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肱骨头扭转角两种不同测量方法的准确性以及在肩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方法 随机选取20例成人肱骨干标本(完整标本,无骨折及病理性损害),应用传统二维CT法及简易二维CT法测量肱骨头扭转角度,并与直接解剖测量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验证两种测量方法的临床准确性,并指导其在肩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结果 传统二维CT法测得数据为(32.1±13.9)°、简易二维CT法测得数据为(30.2±14.3)°、解剖测量法测得数据为(32.1±13.6)°。3组间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行LSD-t检验分析,两组二维CT测量方法与直接解剖测量法比较P值分别为0.667、0.995,均大于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 两种方法测得结果均能较准确反映实际扭转角度数,而简易二维CT法操作简便、直观、快捷,实用性更强。肱骨头扭转角的个体差异较大,术前准确评估其数值,对患者的个性化肩关节置换手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成人正常锁骨的曲度和髓腔形态学CT影像解剖学参数,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和锁骨固定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1年3月—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影像科行胸部螺旋CT扫描的成年国人中锁骨形态正常且完整的92例CT影像学资料,其中男44例、女48例,年龄20~87(51±17)岁,按年龄分为<60岁组(61例)和≥60岁组(31例)。应用Calculate 3D工具重建出锁骨CT三维影像模型;应用“Inertial Axes”功能建立锁骨的惯性轴及其两端坐标;应用“Reslice Objects”功能重新分割锁骨CT三维影像模型,生成调整后的锁骨三维视图,并基于此观察锁骨的一般形态。依据惯性轴长度将锁骨八等分后,可得到7个等距的矢状面髓腔截面,自锁骨远端向近端依次命名为S1~S7。使用“Measure”工具,在冠状位及水平位视图上分别测量和计算锁骨体积、表面积、长度、内外两侧曲率半径和深度、远近两端关节面宽度和高度;在矢状位视图上分别测量7个截面的皮质厚度、髓腔面积、最长径和最短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对各指标测量结果进行不同性别、年龄和截面间的比较。结果 本组92例92侧正常成人锁骨CT测量结果显示,锁骨体积(29 518.4±7 049.2) mm³,表面积(8 271.8±1 291.2) mm2,长度(143.7±11.5)mm,内侧曲率半径为(128.3±28.0) mm、深度为(16.4±2.6) mm,外侧曲率半径为(56.7±19.4) mm、深度为(11.4±2.6)mm,近端关节面的宽度为(20.5±3.8)mm、高度为(21.8±3.4)mm,远端关节面的宽度为(15.4±3.5) mm、高度(12.8±2.3) mm。锁骨皮质厚度从S2向两端递减,其中S2皮质最厚[(3.5±1.1) mm],S7皮质最薄[(2.6±0.7) mm]。髓腔面积、最长径和最短径在S4处最小并向两侧扩大,其中S4髓腔面积为(24.7±11.0)mm²、最长径为(6.7±1.7) mm、最短径为(4.6±1.2) mm。7个截面间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上各指标中:近端关节面宽度和外侧曲率半径测量值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他指标测量值男性均大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60岁组相比,≥60岁组锁骨远端关节面的宽度和高度,以及各截面的髓腔面积、最长径和最短径较大,而皮质较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不同截面处,锁骨的皮质厚度及髓腔面积、最长径和最短径等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在选择手术方式时,术者需要考虑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以及骨折部位和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获得成人寰椎后弓部分解剖参数,为后弓内固定钉板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方法 对60名成人(男30,女30)寰椎三维CT及40具干燥寰椎标本进行测量,测量指标有后结节中央及距中央5、10、15 mm处高度(矢状面垂直距离)及厚度(轴位垂直距离)、后弓水平面夹角、内侧面椎动脉沟半距、外侧面椎动脉沟半距,比较CT测量数据与标本测量数据有无差异。 结果 CT测量:后结节中央高度为(9.48±0.95)mm,厚度为(7.80±1.60)mm,后弓夹角为(130.70±12.31)°,内侧面椎动脉沟半距为(11.08±1.28)mm,外侧面椎动脉沟半距为(20.13±1.53)mm;标本测量:后结节中央高度为(9.97±2.18)mm,厚度为(7.44±1.32)mm,后弓夹角为(135.07±9.59)°,内侧面椎动脉沟半距为(11.33±0.52)mm,外侧面椎动脉沟半距为(20.86±0.84)mm。CT测得内、外侧面椎动脉沟半距均小于标本测得数据,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CT资料可较好反映实体的解剖特征,解剖学测量可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2D/3D配准技术测量离体颈椎标本椎间孔形态学的精度。 方法 获取16具颈椎离体标本的螺旋CT影像,通过三维重建获得相应标本的三维模型。然后改变标本的体位,再次行CT扫描并分别拍摄各具离体标本正侧位X线平片,采用2D/3D图像配准技术还原拍摄平片时颈椎的三维位置。利用Rapidform XOR3软件测量配准前与配准后C2/3至C6/7双侧的椎间孔面积、前后径和上下径。 结果 共测得椎间孔的面积、前后径和上下径各158个,经配对样本t检验,配准后椎间孔的面积、前后径、上下径与配准前相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椎间孔面积的准确度为96.77%、精确度为(1.27±1.16)mm2,前后径的准确度为94.35%、精确度为(0.30±0.27)mm,上下径的准确度为96.14%、精确度为(0.32±0.28)mm。 结论 应用2D/3D配准技术测量颈椎间孔的形态学参数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耳道底骨性结构及前庭神经、单孔神经骨管(神经管)的Micro-CT影像解剖学特征。方法 取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6具(颞骨12侧),其中男性4具、女性2具,具体年龄不详。对12侧颞骨均行Micro-CT扫描,再应用Mimics软件对内耳道底骨性结构及其中的神经管进行三维重建,之后进行影像解剖学观察,并分别测量前庭上神经、前庭下神经、单孔神经管相关解剖学参数。结果 经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内耳道底骨性结构及其内穿行的前庭神经和单孔神经管显示清晰。前庭上、下神经及单孔神经的解剖形态、位置及走行存在多种解剖变异以及多交叉分布现象。左右两侧前庭上神经管长度分别为(3.68±0.79)mm和(3.54±1.04)mm,起始处前后径分别为(2.03±0.76)mm和(1.83±0.68)mm、上下径分别为(1.75±0.35)mm和(1.72±0.43)mm,中点处的前后径分别为(0.89±0.19)mm和(1.13±0.29)mm、上下径分别为(1.58±0.26)mm和(1.69±0.58)mm;左右两侧前庭下神经管前后径分别为(0.44±0.07)mm和(0.50±0.29)mm,上下径分别为(0.53±0.11)mm和(0.76±0.38)mm。左右两侧单孔神经管直线长度分别为(3.97±0.68)mm和(3.85±0.69)mm,其内侧段长度分别为(2.54±0.70)mm和(2.26±0.82)mm、外侧段长度分别为(1.82±0.57)mm和(1.99±0.39)mm,内侧段直径分别为(0.67±0.10)mm和(0.66±0.09)mm、外侧段直径分别为(0.47±0.04)mm和(0.51±0.10)mm,内外段交角分别为128.82°±17.23°和127.51°±11.70°。以上各指标测量值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内耳道底骨性结构及前庭神经、单孔神经骨管等结构及其空间位置与走行;前庭神经和单孔神经骨管解剖形态及位置、走行均存在较大变异,但左右侧别间相关解剖学测量结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3种方法测量西藏小型猪胫骨髓腔形态的优缺点,探索其胫骨髓腔形态学特点。 方法  取30例小型猪胫骨,分别予X线、CT三维重建、实物标本测量髓腔长度、髓腔最狭窄点水平径线长度、髓腔弧度,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1)小型猪胫骨髓腔近段三角形,远段椭圆形,中间为过渡形态;髓腔全长:X线(11.75±0.58)cm,CT(11.58±0.55)cm,实物标本(11.70±0.65)cm,P=0.524;最狭窄点水平正位径线长度分别为(0.88±0.08)、(0.84±0.06)、(0.85±0.07)cm,P=0.032;髓腔弧度分别为(26.89±0.50)°、(26.06±0.49)°、 (26.50±0.42)°,P=0.106。 结论  (1)CT三维重建测量更接近实物标本测量,精确性高于X线,可作为一种新的测量方法;(2)西藏小型猪胫骨髓腔长度适中,形态与人相似,适于设计新型可控微动胫骨髓内钉。  相似文献   

7.
秦媛  陈楠  郭玉林  李坤成 《解剖学报》2013,44(5):661-664
目的 探讨正常汉族成人内囊的影像解剖。方法 选择健康汉族成人1000名(2000侧),按年龄18~30、31~40、41~50、51~60、61~80岁分为5组,每组男、女各100名。所有受试者均行三维(3D)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T1WI,应用3D分析软件(Midobl)手工勾画出各个解剖值,软件自动计算出其解剖参数值。
结果 左、右侧内囊前肢前后径测量值为(16.93±1.67)mm和(16.60±1.72)mm,左、右侧内囊后肢前后径测量值为(28.42±1.92)mm和(27.68±1.81)mm。 左、右侧内囊前肢左右径测量值分别为(11.25±1.52)mm及(11.10±1.53)mm,左、右侧内囊后肢左右径测量值分别为(20.10±2.33)mm及(19.44±2.17)mm。 标准轴面上,左、右侧内囊前后肢之间夹角分别为(125.66±2.38)°及(126.01±34.11)°。 结论 高分辨率MRI能提供较为精确的内囊图像及测量数据,本实验提供了中国汉族正常成人内囊的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立体定向脑图谱的基准点进行测定研究,为构建临床立体定向脑手术提供基础。 方法 在立体定向空间坐标系内,应用MR扫描图像处理技术对120例健康自愿者和应用解剖学技术对30例尸脑分别进行脑内基准点前连合(AC)、后连合(PC)的径值和前后连合间距(ICD)进行测量。 结果 在立体定向空间内,无论在大体标本,还是在MR图像上,AC、PC均清晰可见;在尸脑上测得AC的前后径为(2.75±0.76)mm,上下径为(3.85±0.68)mm,PC的前后径为(1.87±0.58)mm,上下径为(2.48±0.64)mm,ICD长度为(22.68±1.46)mm;在健康自愿者测得AC的前后径为(2.80±0.32)mm,上下径为(3.82± 0.37)mm,PC的前后径为(1.76±0.30)mm,上下径为(2.30±0.45)mm,ICD长度为(23.84±1.32)mm。 结论 通过尸脑与健康正常人脑的对比测量研究,在立体定向坐标系内脑内AC、PC是脑内准确定位的基准点, AC-PC是恒定的参考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皮质骨螺钉轨迹入路,导航模板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方法 获取4具下颈椎标本(C3~7)CT数据,经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后设计椎弓根皮质骨螺钉轨迹,并建立导航模板。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快速成型(RP)和数控机床技术(CNC)制造出两种材质导航模板并测量其在颈椎椎弓根辅助置钉的精确性。 结果 RP、CNC两组在进钉点的水平面上绝对偏差分别为:(0.28±0.24) mm、(0.32±0.23) mm;矢状面上分别为:(0.30±0.20) mm、(0.52±0.44) mm。钉道中点在水平面上分别为:(0.26±0.22) mm、(0.39±0.32) mm;矢状面上分别为:(0.37±0.29) mm、(0.49±0.50) mm。螺钉安全分级,RP组1级螺钉20枚;CNC组1级螺钉19枚,2级1枚。两组的绝对偏差值、安全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NC导航模板经皮质骨螺钉轨迹辅助置钉是可行的,为下颈椎椎弓根置钉提供了一种全新、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骶髂螺钉内固定术前应用螺旋CT个体化测量健侧螺钉钉道参数,指导术中置钉的可行性。 方法 ⑴对10例冰冻正常成人骨盆标本进行螺旋CT扫描与多平面重组,在不同重组图像中依次测量左右侧S1螺钉的进针方向、进针点与髂后上、下棘的距离、钉道的长度与安全角度等参数;⑵将10例骨盆标本左右侧骶髂关节制成垂直不稳定贩折模型,然后左右侧骶髂关节分别根据对侧的CT测量结果进行个体化置钉验证。 结果 ⑴进针方向与冠状面、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25.95± 1.39)°与(19.61±2.97)°,进针点与髂后上、下棘的距离分别为(37.17±2.90)mm与(38.23±1.69)mm,冠、轴状面上的安全角度分别为(19.87±1.61)°与(23.84±2.08) °;⑵左侧骶髂关节所置10枚螺钉均安全、准确地到达S1椎体预定位置;右侧骶髂关节所置螺钉除1枚偏离突出骨质外,其余9枚均安全到达S1椎体预定位置。 结论 切开复位骶髂螺钉内固定术前应用螺旋CT个体化测量健侧螺钉钉道参数,指导术中置钉的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卵圆孔的应用解剖研究成果,探索卵圆孔最佳穿刺方法.方法: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卵圆孔的形态、位置的解剖研究及三叉神经痛卵圆孔穿刺术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卵圆孔的位置、形态、开口方向,及卵圆孔穿刺术的不同方法、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卵圆孔位于颅中窝,可分为椭圆形、肾形、梨形、圆形、长条形5种形状,其位置恒定,内有三叉神经下颌支穿过.临床上常采用CT引导下卵圆孔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其穿刺路径有前路和侧入路两种.结论:半月节穿刺射频温控热凝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规方法,卵圆孔是穿刺路径中的一个重要骨性标志;掌握卵圆孔的相关解剖知识,对射频温控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适应证的选择以及指导穿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节经皮射频热凝术(PRT)进针安全深度,为颅内进针避免损伤血管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21例成人颅底解剖标本,用游标卡尺从颅内测量卵圆孔内侧缘中点至破裂孔外侧缘中点的距离(A)和卵圆孔内侧缘中点至三叉神经压迹上缘最高点的距离(B);同时从颅外同一方向测量卵圆孔内侧缘至破裂孔外侧缘的距离(c)和破裂孔外侧壁垂直深度(D);用螺旋CT扫描颅底,测量颅底水平位颅中窝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上同一方向卵圆孔内侧缘至破裂孔外侧缘的距离(E)。然后对距离c和安全距离及距离E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距离E是否可以作为指导不同患者进行PRT治疗时个体化的颅内安全进针深度。结果:①颅内卵圆孔内侧缘中点至破裂孔外侧缘中点的距离为右侧(1.19±0.15)cm,左侧(I.20±0.14)cm;②颅内卵圆孔内侧缘中点至三叉神经压迹顶点的距离为右侧(1.51±0.17)cm,左侧(1.49±0.16)cm;③颅外卵圆孔内侧缘中点至破裂孔外侧缘中点的距离为右侧(0.92±0.09cm),左侧(O.92±0.10)cm;④破裂孔外侧壁中点垂直深度为右侧(0.55±0.07)cm,左侧(0.55±0.07)cm;⑤中颅底水平位螺旋CT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上同一方向卵圆孔内侧缘中点至破裂孔外侧缘中点的距离为右侧(1.00±0.17)cm,左侧(1.00±0.17)cm,与距离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节PRT治疗时颅内进针深度不应超过1.00Gm,临床上可用中颅底水平位螺旋CT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显示与相同方向卵圆孔内侧缘中点至破裂孔外侧缘中点的距离的一致性,来指导不同患者进行PRT治疗时个体化的颅内安全进针深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Meckel 囊及其周围重要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并进行模拟穿刺,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 并发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甲醛固定的尸头标本,观察和测量Meckel 囊及其毗邻结构相关数据;将卵 圆孔分为内前( Ⅰ)、内后( Ⅱ)、外前( Ⅲ)、外后( Ⅳ)4 个象限,在直视下分别将穿刺针放置于不同象限,模拟 穿刺过程,将球囊置于Meckel 囊中,并记录穿刺结果。结果:Meckel 囊是颅后窝硬脑膜跨过岩尖在颅中窝形成 的一个裂隙样硬脑膜袋,其平均长径(12.56±1.14)mm、宽径(9.17±0.93)mm、高度(4.37±0.85)mm。囊 内包含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半月节及其分支,是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中放置球囊的目标位置,当穿刺针置于卵 圆孔Ⅱ象限时穿刺成功率为75%,高于Ⅰ象限(56%)、Ⅲ象限(25%)和Ⅳ象限(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成功穿刺Meckel 囊是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成功的关键,熟悉Meckel 囊及其毗邻重要结构对经皮穿刺球囊 压迫术的操作至关重要,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经眶一圆孔入路行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第二支三叉神经痛提供解剖测量数据。方法对80个成人头骨经眶一圆孔穿刺入路及相关结构进行了测量与观察,对20个头颅软标本进行在CT引导下模拟操作与观察。结果在160侧颅骨中,成功穿进圆孔者为122侧,占76.25%;穿刺点位于眶下缘外眦的内侧(0.41±0.11)cm;经穿刺点至圆孔外口的距离为(4.45±0.18)cm,至圆孔内口前缘的距离为(4.99±0.17)cm,至颈动脉沟外侧缘距离为(5.52±0.35)cm。头颅软标本模拟操作穿刺安全有效深度为(5.38±0.25)cm;穿刺针进入圆孔时针与正中矢状面角度为32.2°±2.3°,与冠状面角度为57.2°±2.5°;穿刺针进入眶上裂后端时针与正中矢状面角度为26.0°±1.5°,与冠状面角度为64.5°±1.6°。结论根据解剖测量数据,在CT引导下经眶下裂至圆孔穿刺法行临床治疗第二支三叉神经痛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测量完整人颅骨的上、下项线及枕骨大孔间的距离,为临床应用提供数据。 方法 在113例中国成年人正常、干燥颅骨标本上,取枕外隆突最高点、上项线上枕外隆突最高点左、右两侧旁开1 cm、2 cm各取一点,颅骨后正中线上枕外嵴中点及其左、右两侧旁开1 cm点各取一点,从上、下项线所取测量点向枕骨大孔方向作与颅骨后正中线平行的直线,用游标卡尺测量枕骨上、下项线间及上、下项线分别与枕骨大孔间的弧面、直线、垂直及水平距离。 结果 在后正中线上,上、下项线间的距离最小,直线距离为(18.11±2.99)mm、弧面距离为(19.18±2.83)mm、垂直距离为(11.11±3.44)mm、水平距离为(14.65±3.19)mm,向左、右旁开后除水平距离变小,其余各距离指标变大;枕外嵴中点到枕骨大孔后缘间两点的距离最小,直线距离为(21.73±3.35)mm、弧面距离为(22.74±3.47)mm、垂直距离为(10.69±3.44)mm、水平距离为(19.10±3.35)mm,向左、右旁开后,各距离指标变大。 结论 下项线准确定位是临床操作安全和有效的关键,以枕外隆突和上项线可以确定下项线位置,在后正中线上,下项线距上项线的垂直距离最小,为(11.11±3.44)mm。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青少年胸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数据。 方法 多排螺旋CT对正常青少年(14~17岁)46例自愿者进行胸椎扫描,三维重建后,测量椎弓根高、椎弓根宽、椎弓根骨松质宽及椎弓根骨松质高,观察椎弓根内部骨质分布情况。 结果 椎弓根宽呈两端大、中段小的变化趋势,T4最小(3.85±0.77)mm,T1最大(8.12±1.39)mm;椎弓根高为逐渐增加的波浪形曲线,T3小峰:(10.93±0.88)mm, T12最大:(15.68±1.25)mm;椎弓根骨松质宽为先减小后增大,T11最大(5.24±1.3)mm;椎弓根骨松质高T4最小(5.74±2.4)mm,T11最大(13.18±2.3)mm。 结论 青少年胸椎真正能决定螺钉直径的是骨松质宽,椎弓根螺钉置入时应结合影像学资料,选择合适的螺钉及进钉部位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眶入路法行翼腭窝穿刺提供新的进针路径。 方法 对77个(154侧)成人颅的眶和翼腭窝进行相关的观察和测量。 结果 眶外缘点至眶外下缘点、圆孔外口下缘、眶上裂后端、眶下裂前端的距离分别为:左(4.93±1.80)mm,右(4.02±2.05)mm;左(43.74±2.75)mm,右(43.80±2.89)mm;左(47.83±2.47)mm,右(47.74±2.53)mm;左(17.74±2.18)mm,右(17.43±1.97)mm。穿刺针(直针)由眶外缘点进入翼腭窝的成功率为:左侧96.10%;右侧93.51%。对穿刺针(直针)进入翼腭窝失败者改用弯针穿刺,直针和弯针由眶外缘点进入翼腭窝的总成功率为:左、右均达98.70%。 结论 经眶外缘点行眶入路翼腭窝穿刺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胸椎椎基静脉孔(BF)的数字化观测,明确其解剖位置、形态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40例成人胸椎CT扫描数据,运用Mimics15.0软件重建测量BF宽(BFW)、高(BFH)、深(BFD);BF距椎体上、下终板(VHU、VHB)和左、右缘(VWL、VWR)间距;观察其在椎体中的位置与形态。 结果 (1)胸椎BFW总体呈V形分布,T6为最小值(3.69±1.29 mm); BFH在T1~3趋于平稳,T4~6渐减,T7~11渐增;BFD在T1~3渐增,T3~10趋于平稳,T10~12渐减。(2)BF距上终板与下终板间距总体呈上升趋势,T1最小:VHU为(7.05±1.27) mm,VHB为(7.21±0.87) mm,T12最大:VHU为(11.00±1.10) mm,VHB为(11.37±1.48) mm;距左、右缘间距在T1~4渐减,T5~12渐增,T4最小:VWL为(10.50±1.40) mm,VWR为(10.81±1.66) mm,T12最大:VWL为(15.74±2.55)mm,VWR为(16.23±2.82)mm。 结论 胸椎椎体后壁近中央处均存在BF,其形态结构复杂且在不同个体、不同节段中均存在差异。BF在T1~8、T10、T11位于椎体后壁近中央,T9和T12稍偏向左侧。BF在T1~3、T10~12形似棱锥体形,而T4~9形似长方体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测量肩胛骨关键部位数据,为设计类“F”形实用性肩胛骨接骨板系统提供解剖数据支持。 方法 采集50例正常成人肩胛骨CT数据,男女各25例,导入计算机建立3D模型,测量肩胛骨骨折主要固定区域数据并分析。 结果 肩胛颈CD=(10.35±0.95)mm、外侧缘DE=(72.99±6.53)mm和EF=(52.14±6.73)mm、肩胛体HJ=(36.42±2.23)mm和HK=(41.00±2.57)mm,颈-外侧缘∠CDE=(127.89±6.02)°、外侧缘扭转角∠DEF1=(167.20±3.67)°和∠DEF2=(172.46±4.76)°,各点厚度:C=(15.65±1.99) mm、D=(17.53±2.83)mm、G=(10.21±1.83)mm、H=(9.74±1.99) mm、I=(9.62±1.65) mm、J1=(10.21±1.35) mm、J2=(9.12±1.36)mm、K1=(7.22±1.99)mm、K2=(8.58±2.22) mm。其中,CD、DE、EF,∠DEF2,点D、G、H、I、J1、J2厚度,男女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据测量数据,结合解剖及手术特点,可以设计合理实用的类“F”形肩胛骨锁定接骨板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