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杂病论》,系张仲景所创辛温解表的经典方。该方解表化饮,散收并用,配伍精当,广泛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儿科运用广泛,并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组成,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方中各药配伍严谨,是治疗外寒里饮的经典名方.近年来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小青龙汤广泛用于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外,在鼻后滴流综合征、分泌性中耳炎、脑梗死等疾病亦可获得显著临床疗效.现通过综述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从而深化对小青龙汤的认识,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杂病论》,系张仲景所创辛温解表的经典方。该方解表化饮,散收并用,配伍精当,广泛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儿科运用广泛,并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一般认为其功能为解表蠲饮,止咳平喘。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之证。临床多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呼吸系统疾病。文章通过对小青龙汤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相关条文和文献复习研究,同时结合临床应用小青龙汤的经验,认为该方主治证候未必定有表候见证。临床应用当以寒饮为患作为辨别方证的要点,不必拘于有无外感,凡与该方方证对应者,均可应用,亦常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千古年来治疗"形寒里饮"的经典名方,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其临床多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小青龙汤不仅可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也可以治疗胸痹、胃痛、水肿、慢性荨麻疹、痛经等疾病,谨守病机,异病同治,以浅陋之资,论小青龙汤组方之法,及所治之疾,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6.
小青龙汤作为《伤寒论》中的一首经典方剂,现临床多用于外寒内饮或里外皆寒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顽固性喘咳及眩晕、水肿等病,若辨证准确,往往投剂辄效,立竿见影,因此临床中使用小青龙汤的机会较多。然而,或因医家辨证不准,识症不确,对小青龙汤的使用禁忌心中不明,或因病家不遵医嘱,见其有效,过服多用,往往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证,给临床诊治造成困扰,因此准确掌握小青龙汤的应用指征及变证处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组成。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证,笔者临床运用该方治疗杂症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青龙汤是张仲景所创立的用于治疗外受风寒、内停水饮的常用方剂,为了进一步研究其临床运用规律,通过对1991年-2011年中国知网、万方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所有运用小青龙汤的相关医案进行统计学处理。小青龙汤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咳嗽、胸闷、气喘和纳差等,用药以其原方药物为主,多配伍茯苓、陈皮、白术等健脾利湿药物,以及杏仁、苏子、葶苈子等具有宣肺平喘作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小青龙汤最早记载于汉代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该书中对小青龙汤的记载一共有5处,见于《伤寒论》者2处,见于《金匮要略》者3处。仲景将小青龙汤应用于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后世医家对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在继承医圣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探索研究,证实了小青龙汤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小青龙汤的药物配伍严谨,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广泛。该文试从原文释义、方药解读、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小青龙汤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方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组成.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证,笔者临床运用该方治疗杂症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青龙汤是张仲景创立的用于治疗外受风寒、内停水饮的常用方剂,通过对1991年-2011年中国知网、万方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所有运用小青龙汤的相关医案进行统计学处理,以研究其临床运用规律。研究发现小青龙汤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咳嗽、胸闷、气喘和纳差等病症,用药以其原方药物为主,多配伍茯苓、陈皮、白术等健脾利湿药物以治脾虚之本,以及杏仁、苏子、葶苈子等具有宣肺平喘作用的药物以治标。  相似文献   

12.
双黄连粉针剂系由连翘、金银花、黄芩提取物制成的无菌粉末,具有清热解毒、辛凉解表、轻宣透邪、抗炎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有对抗效果。用于外感风热、咳嗽气促、咽喉肿痛、咯痰色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腺炎、轻型肺炎见上述证候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由于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的报告也逐渐增多。现将我院发生的1例过敏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详细辩证,总结归纳出治疗肝炎病“几种主要方法”。即解表退热去黄、化浊除湿退黄、活血化瘀软坚、补血养肝、补益肝肾、清热利湿消肿等。用于临床,取效快、疗程短。现将其运用分述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4.
复方五味子软胶囊是由五味子、远志、柏子仁等经超临界流体萃取制成的制剂。主要药味五味子具有上敛肺气、下滋肾阴兼有补肾宁心之功效,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与远志、柏子仁等味药配伍,具有解表除烦,养心安神、镇静助眠的作用,用于精神不安、失眠健忘、虚烦不眠、夜寝多梦等症。五味  相似文献   

15.
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小青龙汤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给药1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病情、证候积分、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肺功能改善及安全性情况。结果:小青龙汤和西医常规治疗相比,疾病临床疗效、证候积分、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肺功能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喘息、哮鸣音、胸闷、咯痰单项计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青龙汤组优于西药对照组。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小青龙汤治疗哮喘急性期有较好疗效,尤其对哮喘主要症状喘息、哮呜音、胸闷、咯痰的改善方面具有优势,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小青龙汤的病机特点为表寒外束,水饮内停,内外合邪,两寒相感,而致发病。外感多因风寒,内因多为寒饮,与脾、肺、肾相关。肺间质纤维化病机关键为肺中虚冷,肺络痹阻为其主要病理特点,其形成根本原因在于阳气不足,阳虚体质是寒饮的主要内因,临床以温肺化饮为基本治则,恰合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意。小青龙汤为辛温峻剂,是治疗寒饮咳喘的经典方,但用之不当,可出现变证,因此使用时要求辨证准确,剂量适宜,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成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治疗哮喘的经典方药,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本文基于小青龙汤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查阅和总结了近些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对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联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80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小青龙汤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小青龙汤联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痰液量。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5.00%(P <0.05);观察组患儿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 <0.05);观察组患儿的痰液量少于对照组患儿(P <0.05)。结论:采用小青龙汤联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较好,不仅能改善患儿的病情,还能促使患儿加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双黄连的方证及临床适用范围。[方法]结合中医理论,从本草论述、温病学角度、六经角度探讨双黄连的功效及临床适用范围。[结果]双黄连主要成分是银花、黄芩、连翘,主要用于清热解毒,但其并无疏风解表之功效,之所以认为其有疏风解表作用是在于对银翘散的误读;双黄连证当属于阳明病的里实热证,不适用于感冒初起的表证治疗。[结论]双黄连只是清解里热,而无疏风解表之功,所以临床上其并不适用于感冒初起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寒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寒哮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寒哮的小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中药小青龙汤、西药氨茶碱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IgE、EOS、IL 4、IFN 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小青龙汤可显著降低血IgE和EOS水平,降低血清IL 4和增高IFN γ水平,其明显优于氨茶碱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细胞免疫紊乱状态,减轻和控制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