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抽取9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快速止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水中分娩对孕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自愿水中分娩,无禁忌证,具有适应证的孕妇40例,为观察组,同期足月头位阴道分娩,无并发症的孕妇40例为对照组。对水中分娩组失血量进行统计,产后各时段出血量,产后平均血红蛋白进行比较。结果:水中分娩组与正常分娩组比较,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分娩组和正常分娩组失血量进行比较,水中分娩未增加产后出血风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116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全面护理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总有效率;产后30min和产后2h出血量;护理前和护理后产妇情绪状态的差异.结果:全面护理组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全面护理组产后30min和产后2h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情绪状态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全面护理组情绪状态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不良情绪,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护理要点,评价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收治29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资料,评价护理效果;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止血时护理,协助医师止血、体征监护、心理支持;止血成功后据病情、初步止血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加强生命体征、尿量以及精神状态监测,积极寻找控制病因诱因,对部分病情相对较轻者给予子宫按摩等理疗,及时发现新出血,积极引尿,适当安排新生儿早触、吸允训练;康复阶段护理加强护理干预,指导建立健康的饮食、作息、行为习惯,预防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产妇均痊愈出院,产后出血量(650±40)ml,无复发;未发生休克、感染、精神障碍等并发症,未发生护理差错。结论:配合用药、手术等方法,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给予阶段性护理,加强监护,开展护理干预,止血效果较好,复发率低,多数患者可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5.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表现及护理经验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从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56例,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高危因素及不同程度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56例患者全部治愈,占100%,早期实施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及止血处理,继而按摩子宫和注射宫缩剂有效36例,宫腔填塞18例,子宫切除2例,护理效果满意。结论警惕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做好产妇监测,积极做出相应护理措施,才能提高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式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5%)明显高于对照组(83.2%),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85.7%),均差异明显.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4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积极的护理措施,给予产妇按摩子宫、药物治疗、宫腔纱条填塞法等治疗和护理.结果 所有产妇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患者,患者子宫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产后2 h是产后出血发生高峰期,护理时应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恢复情况,发生产后出血应首先确定病因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早期对产妇进行按摩子宫等方法促进子宫恢复,避免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 [方法]对某院进行分娩的48例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32例有宫缩乏力但没有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精神极度紧张的为39例,占81-25%;对照组精神极度紧张的为11例,34.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产妇子宫发育不良18例,占38.89%;对照组产妇子宫发育不良4例,占1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9.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989~1991年全国30个省统计资料显示,孕产妇死亡率为87.8/10万,农村为109.3/10万,城市为47.2/10万;产科出血占死亡产妇的49.9%,其中产后出血占产科出血的87.8%[1]。 1990年10月第3版《妇产科学》正式将产后出血定义为胎儿娩出后 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产后出血量中以胎儿至胎盘娩出时出血最多,占产后 24 h出血量的 69. 27%,产后2 h占总量的80.46%[2]。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31例.在所有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回顾性患者临床资料与护理效果.结果:经有效治疗与护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并未发生子宫切除、输血以及死亡等情况.结论:加强产妇宫缩发理性产后出血,高度重视高危因素,并予以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有效保证产妇安全,促进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新型宫腔止血囊作为药物治疗无效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首选止血方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开展了经阴道分娩,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一线治疗子宫出血而无减轻趋势者,快速使用新型止血囊宫腔填塞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估止血囊放置前后出血量、前列腺素类宫缩剂使用距止血囊放置时间、产后24小时总出血量、止血失败率、输血率及输血量、分娩前后血红蛋白(Hb)水平等指标(研究组);并与新型止血囊尚未投入临床期间(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同样发生经阴道分娩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而采用自制手套水囊填塞为二线治疗的患者(对照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新型止血囊研究组时期和自制手套水囊对照组时期,经阴道分娩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89,P<0.01);研究组期间共88例发生宫缩乏力出血药物治疗无效而积极采用新型止血囊宫腔填塞,止血成功率94.3% (83/88),对照组期间采用自制水囊止血者23例,止血成功率为91.3%(21/23),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时期宫腔水囊填塞率分别为7.9%(88/1 113)和2.4%(23/974),x2 =31.72,P<0.01.研究组止血囊放置前出血量为1 000(500 ~2 900) mL,明显少于对照组自制水囊放置前出血量1 300(650 ~2 300)mL(Z=-2.98,P<0.01);研究组产后24小时出血总量1 245(520 ~5905)mL,也明显少于对照组1 515(900 ~4 065)mL,Z=-2.63,P=0.01,前者前列腺素类宫缩剂使用距止血囊填塞时间为30(10 ~60)分钟,明显短于对照组45(15 ~290)分钟,Z=-2.93,P<0.01.研究组输血率为42.0%(37/88),低于对照组91.3% (21/23),x2=17.73,P<0.01;其产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3(2 ~15)与4(3~7)天,Z=-2.58,P=0.01].两组宫腔水囊止血失败主要原因为水囊脱落和压迫不良;两组均无子宫内膜炎、子宫坏死、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经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者,一旦发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尽早使用宫腔止血囊能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及降低输血率.防止止血囊脱落对宫腔水囊填塞成功止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药物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随着剖宫产率增加,宫缩乏力已成为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目前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文章主要探讨药物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研究近况,包括单种药物治疗及联合药物治疗,从而对此病的药物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可能高危因素及各种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2011-2015年分娩并诊断为产后难治性出血的120例产妇(难治性出血组),按照1:1选取同期非难治性出血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探讨可能诱发产后难治性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分析各种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结果难治性出血组的宫缩乏力(65.00%)、产妇高龄(26.67%)、经产妇所占比例(62.50%)、既往人流史所占比例(43.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89、14.797、9.624、18.919,均P<0.05);宫腔填塞纱条或球囊28例、盆腔动脉栓塞18例、子宫动脉结扎17例、改良Blynch缝合法34例、子宫动脉结扎+改良Blynch缝合23例,各组患者术前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094,P>0.05),改良Blynch缝合、子宫动脉结扎+改良Blynch缝合法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宫腔填塞纱条或球囊、盆腔动脉栓塞、子宫动脉结扎处理的患者( t值分别为3.194、2.781、3.601、2.295、2.338、2.267,均P<0.05),子宫动脉结扎处理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宫腔填塞纱条或球囊、盆腔动脉栓塞( t值分别为2.816、2.339,均P<0.05);宫腔填塞纱条或球囊、改良Blynch 缝合、子宫动脉结扎+改良Blynch缝合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82.14%、82.36%、86.69%,均显著高于子宫动脉结扎患者(χ2值分别为4.194、4.338、4.205,均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宫缩乏力(OR=1.817)、产妇高龄(OR=1.396)、初产妇(OR=1.504)是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宫缩乏力、产妇高龄、分娩史、既往人流史是产后出血并发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综合考虑术后出血量和止血成功率,子宫动脉结扎+改良Blynch缝合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较为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对剖宫产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7年7月本院行剖宫产且具有出血高危因素产妇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3组产妇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予以缩宫素10U经宫体内注射,预防组同时注射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250μg,选择组在宫缩乏力时加用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250μg,对照组不予其他用药。比较3组产妇术中及产后2h、24h出血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出血发生率,产后24h血红蛋白(Hb)降低值。结果:预防组产妇的术中、术后2h、24h出血量及产后24h内Hb下降值均低于另外两组(P0.05),产后出血率预防组(20.0%)治疗组(46.7%)对照组(60.0%)(P0.05);产后2h、24h时SBP、DBP比较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3.3%)低于预防组(23.3%)和治疗组(20.0%)(P0.05),但均在短期内自行缓解,无须特殊处理。结论:剖宫产胎儿娩出后早期使用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能够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有效防治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两组产后2,24h出血量、第三产程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对照组治疗无效患者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所有患者若多次经重复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无效,应立即行手术治疗,并注意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2,24h产后出血量分别为(676±86),(751±70)ml,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38±62),(281±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为(5.1±1.9)h,显著长于观察组的(2.1±1.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后47例患者停止大出血,其总有效率为69.1%(47/58),而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无效的21例患者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5.2%(20/21).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后的71例患者,血压上升2例,面部潮红2例,轻度头痛1例,腹泻3例,恶心、呕吐3例,共11例,其发生率为15.5%(11/71),但均较轻微,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在24h内缓解,并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行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24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 s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下显示出血部位,用明胶海绵栓塞出血的子宫动脉,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24例中有22例(91.7%)患者出血部位栓塞成功,达到止血目的;2例(8.3%)失败经腹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8.3%)胎盘植入患者经栓塞后,并给予甲氨蝶呤(MTX)治疗,术后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安全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及保留生育功能等优点,其为目前治疗产后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NO、NOS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峰  张建平  温岩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333-1336
目的:探讨血清NO及NOS在预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孕妇180例,因臀位、社会因素、骨盆狭窄、胎儿宫内窘迫等行剖宫产术,按产后24 h内出血量≥500 m l分为产后出血组(n=47)及非产后出血组(n=133)。所有孕妇于剖宫产术麻醉前30 m in及术后2 h测血清NO及NOS,术中娩出胎儿后于子宫切缘上缘及胎盘母体面中央无钙化区分别取子宫肌组织及胎盘组织各一,切片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iNOS的表达,准确收集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产后出血组术前、术后血清NO及NOS含量较非产后出血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NOS预测产后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血清NO值;从SABC免疫组化结果可见在子宫肌及胎盘均有iNOS表达,产后出血组子宫肌和胎盘的iNOS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非产后出血组,P<0.05;经等级相关检验,子宫肌、胎盘组织iNOS的表达强度随术前血清NO、NOS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NO、NOS水平可以正确反映子宫、胎盘NOS的活性,可作为预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1项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胡群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3):2053-2056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影响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采用根据相关文献制定的可能自然分娩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影响因素自编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调查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32例自然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和同期在该院产科分娩的无产后出血的2 078例自然分娩产妇,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自然分娩产后出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结果:母婴早接触吸吮是自然分娩产妇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保护因素,而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不良产程干预和妊娠并发症是自然分娩产妇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自然分娩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孕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且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收集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产科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住院待产的1000例孕妇,前瞻性观察的时间为产前1个月到产后24h,观察产后出血量以及可能的危险因素,并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 进入研究的1000例孕妇,研究过程中自动退出12例,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疾病或者事故导致不能参加试验的8例,随访结束时共980例,产后24h内出血产妇60例(6.12%),其中500~1000mL27例(45.00%),〉1000—1500mL24例(40.00%),〉1500mL9例(15.00%)。321例剖宫产产后出血者42例(13.08%),659例自然分娩者产后出血者18例(2.73%)。发生宫缩乏力43例(4.38%),胎盘因素30例(3.06%),软产道裂伤20例(2.04%),凝血功能障碍10例(1.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前置胎盘的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性分别是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产后出血的3.252、2.344、1.289、0.233、5.411、2.456倍。结论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分娩胎儿数量、血小板减少、前置胎盘是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上要加强这些危险因素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