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证候要素、体质类型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对52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确定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中医体质类型,并对中医证候要素及中医体质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证候要素主要为气虚(63.5%)、血瘀(51.9%)、痰湿(50%)和内火(30.8%)。体质主要为气虚质(57.7%)、痰湿质(34.6%)和血瘀质(28.8%)。体质与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气虚质与气虚、痰湿、内火显著正相关;痰湿质与痰湿、气虚显著正相关;血瘀质与血瘀、痰湿显著正相关。结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证候要素以气虚、血瘀、痰湿、内火为主;气虚质、痰湿质和血瘀质是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主要体质;中医证候要素与中医体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缺血性中风恢复期(2~24 周)患者的体质、证候分布特点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62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中医体质问卷及中医四诊资料采集,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量表判断中医体质,根据<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确定中医证候,并进行中医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体质主要为瘀血质(20.97%)、痰湿质(18.71%)、气虚质(16.29%),证候主要为血瘀证(25.81%)、痰证(20.97%)、气虚证(16.45%)、阳虚证(15.16%).主要体质与证候相关分析显示,瘀血质与血瘀证、痰证、气虚证显著正相关,痰湿质与痰证、血瘀证、阳虚证显著正相关,气虚质与气虚证、血瘀证、痰证显著正相关.结论 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是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其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临床缺血性中风病例,探讨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相关性,为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制定统一表格,采集283例受试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资料,由课题组指派经过严格培训的专业人员,对已经入组的受试者,集中进行统一的证候评价,得出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283例受试对象总体上以气虚证和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经聚类分析,结合各证候要素在受试者中所占比例,可见,脑梗死受试者的主要证候表现均为气虚血瘀证.受试者中表现为二证相兼和三证相兼的比例最高,一证独见的受试者中,以“气虚”和“血瘀”型最多;二证并见的,以“血瘀+气虚”型最多,三证并见的,以“血瘀+气虚+痰湿”最多;四证并见的,以“内风+内火+血瘀+气虚”最多.由此可见,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最常见的证候要素.结论:缺血性中风患者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的证候表现,证候要素的组合复杂,出现频率以二证、三证组合为最多,多表现为气虚、血瘀的单独出现或相互组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康益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河南省中医院脑病科门诊治疗的6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益胶囊。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比较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康益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COS患者证候要素,为其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82例PCOS患者的中医症状、舌象、脉象等四诊信息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了解其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结果:特征根1的公因子有18个,经同质性合并,共提炼出10个病性类证候要素:痰湿、阳虚、血瘀、气虚、气滞、气郁、阴虚、血虚、精亏、热火。3个病位类证候要素:肾脏、脾脏和肝脏,最终累及的靶器官是胞宫。结论:因子分析是确定PCOS常见证候要素的有效方法,PCOS患者最多见的证候要素为痰湿、阳虚、血瘀,病症的靶位器官为胞宫,涉及肾、脾、肝脏。为PCOS的中医辨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因子分析,初步探索胃癌术后中医证候要素,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287例胃癌术后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资料,经一般性描述分析后进行因子分析,归纳证候要素。结果:经频数分析,常见症状为神疲乏力、纳呆、形体消瘦;根据因子分析,公因子有9个,证候要素的病位在脾、胃、肝,病性为气虚、脾虚、阴虚、血瘀、痰湿、气郁、气逆。提示的中医证型:脾胃虚寒证、血瘀证、胃阴亏虚证、肝郁脾虚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及脾气虚证。结论:应用因子分析规范胃癌术后中医证候要素,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胃癌术后辨证规范化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失眠症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494例失眠症患者四诊信息,依据症状的出现率并综合专家意见,最终筛选50个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因子分析共提取15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7.12%,经分析涉及病性类证候要素为火热、血虚、气滞、阴虚、痰湿、气虚、血瘀,病位类为肝、心、肾、脾。结论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失眠症中医证候要素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中医证候类型。方法前瞻性中医证候学横断面调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眼科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的NAION患者254例纳入本研究,采用经文献调研及专家咨询后确定的中医证候学调查表对纳入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提取中医四诊信息。将所收集的资料输入数据库,对证候学资料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合中医诊断学和临床专业知识对NAION的主要中医证候类型进行初步归纳总结。结果剔除NAION患者四诊信息中频次低于8%的指标,最终筛选出50个较为常见的症候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4个,累计方差贡献率77.654%。选取因子载荷绝对值≥0.4的变量作为公因子的成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4个公因子分别解释为类阴虚火旺证、类气虚血瘀证、类肝郁气滞证、类气滞血瘀证。结论类阴虚火旺证、类气虚血瘀证、类肝郁气滞证、类气滞血瘀证是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常见基本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症状、舌脉象及证候要素特征。方法收集15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体征等资料,建立临床数据库,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临床知识确定中医证候要素。结果因子分析共提取12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4.332%,结合中医证候学进行判断,可归纳为阳虚证、血虚生风证、气虚证、气虚血瘀证、血虚夹瘀证、湿邪内蕴证、气阴两虚证、阴虚证、痰邪内阻证。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证素不外乎虚实两端,治疗应在益气、养血、养阴、温阳、活血、除湿、化痰的基础上,重视祛风治法。  相似文献   

10.
283例首治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证候要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首治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式对283例中晚期NSCLC患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的采集,对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因子分析提取8个因子(F),F1为痰湿证,F7为痰热证,F2、F3、F6均为阴虚证,F4为气虚证,F5、F8为血瘀证;聚类分析共聚为4类,经中医辨证分别为气虚证、阴虚证、痰证、血瘀证。结论:气虚证、阴虚证、痰证、血瘀证构成首治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基本证候要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过因子分析的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证候要素分布与传统人为中医辨证分析结果的符合程度,为慢性心力衰竭证候分布的数据挖掘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计前瞻性中医四诊信息观察表,选取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12例,观察其中医症状特点,通过因子分析提取证候要素,并将因子分析的证候分布结果与传统人为中医辨证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因子分析结果得出14个公因子,根据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包含6种证候,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气虚血瘀137(43.91%)气虚血瘀水饮58(18.59%)气虚47(15.06%)阳虚27(8.65%)阳虚血瘀水饮26(8.33%)血瘀17(5.45%)。(2)因子分析的证候分布结果与传统人为中医辨证分析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基于因子分析的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分布以气虚血瘀最常见,这与传统人为中医辨证分析结果一致,但因子分析法不能代替传统中医辨证,或可对传统中医辨证结果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四诊证候要素,为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的明确及其辨证临床诊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案,采用专门设计制定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医证候观察的量表,对224例纳入研究调查的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数据采集,通过频数分析及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进行证侯要素的提取,最后归纳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疾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结果:因子分析提取6个证候要素作为公因子,综合分析观察对象的证候要素,其中包括虚证,气虚,痰浊,阴虚,血瘀,阳虚。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属"喉痹""舌喑""中风舌本病""喑痱""喉喑"等病名,病位在脑,病症在咽喉,涉及脏腑主要脾、肝、肾三脏,次为心,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脾)气虚,标实主要为血瘀、痰浊,故多以补虚、化痰等立法诊治。结论: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吞咽功能障碍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进行数据的分析研究是可行而有价值的,可深入的剖析证候的的分布特点及规律,揭示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学特点,为疾病的的辨证施治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中风病恢复期证候要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斌 《江苏中医药》2007,39(1):27-29
目的:研究中风病恢复期证候要素的分布。方法:运用自制中医四诊信息调查表对中风病发嫡不同时点进行前瞻性临床调查,从中选取恢复期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提取恢复期证候要素。结果:中风病恢复期证候要素的特点是以虚证为主,虚证包括阴虚、气虚。结论:中风病恢复期证候要素的研究.为中风病发病不同时点的证候要素的确立提供了支持。将推动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的建立.为最终建立中风病痛证结合的评价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楠  王本国  何丽  林棉 《新中医》2013,(1):21-23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合并脑微出血(CMB)患者中医证候的演变,并探讨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348例,常规行核磁共振T2梯度回波加权扫描(GRE-T2*W)I,分为合并CMB组及不合并CMB组。入院后2天、2周及12周分别进行中医证候采集,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点中医证候组成及演变。结果:对348例急性中风患者入院2天进行中医证候采集,显示实证为主,虚证较少,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痰证>血瘀证>火热证>风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入院后2天合并CMB组与不合并CMB组比较,血瘀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它证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合并CMB组出现痰证及血瘀证的频率最高,而不合并CMB组出现痰证及火热证频率最高。入院2周合并CMB组与不合并CMB组比较,血瘀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它证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均以出现痰证及血瘀证的频率最高。入院12周合并CMB组与不合并CMB组比较,血瘀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它证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均以出现血瘀证的频率最高。结论:合并CMB的急性中风患者,血瘀证作为缺血性中风的主要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贯穿整个病程的始终,成为核心证候,血瘀证与合并CMB的中风具有相关性,建议对此类患者进行活血化瘀的二级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患者以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诊疗常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两组疗程均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体征,并且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以及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对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上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血脂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能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特点。方法:对64例入选的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按照中医辨证进行证候要素分析,并分析其主要证候要素对呼吸紊乱指数(AHI)、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及体重指数(BMI)的影响。结果:痰湿证、气虚证相对其他证候要素多见,分别为46例(71.9%)、39例(60.9%),其次为血瘀证16例(25.0%)。ESS评分、AHI的平均秩及BMI平均秩在有痰湿证、血瘀证的患者中显著增高(P0.05)。结论:痰湿证、气虚证是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的常见证候要素,其次为血瘀证。BMI可作为高血压合并OSAHS痰湿证、血瘀证的一项评价指标。痰湿、血瘀会加重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的各种主观症状、嗜睡程度。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低危组证候要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低危组证候要素,为该病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案,按统一的诊断、纳入、排除标准,选取高血压病低危组患者130例,观察中医四诊信息,通过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提取证候要素。结果:因子分析结果得出13个公因子(证候要素),对130例患者证候要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血瘀占43%,气虚占33%,火占20%,痰占4%。结论:高血压病低危组主要证候要素是血瘀、气虚;次要证候要素是火、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稳定型心绞痛证候要素,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案,选取经冠脉造影证实的25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观察其中医症状特点,通过因子分析提取证候要素并对其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因子分析结果得出6个公因子(证候要素),其分布情况为血瘀占37.8%,气虚占33.1%,痰浊占16.7%,阴虚占12.4%.结论 稳定型心绞痛主要证候要素是血瘀、气虚;次要证候要素为痰浊、阴虚;病位在心,主要涉及肾、脾两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末梢微循环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96例,对所有患者行NIHSS评分、中医症状与体征积分、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评分及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检查,统计并分析数据的分布及相关性。结果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末梢血液灌注量与年龄、NIHSS积分、中医症状与体征积分均呈直线负相关(P 0. 05);证候要素上与气虚证存在显著直线负相关(P 0. 01),气虚组的末梢血液灌注量低于非气虚组(P 0. 05)。余证候积分无统计学上的相关性(P 0. 05);证候表现及分布上,以痰湿证候为最多,其次为内火证和气虚证。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年龄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或气虚证候越明显,则其末梢微循环越差,且在此阶段内表现最明显的证候为痰湿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无合并疾病四诊分布特征及证候要素,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本底资料。方法: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10月—2018年3月多中心观察了1158例,其中无合并疾病患者117例(10.10%),有合并疾病患者1041例(89.90%),采用描述性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无合并疾病患者的四诊分布特征及证候要素。结果:①频数分析:频率分布超过20%的症状,其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胸闷,胸痛,舌质紫黯,舌下脉络青紫,面色晦黯,生瘀点瘀斑,身重,疲乏,脉滑,口唇青紫等34个症状;②因子分析:证候要素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痰湿血瘀气虚气滞阴虚、火热气虚痰湿气虚血瘀。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无合并疾病时四诊分布特征常见10个表现为:胸闷,胸痛,舌质紫黯,舌下脉络青紫,面色晦黯,生瘀点瘀斑,身重,疲乏,脉滑,口唇青紫,证候要素归纳为痰湿,痰湿血瘀,气虚,气滞阴虚,火热,气虚痰湿,气虚血瘀,为临床辨证论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