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分析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代谢指标.结果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性别、吸烟对比组之间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压、体重指数、血脂、血液流变学正常组和增高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随病程延长及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赖、血压、体重指数、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增高而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依诺肝素组,入选对象为确定DR患者.对照组用胰岛素、ACEI、Statin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依诺肝素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诺肝素1mg/kg.d皮下注射,连续12周.结果依诺肝素组视网膜病变及视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皮下注射依诺肝素联合降压、降糖、降脂治疗DR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5.
对DR患者38例,DM患者65例及正常组100例,检测Lp(a)、TC、TG、HDL-C、LDL-C、ApoA1、FPG、FINS、FC肽等.结果①DM患者Lp(a)水平较正常组高(P<0.01);②DR组比DM组Lp(a)升高(P<0.01);③DM患者的Lp(a)浓度与TC、LDL-c、ApoB、是否合并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与空腹C肽水平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发现ApoB对DMLp(a)浓度影响最大.结论脂蛋白(a)及其相关因素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尿酸等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对43例2型糖尿病患者(19例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4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灌注压、收缩压、舒张压、眼内压等指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多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视网膜灌注压是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更有力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抵抗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 方法 将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T2DM未合并DR组(DM组)95例、单纯型DR组(SDR组)62例和增殖型DR组(PDR组)30例.ELISA法检测187例T2DM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 结果 PDR组和SDR组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DM组(P<0.01或P<0.05);而且经校正性别、年龄和BMI后,PDR组抵抗素水平仍显著高于DM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R患者血清抵抗素与BMI、SBP、空腹胰岛素和HOMA-IR呈显著性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抵抗素水平与PDR显著相关(OR=1.164,P<0.05). 结论 血清抵抗素水平与DR相关,抵抗素可能参与DR尤其是PDR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机选择130例糖尿病(DM)患者,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DR组和NDR组,分析病程、空腹血糖、血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DN)几个因素.结果DR发生率65.39%.主要与病程、空腹血糖、血脂有关.结论病程越长,空腹血糖越高,总胆固醇(T-Ch)和低密度脂蜜白胆固醇(LDL-C)越高,DR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1(TIMP-1)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及正常对照组(NC组)血清MMP-9、TIMP-1、Ⅳ型胶原(CIV)水平进行检测,并按眼底结果分为三组:未合并视网膜病变(NDR)组25例,单纯型视网膜病变(SDR)组32例,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组18例进行组间比较。结果DM血清TIMP-1、CIV的水平是升高的且随着DR病情程度进展及病程的延长愈加明显,而MMP-9及其MMP-9/TIMP-1比值呈相应递减趋势,MMP-9水平与UAER、FBG显著负相关,TIMP-1水平与UAER、血压呈正相关。结论MMP-9及TIMP-1参与DR发生发展,检测其血清水平可反映DR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DR患者76例141眼行分次全视网膜光凝和黄斑区局灶性光凝。术前,术后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野等。结果术后随访6~28个月,出现角膜损伤1231眼(87.2%),玻璃体出血1眼(0.7%),视网膜大血管损伤13眼(9.2%),视野缺损93眼(65.9%),黄班水肿加剧24眼(17.0%)。结论倍频Nd:YAG激光治疗DR中并发症的出现与疾病的程度,激光计划的制定,激光参数的选择,患者在术中的配合,操作者的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多元醇-肌醇代谢异常,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自由基的作用,二酰基甘油-蛋白激酶C(DG-PKC)系统的活化及细胞因子的作用等因素有关,本文对近年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3.
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进展与微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视网膜缺血、缺氧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观察血液流变学改变 ,分析其与DR的关系 ,旨在探讨DR的影响因素 ,为防治DR提供理论依据。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糖尿病 (DM )诊断系符合ADA诊断标准的 2型糖尿病患者 10 0例 ,年龄≥ 60岁。分为 2个亚组 :DR组 3 9例 ,男2 1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68.1± 5 .8岁 ,平均病程 6.5± 4.6年 ,单纯性DR 3 0例 ,增殖性DR 9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DR)组 61例 ,男 3 2例 ,女 2 9例 ,平均年龄 66.5± 6.1岁 ,平均病程 5 .8± 4.9年。两组均口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1304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均进行眼底检查。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DR组与非DR(NDR)组,分析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DR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与NDR组相比,DR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女性中总胆红素与DR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DR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在男性中,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DR的发生呈负相关(P<0.01)。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平滑曲线拟合显示在女性中,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DR发生风险呈U型关系;在男性中,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DR发生风险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在男性中,总胆红素每增加1μmol/L,DR的发生风险降低8%(OR=0.92,95%CI 0.88~0.98,P<0.01);间接胆红素每增加1μmol/L,DR的发生风险降低9%(OR=0.91,95%CI 0.84~0.96,P<0.01)。在女性中,当总胆红素<12.8μmol/L时,总胆红素每增加1μmol/L,DR发生风险降低17%(OR=0.83,95%CI 0.72~0.95,P<0.01);当总胆红素≥12.8μmol/L时,每增加1μmol/L,DR发生风险增加10%(OR=1.10,95%CI 1.01~1.20,P<0.05)。当间接胆红素<9.8μmol/L时,间接胆红素每增加1μmol/L,DR发生风险降低20%(OR=0.80,95%CI 0.68~0.94,P<0.01);当间接胆红素≥9.8μmol/L时,间接胆红素每增加1μmol/L,DR发生风险增加13%(OR=1.13,95%CI 1.01~1.25,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中,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DR患病风险存在U型关系,在男性患者中,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DR患病风险呈负相关关系,直接胆红素与DR患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将95例2型糖尿病(T2EDM)患者根据有无眼底视网膜病变分为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BDR组)、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组)及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护骨素水平,同时选择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4JD例健康者为对照。结果糖尿病各组血清护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DR、PDR组的护骨素水平均高于NDR组(P〈0.01),且PDR组的护骨素水平高于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P〈0.05)。Logistic分析示血清护骨素水平升高是T2DM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证实T2DM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清护骨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护骨素可能在T2DM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糖尿病对眼睛的影响很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 ,DR的发生率在糖尿病发病 5年时为 2 5 % ,15年后可高达75 %~ 80 % [1] 。  中国传统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已有悠久历史 ,在大量的中医文献中记载了有关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处方用药及预防调护等丰富宝贵的资料。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类似于中医学的视瞻昏渺、暴盲等 ,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机是肝肾亏虚 ,并在此…  相似文献   

18.
对正常对照者及糖尿病患者分别测P-ERG潜伏期ln25、lp50、ln95及其波幅an25、ap50、an75.结果DM患者视网膜尚未出现病变时,P-ERG的潜伏期已延迟,随着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进一步延迟,但未达显著性差异.DR及各期波幅下降不显著.P-ERG的潜伏期及波幅与视力无关.结论P-ERG可作为发现早期DR的检查工具,P-ERG潜伏期比波幅具更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及病变程度分为三组,无视网膜病变组(NDR),非增值性视网膜病变(NPDR)和增值性视网膜病变(PDR),测定其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清C肽水平,及其他可能影响视网膜病变发展的因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NDR组比较:空腹C肽(FCP)在NPDR组和PDR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DR组更低于NPDR组(P〈0.05);餐后2小时c肽(PCP)在NPDR组和PDR明显低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DR组低于NPDR(P〈0.01);糖尿病病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在PDR组明显高于NDR(均P〈0.01)和NPDR组(均P〈0.05),在NPDR组高于NDR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P、糖尿病病程、GHbA1c、ACR、SBP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独立相关。结论餐后2小时c肽水平降低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勃起功能障碍(ED)的关系。方法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组(DR组)22例、T2DM无视网膜病变组(非DR组)92例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评分,比较两组间的评分情况。结果DR组的评分明显低于非DR组(P〈0.05),DR组的ED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R组(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E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