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中下颈椎体应用解剖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为研制颈椎异体骨螺纹融合支架提供中下颈椎体解剖学数据。方法:对55具成年颈椎干燥骨标本和35例正常颈段CT扫描片进行测量,确定椎体相关数据的正常范围。结果:CT测量值大于干燥骨标本测量值;椎体矢状径测量值为16.86~19.53mm;椎体前缘高度与椎体中间高度不等,最高相关可达2~3mm。结论:临床上应以CT测量值为准,ATFC最佳的长度为12~14mm,ATFC在椎间隙部分的高度应为2~3mm。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测量正常国人的颈椎椎间隙解剖学参数,为设计符合国人的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纳入200例健康志愿者,在标准颈椎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C2~3、C3~4、C4~5、C5~6、C6~7椎间隙的前缘、中点、后缘高度,椎间隙横径,椎间隙矢状径,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和深度,椎间盘角。分别计算各解剖参数的均值和标准差。 结果 纳入男性志愿者100人,平均年龄31.21岁,女性志愿者100人,平均年龄31.05岁。男性组椎间隙横径为(19.88±1.06)mm,矢状径(19.42±1.59)mm,前缘高度(5.57±0.74)mm,中点高度(7.24±0.98)mm,后缘高度(4.11±0.27)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33.54±1.14)mm,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24.35±1.53)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1.10±2.86)°,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7.13±3.17)°;椎间盘角为(4.94±1.36)°。女性组椎间隙横径为(18.29±0.89)mm,矢状径(13.76±1.41)mm,前缘高度(5.12±0.64)mm,中点高度(6.68±0.67)mm,后缘高度(3.20±0.25)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25.18±1.75)mm,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21.83±1.66)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1.66±2.70)°,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7.03±2.43)°;椎间盘角为(4.80±1.38)°。男性组与女性组各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节段椎间隙前、中、后缘高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现为后缘高度<前缘高度<中点高度(P<0.05)。 结论 通过正常人群颈椎X线解剖学测量,可获得设计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的国人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测量正常国人的颈椎椎间隙解剖学参数,为设计符合国人的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纳入200例健康志愿者,在标准颈椎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C2~3、C3~4、C4~5、C5~6、C6~7椎间隙的前缘、中点、后缘高度,椎间隙横径,椎间隙矢状径,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和深度,椎间盘角。分别计算各解剖参数的均值和标准差。 结果 纳入男性志愿者100人,平均年龄31.21岁,女性志愿者100人,平均年龄31.05岁。男性组椎间隙横径为(19.88±1.06)mm,矢状径(19.42±1.59)mm,前缘高度(5.57±0.74)mm,中点高度(7.24±0.98)mm,后缘高度(4.11±0.27)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33.54±1.14)mm,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24.35±1.53)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1.10±2.86)°,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7.13±3.17)°;椎间盘角为(4.94±1.36)°。女性组椎间隙横径为(18.29±0.89)mm,矢状径(13.76±1.41)mm,前缘高度(5.12±0.64)mm,中点高度(6.68±0.67)mm,后缘高度(3.20±0.25)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25.18±1.75)mm,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21.83±1.66)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1.66±2.70)°,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7.03±2.43)°;椎间盘角为(4.80±1.38)°。男性组与女性组各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节段椎间隙前、中、后缘高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现为后缘高度<前缘高度<中点高度(P<0.05)。 结论 通过正常人群颈椎X线解剖学测量,可获得设计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的国人数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量国人颈椎椎体间隙的解剖学参数,为临床颈椎椎间融合器植入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样选择20~29岁青壮年志愿者50人,其中男性35人(21~29岁,平均年龄25.2岁),女性15人(20~29岁,平均年龄24岁).按性别分组进行CT扫描,测量颈2,3~颈6,7各个椎间隙的左右径、前后径、前缘高度、中点高度、后缘高度.结果:男性组椎体间隙左右径平均(20.32±1.53)mm,前后径平均(19.36±1.10)mm,前缘高度(8.40±0.90)mm,中点高度(8.73±1.04)mm,后缘高度(5.17±0.69)mm.女性组左右径(18.58±1.40)mm,前后径(16.36±1.60)mm,前缘高度(5.50±0.74)mm,中点高度(7.95±0.65)mm,后缘高度(5.9±0.33)mm.结论:无论在男性组或者女性组,同节段椎间隙正中矢状面前、中、后高度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现为后缘高度<前缘高度<中点高度.在同节段同部位的测量值,男性组均明显大于女性组.  相似文献   

5.
背景:颈椎骨折诊断后多需手术治疗,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技术仍是目前治疗颈椎退行性或创伤性不稳的主要方法。作者设计的椭圆形同种异体骨垫,可以适应不同高度及宽度椎间隙的需要,符合椎间隙的生理形状。目的:通过与自体髂骨比较,评价自制同种异体骨垫在颈椎前路椎间植骨融合中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对58例颈椎椎间盘突出患者行前路一期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根据植骨材料不同,分为同种异体骨垫组和自体髂骨组,病程12-24个月。治疗后评价指标包括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间隙融合率、融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排斥反应。结果与结论: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JO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同种异体骨垫组、自体髂骨组治疗后有效融合率分别为84%和8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同种异体骨垫组植骨融合时间较自体髂骨组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内固定物均牢靠无松动,随访期间均无植骨排斥。提示与自体髂骨相比,同种异体骨垫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中疗效满意,可有效融合病变椎间隙,且异体骨垫不会产生因取骨引起的取骨区疼痛等不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解剖学角度探讨颈椎一期后前路手术中后路取自体颈椎椎板作为前路椎体间植骨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60例健康志愿者行颈椎CT扫描(平扫+矢状位重建)。其中,男、女各30例,年龄25~40岁。测量C3~7两侧椎板与椎弓根交界点的连线长度、两侧椎板交汇点到此连线的距离,并计算两侧椎板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颈椎椎间融合器(PEEK cage)进行比较。测量并比较C3~7各椎板高度与对应的椎间隙高度。  结果    C3~7两侧椎板所围成三角形面积均大于临床常用颈椎椎间融合器的理论融合面积,C3~7椎板高度均大于对应的椎间隙高度。  结论    从解剖学角度,颈椎椎板作为颈椎一期后前路手术中前路椎体间植骨材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腰骶椎前路同种异体骨垫的设计及其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出腰骶椎前路同种异体骨垫并评价其生物力学性能。方法:(1)CT测量:通过CT扫描测量33名正常人腰骶椎各椎间隙的前后点高度、腰骶椎的矢、冠状径,为设计出同种异体骨垫提供解剖学依据。(2)生物力学试验:将设计出的骨垫与钛网、自体髂骨对比,评价它们在三维运动范围、最大抗压负荷最大拔出力等方面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1)CT测量结果:正常腰骶椎椎间隙前高大于后高,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前/后高范围9.03/7.11~13.93/9.73mm。正常腰骶椎横径大于矢状径,两者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横/矢状径范围是40.51/29.38~46.20/33.98mm。(2)生物力学评价:①三维运动方面骨垫、髂骨及钛网均能增强不稳节段的稳定性,C、D、E、F组分别与B组比较,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但骨垫与钛网相比,两者的稳定性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髂骨相比,骨垫更能增强脊柱稳定性,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②最大拔出力方面骨垫、髂骨及钛网等三者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髂骨〈骨垫〈钛网。③最大抗压负荷方面骨垫、钛网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髂骨比较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腰骶椎前路骨垫设计符合腰椎生理解剖,具有足够抗压、抗滑、稳定脊柱节段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背景:临床多根据影像资料中腰椎间盘径线尺寸来选择假体型号和预计置入数量。 目的:以X射线片和MRI测量分析正常人腰椎间隙高度、腰椎间盘及髓核径线,获取与人工髓核假体相关的椎间盘基础数据。 方法:随机抽取157名正常成年人标准腰椎侧位X射线片,测量腰椎间隙前缘、中点和后缘高度。随机抽取106名正常成年人腰椎MRI片,测量椎间盘及髓核的横径和矢状径。 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片:椎间隙自上而下逐渐增宽,腰椎间隙后高较低,近50%的L2/3、L3/4、L4/5椎间隙后高和约39.5%的L5/S1椎间隙后高位于7~9 mm区间。②MRI片:腰椎间盘横径和矢状径从L2/3至L5/S1依次增大。约46.7%的椎间盘矢状径大于37 mm,仅49.0%的髓核矢状径大于24 mm;本组髓核平均横径33.5 mm,平均矢状径23.4 mm。髓核矢状径均大于12 mm。约22.9%的髓核矢状径大于24 mm。提示多数国内患者需行单枚PDN假体置入,7 mm为最适用的PDN假体高度,临床不宜将椎间盘矢状径大于37 mm作为国人PDN假体置入数量的术前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颈椎同种异体骨笼椎间融合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颈椎同种异体骨笼在颈椎融合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和融合效果。方法:采用12只绵羊行C3,4 C4,5椎间盘摘除后,分别植入自体髂骨与同种异体骨笼,于术后4、12、24周分别处死动物,行大体标本观察、光镜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同种骨笼植入后4周骨笼轮廓完整,周边出现吸收腔,腔壁表面有薄层新骨形成。12周,笼壁与椎体之间界线消失,大部分的骨陷窝中有骨细胞,新骨与死骨交织.成骨活动仍在进行,爬行替代尚未结束。24周时,上、下椎体完全骨性连接,骨笼被新骨代替,完成骨性融合。结论:同种异体骨笼充填自体松质骨植入颈椎间后能获得满意的脊柱融合效果,并可以逐步被新骨取代,是一种理想的椎间植人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量正常成人下颈椎椎弓根的解剖学参数,探讨下颈椎前路椎弓根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 方法 随机选取80例正常成人颈椎CT影像资料,将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9.0软件。测量C3~C7椎体的椎弓根宽度(OPW)、椎弓根高度(OPH)、内侧皮质骨厚度(MCT)以及颈前路椎弓根皮质骨螺钉置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各节段左右两侧 OPH 和 MCT 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男性的 OPH 和 OPW 参数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C4进钉点位于椎体正中矢状面椎弓根的对侧1.0~3.0 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1.0~3.5 mm;C5进钉点位于椎体正中矢状面椎弓根同侧或对侧1.0~2.0 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3.0~4.0 mm;C6~C7进钉点位于椎体正中矢状面椎弓根的同侧2.0~4.5 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4.5~7.0 mm。C3~C7的皮质骨螺钉总体内倾角平均值分别是:39.13°、41.00°、40.91°、37.28°、31.84°,总体矢状角是:90.85°、97.23°、108.97°、111.60°、104.83°。螺钉的直径为3.5 mm,长度选择30 mm,32 mm较为适宜。 结论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技术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并总结出置钉规律,为其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出椎间盘的测量方法并测量正常成人颈椎间盘相关参数,为设计人工颈椎间盘提供参数依据。 方法 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深圳市南山医院提取正常成人颈椎MRI数据219例,测量C4/5、C5/6、C6/7 3个颈椎间盘的椎间盘前高,中高,后高,椎间角,矢径及横径6组数据并作统计学分析计算。 结果 颈椎间盘前高为(4.27±0.73)mm,中高为(5.63±0.83) mm,后高为(3.24±0.59)mm,颈椎间盘角度为(4.73±1.57)°,颈椎间盘矢径为(15.50±1.70)mm,横径为(22.20±2.56)mm。 结论 上述6组数据存在性别间的显著差异性和节段间的显著差异性,设计人工颈椎间盘应设计一系列不同参数的假体以满足不同性别不同颈椎节段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MRI对青少年颈椎椎间盘的测量,为人工间盘设计、置换及椎间盘相关疾病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用SIGNA MR/1.5T磁共振对40例正常青少年(14~17岁)颈椎间盘矢状位多层面的高度及前后径测量:以颈椎正矢状面为中心,分别向两侧以3 mm为间隔,扫描5组矢状位图像,选择正中层面测量椎间盘中心高度与前后径,由两名MRI副主任医师测量后取平均值。 结果 (1)颈椎间盘前后径为(14.036±1.812) mm,中心高(4.111±0.813) mm;(2)从C2~3到C6~7各组椎间盘前后径和中心高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3)按性别各组椎间盘前后径和中心高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 (1)14~17岁青少年颈椎椎间盘高度、前后径各值从C2~7呈渐增趋势,各测量值间无统计学差异。(2)MRI可直观显示青少年颈椎间盘形态,测量数据能够满足人工椎间盘选择需要。  相似文献   

13.
人体中、下段颈椎曲率的测量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为设计、改进适合国人的颈前路钢板系统提供参考值。方法:用游标卡尺和自制弧度仪测量129例颈椎各椎体最小高度、冠状径、矢状径和前壁横向弧度;测量43例正常成人X线侧位片,计算颈椎的生理曲度。结果:C3-C6最小高度和C3-C5最小矢状径均较接近,分别为10.0mm和14.6mm;最小冠状径由C3-C6依次增加,增量约1mm;椎体前壁横向曲率半径由C3的9.6mm逐渐增大至C7的14.4mm;颈椎各节段纵向曲度的变异较大,无明显规律。结论:颈椎中段各椎体的最小高度值、矢状径值相近,中、下段颈椎各椎体的最小冠状径和前壁横向曲度由下至下递减,此规律可帮助确定理想的螺钉长度、钢板宽度和钢板的横向弧度;颈椎纵向生理曲度变异较大,无明显规律性,对确定钢板的纵向弧度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量正常成人腰椎间盘相关参数,为设计符合国人腰椎结构特征的人工腰椎间盘和人工髓核提供参数值,同时提供正常人腰椎间隙高度数据,为临床诊断腰椎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自2010.1~2013.1间,腰背痛患者的MRI阴性图像资料300例(男136例,女164例)。分别测量L1/2~L5/S1 5个节段椎间隙的前高、中高、后高、角度以及L2/3~L5/S1 4个节段的椎间盘矢径、横径和髓核矢径、横径。 结果 各测量值年龄差异不显著(P>0.05)。性别差异显著,且测量值多为男性大于女性。节段差异显著(P<0.05),椎间盘前高和角度的测量值随着节段增加而递增,中高、后高、椎间盘矢径和横径、髓核矢径和横径的测量值除L5/S1节段外都随着节段的增高而递增。各节段椎间盘的矢径和横径,髓核的矢径和横径间存在线性关系。 结论 腰椎间隙高度测量对腰椎疾病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在设计人工腰椎间盘和人工髓核时应考虑性别和节段差异,并且应符合矢径和横径间的线性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无症状成人颈椎侧位X线片上椎管狭窄相关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及其变化规律。 方法 选取无颈椎症状成人100例,按初次检查时年龄分为3组:第1组(20~39岁),第2组(40~59岁),第3组(60岁以上),分别在2011年与2017年进行标准颈椎侧位X片检查。测量椎管狭窄参数:椎管矢状径,椎体中矢径,退变椎体矢状径,颈椎管率及有效颈椎管率。分析颈椎管率及有效颈椎管率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各组所有参数两次检查结果的差异。 结果 C3~7节段颈椎管率及有效颈椎管率均与年龄之间存在负相关;各组所有参数前后两次检查结果比较:椎管矢状径仅在组3中C3节段有统计学差异;椎体中矢径仅在组2中C5节段及组3中C6节段有统计学差异;退变椎体矢状径在组1中C5节段、组2中C3~7节段及组3中C4~6节段有统计学差异;颈椎管率在组1中C5节段、组2中C3~5节段及组3中C3~7节段有统计学差异;有效颈椎管率在组1中C5节段、组2及组3中C3~7节段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成人颈椎管率及有效颈椎管率与年龄相关,其在60岁以上人群中随年龄增长变化明显;有效颈椎管率判断椎管狭窄的进展更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脊柱颈段椎间盘入路椎管内减压的相关解剖。 方法 取18具正常成人颈段脊柱防腐标本,通过不同断层,观察硬脊膜、后纵韧带与硬膜外前隙的毗邻关系和结构特点;测量椎间盘平面的硬脊膜厚度、后纵韧带宽度、椎体矢状径长度。 结果 颈段后纵韧带分为深、浅层,两层在中线两侧4~5 mm处分开,浅层与硬脊膜形成潜在的硬膜外前隙,该隙内有Hofmann's韧带连于硬脊膜与后纵韧带之间。深、浅层在硬脊膜前外侧形成一梭形腔隙-后纵韧带间隙; 椎体后面矢状正中线到两侧后纵韧带间隙外侧角的距离约为10 mm。 结论 根据后纵韧带的宽度和毗邻关系,颈椎前路手术经椎间盘达后纵韧带,逐渐由外进入后纵韧带间隙减压,可减少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钛网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颈椎支撑体植骨在颈椎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前路钛板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恢复维持颈椎曲度、椎间高度及融合率、沉降率的差异。 方法 75例确诊为两个相邻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40例行钛网支撑体植骨,35例行n-HA/PA66颈椎支撑体植骨,均行椎前钉板系统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JOA评分、颈椎曲度变化、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及植骨融合情况。分别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6、9个月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C2~7 Cobb角、D值评价颈椎的曲度,同时测量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后缘高度(HPB)评价支撑体融合沉降情况,对各参数不同时期间差值分别行组间配对t检验。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6.7个月)。两组患者术后的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两组间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前D值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3、6、9个月融合节段前后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术后6、9个月沉降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钛网组明显存在早期沉陷,影响融合节段椎间高度。 结论 n-HA/PA66颈椎支撑体相对于钛网支撑植骨具有提高融合率、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有效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支撑体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