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食物与药物并无严格的界限。人类以食物养生(维持与延续生命),凡能充饥养生的都是食物,不论其性味功效如何,  相似文献   

2.
杨光  苏芳芳  陈敏 《中国现代中药》2021,23(11):1851-1856
药食同源物质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其理论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千金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完善。我国对药食同源物质的管理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到2021年11月,我国药食同源物质正式进入依法管理阶段,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药食同源物质相关产业正式成为中医药行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药食同源物质可作为药粥、药酒、药茶、煲汤料、刺身等多种形式使用,预包装食品也将是今后药食同源物质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发展药食同源物质,不仅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需要,也契合健康中国的发展理念,顺应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并能够促进中药产业多元化。药食同源物质的发展应注重安全性、可控性,需要建立可追溯的质量体系、药食同源物质的评价和标准,推动药食同源文化传播,扩大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角度看药食同源之百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夏静  郑景陆 《光明中医》2008,23(4):512-513
百合作为一种药用资源植物,其洁白如玉,醇甜清香,味美宜人,营养丰富。中医在治疗肺燥或阴虚之久咳、痰中带血上,尤以热病余热未清之心烦失眠中具有良好效果。中医学历来强调"药补不如食补",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药食同源"(或者称"医食同源")理论源远流长。因此,本文从中医学的角度来对百合药食同源用途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饮食养生”源于“医食同源,食药同用”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普遍认识,思想、生命、青春、健康和长寿,是人的自然本质所最珍贵的东西;而长寿则是人类的最大希求,先秦时代,把养生主张表达得最丰富的莫过于老子和庄子,他们还主张用“吐故纳新”的“导引”气功来健身长寿,  相似文献   

5.
葱,也叫“大葱”,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自古以来,就有元旦和立春前后食“五辛菜”的风俗。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元旦、立春以怱、蒜蓼、芥、辛嫩之菜和面食,名曰辛盘;取迎新之义,谓之五辛盘;唐代诗人杜甫所谓:‘纯日春盘细生菜’是矣”。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中药》2021,23(11):1843封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中药》2020,22(9):1封面
  相似文献   

8.
从抗氧化反应探讨“药食同源”的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选择六种食品(常用于配方单味药;小红枣、山楂、鲜蒜、鲜姜、桔皮和绿茶)观察其水提液的抗氧化作用,其目的企图从它们所含有的抗氧化成分探讨"药食同源"的含义。结果指出:这些食物的水提取液都有清除 O自由基、抑制小鼠肝脏(整体和离体)脂质过氧化反应,减低经 O诱导的透明质酸解聚作用,其混合液还可抑制鼠肝(整体)腺苷脱氨酶活性,上述这些作用都符合我们以前报道的中药补益复方和单味药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郭树芹 《光明中医》2008,23(6):706-709
药物,是人们治疗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主要物品,尤其是中草药,有许多在最初是作为食物被人们所认识的。饮食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与人体的健康亦密切相关,所以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饮食之道,认为既可养生,又可疗疾。一般人认为饮食只供给维持生命的营养,却不知饮食尚兼具防病疗疾的药用功能,而这恰恰是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智慧下所孕育的独特奇葩。  相似文献   

10.
正陈皮,既是古方中有名的中草药,也是岭南百姓常用的食疗佳品。它既可调香入味,又可调理身体,被冠以广东"三宝"之首的美名。"新会陈皮",因盛产于广东江门市新会区而得名;新会也被誉为"陈皮之乡",是道地陈皮的生产地。每到深秋,柑橘挂满枝头,家家户户买柑晒皮。  相似文献   

11.
话说药食同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孟庚 《养生月刊》2003,24(4):174-175
药食同源、医养同理,这是中国传统养生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一部分。远古时期,人和动物没什么区别,为填饱肚子,到处寻找可吃食物。在长期的艰苦生存考验中,人们懂得了什么能充饥,什么可治病,什么会伤命。 《淮南子·修务训》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中药,同时,也发现了其中一些植物既可以做药物直接用于治疗疾病,还可以当作食物,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这些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东西,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寻常之物,如能善用,将会为我们带来健康的生活和体魄。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中药.同时,也发现了其中一些植物既可以做药物直接用于治疗疾病,还可以当作食物,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这些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东西,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寻常之物,如能善用,将会为我们带来健康的生活和体魄。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中药,同时,也发现了其中一些植物既可以做药物直接用于治疗疾病,还可以当作食物,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这些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东西,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寻常之物,如能善用,将会为我们带来健康的生活和体魄。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中药,同时,也发现了其中一些植物既可以做药物直接用于治疗疾病,还可以当作食物,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这些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东西,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寻常之物,如能善用,将会为我们带来健康的生活和体魄。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中药,同时,也发现了其中一些植物既可以做药物直接用于治疗疾病,还可以当作食物,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这些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东西,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寻常之物,如能善用,将会为我们带来健康的生活和体魄。今后,我们将分门别类逐渐向大家介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碰得到的这些既是食品,又有一定医疗作用的食物。例如调味品类、蔬菜类、藻菌类、果品类、粮食类、家禽和水产等。每一类食物主要介绍它们的功效与主治,其目的在于帮助大家在生活中注意自我保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药食同源”的诠释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勇  肖伟  秦振娴  肖培根 《中国现代中药》2015,17(12):1250-1252
本文对中医基本理论之一的"药食同源"作了诠释,其中包括"药食同理"、"药食同用"以及"药食两用"等观点。"药食同源"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正确指导药物和食品的摄入;作为重要的药食两用的物品将对调整机体的内稳态、防止退行性的慢性疾患以及抗衰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药物和食品的相互渗透已成为国际上的大趋向,我们需要对此有所认识并作出政策上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引出“药食同源”的判断,认为药物与食物本是同类,是一本两支的关系。其基本特征可用“三同”加以概括,即药食同源、药食同理和药食同功。并分别对药食同源、药食同理和药食同功给出了定义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9.
生姜原产於印度,在西元前2世纪,经由海路传到古希腊,後到古罗马;又通过陆路,经由波斯(现在的伊朗)运往土耳其及欧洲。在印度传统的医学书籍《阿育吠陀》中,将生姜记载为:“神明赐予人类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0.
在宋朝时,传说某日有位在朝使者奉命离京赴银川等地办事,在途中见一位娇柔婀娜、满头青丝,年约十六七岁的姑娘手执竹竿,口里唠叨着在追打一个白发苍苍、弓腰驼背的八九十岁老头,老头前躲后藏很是可怜,使者见状便下马挡住那姑娘责问:“此老者是你何人,你应尊敬老人,为何如此对待他?”那姑娘回答:“这人是我的曾孙儿。”使者惊道:“那你为何要打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