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透脓散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感染肛周脓肿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感染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西药组40例予敏感抗生素治疗,中药组40例予透脓散治疗,联合组40例予透脓散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3组均治疗14 d后统计疗效,比较3组治疗14 d后创面大肠埃希菌清除率情况,比较3组治疗第1、7、14、21天创面渗液量评分及肉芽形态评分情况,比较3组治疗第7、14、21天创面愈合率情况,比较3组治疗第1、7天炎症相关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情况,比较3组创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14 d后愈显率87.50%(35/40)、大肠埃希菌总清除率82.50%(33/40),中药组愈显率67.50%(27/40)、大肠埃希菌总清除率62.50%(25/40),西药组愈显率60.00%(24/40)、大肠埃希菌总清除率50.00%(20/40),联合组愈显率及大肠埃希菌总清除率均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组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环丙沙星耐药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1年分离自尿标本的749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以环丙沙星敏感大肠埃希菌为对照菌株,对环丙沙星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49株大肠埃希菌检出环丙沙星耐药菌474株,检出率为63.3%,所有分离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敏感。环丙沙星耐药组除对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耐药率与敏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对其他检测药物耐药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尿路引流和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环丙沙星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中环丙沙星耐药株的检出率高、耐药性强,其感染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环丙沙星耐药株感染具有多个危险因素,加强对这些危险因素的控制有助于预防耐药菌株感染的扩散。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医清透法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腹腔感染大鼠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中药组和空白组各20只,腹腔注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诱发急性腹腔感染。中药组予清热凉血、解毒透邪之新加达原散灌胃,空白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并比较两组大鼠实验前后前后WBC变化及CRP、内毒素及病死率等指标。结果中药组实验前后体质量变化及死亡率与空白组相近实验后中药组CRP及内毒素水平低于空白组;中药组WBC水平维持稳定,空白组则明显降低。结论中医清透法可以提高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腹腔感染大鼠的免疫能力,降低感染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为相关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肠埃希菌感染的104株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资料,总结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结果:104株大肠埃希菌感染主要来源于尿液36株(34.6%)、创面分泌物12株(11.5%)、咽拭标本10株(9.6%)、痰液22株(21.2%)、脑脊液2株(1.9%)、血液17株(16.3%)、其他5株(4.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敏感性较高,其次为磷霉素、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大肠埃希菌感染主要分布于泌尿外科尿标本中,其对美罗培南、磷霉素、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物敏感,临床医师应该针对以上特点为患者选择适合且最为有效的治疗药物,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院2007年~2009年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92株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部位主要见于呼吸道、泌尿道、创面分泌物、血液等,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低的抗生素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14%),对氟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结论:目前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和耐药性逐渐增加,应根据药敏结果及患者病情合理选用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千里光消除大肠埃希菌R质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红仙 《新中医》2015,47(5):276-277
目的:评价千里光消除大肠埃希菌R质粒的效果。方法:对从本院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R质粒进行检测,随机选取60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空白对照,小鼠经口感染大肠埃希菌,实验组小鼠经口感染大肠埃希菌后口服千里光浓缩液,观察并比较从2组小鼠大肠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与大肠埃希菌R质粒消除率。结果:实验组在含有四环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的药物平板上的消除大肠埃希菌R质粒菌落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肠埃希菌R质粒消除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千里光在消除大肠埃希菌R质粒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含有四环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的抗生素药物平板上仍可有效清除大肠埃希菌R质粒,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根据感染情况制定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泌尿外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住院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相关护理对策。结果:1年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80例,男54例,女26例;感染者以男性为主,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结论:采用消毒隔离、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导尿、缩短尿管留置时间等,能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  相似文献   

8.
黄芩等8种中药对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药对产酶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以临床收集的ESBL(+)大肠埃希菌为实验组,同时以ESBL(-)大肠埃希菌为对照组进行体外敏感性研究,观察各药物的最低杀菌浓度。结果:黄芩对产酶大肠的抗菌作用最好,黄连、大青叶次之。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在抗生素选择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中药可以成为治疗的较好选择,并且无需实验室对其确认是否产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浸泡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采用中药浸泡配合VSD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换药配合VSD治疗。观察2组第1次拆除负压引流装置时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疗效。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64%,对照组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浸泡配合VSD治疗糖尿病足能更好地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疗程,减少住院费用,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足一种确切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肠埃希菌院内感染特点和临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耐药性。方法回顾分析173例大肠埃希菌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大肠埃希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主要分布在泌尿外科、ICU和呼吸内科,临床耐药率以哌拉西林最高。结论临床应尽可能缩短各种留置管留置时间,合理规范使用现有抗菌药物,提高抗感染治疗效果,降低大肠埃希菌所致院内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了解并分析2013年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细菌耐药提供帮助。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标本,分离出2126株病原菌,进行培养并药敏实验。结果:在检出的2126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较多,占总数80%以上。主要致病菌3种,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显示细菌耐药性差异较大。结论: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大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常见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且大肠埃希氏菌表现为多重耐药,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耐药菌的感染目前比较严重,而中药对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可提高耐药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使抗生素最大限度地杀灭细菌.同时,研究证明,细菌对中药尤其是中药复合制剂不易产生耐药性[1].本文分别观察中药联合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替换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对这两类患者直肠拭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获得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为临床有目的性地采取治疗及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0年1—12月住院患者中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进行调查,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结果共调查病例20 507例,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1例,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2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93例,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9例。结论了解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针对性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及对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为临床有目的性地采取治疗及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0年1—12月住院患者中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进行调查,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结果共调查病例20 507例,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1例,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2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93例,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9例。结论了解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针对性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及对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切排术后联合抗生素与中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差异。方法:选取113例肛周脓肿切排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意愿分成抗生素组(A组,n=50)和中药组(B组,n=63)。A组采用口服替硝唑片联合高锰酸钾液稀释坐浴方案治疗,B组采用消痈饮内服联合五味消毒饮坐浴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其感染控制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在感染控制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复发率为18.0%,明显高于B组的1.6%和1.6%(P0.05)。结论:对肛周脓肿患者予以切排术联合中药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苦劳汤灌洗联合负压闭式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8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负压闭式引流治疗,观察组行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苦劳汤中药灌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VAS疼痛评分、脓流量及切口愈合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出血、切口感染、脓肿复发、肛瘘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肉芽组织新生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劳汤中药灌洗联合负压闭式引流治疗肛周脓肿利于患者伤口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坐浴辅助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综合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 62%(41/42),对照组为85. 71%(36/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术后1、5、7 d 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 2组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坐浴辅助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且创面感染发生率与复发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排毒愈肌汤灌洗治疗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13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6例实施VSD治疗的感染创面患者,其中26例单纯采用VSD治疗,将其设为对照组;30例采用VSD联合排毒愈肌汤灌洗治疗,将其设为观察组。观察指标:创面感染控制、细菌培养、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患者的观察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联合排毒愈肌汤灌洗能更好地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多药耐药菌(MDRO)感染的流行特征及耐药状况,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调查并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某中医院检出多重耐药菌住院患者的特点和耐药趋势。结果:共调查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719例次,检出耐药菌799株,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为大肠埃希菌(28.85%)、鲍曼不动杆菌(12.66%)、铜绿假单胞菌(8.62%)、金黄色葡萄球菌(7.70%)、肺炎克雷伯菌(7.44%)、表皮葡萄球菌(7.31%);MDRO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32.68%)、手术部位(24.20%)、泌尿系统(20.7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和多黏菌素B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工作,临床医师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王洪玲 《光明中医》2020,(15):2347-2349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微波治疗对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接收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7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行中药熏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微波对症治疗。比较分析2组术后疼痛、创面面积、愈合及肛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后7、15 d,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Wexner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中药熏洗联合微波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肛门功能,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