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其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于2015年和2016年对某医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2015年调查424人,2016年调查376人。躯体3维度均为亚健康的检出率分别为6.8%和5.9%,心理3维度均为亚健康的检出率分别为2.8%和3.7%,身心6维度均为亚健康的检出率分别为2.8%和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生、高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差、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是亚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医学院大学生亚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加强健康教育与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高校在职教职工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病状况,探讨GER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10~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 ,使用"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协作组"推荐的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对海淀区三所高校在职教职工进行GERD抽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对危险因素进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海淀区三所高校在职教职工GERD的患病率为0.69%,典型症状发生率为9.57%,单纯症状者占8.88%。运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统计方法 ,被调查人群的健康状态、生活压力、胃肠道疾病和胃肠肿瘤家族史对GERD患病率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海淀区高校在职教职工人群GERD患病率相对较低,典型症状发生率相差不大,但单纯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健康状态、生活压力以及胃肠道疾病和胃肠肿瘤家族史为GER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贺州市部分职业人群亚健康状态病理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相关的干预措施。 方法 2014年1-12月选择贺州市不同职业的人群50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应用亚健康症状问卷展开,了解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同年龄、学历、性别以及职业人群的亚健康得分,分析影响职业人群亚健康状态病理因素。 结果 发放的500份问卷中收回的合格问卷475份,有效收回率为95.00%。475名调查对象中219名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的发生率为46.11%。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亚健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40岁以上人群的亚健康得分明显高于40岁以下人群。不同学历人群的亚健康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在亚健康状态的各项评分为疲劳症状(22.4±2.5)、精神症状(16.2±0.3)、免疫力症状(7.7±2.2)、心血管/胃肠道症状(8.2±3.3)以及总分(53.2±4.9)均高于男性在亚健康状态的各项评分疲劳症状(18.3±2.3)、精神症状(12.4±0.1)、免疫力症状(4.7±2.4)、心血管/胃肠道症状(4.9±2.3)以及总分(46.3±3.7)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业人群的亚健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医疗卫生及教育工作人员的得分最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为接受超出自身能力的工作、工作竞争,而亚健康状态的保护因素则包括白天适当放松休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有谈心的对象。 结论 2014年亚健康状况广泛存在于贺州市不同职业的人群中,其中从事医疗卫生及教育工作的人群更为常见,并且以4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更为多见;根据亚健康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展开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与行为习惯、积极调整工作状态,预防亚健康状态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陕西省某医学院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陕西省某医学院本科各年级776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对其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该医学院大学生亚健康整体检出率为31.19%,不同年级和月生活费的学生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饮食情况、体育锻炼情况、熬夜情况、就业压力、手机使用情况、情绪情况和心理状况是医学院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按时吃饭、规律锻炼是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保护性因素(OR<1),经常熬夜、就业压力大、使用手机时间过长、焦虑情绪以及不健康心理感受是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OR>1)。结论该医学院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低于非医学院校学生,保持规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状态,坚持体育锻炼,合理科学地使用手机,及时疏导就业压力和负面情绪,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状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庆市大学生亚健康的现状及其健康危险行为因素,为大学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三所大学1903名大学生进行一般情况、自编青少年亚健康危险行为因素调查问卷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调查。结果:重庆市大学生亚健康症状的检出率为42.8%。女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于男生(P<0.05);低年级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于大三年级(P<0.05);师范类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于医学类和理工类学生(P<0.05);学习压力较高者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于压力一般和较低者(P<0.05);睡眠时间小于八小时的大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于睡眠时间大于等于八小时的大学生(P<0.05)。影响大学生亚健康症状的主要危险行为因素有偏食行为、无大强度运动行为、无小强度运动行为、非故意伤害行为、故意伤害行为、自杀行为、滥用药物行为和网络成瘾行为等。结论:大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较高,与多种健康危险行为因素有关,相关部门应该区别对待进行干预,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某大学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某大学学生的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现况研究的方法,利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适应不良自评量表》和《中国身心健康量表(CPSHS)》作为调查工具,对长江大学在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相关影响因素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68.30%,其中第一、二类人格类型占56.70%、适应不良发生率为11.81%、身心健康障碍发生率为34.6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是非障碍型人格的保护因素;家庭结构不完整(缺陷)、身心不健康(精神病性异常)均是促进障碍型人格发生的危险因素。焦虑、精神病性及障碍型人格是促进适应不良发生的因素。女性、适应不良C因子、障碍型人格是身心健康障碍发生的促进因素;而独生子女身心健康状况要好于非独生子女,是身心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大学生在人格、适应不良和身心健康这三个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亚健康状态,影响大学生发生亚健康状态的因素主要有学校、家庭等客观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的人格特征及主观精神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虹口区不同职业人群的亚健康状况,以期为亚健康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职业人群所在单位或部门为抽样单位,从警察、教师、"两卫"机构医务人员(注:"两卫"机构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事业单位)、公务员4类职业人群中抽取1931人进行亚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770份,亚健康发生率为72.6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婚姻、职业、日均睡眠时间、熬夜、体育锻炼、加班、职业紧张、身心健康自评状况是亚健康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性别、职业、社会环境因素是诱发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应该针对高危人群开展健康宣教,通过来自社会、政府、家庭等各方面的支持,调整其工作、生活、行为方式,预防亚健康状态并阻止其向疾病转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用自行编制的疲劳性亚健康量表对长沙市某高校761名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发生率为35.35%,不同年级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疲劳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锻炼时间少、恋爱、经济压力大、睡眠时间少、月消费水平低等因素均是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 结论 长沙市某高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状况发生率较高,各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力度,引导大学生正确预防和消除疲劳性亚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东莞市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为其防制提供相应依据。 方法 运用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对东莞市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东莞市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自评表》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发放问卷870份,有效回收834份,回收率为95.86%,疾病人数为94例,非疾病状态740例,心理亚健康占21.62%(160/740)。医学院校和医学专业的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分别为28.57%、30.45%,均高于非医学院校10.96%、非医学专业17.30%(P<0.05);大二、大四与大五学生的心理亚健康发生率(27.86%,32.43%)高于其他年级。最主要的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症状为不明原因疲劳、充满压力、工作效率低和感到无助,均占心理亚健康人群的95.00%以上。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熬夜频繁(每天熬夜OR=7.32,经常熬夜OR=3.48,有时熬夜OR=2.58)、经济困难(困难OR=5.72,拮据OR=3.46)、身边朋友影响(内向消极OR=1.69,作息不规律OR=1.44)是导致东莞市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重要因素。 结论 东莞市大学生中,医学生、大二学生及高年级学生的发生率比较高,生活环境与个人行为习惯是发生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杭州市企业白领人群亚健康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企业白领人群健康意识和改变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杭州市市区私有企业、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员工2 156人进行亚健康状况问卷调查。采用标准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 V1.0)评估亚健康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调查问卷2 156份,回收问卷2 117份,有效问卷2 046份,问卷有效率为96.65%。2 046名调查对象中,亚健康1 062人,占51.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30岁、离异/丧偶、任职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有不良嗜好、家庭不和谐以及工作认可度低是白领人群出现亚健康的危险因素;已婚、硕士及以上学历、管理岗位、高级白领、月收入5 000元以上、经常运动、任职国有企业是白领人群出现亚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杭州市51.91%的企业白领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男性、30岁以上、离异/丧偶、在合资或独资企业工作、有不良嗜好、家庭不和谐以及工作认可度低是企业白领人群出现亚健康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孟蒂 《中国校医》2014,28(2):116-117
目的了解某大学学生的生活方式及身体健康现状,分析生活方式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自制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表和亚健康状态评估表,对该校在校大学生生活方式和亚健康状况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男生和女生的亚健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级和来自城镇的学生亚健康发生率高于低年级和来自农村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logistic回归分析看,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作息、锻炼等能明显地影响健康状况。结论学校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逐渐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防病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颈椎亚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改善医务人员颈椎亚健康状态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简单抽样法于2022年4—6月对2所三级医院和2所二级医院各个岗位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生活方式、工作因素及颈椎不适情况,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医务人员颈椎亚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实际调查医务人员1196人,有效应答1084人,有效应答率90.64%。颈椎亚健康492例,发生率45.39%(492/1084)。不同年龄、BMI、每日视屏时间、体育锻炼、睡眠时间、工作岗位、工作年限、日均工作时长、夜班频次、强迫体位、重体力工作的医务人员颈椎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41)、BMI(OR=1.581)、每日视屏时间(OR=5.825),体育锻炼(OR=0.269)、睡眠时间(OR=0.620)、工作岗位(医师OR=1.389、护师OR=1.634)、日均工作时长(OR=1.822)、夜班频次(OR=1.982)、强迫体位(OR=2.547)、重体力工作(OR=1.673)是医务人员发生颈椎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务人员颈椎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受到其基本特征、生活方式及工作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可关注高发人群针对性调整生活及工作状态,预防颈椎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浙江省直机关部分公务员人群的亚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1月-2019年1月,通过横断面研究方法对6家省级机关单位公务员进行在线调查。采用χ^2检验、Wilicoxon秩和检验对公务员亚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对公务员亚健康进行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数据1248份,被调查机关公务员的亚健康检出率为8.1%。女性公务员的亚健康检出率(11.3%)高于男性(7.2%)。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规律运动是亚健康的保护因素,高职业压力、喜爱吃辣、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少、久坐是亚健康的危险因素。结论:为了降低浙江省机关公务员亚健康检出率,政府和主管部门应重视员工职业压力,关爱女性员工健康。公务员应注意劳逸结合,改变久坐习惯,规律运动、合理饮食、保证充足和有效的睡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高校医学生的亚健康现状以及体育运动状况与睡眠状况,剖析体育运动与睡眠状况对亚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济宁市某医学高校在校的775名医学类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775名在校医学生中,躯体、心理和身心亚健康检出率分别是13.5%、12.0%、11.0%,其中,女生心理亚健康检出率为13.8%,高于男生的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9,P=0.049)。运动强度、每次运动时间、运动频次平均得分分别为(2.21±1.26)、(1.83±1.10)、(2.77±1.17),运动量平均分为(12.86±11.4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平均分为(5.62±2.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合理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是躯体亚健康的保护因素(P<0.05),而入睡时间长、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均是躯体、心理、身心亚健康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校医学生亚健康现状堪忧,睡眠质量状况一般,体育运动量偏低。低睡眠质量、低运动量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发生风险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高校女教师亚健康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广州10所高校随机抽取500名女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 V1.0),现场发放或通过网络进行调查。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9.0软件分析调查人群亚健康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80份,有效率为96.97%,调查对象主要以30~39岁(316人,65.83%)、中级职称(240人,50.00%)为主。480名调查对象亚健康评定量表总分平均为(60.89±9.43)分,生理、社会、心理亚健康子量表得分平均分别为(66.43±11.41)分、(56.74±12.85)分和(57.53±10.64)分;亚健康、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亚健康的比例分别为80.83%、76.67%、74.17%和70.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入睡时间、睡眠时长、每周不按时吃饭次数及居住环境污染情况是高校女教师身体发生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长、每周不按时吃饭次数及居住环境污染情况为广州高校女教师出现亚健康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睡眠时间<6 h、每周不按时吃饭次数(2~3次、>4次)及居住环境受到污染是亚健康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高校女教师亚健康发生率较高,建议合理膳食,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可预防亚健康。  相似文献   

16.
新疆高校知识分子亚健康症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高校知识分子常见身心亚健康症状,为进一步防治工作及提高其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 007名高校高级知识分子及处级以上管理干部的基本情况、常见身心症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在前5位常见亚健康身心症状中,易感乏力、精神紧张、失眠多梦症状的发生,在性别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精神紧张症状的发生在年龄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亚健康症状的发生睡眠状况、锻炼状况、三餐规律、工作压力有关.[结论]高校知识分子及管理干部为亚健康状态的易发人群,且存在多方面的健康影响因素,应切实做好其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天津市大学生对亚健康的认知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7—8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6所高校的54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抽取大学生了解亚健康相关知识的占31.76%,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占57.25%,52.55%的大学生表示学校从未开展亚健康相关知识讲座。本研究对12个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其中5个因素对亚健康知识认知有影响,包括年级(OR=1.379,P0.001)、母亲文化程度(OR=1.331,P=0.014)、定期做健康体检(OR=2.310,P=0.001)、他人介绍亚健康相关知识(OR=1.815,P=0.010)和阅读亚健康相关书籍(OR=0.529,P=0.001)。结论天津市大学生对亚健康的认知处于较低水平,学校需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某高校在校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等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学院-专业-年级-班级)的方法,抽取20个班级,共769名在校大学生,在各个学院辅导员及班主任的组织管理下,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统一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分析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中亚健康发生率为10.27%(79/769)。其中躯体亚健康发生率为10.14%(78/769),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10.27%(79/769)。经常饮酒(OR=5.343)、总是熬夜看书(OR=2.306)、有自杀意念(OR=3.655)是亚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大学生拥有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规则作息时间呈现较高的亚健康倾向,另外心理问题也影响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学校相关部门可开展心理干预、健康课堂等途径进行亚健康干预和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校中医临床专业大学生亚健康的现状。方法用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亚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945名大学生中,亚健康发生率为42.96%。精神不振、就业压力大和注意力不集中分别是心理、社会和生理方面发生频率最高的症状。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亚健康发生率和症状评分明显高于高收入家庭的学生。结论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军医大学学生严重亚健康症状及其相关因素,为亚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标准亚健康诊断调查表和自行设计的亚健康相关因素调查表收集相关信息,对亚健康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亚健康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53人和506人,亚健康组检出率排列前3位的临床症状为睡眠质量差(61.7%)、缺乏体育锻炼(56.4%)和注意力难以集中(43.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饮酒、睡眠不足、偏食是亚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体育锻炼、兴趣广泛、有安全感是亚健康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军医大学存在一定影响亚健康的相关因素,有必要开展系统的亚健康管理和干预等工作,切实维护军校医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