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免疫缺陷患者马尔尼非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感染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分析经细菌学及病理证实的5例非免疫缺陷患者胸部马尔尼非青霉菌感染的CT表现及病理资料。结果肺部小片状或大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影3例,局部粟粒及小结节影3例,斑片状或团片状密实影2例;少量或中等量胸腔积液4例;锁骨上淋巴结肿大1例,前中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纵隔脓肿1例;腰椎脊突骨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胀1例,右侧髋关节破坏伴周围脓肿1例,腋窝淋巴结肿大1例。结论非免疫缺陷患者马尔尼非青霉菌感染的CT表现具有特殊病理基础,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综合分析,进一步检查,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表现。方法总结自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并确诊为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1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诊断要点。结果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2~63岁,平均41.25±21.2岁。诊断依据是16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发热、咳嗽、消瘦、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8例(50%)有浅表淋巴结肿大,活检或穿刺病理确诊。16例经胸部CT扫描,肿大淋巴结位于右纵隔8例,左纵隔4例,双侧纵隔4例,12例行增强CT扫描有环形强化表现,占75%,其中2例合并腹膜后淋巴结亦呈环形强化表现。13例行PPD试验(5u)的患者中有12例(92.3%)阳性(8例强阳性,2例中度阳性,2例弱阳性),仅1例阴性。血沉12例增快,4例正常。12例经病理确诊,其中7例淋巴结活检病理证实,1例经淋巴结穿刺病理证实,1例经胸腔镜活检病理证实,1例经支气管镜TBLT活检病理证实,1例经纵隔镜活检病理证实。1例误诊为食道平滑肌瘤而手术病理为肉芽肿改变,凝固性坏死,经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明确诊断。结论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少见,并易误诊为其它疾病,但结合临床仔细体检发现浅表肿大淋巴结并活检,胸部增强CT扫描有环形强化,结合结核毒血症状、PPD试验和血沉等指标诊断并不困难。疑难病人可行纵隔镜或胸腔镜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肺癌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本院的经胸部CT或PET-CT检查显示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及胸内气管旁肿块(≥1 cm)的53例患者行EBUS-TBNA检查。结果 53例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恶性肿瘤43例,其中肺癌41例。共穿刺68组淋巴结,肺内肿块11例,每组平均穿刺2.1针。41例肺癌患者中经EBUS-TBNA诊断39例,其中取得明确病理诊断37例。诊断肺癌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12%、100%、96.23%,另经EBUS-TBNA明确1例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4例临床诊断为结节病患者中,3例病理可见多个上皮样细胞增生性结节及非干酪样肉芽肿改变,3例诊断肺结核患者中2例病理可见类上皮样结节,伴郎罕氏巨细胞及坏死。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纵隔淋巴结肿大、纵隔及近肺门处肿块的患者,EBUS-TB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对肺癌手术治疗的准确分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60例肺隐球菌病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肺隐球菌病(PC)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收治的确诊为PC患者的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结果共有60例PC纳入分析。临床症状中咳嗽最多见,占60%,无症状占35%。影像学特点主要为肺部单发结节或肿块影、多发结节或肿块影、单发斑片或片状影、多发斑片或片状影、空洞影、多种形态混合存在、伴胸腔积液、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病理确诊率为81.7%,呼吸道病原学阳性率为0,临床确诊率为18.3%,血乳胶凝集试验检测者均阳性,滴定度平均为1:464.5。结论PC的呼吸道病原学阳性率较低,病理诊断是主要确诊方法。对缺乏病原学及病理学诊断依据但符合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的可疑者也可获得临床确诊,血乳胶凝集试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医院进行CT检查的66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主要分析CT检查的一般情况包括病灶的部位、CT形态以及病灶表现等。结果 66例患者CT检查共发现了96个病灶,最常见的病变部位包括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右中叶等;66例患者CT检查形态学主要表现为斑片状影、多发斑片状影、结节状影等。66例患者中合并胸水7例,占10.61%;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6例,占9.09%;胸膜肥厚粘连6例,占9.09%;叶支气管局部狭窄或增厚4例;占6.06%。14例形成空洞,包括10例单发和4例多发。66例患者的CT表现呈复杂性和多样性,同一例患者中可同时存在肺结节、肺空洞、肿块、肺实变等多种形态的不同病变,肿块影和检查所见结节的密度不均匀,可伴有钙化影,部分患者可出现边缘强化或轻度强化,4例多发空洞患者CT表现为蜂窝状小空洞,内壁形状不规则。结论对于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采用CT检查可以提高空洞、肺大泡等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高,能明确支气管、空洞及周围肺组织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肺结节病46例病理及胸部CT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肺结节病的病理和影像学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46例肺结节病患者的病理和影像学资料。结果46例肺内结节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细胞为0.47±0.18,CD4/CD8为6.63±4.51,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水平为(47±16)U/L。12例胸部CT表现为纵隔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16例表现为肺内结节影,沿支气管纹理分布或散在随机分布,呈粟粒状。多发斑片状(实变影)为13例。双肺磨玻璃样变为5例;13例经开胸、胸腔镜和纵隔镜取病理,33例行经皮肺活检、经支气管镜黏膜或肺活检。镜下可见病变内无干酪坏死上皮样结节。结节间可见无细胞成分的玻璃样变物质。结节围绕血管、淋巴管及支气管黏膜下分布,部分病例可见肉芽肿性血管炎。结论肺结节病胸部CT表现多样,确诊需要临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结果和病理学表现并结合糖皮质激素疗效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和分析肺结核患者的不典型CT表现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CT表现不典型的肺结核患者73例,根据其图像特点进行分类并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按图像特点分为6型,其中多空洞型7例,表现为肺内多发空洞,无结核播散灶;肺间质型20例,表现为肺内大片细网织样密度增高影,与周围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晰,病变区内部分病灶融合实变,并可见多发垂直于胸膜的小叶间隔增厚影;雪花型16例,4例合并间质型,表现为多发腺泡样结节沿小支气管及其分支周围分布,受累各级支气管管腔充盈,内形成多发“小树芽征”及小叶性实变;肿块型29例,病灶边缘可见光滑、深分叶、长毛刺及胸膜凹陷征,未见短毛刺征,病灶平扫为等密度,其中3例肿块呈薄壁或厚环形强化,7例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结核并假性动脉瘤型1例,表现为环形强化的淋巴结内出现假性动脉瘤;实变型4例,为多发段、叶实变,段、叶支气管腔内无异常改变。 结论6种肺结核的不典型CT表现中,肺间质型、雪花型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结核并假性动脉瘤型有一定特异性,但所有类型需结合临床、化验检查等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隐球菌病(PC)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收治的确诊为PC患者的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结果共有60例PC纳入分析。临床症状中咳嗽最多见,占60%,无症状占35%。影像学特点主要为肺部单发结节或肿块影、多发结节或肿块影、单发斑片或片状影、多发斑片或片状影、空洞影、多种形态混合存在、伴胸腔积液、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病理确诊率为81.7%,呼吸道病原学阳性率为0,临床确诊率为18.3%,血乳胶凝集试验检测者均阳性,滴定度平均为1:464.5。结论PC的呼吸道病原学阳性率较低,病理诊断是主要确诊方法。对缺乏病原学及病理学诊断依据但符合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的可疑者也可获得临床确诊,血乳胶凝集试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滋病并发肺结核病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88例经临床确诊的艾滋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研究组)的胸部CT表现,并与同时期86例经临床确诊的普通肺结核患者(对照组)的胸部CT进行比较,总结研究组CT影像特点。结果 (1)病变性质与形态:研究组较对照组更常见的表现有片状影、粟粒影、弥漫结节影、磨玻璃影、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腋窝淋巴结肿大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少见的表现有斑片状影、树丫征、空洞性病变、干酪性病变、纤维条索影、钙化、支气管扩张、胸膜增厚等(P0.05)。(2)病变分布:研究组较对照组更易在肺结核的非好发部位出现病变(P0.05)。(3)病变范围:研究组较对照组病变范围更广泛(P0.05)。(4)肺外结核:两组肺外结核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CD~+_4T淋巴细胞计数:研究组平均82.27±61.09个/μL,对照组平均392.09±175.86个/μ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并发肺结核的胸部多层螺旋CT表现不典型且表现形式多样,片状影、粟粒影、弥漫结节影、磨玻璃影、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征象是其常见表现,尤其是双肺弥漫结节影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坏死,高度提示艾滋病并发肺结核。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分析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的临床、CT影像学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确诊的LIP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胸部薄层CT检查。结果 7例LIP患者均为女性,4例表现为弥漫分布的斑片状磨玻璃影,其中3例伴有网格状影、小结节影;3例表现为局灶分布的斑片状磨玻璃影,其中1例局部夹杂小结节影。5例有多发薄壁含气肺囊肿,4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病理活检组织HE染色主要表现为肺间质内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主要提示CD3细胞和多克隆CD20细胞的增加。结论 LIP为罕见病,好发生于女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当肺部高分辨率CT呈斑片状磨玻璃影并多发薄壁含气肺囊肿改变,病理表现为肺间质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时,高度提示L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