其保健效益是难以估计的。民族医、  相似文献   

15.
苏桂云  黄硕 《首都医药》2013,(23):45-45
青风藤亦称“清风藤”,始见《本草图经》:“生天台山中,其苗蔓延木上,四时常有。彼土人采其叶入药,治风有效”,《本草纲目》又称之为青藤,寻风藤。该书载:“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植物名实图考》记载:“清风藤又名青藤,其茎蔓延木上,四时常青,采茎风治风疾、风湿。”  相似文献   

16.
“泄泻”是夏秋两季常见的病症,根据我在57年夏秋两季门诊人数的统计,患泄泻的人数占治疗总人的23%强。祖国医学对于泄泻施以先后、缓急、标本的治疗,其中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及治本治标、五行生克、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方针。例如:内经标本病传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至真要大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后世诸医家又根据大便的颜色、腹疹和全身症状等来分别原因。如:泻下色黄腹痛者,属湿;泻下色白腹痛者,属寒;痛一阵,泻一阵,泻时濇滞者,属火;痛一阵,泻后痛减者,属食;腹中胀痛,泻后不减者,属  相似文献   

17.
发生     
《医药世界》2008,(1):15-21
石榴汁功效直逼“伟哥”;生产日期“表里不一”;漂亮杏脯有画皮;佳节忙,心脏病高发;治胃病药变幻治脑瘫药  相似文献   

18.
从人体生理、病理与天地大自然的相应关系,即“天人相应”理论,结合中医辨证理论,在“治未病”及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说明“天人相应”理论对预防“治未病”和临床诊疗方面,具有“先知”之息,而予“先施”之术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大伏”在江南地区流行久矣。每年的七八月份,我们无锡市中医医院的针灸科必定是人满为患,挤满了前来针灸治疗的患者。 所谓“针大伏”,通俗地讲就是在“三伏天”用针灸(包括针刺、艾灸、火罐等)的方法治疗冬季容易发生、易复发的疾病。以求冬天不再发作或减轻发作。属于冬病夏治的范畴。我国传统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提到的“春夏养阳”、“不治已病治未病”、“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等,即是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俗语说:“十人九痔”,可见“痔”是常见病、多发病,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痔”的防治相结合是有必要的。在痔的预防方面,注意“未病先防”,加强健康宣教,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既病防变”,在痔的治疗方面,应及早诊治,防止疾病加重或传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