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类肝组织改变类似酒精性肝病但无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例数迅猛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此病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癌等严重肝病有密切关系,但往往人们不大注意,直到体检时方才发现。山东枣庄市中医医院李润东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多年,他认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总体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瘀之邪为标,确立了以“健脾”贯穿始终,疏肝行气、补益脾肾、祛湿化痰、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基本的治疗方法,并重视治未病之法,临床效果甚好。文章结合案例介绍李润东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清肝化痰活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细胞脂肪沉积的影响及其对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REBP-1c)的调控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各20只,除正常组,其余各组均采用高脂饮食复制NAFLD大鼠模型;造模8周后,每组取10只,验证造模成功后,治疗组予清肝化痰活血中药干预,模型组及正常组予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检测血清ALT、AST、γ-GT和肝组织中TC、TG、FFA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细胞SREBP-1c mRNA表达水平。结果灌胃治疗4周后,正常组大鼠肝组织正常,模型组大鼠均发生不同程度脂肪变性,治疗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及γ-GT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ALT、AST、γ-GT活性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中TC、TG、FF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细胞SREBP-1c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SREBP-1c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结论清肝化痰活血方可能通过调控肝细胞SREBP-1c基因表达,减轻NAFLD大鼠肝细胞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3.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贮积病理学改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1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1,2]。西方国家NAFLD发病率为20~30%[3],我国为15%~20%[3],范建高等对上海市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患病率为15.35%,占全部脂肪肝患者的88.78%。目前,NAFLD是导致无症状性转氨酶升高的首要病因,而且有部分患者会进展至终末期肝病,有些与肝脏肿瘤有关。中医药已成为治疗NAFLD的重要手段之一,现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中医药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有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1].是一种多发、常见的疾病,西方国家人群中约有20~30%的人可发生本病[2].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4):40-42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非诺贝特组(50mg/kg),大蒜素组(10mg/kg、30mg/kg、60mg/kg),采用高脂饮食法诱导构建NAFLD大鼠模型。非诺贝特组、大蒜素组分别灌喂相应浓度药物,正常对照和模型对照灌喂等体积生理盐水,药物干预4周后处死动物,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0)、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比较,大蒜素10mg/kg、30mg/kg、60mg/kg剂量均可显著降低血清FBG、FINS、TG、TC、TNF-α、IL-6、IL-10、MDA水平,明显升高血清IL-10、SOD水平。结论:大蒜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模型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平衡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厉有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11-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表现不同程度的肝脏病变,从没有任何炎症的单纯脂肪肝至显著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严重炎症反应,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3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理,探讨辛伐他汀对该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剂量对其的影响。方法:将14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根据应用辛伐他汀的剂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行ALT复常率、血脂、B超等检查后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1%和77.4%,比较无明显差异;副作用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例与2例,也无明显差异;在降血脂方面观察组效果更佳。结论:辛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副作用小,且疗效显著,在降血脂方面,使用高剂量后效果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肝颗粒对高脂饮食诱发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PPAR-γmRNA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和实验组(50只,高脂饲料喂养)。12周末,将实验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舒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用不同剂量的药物干预。第16周末,处死所有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肝脏PPAR-γ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大鼠PPAR-γ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大鼠差异有显著性。各药物干预组PPAR-γmRNA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舒肝颗粒可以降低血脂,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文献,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外治、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红曲改善高脂膳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并利用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估胰岛素抵抗变化,以观察红曲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效应。结果实验前(即钳夹开始前60 min)各组大鼠血糖差别较大,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升高(P=0.016)。实验开始60 min后(即钳夹开始0 min)各组血糖均达到稳态(5.3 mmol/L)。空腹胰岛素水平高脂饮食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30)。通过钳夹实验发现高脂饮食大鼠的GIR低于普通饮食。结论红曲能降低NAFLD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布渣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小鼠的肝脏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2.5 mg·kg~(-1)),布渣叶低、高剂量组(3.5,7.0 g·kg~(-1)),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2周制备NAFLD模型,灌胃给药,每天1次,28 d测定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计算肝指数(肝湿重/体重×100%);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脂联素受体2(adiponectin receptor 2,Adipo R2)蛋白表达;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C,TG,LDL-C,AST,ALT水平及肝指数显著升高(P0.01),HDL-C含量下降(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下降(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中Adipo R2蛋白表达减少(P0.01),肝脏脂肪变明显(P0.01)。与模型组比较,布渣叶可降低血清TC,TG,LDL-C,AST,ALT水平及肝指数(P0.01);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P0.01),提高SOD活性(P0.01);肝组织中Adipo R2蛋白表达增加(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布渣叶对NAFLD模型小鼠具有降脂、保肝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增加Adipo R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化浊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模型血脂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化浊颗粒高、低剂量组各10只,空白组以标准饲料喂养;其余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罗格列酮组给予罗格列酮片0.36mg/kg灌胃,化浊颗粒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化浊颗粒2.025、0.675g/kg灌胃,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每日1次.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体重、肝指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变化.结果 化浊颗粒高剂量组大鼠治疗后体重较治疗前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化浊颗粒高剂量组及罗格列酮组肝指数、TG、TC、TNF-α均降低(P<0.05或P<0.01). 结论 化浊颗粒可降低NAFLD大鼠TG、TC、TNF-α,从而改善NAFLD大鼠的血脂代谢异常和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苘软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的药效学.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苘软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易善复组,采用高脂饲料建立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丹苘软胶囊各组分别予相当于丹参石油醚浸膏0.456,0.228,0.114 g·kg-1 ig,易善复组每天予易善复0.159 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脂、肝功能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和模型组(M),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5组:空白模型组(B)、虎杖苷高剂量组(C1)、虎杖苷中剂量组(C2)、虎杖苷低剂量组(C3)、非诺贝特组(D),每组7只,高脂饲料持续8周后,A组、B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5mL/次,C1、C2、C3分别以160mg/kg.d、80mg/kg.d、40mg/kg.d虎杖苷混悬液灌胃,D组以100mg/kg.d非诺贝特混悬液灌胃。持续4周后处死动物,分离血清,检测、计算各组大鼠血脂(TG、TC、LDL-C、HDL-C)、肝功能(ALT、AST)、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虎杖苷能减轻肝细胞脂肪沉积,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ALT(P<0.01),降低血脂水平(P<0.01;P<0.05),改善胰岛素抵抗(P<0.01)。结论: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大鼠体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脂肪动员,减轻或解除肝细胞氧化超载,从而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保护肝细胞,从而达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化滞柔肝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β抑制蛋白(β-arrestin)和骨钙素(OCN)的影响。方法:将18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两组患者按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给予非药物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蛋氨酸胆碱片口服,3片/次,3次/d;治疗组给予化滞柔肝颗粒内服,1袋/次,3次/d,每服6 d停服1 d。所有患者均给予12周治疗。检测两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观察两组中医证候评分、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臀围比(WHR);检测两组血清β抑制蛋白-1(β-arrestin-1),β抑制蛋白-2(β-arrestin-2)和骨钙素(OCN)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22%,对照组为77.7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C和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BMI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β-arrestin-1明显低于对照组,OCN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β-arrestin-2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化滞柔肝颗粒治疗NAFLD湿热蕴结证可改善临床证候,保护肝功能,促进血脂好转,降低患者血清β-arrestin-1和升高OCN水平。 相似文献
17.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12)
[目的]观测清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GGT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30只大鼠喂养3d,称重后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10只/组。空白组普通标准饲料喂养,模型组、药物组高脂饲料喂养,自由饮水,7周后即可得NAFLD动物模型。药物组:3m L/d,清肝方水煎剂;空白组与模型组:3m L/d,生理盐水。各组喂养12周(药物干预5周),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取血3m L。观测体重、肝指数、血液谷氨酰转移酶(GGT)、肝脏组织。[结果]实验过程中空白组死亡2只,模型组与药物组各死亡1只。体重药物组、模型组均高于空白组(P<0.05,P<0.01),药物组低于模型组(P<0.01);肝指数模型组高于空白组、药物组(P<0.05),药物组与空白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GGT药物组、模型组均高于空白组(P<0.05,P<0.01),药物组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清肝方可通过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和减少肝细胞损伤,减少血清GGT含量,为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柔肝消脂方Rougan Xiaozhi decoction(RXD)对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835 g.kg-1标准饲料+15 g.kg-1胆固醇+50 g.kg-1猪油+100 g.kg-1玉米油)喂食6周造成大鼠脂肪肝模型,分为柔肝消脂方高、中、低剂量组(28.8,19.2,9.6 g.kg-1.d-1)、血脂康组(0.1 g.kg-1.d-1)、模型组和正常组等6组,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血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游离脂肪(FFA)和甘油三脂(TG),检测肝组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指标。结果:柔肝消脂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液中ALT[(20.38±7.04),(29.74±6.77)U.L-1,P<0.05],AST[(118.37±5.14),(167.43±15.67)U.L-1,P<0.05],FFA[(453.12±81.36),(1 447.62±205.85)μmol.L-1,P<0.05]和TG[(0.47±0.42),(1.85±1.46)mmol.L-1,P<0.01];肝组织LDL-C[(0.33±0.08),(0.44±0.05)mmol.L-1,P<0.05],HDL-C[(1.03±0.18),(0.78±0.16)mmol.L-1,P<0.05],SOD[(38.72±1.15),(30.81±4.52)U.mg-1,P<0.05],MDA[(2.76±0.25),(6.51±2.66)nmol.mg-1,P<0.01],NO[(32.27±2.65),(83.54±6.21)μmol.L-1,P<0.01],且存在量-效关系,高剂量组的作用程度与血脂康组相当;肝脏脂变程度显著减轻(P<0.01)。结论:柔肝消脂方对大鼠脂肪肝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葱白提取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葱白组、中剂量葱白组、高剂量葱白组、易善复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饮食造模,造模10周后经组织病理学鉴定模型制备成功后给予不同剂量药物干预4周。光镜下观察肝组织HE染色组织结构;检测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肝组织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出现明显脂肪变性,舌像评分、肝指数、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以及血清AST、ALT、TC、TG水平明显升高(P0.05),ACCase mRNA表达升高(P0.05),CPT-1 mRNA的表达下降(P0.05);低、中、高剂量葱白组及易善复组肝脂肪变性减轻,舌像评分、肝指数、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以及血清AST、ALT、TC、TG水平降低(P0.05),以高剂量葱白组和易善复组下降明显,高剂量葱白组和易善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葱白提取物治疗NAFLD有效,其机制与促进CPT-1表达及降低ACCase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肝)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脂肪肝的中西医治疗均缺乏安全高效的药物。新的治疗实践提示我们应该注意脑神在脂肪肝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医学认为脑神为生命主宰,可统摄五脏。现代医学也发现脑肠轴的重要作用。无论是传统服食辟谷的实践还是针对食欲中枢调控的现代研究,均支持从脑调肝的可行性。基于前期实践,我们提出脂肪肝的治疗不应局限于五脏系统,更应重视中医脑神的调控。脑神为本,肝脾为标,痰热瘀血为末。通过调神,达到抑食欲、促运动和最终治愈脂肪肝的目标。脑肝同治理论或许是未来破解脂肪肝治疗困局的关键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