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文化和中医都非常注重时间,一天养生法即十二时辰养生法:子时—胆经当令;丑时—肝经当令;寅时—肺经当令;卯时—大肠经当令;辰时—胃经当令;巳时—脾经当令;午时—心经当令;未时—小肠经当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真实世界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从全国33家三甲医院提取2001-2016年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信息,运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其一般信息、诊断特征,联合用药及死亡时间规律。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0.29岁,男性多于女性;西医诊断频数较高的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肝恶性肿瘤、肠梗阻及贫血;中药功效联合西药药理可见,清热解毒剂与抗代谢细胞毒类药、免疫调节药、抗生素药之间联合使用频率较高;中药品种联合西药药品可见,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奥沙利铂、胸腺肽注射液之间联合使用频率较高;死亡节气以惊蛰与冬至比例最高(5.79%),小雪最低(2.43%);死亡时辰以申时比例最高(20.37%),寅时最低(2.43%)。结论 结肠恶性肿瘤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高血压、糖尿病增加其患病风险,肠梗阻、贫血是其常见并发症,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患者在申时死亡比例最高,寅时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时间特点以指导防治。方法:采集患者具体发病日期及其对应节气以及患者在24h内发病时间点及对应12时辰。结果:24节气秋分20例(7%),寒露19例(6.6%),立冬16例(5.6%),大雪15例(5.2%),大寒13例(4.5%),从立秋至大寒之间与立春至处暑比较,前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十二天干:巳时33例(14.2%),申时29例(12.4%),辰时26例(11.2%),酉时24例(10.3%)最低为寅时5例(2.1%),与12经脉子午流注图对应发现发病率最高的两个时辰分别对应足太阴脾经及足太阳膀胱经。结论:风、寒、燥邪可以导致aSAH发病率的显著增加,可考虑从足太阳膀胱经论治aSAH。  相似文献   

4.
《灵枢·营气》篇专门论述了营气在经脉中的运行次序 ,后世据此发展为十二时辰配属十二经脉的子午流注纳支法(又称纳子法 ) ,即营气寅时 (3时~ 5时 )从肺经开始———大肠经 (卯时 )———胃经 (辰时 )———脾经 (巳时 )———心经 (午时 )———小肠经 (未时 )———膀胱经 (申时 )———肾经 (酉时 )———心包经 (戌时 )———三焦经 (亥时 )———胆经 (子时 )———肝经 (丑时 )———肺经 (寅时 )……如此日复一日如环无端的运行规律。据我个人的多年研究和临床经验 ,十二经脉分属十二时辰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这一点经得起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胰腺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的规律。方法:采集江苏省中医院2008-2010年胰腺癌住院死亡病人46例临床资料,核对死亡时间并将其转换为日干、日支、时干、时支,得到各干支的死亡频数,运用圆分布资料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ochran’s Q检验、χ2检验,探索其中的规律。结果:①日干"丁至辛"、日支"丑至午"的死亡频数最高,日干"壬至丙"、日支"未至子"较低(P<0.05)。②时辰"戌亥子丑"的死亡频数相对最高,而"寅卯辰巳"较低(P<0.05)。③女性患者死亡时间位于阴性日干、阴性时支的比率要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5)。④全部患者死亡日期有集中在"辰"日的趋势(P<0.05)。两性患者分别单独分析,女性患者有此规律。⑤全部患者死亡频数有集中在时干五行"壬癸水"的趋势(P<0.05)。两性患者分别单独分析,女性患者有此规律。⑥全部患者死亡频数有集中在时支五行"阴土"的趋势(P<0.05)。两性患者分别单独分析,女性患者有集中在"水"性时支的趋势(P<0.05)。⑦男性患者死亡时间有集中在"亥时"趋势(P<0.05)。结论:①46例胰腺癌患者的死亡时间存在规律。后者通过日干、日支、时干、时支以及干支的阴阳五行属性上的集中趋势得以表现。②胰腺癌终末期与《内经》范畴的"心病"密切相关,与《伤寒论》中的"太阴病"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子午流注理论测量糖尿病患者每个时辰的血糖,探讨不同空腹C肽水平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分析血糖控制与各脏腑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监测数据。按空腹C肽水平将其分为四组。依12时辰分别测量、统计平均血糖水平(Mean Blood Glucose, MBG)、血糖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 SDBG)、低血糖指数(Low Blood Glycemic Index, LBGI)、高血糖指数(High Blood Glycemic Index, HBGI),分析各组各时辰血糖情况、总体血糖情况与各脏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各时辰指标比较:MBG以未时最高,为10.22 mmol/L,寅时最低,为6.95 mmol/L;HBGI以酉时最高,为1,寅时、卯时、丑时最低,均为0;LBGI亥时最高,为10.64%,辰时、午时、未时、戌时、丑时最低,均为0;SDBG以辰时最高,为1.18,丑时最低,为0.23。相关性分析:第一组,HBGI午时最高,为0.678;LBGI午时与未时最高,为0.796;M...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049-2053
目的:旨在分析研究真实世界中肝硬化患者入院节气与死亡时辰规律,以期为临床肝硬化的诊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选自全国17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数据库中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35984例,采用频数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3598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260例,女性患者8532例,男女比例约为3∶1;以门诊入院患者29711例(85.26%),入院病情多为一般,占总人数的70.85%,入院科室以消化科、传染病科和肿瘤科居多,分别占53.45%,16.22%,10.18%;对入院日期为农历2008年立春开始至2010年大寒结束间的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小暑(6.06%)、夏至(5.68%)、立秋(5.01%)入院率最高,对其年代进行分层后发现2008年寒露(8.39%)、大雪(7.17%)这2个节气入院率高;2009年立夏(5.51%)、小暑(5.39%)这2个节气入院率高;2010年夏至(7.62%)、立夏(7.20%)这2个节气入院率高;夏至(5.95%)、谷雨(5.79%)、大暑(5.12%)立秋(5.12%)死亡人数最多;申时、酉时、午时的死亡率分别为24.96%、16.07%、13.06%。结论:肝硬化好发于45~59岁,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小暑、夏至、立秋为该病入院高峰节气,死亡高峰为夏至、谷雨、大暑、立秋4个节气,申时、酉时、午时为其死亡人数最多的时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乳腺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的规律。方法:采集江苏省中医院2008~2010年乳腺癌住院死亡病人43例的临床资料,核对死亡时间并将其转换,得到各时辰的死亡频数,运用圆分布资料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ochran’s Q检验,探索其中的规律。结果:(1)全部患者死亡时间有集中在"申"时的趋势(P0.05)。(2)全部患者"酉"时的死亡频数相对最高(P0.05)。(3)"阳明欲解时"死亡频数相对最高,"少阳、太阴、少阴欲解时"死亡频数相对较低(P0.05)。结论:(1)43例乳腺癌患者的死亡时间存在日节律。(2)乳腺癌终末期与《伤寒论》中的"阳明病"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死亡与时辰、节气及季节的关系,以揭示疾病的某些死亡规律,现将我们三个医院1970—1982年(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自1975年起)有死亡时刻记录者1424例总结分析于下: 一、死亡与时辰的关系在各时辰的死亡数中,最高为半夜子时(147例),最低为下午未时与酉时(各101例)。自戌时至次日卯时为夜间,共死亡779例,占54.7%,自辰时至下午酉时为白天,共死亡645例,占45.3%。在白天的死亡曲线中,午时与申时各有一小高峰(见图)。  相似文献   

10.
中医时辰包括十二时和十二辰。十二时包括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脯时、日入、黄昏、人定。十二辰的内容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十二时辰则对应一天24小时的昼夜时间变化。人体经脉沿着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等十二条经脉依次循行。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以及时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运用中医十二个时辰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养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病毒性肝炎死亡患者节气与死亡时辰规律。方法:采集2003年12月至2011年8月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40 681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信息,对患者死亡比例在节气、时辰中的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首次将中医时间概念引入到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生存结局当中,并从中医学及现代医学角度对其相关性进行机理探讨,为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结合提供一种借鉴方法。结果:40 681例患者中,有治疗结局的病毒性肝炎患者(部分频数较高亚型)共36 547例,其中死亡386例,总死亡率为1.06%,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死亡患者308例,占总死亡人数的79.79%。患者在一年中大暑、寒露节气死亡比例较高,分别为6.67%、6.4%,冬季最低约为3%。一天中死亡比例最高的时辰是申时(23.82%)、酉时(21.78%)。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死亡时间规律是:一年中在夏秋季节死亡比例较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一日之中金时(15点~19点)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时辰与其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时辰,作圆形统计分析,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不同证型的死亡时辰特点。结果:气滞血瘀型、痰浊闭塞型、阳气虚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时辰高峰分别在午时、巳时、子时(P0.05),阴血虚型死亡率在各时辰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不同证型死亡时辰存在明显的集中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子午流注理论中气血在经络脏腑间的分布规律,分析2型糖尿病各时辰血糖情况,探讨各脏腑与糖尿病血糖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的2型糖尿病患者386例,将测得的所有血糖数据按12时辰分别统计计算平均血糖(MBG)、评估血糖波动[血糖标准差(SDBG)]、低血糖指数(LBGI)、高血糖指数(HBGI),并分析各个时辰血糖情况与总体血糖状况的相关性。结果:各时辰MBG以巳时(脾)最高,酉时(肾)次之;各时辰MBG与全天总体血糖之间的相关性:亥时(三焦)相关性最强,寅时(肺)次之。各时辰血糖波动SDBG以酉时(肾)最高,申时(膀胱)次之;血糖波动SDBG相关性分析中亥时(三焦)、未时(小肠)最强,寅时(肺)次之。LBGI风险最高点在子时(胆),与总体情况相关性最强的在未时(小肠);HBGI最高点在巳时(脾),与总体情况相关性最强在亥时(三焦)。结论:MBG及HBGI最高点均在巳时(脾),酉时(肾)血糖波动最大,寅时(肺)在MBG、血糖波动、HBGI中均有重要作用,与全天总体情况相关性分析,MBG、血糖波动、HBGI相关性最强的时辰均为亥时(三焦),LBGI最高点亦在...  相似文献   

14.
五腧穴电阻值在十二时辰中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刘豫淑  陈友梅 《中国针灸》1997,17(7):401-402
本文对10例健康受试者的十二经五腧穴皮肤电阻进行连续十二时辰跟踪测定,发现大多数五腧穴电阻值在巳时、酉时最低,在丑时、寅时最高。经统计学方差分析.巳时西时间、丑时寅时间穴位电阻值相互差别无显著性意义(Q>0.05),巳酉时或丑寅时与其余时辰穴位电阻值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呈现出近似余弦曲线的变化。认为该现象间接反映了十二经气血在十二时辰中有盛时和衰时,并且十二经气血流注有着基本一致的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择时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不同时辰血压及血清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其降压机制。方法 11周龄雄性SH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另选WKY大鼠为正常组。针刺组在辰时给予电针双侧"曲池、足三里"穴,西药组在辰时给予卡托普利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只作捆绑处理。治疗4周后,各组分别在辰、午、酉、子四个时辰随机选取4只大鼠,测量鼠尾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测定血清ET-1、NO水平。结果 (1)从不同时辰的SBP比较,辰、酉、子时的SBP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组高于正常组(P0.05),午时的SBP模型组和针刺组高于正常组(P0.05),西药组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辰、午、酉、子时的SBP,西药组和针刺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辰时的针刺组SBP低于西药组(P0.05),午时高于西药组(P0.05)。而不同时辰的DBP比较,四个时辰的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西药组与针刺组在辰时、午时低于模型组(P0.05),其余时辰无差异(P0.05);辰时的针刺组低于西药组(P0.05),其余时辰无差异(P0.05)。(2)ET-1:辰时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组高于正常组(P0.05),其余组间无差异(P0.05);午时针刺组高于其他三组(P0.05);酉时四组比较无差异(P0.05);子时针刺组低于正常组、模型组(P0.05);(3)NO:四个时辰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择时针刺可以降低SHR大鼠总体SBP和DBP,尤其在辰时降压效果最好,在子时针刺与卡托普利降低ET-1结果相同,其降压效应与降低血清ET-1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收集了2000年至2006年间已归档的121例原发性肝癌病案,将其发病时间及死亡时间的相关情况,从季节、月份、时辰及运气学说的角度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发现该病发病以春季高发;死亡则以秋季最多,春季次之;一日之中死亡时间以酉时最多,辰时、巳时次之,与《内经》中对肝病发生、发展的描述大致相符,提示《内经》对现代临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时辰对西安地区中风病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培红  林海  李江英  纪永毅  吕富荣  王玮  马超 《陕西中医》2009,30(10):1291-1293
目的:观察中风在不同时辰(时间段)的发病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西安地区八家医院16891例中风病患者,在昼夜发病过程中存在的分布情况进行分组,统计。结果:发现中风的发病,中经络以夜间为主(子时至寅时为多),中脏腑的也是以夜间(子时至寅时)及上午(卯时至午时)发病相对白天较多。结论: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对发病的高峰时间进行观察和必要的干预治疗,以减少中风疾病的发生,为以后更好地预防中风病的发生及其治疗、预后的判断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32例男性肾绞痛患者疼痛发作时间的规律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男性肾绞痛发作的时间规律,为临床预防与治疗肾绞痛提供时间依据.方法:用"12时辰分析法"和"4时间段分析法"对232例肾绞痛病人的发病时间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昼夜12时辰中,午时以前发病人数多于午时以后;而在昼夜4时间段内平旦组发病人数则多于其它时间段.结论:男性肾绞痛的发病时间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辰时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午、子两时辰血压的影响。方法:24只11周龄雄性SHR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2只,12只WKY大鼠为正常组。3组大鼠按时辰分为午、子两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针刺组辰时给予电针干预,模型组与正常组辰时捆绑,在干预前、干预2周、4周测量3组大鼠午、子时辰的血压,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4周不同组别两个时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结果:干预前针刺组和模型组SHR血压均高于正常组,干预后午时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2、4周的SBP与DBP均降低,与治疗2周比较针刺组4周DBP降低,2周时针刺组仅SBP低于模型组,4周时针刺组SBP与DBP均低于模型组,子时针刺组仅在4周DBP降低,2、4周针刺组仅DBP低于模型组。结论:辰时针刺能降低午时SBP和DBP,降低SBP起效快,仅能降低子时DBP且起效慢。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胰腺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月节律和昼夜节律的情况。方法:采集江苏省中医院2008~2010年胰腺癌住院死亡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核对死亡时间并将其所属的农历日期、月相逐一归类后得到各项死亡频数,运用圆分布资料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ochran’SQtest,探索其中的规律。结果:①男性及全部患者农历“初一至初十”的死亡频数相对最高,“廿一至三十”相对较低(P≤0.05)。②全部患者“上弦月至望月”阶段的死亡频数相对最高,“下弦月至朔月”阶段相对较低(P〈0.05)。⑧男性及全部患者死亡时间有集中在“上弦月至望月”阶段的趋势(P〈0.05)。④男性患者死亡时间有集中在21时43分的趋势(P〈0.05),标准差为5小时22分。结论:46例胰腺癌患者死亡时间存在月节律,而男性患者的死亡时间还存在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