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医传统脊柱复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48例,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脊柱手法复位治疗后治愈28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2%。结论:手法复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9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斜扳手法治疗。手法治疗每天1次,共治疗3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自拟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腰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8,P=0.978);治疗后2组患者腰痛评分均增加(t=18.183,P=0.000;t=13.726,P=0.000),治疗组增加更明显(t=2.039,P=0.044)。结论: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种泰 《四川中医》2006,24(9):103-104
目的:观察脊柱小关节复位结合电针治疗青少年电脑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97例患者采用脊柱小关节手法复位结合针刺、电针操作治疗。结果:经治疗1疗程后,治愈72例(74.2%),总有效率为96.9%。结论:脊柱小关节复位结合电针治疗青少年电脑综合征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颈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服用黄连仙灵安神汤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脊柱定最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P0.01);治疗组PSQ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定点旋转复住手法治疗颈性失眠是治病求本之法,其疗效显著、简便易行、无成瘾性及依赖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对收治的颈源性高血压10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使用辩证中药方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的症状、体征评分及降压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降压疗效均有明显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有效降低血压,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吴山  田强 《新中医》2014,46(5):195-197
目的:观察脊柱推拿手法结合髂棘卡压点局部手法松解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脊柱推拿手法结合髂棘卡压点局部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31例只接受髂棘卡压点局部手法松解治疗,每周3次,治疗2周后比较2组脊柱后关节紊乱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腰椎关节紊乱发生率均较高,但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腰椎关节紊乱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74.19%,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脊柱推拿结合髂棘卡压点局部手法松解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良好,解除后关节紊乱可能是疗效提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水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37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应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水针的保守治疗.结果:37例患者均获随访.原有不同程度反复发作腰痛均获不同程度缓解,疗效满意.结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水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正确的复位手法恢复椎体微细解剖位置的变化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活动度及活动度对称性的疗效。方法:选择被诊断为LDH的住院患者613例,给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为主的手法治疗,2次/周,共3周,分别在治疗前及1个疗程后观察LDH患者疼痛VAS评分,腰椎屈曲、背伸、左右侧旋、左右侧屈活动度以及左右侧屈和左右侧旋两侧对称性的变化。结果:手法治疗后,LDH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下降(P<0.01),腰椎6个方向的活动度均显著改善(P<0.01),两侧侧屈和侧旋运动的关节活动度的对称性显著增加(P<0.01)。结论:腰椎的关节活动度以及两侧运动的对称性可作为评价脊柱手法疗效评价的客观量化指标。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改善了腰椎关节的灵活性以及运动时的左右对称性,可促进脊柱力学平衡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俯卧位冲压手法和冯氏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120例,每周2次,3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3.0%。结论:本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端坐整脊.结果:临床治愈12例,占20%;显效30例,占50%;有效14例,占23.33%;无效4例.占6.67%.结论:运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能使局部炎症吸收,促进血运,并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物的自然吸收回纳,改善椎间盘对硬膜囊和神经的压迫,从而缓解疼痛和酸痹.  相似文献   

11.
程斌 《光明中医》2008,23(11):1740-1741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与脊椎骨折的临床过程,以取得最佳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对临床资料从诊断和防治进行分析和研究,归纳总结经验教训。结果:按从实际出发,缓急轻重的计划治疗后,达到了早期愈合和康复的目的。结论:诊治过程中,应防止误诊,如处理不当,则预后差,甚至发生死亡,但死亡原因往往并非骨折本身,而是卧床休息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正脊,作为推拿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对疼痛类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外,临床试验中亦发现其对脊源性内科疾病的治疗也有良好的效果。对近年正脊治疗脊源性内科疾病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正脊通过调节阳气、调节督脉、膀胱经对脏腑起到良好调节作用,从而实现治疗脊源性内科疾病的目的;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正脊通过恢复力学平衡、缓解神经受压迫状态、调节免疫、调节内分泌的途径实现脊源性内科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脊髓损伤后HSP70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三七总皂甙(Panaxnotoginsengsaponins,PNS)防治该病的作用机理。方法以Wistar大鼠65只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溶媒对照组、三七总皂甙(PNS)组,各实验组按2、6、12、24小时相点观察,Allen's脊髓损伤模型100g*cm致伤脊髓。各组在相应时相点取脊髓组织,采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脊髓组织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变化。结果脊髓HSP70阳性神经元表达PNS组>溶媒对照组>假手术组>空白组。结论HSP70参与了脊髓继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PNS可能通过诱导脊髓组织HSP70神经元的表达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内灌注天麻素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中脊髓微循环血流量(SCMBF)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天麻素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1),除正常组外,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SCIRI模型,分别于缺血前,再灌注15,30,60,120 min监测SCMBF变化。分别于缺血前、再灌注6,12,24 h神经功能评分(NFS)。分别于缺血前、缺血45 min,再灌注60,120 min监测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NSE),脊髓组织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脊髓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缺血后NSE浓度,MDA和ROS明显增加(P0.01),GSH-Px,SOD及T-AOC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缺血后天麻素组NSE,MDA和ROS明显降低(P0.01),GSH-Px,SOD及T-AOC明显升高(P0.01)。天麻素组SCMBF和脊髓灰质的病理损害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1),NFS较模型组恢复迅速(P0.01)。结论:SCIRI中腹主动脉内灌注天麻素可通过提高脊髓抗氧化能力来减轻脊髓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5.
对脊柱推拿的临床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脊柱推拿是推拿学科的独立分支,涉及脊柱的解剖学、生物力学及影象学等基础知识和运动脊柱小关节的矫正性手法。与传统推拿相比,脊柱推拿更强调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医疗安全问题。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脊柱推拿,加强手法操作的规范化和安全性,以提高脊柱推拿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前、后路外科治疗爆裂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前、后路外科治疗42例爆裂型胸腰椎骨折病人神经症状的改善及减压复位效果。结果:平均随诊20个月,前路手术9例,后路手术33例,术后腰痛消失,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有1~3级的改善,椎体高度恢复。结论:外科治疗爆裂型胸腰椎骨折,前路和后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对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芒针透刺促进急性脊髓损伤修复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和调节位点。方法:纯种健康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芒针透刺组、芒针+LY 294002组、芒针+PD 98059组,每组16只。采用Allen’s法制备兔脊髓损伤模型。各治疗组均给予芒针透刺"秩边""水道""气海""中极",每日1次,共3次;芒针+LY 294002组及芒针+PD 98059组于造模前1h分别蛛网膜下腔穿刺给予抑制剂LY 294002(10μg,20μL)、PD 98059(3μg,20μL)。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在脊髓的磷酸化(p)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p-Akt和p-ERK1/2、细胞色素C(Cyt C)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HE染色及TUNEL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组织碎裂、结构紊乱、神经细胞凋亡较多,芒针透刺能减轻脊髓损伤,芒针透刺组与模型组相比神经元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组织中p-Akt和p-ERK1/2蛋白明显下降,而Cyt C和Caspase-3的表达增多(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芒针透刺促进了p-Akt、p-ERK1/2的表达,减少了Cyt C和Caspase-3在脊髓中的表达水平(均P0.05);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TNF-α含量增多(P0.05),芒针透刺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TNF-α的含量降低(P0.05)。而使用了LY 294002或PD 98059的两组均抑制了芒针对上述指标的调节作用,与芒针透刺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通过细胞外和细胞内凋亡信号转导途径发挥了保护受损脊髓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朱粹青  唐崇仁 《针刺研究》1998,23(2):131-134
本研究用单侧腰骶背根腰L2~骶S2切断保留L5的大鼠模型观察针刺对脊髓背角内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结果观察到切断一侧L2,3,4,6及S1,2背根后,L5水平脊髓背角Ⅱ板展与对侧及对照组相比生长相关蛋白GAP3免疫阳性着色加深,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背角阳性GAP43mRNA阳性加强。进行针刺治疗后可促进受损侧L5脊髓背角Ⅱ板层GAP3免疫标记进一步加强,L5脊髓背角GAP43杂交阳性信号强度屯进一步增强。这些结果提示:①一定条件下的神经系统损伤可以诱发中枢神经系统由GAP43介导的可塑性变化,②针刺可促进这种GAP3介导的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方对大鼠慢性脊髓压迫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从60只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仅暴露椎板,未造成脊髓压迫,以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其余的SD大鼠采用自体第7颈椎棘突椎间移植法制造大鼠脊髓压迫模型,根据改进Rivaling的斜板实验的平均度数、Tarlov评分、BBB评分将其分为益气活血方高、中、低浓度组,颈复康组,NS组。益气活血方高、中、低浓度组及颈复康组按0.01 mL/g灌胃给药,NS组及假手术组灌服等量NS,每日给药1次,连续4周。连续灌胃4周,分别在开始灌胃时,灌胃1、2、3、4周时,采用改进Rivaling的斜板实验、改良Tarlov评分、BBB评分等指标监测大鼠运动功能。结果:不同浓度的益气活血方及颈复康均能显著增加Rivaling的斜板实验的平均度数、Tarlov评分、BBB评分,与N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具有促进大鼠慢性脊髓压迫模型中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维吾尔特色药材牛舌草开展抗氧化和美白作用的研究。方法:95%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不同极性部位;200~6.25 mg·L-1,6个梯度浓度下,测定样品对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率、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率和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评价牛舌草不同化学极性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和美白作用。结果:在样品质量浓度为0.05 g·L-1时,牛舌草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7%,76%,高于其他部位70%以上,而接近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VC);在样品质量浓度为1.0 g·L-1时,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率分别为50%,56%,接近于阳性对照熊果酸,而其他部位无活性;对酪氨酸酶抑制率分别为76%,44%,高于其他部位30%以上,且高于阳性对照VC。结论:牛舌草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为牛舌草的高活性部位并显示出良好的抗氧化剂和美白作用,今后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美白剂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