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通过PeriCam PSI血流灌注成像仪和红外热像仪,初步探讨慢阻肺患者肺俞穴血流灌注量和体表温度的变化特点,为穴位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80例慢阻肺患者,采用PeriCam PSI血流灌注成像仪和红外热像仪对慢阻肺患者同步监测肺俞穴及其旁开1 cm对照点的血流灌注量和体表温度并连续记录,观察慢阻肺患者肺俞穴体表温度和血流灌注量,并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慢阻肺患者肺俞穴血流灌注量和体表温度高于对照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其中左肺俞血流灌注量高于右肺俞,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俞穴体表温度和血流灌注量的改变与慢阻肺疾病有关,可为慢阻肺患者进行中医诊断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面部穴位温度和血流灌注量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人体面部穴区温度和血流灌注量的观察,了解正常人面部穴区温度和血流灌注量的特征,并且为面部穴位红外热像图用于面部疾病评价和利用热像图进行针刺选穴提供参考值。方法:使用红外热像仪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观察健康人安静状态下面部穴区温度和血流灌注量情况,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处理相关数值,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人面部穴区温度值最高为双侧攒竹穴35.3±0.75℃;温度最低为左侧颊车穴34.25±1.22℃。穴区血流灌注量值最大的为右侧攒竹穴1.29±0.42PU;最小的为右侧丝竹空0.76±0.30PU。温度较高者血流值也较大。双侧温度差值和血流灌注量差值较小,二者双侧差值的自身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人面部左右侧穴区温度和血流灌注量对称性较好,面部穴区的温度和血流灌注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利用热像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所做的面部穴区正常值观察,为面部疾病的评价和利用热像图选穴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相关背俞穴的体表温度,观察肺脏病变状态下,相关背俞穴体表温度的特异性变化。方法:选取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各45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BK-MT02A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两组受试者双侧肺俞、膈俞、脾俞及肾俞穴体表温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双侧肺俞、膈俞、脾俞及肾俞穴体表温度较对照组同侧腧穴体表温度升高(P<0.01,P<0.05);两组受试者双侧肺俞、膈俞穴体表温度高于同侧脾俞、肾俞穴(P<0.01,P<0.05),同侧肺俞与膈俞、脾俞与肾俞之间体表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肺俞、膈俞、脾俞及肾俞穴体表温度病理性升高,说明以上背俞穴具有反映肺脏疾患的特异性;体表温度显著升高的肺俞、膈俞穴,不仅为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本虚标实”的病机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体现了相同经络不同腧穴对肺脏疾患反映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的"肺俞"穴区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特异性改变。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1组(C1组)、正常对照1组(N1组)、模型2组(C2组)和正常对照2组(N2组),每组15只。C1、C2组采用熏烟合并气管内滴内毒素方法造COPD模型,分别造模29 d、89 d;N1、N2组对应于C1、C2组同期给予正常饲养。选择"肺俞"、"心俞"、"肺俞"旁开、"心俞"旁开作为监测点,用激光散斑微循环血流监测系统(PeriCam PSI System,PSI)分别在造模前、造模29 d和89 d后监测上述监测点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结果:造模前4组大鼠各监测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俞""心俞"和其旁开对照点之间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C1、C2组所有监测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升高(均P0.05),C1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高于N1组,C2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低于N2组,C1组所有监测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高于C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1、C2组出现了"肺俞"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高于旁开对照点的特异性变化,而N1、N2组没有出现。结论:COPD大鼠"肺俞"穴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出现了与疾病病程相关的特异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翳风穴及非穴对照点红外热像图改变。方法:采用高性能非致冷焦平面红外热像仪M7800 Thermal Imager(Luma Sense美国)检测了80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与75名正常人翳风穴及非穴对照点体表温度,并用分析软件处理相关温度数值,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人左右翳风穴及非穴对照点体表皮肤温度分布基本对称;而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左右翳风穴体表温度分布呈高度不对称,且其失衡性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非穴对照点却不存在上述现象。结论: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翳风穴红外热像图存在改变,而非穴对照点却不存在上述现象,从红外角度提示了经穴诊断学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索得气与经穴效应关系。方法:对以往国内外原发性痛经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围绕本研究的目的、特点进行设计。针对本研究设计了非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36,分为健康对照组、寒凝对照组及针刺组,其中针刺组根据不同综合干预措施又分为期望得气组(粗针,深刺、施手法)和期望不得气组(细针,浅刺、不施手法)。记录针感,并用红外热像仪观察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关元穴点体表温度40 min。主要观察指标为经穴体表红外热像温度和腹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预期结果:1寒凝PD患者经穴体表温度显著低于健康人。2针刺三阴交穴可以显著升高寒凝PD患者经穴体表温度。3针刺三阴交得气可以显著升高寒凝PD患者经穴体表温度。预期结论:人体经穴体表红外热像温度降低可能能够作为诊断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的辅助诊断依据之一。经穴体表红外热像温度变化可能能够作为针刺效应及得气效应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MSM人群艾滋病患者和健康自愿者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双侧背俞穴的红外温度,总结AIDS患者背俞穴红外敏感经穴,论证背俞穴反映病症的科学性,为艾滋病的穴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感染HIV病毒的MSM人群AIDS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背部红外热成像数据。选取膀胱经第一侧线双侧背俞穴红外温度为研究数据,通过对不同健康状态下患者红外热成像数据进行背俞穴穴位定点红外特征进行比较,对比背俞穴红外特异性与艾滋病患者临床特异性表现的内在相关性,探讨艾滋病患者背俞穴反映其病症的相关特征。结果:①全部40个测温点中,双侧L3~S2之间的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6个测温点红外温度表现为疾病组对照组,其他测温点均为疾病组对照组;②均值独立样本t检验据有统计学意义的测温点共18个:双侧心俞、督俞、肝俞、中膂俞、白环俞和右侧的风门、厥阴俞、膈俞,疾病组对照组,P0.05;双侧大肠俞、关元俞,右侧小肠俞,疾病组对照组,P0.05;③脏腑背俞穴:疾病组厥阴俞R、心俞、肝俞温度降低,大肠俞、小肠俞R温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背俞穴中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中膂俞、白环俞红外温度呈现出规律的差异性表现,说明红外温度变化可以作为判断男性HIV感染者病情的客观指标,体现了经络腧穴反映病症的科学性;②AIDS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背俞穴红外温度的差异,对HIV患者进行穴位非侵入疗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任、督、冲三脉经穴体表微循环,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选穴依据。方法:招募月经周期规律的健康女大学生(正常组) 99名和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痛经组) 94名。经前、经期第1天和月经结束后第3天,采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观察两组受试者任脉腹部经穴(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冲脉交会腧穴(双侧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督脉腰骶部经穴(悬枢、命门、腰阳关、腰俞)及2个非经非穴体表微循环。结果:经前,痛经组和正常组穴位体表血流灌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期第1天,痛经组悬枢、命门、腰阳关和右侧肓俞体表血流灌注量大于正常组(P<0.05,P<0.01);月经结束后第3天,痛经组右侧横骨体表血流灌注量小于正常组(P<0.05)。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期第1天督脉悬枢、命门、腰阳关和冲脉交会腧穴右侧肓俞,月经结束后第3天冲脉交会腧穴右侧横骨体表血流灌注量异常,可为原发性痛经的针灸选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6):198-201,封3
目的通过患者背俞穴、募穴、原穴等特定穴位红外温度的组间比较研究与自身对照研究,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法对冠心病的红外热成像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分析冠心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比较的温度特异性穴位;再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各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1)与健康组相比,发现治疗组体表温度特异性穴位心俞(左)、心俞(右)、大陵(左)、大陵(右)、膻中(P0.05);(2)在治疗后进行红外热成像的前后对照研究发现膻中、心俞穴有体表温度变化(P0.05);(3)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表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背俞穴、募穴、原穴有红外温度低温表现。该研究的贴敷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穴位的刺激可以影响心区体表代谢;贴敷方法还可以缓解胸痹心痛患者中医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针刺三阴交得气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能量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8例,分为得气组和不得气组各4例,2组均针刺双侧三阴交穴,得气组给予粗针、深刺、行手法的促使得气干预,不得气组给予细针、浅刺、不行手法的避免得气干预,应用受试者针感临床评价量表测评实际得气情况。同时记录2组针刺前、中、后共12个时点的红外热像温度、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观察三阴交穴得气与否两种状态下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通过试验发现三阴交得气与否不同状态下,公孙穴区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三阴交穴区和阴陵泉-血海段经脉的红外热像温度等指标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留针期间或起针后一些时点,三阴交得气时公孙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不得气时更充沛,三阴交穴区和阴陵泉-血海段经脉的红外热像温度较不得气时更高,说明能量代谢指标可能客观反映三阴交得气与否的不同状态。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从中医角度探讨“软系”疗法的科学性,探求“软系”疗法疗效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探讨肝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增加会引起人们的情志变化,本文利用中医的基本观点和肝的特性,探讨肝气郁结所导致的多种脏器疾病发生的机理,详细探讨肝郁的各种影响提出治疗要兼顾情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