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cute post-strepto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APSGN)是与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感染有关,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和补体C3降低为特点的急性感染后肾炎,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但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多数呈散发病例偶有流行。是发展中国家儿科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居我国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首位。但近年国内外流行病学资料均呈现下降趋势。本症预后良好,但近年注意到一些非典型病例易被误诊,少数病程延长,个别还可于急性期因严重合并症死亡,故应加强对本症的防治。一、病因和发病机… 相似文献
2.
儿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国外在识别致病的链球菌抗原方面取得了多方面进展。肾炎相关链球菌纤溶酶受体以及链球菌致热外毒素B被认为是主要致病因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发现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03011在内的易感因素的高表达。有报道,可逆性后脑白质脑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能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相关。此外,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大多数仍主张采取保守治疗,对于有不良预后因素存在的患儿是否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仍值得商榷。严重A族链球菌感染,包括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仍是发展中国家导致疾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对于发病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研制疫苗以及预防。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有关发病机制、宿主易感性、临床多样性以及治疗的最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以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的IgA肾病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以急性肾小球肾炎(AGN)起病的IgA肾病(IgAN)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科收治1994年1月~2005年12月以AGN起病的IgAN患儿108例。男77例,女31例;起病年龄3.2~14.0岁。回顾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IgAN108例中,以AGN起病的患儿10例(9.3%)。10例均有水肿、血尿和蛋白尿。其中8例为肉眼血尿,持续2d~2个月;4例有反复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持续16个月。尿蛋白定性 ~ ,持续1~8个月。起病时高血压及血BUN和Scr增高各2例。9例检测ASO,5例增高。2例抗链球菌DNA酶B抗体升高。血清C3降低4例。8例有前驱病,感染至起病间隔1~5d。肾活检光镜检查9例为系膜增生,1例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免疫荧光检查均以IgA沉积为主。结论以AGN起病的IgAN前驱感染与肾炎症状起病间隔时间较短,肉眼及镜下血尿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加重。此类患儿应予作活检以明确是否为IgAN。 相似文献
4.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合并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观察同期住院的78例急性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肾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及病因不明的肾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水肿、高血压、血清补体下降的发生率、潜伏期、血尿恢复时间在MP感染组和链球菌感染组之间有显著差异,MP感染组和病因不明肾炎组之间血清补体下降发生率及潜伏期亦有显著差异,而水肿和高血压发生率、血尿恢复时间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肾炎症状较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轻、恢复快。发病机制除免疫机制外,肺炎支原体直接损伤可能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特殊临床和肾脏病理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具有不典型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3例患儿均以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起病,例1和例3在病程中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例2在6周后肉眼血尿方转为镜下血尿;例1于病程11周时仍为肾病水平蛋白尿、直至病程30周时尿蛋白消失;例2和例3分别于病程5周和4周恢复肾功能。例2和例3血清补体C3于病程6周内恢复,例1于病程11周恢复。例2和例3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增高。3例患儿的肾活检组织光镜和电镜改变均符合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特点,免疫病理改变例1以IgM和C3沉积为主,例2和例3以C3沉积为主。结论上述3例患儿均诊断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但临床和病理特点具有不典型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伴有肾病范畴蛋白尿的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特征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收治的50例伴有肾病蛋白尿的APSGN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患儿中男35例、女15例,中位发病年龄8.7(6.8~10.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43例)、肉眼血尿(38例)、浮肿(37例)、急性肾损伤(34例)和低蛋白血症(27例)。16例接受肾活检的患儿均为毛细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管病变(15例)和肾间质改变(8例),7例伴有广泛足突融合,5例伴新月体形成,3例存在广泛毛细血管袢受压变窄。伴高血压和肉眼血尿患儿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高于不伴高血压和肉眼血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肾间质病变患儿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不伴肾间质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9,P=0.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提示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患儿肾功能恢复优于非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P=0.013)。结论伴肾病范畴蛋白尿的APSGN患儿可伴急性肾损伤和明显肾小管间质损害,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助于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近 5年来我们采用综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炎 )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1997~ 2 0 0 2年收治的急性肾炎 10 8例 ,均符合全国儿科肾脏病科研协作组标准 ,随机分为观察组 5 4例 ,男 33例 ,女 2 1例 ;2~ 7岁 4 1例 ,~ 14岁 13例。对照组5 4例 ,男 35例 ,女 2 9例 ;2~ 7岁 38例 ,~ 14岁 1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二、方法 两组均给予青霉素 10~ 15万U/ (kg·d) ,1次/d静滴 ;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 ,适当卧床 ,低盐饮食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加用复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和C3肾小球病(C3G)的临床特点, 提高对不典型APSGN患儿中C3G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病初符合APSGN诊断的100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最终诊断为APSGN者73例(APSGN组), 诊断为C3G者27例(C3G组), 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比较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治疗和预后。结果 APSGN和C3G病初均可有链球菌感染史, 2组发病年龄与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PSGN和C3G病初的临床表现有时难以区分, 但C3G组肉眼血尿发生率(92.6%比69.8%)、肾病水平蛋白尿发生率(66.7%比30.1%)均高于APSGN组(χ2=5.583、10.960, 均P<0.05)。实验室检查中, APSGN组与C3G组相比, 白蛋白水平较高[(36.3±7.4) g/L比(28.9±6.8) g/L], 三酰甘油[(1.2±0.6) mmol/L比(1.6±0.7) mmol/L...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gA肾病并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可能的发病机制,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例IgA肾病并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住院患儿的诊疗经过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高脂血症、凝血紊乱、高凝状态及炎症因子等诸多因素在病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结论慢性肾病后期易出现复杂并发症,对一些胰腺炎疑似病例需积极检查,必要时可重复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IgA肾炎(IgAGN)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儿血浆、血清、尿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探讨TGF-β1在两者中的不同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4例IgAGN,30例MsPGN和30例正常儿童血浆、血清、尿液TGF-β1水平,比较各组TGF-β1水平。结果IgAGN组血浆、血清、尿液TGF-β1与MsPGN组及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MsPGN组血浆、血清、尿液TGF-β1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GF-β1在IgAGN和MsPGN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儿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PSAGN)致肾病综合征(NS)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取开放对照研究的方法对63例呈NS表现的儿童PSAGN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标淮中长程的泼尼松治疗.治疗结果与常规治疗组进行对比.结果 激素组治疗6个月末95.2%(60/63)尿蛋白阴转,12个月末100%(63/63)阴转;常规组在相同时期尿蛋白阴转率分别为74%(37/50)和80%(40/50).激素组治疗12个月末95.2%(60/63)镜下血尿消失,18个月末100%(63/63)消失;常规组在相同时期镜下血尿消失率分别为72%(36/50)和84%(42/50).激素组治疗2个月末血压恢复正常为92.1%(35/38),3个月末为100%(38/38);常规组在相同时期血压恢复正常分别为72.7%(24/33)和84.8%(28/33).激素组治疗1个月末肾功能恢复正常为91.7%(11/12),2个月末为100%(12/12);常规组在相同时期分别为42.9%(3/7)和57.1%(4/7).两组的上述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对PSAGN致NS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减少尿蛋白及镜下血尿,促使肾功能、血压较快恢复,改善预后,减少肾脏慢性病变. 相似文献
12.
13.
14.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伴肾小球肾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1例以间断浮肿、血尿、蛋白尿及突眼为主诉的患儿进行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及肾组织病理检查,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3岁女孩肾脏受损表现为迁延性肾小球肾炎,肾脏病理为混合型,以膜性肾病为主;同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血T3、T4升高,TSH下降,甲状腺自身抗体TRAb、TGAb及TPOAb异常增高。诊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小球肾炎,Graves病合并桥本氏病。结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原因之一,应给予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血尿性疾病的诊断思路。方法总结分析1例IgA肾病合并多发性膀胱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女性患儿,9岁,临床表现为多次呼吸道感染后诱发间断肉眼血尿、持续性镜下血尿,伴尿中血凝块6年余,尿常规蛋白+++,RBC满视野/HP;24 h尿蛋白定量0.54~1.02 g,肾早期损伤指标以微量白蛋白为主;腹部、泌尿系超声未见异常;泌尿系增强CT扫描未见异常;肾动脉造影未见动静脉畸形或瘘;肾活检病理诊断为局灶增生性IgA肾病;膀胱镜检查提示多发性血管瘤。结论儿童膀胱血管瘤临床较为罕见,对于表现为肉眼血尿伴血凝块,影像学检查无明确异常或其他疾病者,如IgA肾病诊断后治疗不满意,应行膀胱镜检查,以除外膀胱血管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使用超声心动图动脉观察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冠状动脉内径的变化,分析引起冠状动脉扩张的原因。方法 16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中检出冠状动脉扩张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5.6~13a,平均8.5a。使用Acu-son128彩超仪,于急性期及恢复期分别检测2次。检测参数:左室内径、主动脉根部内径、左右冠状动脉起始部内径、计算冠状动脉内径与主动脉根部内径的比值(冠状动脉/主动脉)。结果 急性期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由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PGN)转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脏病理由EnPGN转为MPGN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肾活检病理结果。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及镜下血尿,持续性低补体C3血症,病理类型由EnPGN转为MPGN,经口服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后,尿蛋白转阴,补体C3仍低。结论持续补体C3降低的患儿,病理类型可转变,需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纤维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2016年4月收治的纤维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男,12岁,6岁时发现有大量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持续镜下血尿,符合肾病综合征。行肾穿刺活检病理示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病变伴硬化。予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泼龙松治疗无效,联合骁悉、中药等治疗仍效果不佳。本次入院后第2次肾活检,病理光镜示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并膜增生样改变,电镜示纤维样肾小球肾炎。结论确诊国内首例儿童FGN。 相似文献
19.
124例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心肌酶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链球菌感染的流行,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呈上升趋势,本文总结分析了1994年8月~1996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4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心肌酶谱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AGN)内皮素(ET)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6例AGN血浆及尿液ET水平。结果:AGN血浆及尿液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P<0.01),24 h尿蛋白≥1.5 g 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24 h尿蛋白<1.5 g 者(P<0.01),AGN重度水肿患儿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水肿者(P<0.01),轻度水肿者ET水平明显高于无水肿者(P<0.05),伴严重表现的AGN患儿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一般病例(P<0.01),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AGN患儿血浆ET水平与C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58,P<0.05)。结论:ET在AGN发病机制及病情进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动态观察ET水平对预测其病情、预后以及AGN的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