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强的松治疗,治疗组根据症状分为血热妄行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亏虚型、脾肾阳虚型,分别给予凉血止血、滋阴清热、益气健脾、摄血止血、温补脾肾、温中摄血法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强的松治疗,治疗组根据症状分为血热妄行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亏虚型、脾肾阳虚型,分别给予凉血止血、滋阴清热、益气健脾、摄血止血、温补脾肾、温中摄血法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强的松治疗,治疗组根据症状分为血热妄行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亏虚型、脾肾阳虚型,分别给予凉血止血、滋阴清热、益气健脾、摄血止血、温补脾肾、温中摄血法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机归纳为热迫血行,虚不摄血,瘀凝脉中,风散动血。本文提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有“分期论治”“以平为贵”两条临证思路。一是重视“分期论治”,依据病情发病急缓程度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三期。急性期重视其标,治以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祛风透邪平肝止血;亚急性期尤重脾肾,治以益气补虚摄血止血;慢性期贵在流通,治以活血化瘀行血止血、温经行气调血止血。二是“以平为贵”的用药特点贯穿于随证施治全过程,血药为静,气药为动;补血凉血为静,补气宣味为动;通过分期不同调整治则和处方,可达到动静相宜、补泻兼施、寒热并调的状态,以平调阴阳虚实、平衡气血盛衰,提高临床疗效,并附医案一例。  相似文献   

5.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西医虽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利妥昔单抗等药物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但却无法避免长期用药带来的副作用及停药后病情的复发;而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长期有效性和疗效持续性等优势。林丽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特点是以脾肾肝亏虚、气阴(血)不足为本,气郁、热瘀内结为标;故以益气养血、调肝健脾及滋阴清热、凉血活血等为主要治法,病证结合,精选方药,以自拟治血方为主,药用黄芪、当归、红景天、鸡血藤、黄柏等为特色,临床收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介绍周永明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经验。周教授辨治ITP有独到见解和丰富经验,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为其发病之本,火伤血络为其致病之标,而瘀血內停贯穿ITP发病的始终。故针对该病的病机,治疗提倡健脾补肾、益气摄血以固本,泻火宁络、凉血止血以治标,兼顾活血化瘀,注重顾护胃气,并附医案1则。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证治法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上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血热、脾虚、阴虚、气血两虚 4型 ,以《血证论》治血 4法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和“存得一分血 ,便保得一分命”之说为准则。以凉血止血之四生丸为主方 ,再根据其证型分别以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阴清热、益气补血等治之 ,在临床上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避免了西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耀庭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临床上擅治各类型的紫癜病,尤其对于小儿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周教授认为该病可归属于中医的"血证""发斑",兼具阳斑和阴斑的特点,是由于余毒不尽,阴血不足引起。周教授在治疗时主张解毒透邪,滋阴凉血,尤其着重清余毒,不能一味补血;对于气血亏虚严重者应补益脾肾,尤其注重益肾填精,善用鹿茸、淫羊藿等药。另外,临证时善用土大黄促进血小板聚集,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丁毅 《北京中医药》2018,37(4):305-306
国医大师柴嵩岩临证注重舌诊。嫩淡舌,以脾肾阳虚证为主要病机,治以温补肝肾、健脾益气;淡暗舌,以脾肾不足、气虚血瘀、血海亏虚诸证为常见,治法健脾益气、补肾养血、祛湿化瘀;嫩红舌,以脾肾不足、脾虚湿盛、气血两虚、血虚有热等证为主要病机,治以滋阴养血、健脾益气化湿;肥红舌,以邪热伤阴伴脾肾不足为主要病机,治以健脾补肾清热利湿;红绛舌,以阴血耗伤、血热伤阴为主要病机,治法清热养阴;暗红舌,需同时观察其他伴随舌象,分别施以活血化瘀、清热养阴、健脾益气、补肾活血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江劲波教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经验。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江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为外邪入里、脏腑功能失调、七情内伤等致火热内盛,迫血妄行而发病;或气血亏虚、阴阳亏损而致病。临证辨为火热迫血妄行证、心脾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火旺证、脾肾阳虚失血证,分别以三黄四物汤、八珍汤、二至丸合茜根散、附子理中丸治疗,并随症加减,获得佳效。  相似文献   

11.
通过时《妇人规·胎孕类》胎气不安、胎漏内容归纳浅析,认为临证当审其寒热虚实之不同,不可固守成方。血热则滋阴凉血,清热安胎,方用保阴煎;气血虚弱则补气益血,固肾安胎,方用胎元饮;跌打损伤,宜行气活血,止血安胎,方甩益母草地黄汤、安胎散;脾肾两虚则滋肾培源,健脾益气,方用五阴煎。而辨证治疗,总以调阴阳、固冲任、安胎元为其大法,重视调补脾肾气血,平衡阴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定标准明确的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诊疗指南辨证部分。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德尔菲(Delphi)法对第2轮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证候分类主要包括风热伤络证、血热妄行证、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脾肾阳虚证、瘀血内阻证、气阴两虚证有待于在第3轮问卷中做进一步讨论;(2)各证型辨证要点中的无症状及体征应删除,不考虑进入第3轮问卷中。结论:利用德尔菲法规范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辨证标准,方法明确。  相似文献   

13.
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有关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临床文献的一般资料并建立数据库,提取证候要素,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不同发病人群(儿童和成人)的证侯、证素分布规律及差异。在证候分布规律对比方面,儿童最常见证候类型为血热妄行,以实证为主,成人最常见证候类型为脾不统血,以虚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在证素分布规律方面,儿童以血热、血虚、阳虚证素为主,成人以阴虚、血瘀、(火)热证素为主。血热妄行证和脾不统血证是儿童和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核心证候,其中儿童病性以实证居多,病机以血热更为显著,成人病性多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主,病机以脾气虚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归脾汤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验巴保山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较多见的疾病,中医属肌衄、血症、虚劳。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急性型出血倾向多由血热而引起,故治疗上重于凉血清热以止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味;慢性型多因气血亏虚所致,治以益气摄血为主,方用...  相似文献   

15.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型88例的分型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ITP的中医分型治疗与病情轻重、化验指标及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CITP分为血热妄行、阴虚血热、气阴两虚与脾肾阳虚4型,分别服用清热凉血、滋阴凉血、益气养阴、温补脾肾中药。结果:血热妄行型、阴虚血热型多见于病情急重、出血广泛、血小板重度减低、血小板抗体明显增高、预后较差的患者;而气阴两虚型与脾肾阳虚型则病情相对稳定。病程较长,预后较好。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CITP疗效较好,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证型的转化。及时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CITP的中医分型治疗与病情轻重、化验指标及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CITP分为血热妄行、阴虚血热、气阴两虚与脾肾阳虚4型,分别服用清热凉血、滋阴凉血、益气养阴、温补脾肾中药.结果血热妄行型、阴虚血热型多见于病情急重、出血广泛、血小板重度减低、血小板抗体明显增高、预后较差的患者;而气阴两虚型与脾肾阳虚型则病情相对稳定,病程较长,预后较好.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CITP疗效较好,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证型的转化,及时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17.
血尿为肾脏疾病常见症状之一,病位多在肾与膀胱,病机总属热伤肾络与气阴亏虚,病性为虚实夹杂。马鸿杰老师临证首辨虚实,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相结合,治疗标本兼顾。对于邪热内结者,治以清热透表、凉血止血;脾肾亏虚者,治以补脾益肾、益气固摄;阴虚火旺者,治以滋阴泻火、凉血止血;气滞血瘀者,治以行气活血止血。  相似文献   

18.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中医辨证大抵可分为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瘀血阻络4型,分别治以清热解毒、滋阴降火、补气摄血、活血化瘀之法。总结现代医家经验,辨证论治,综合调治,以期为中医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属中医"紫癜病"范畴,其病程分为缓解期与发作期.邓成珊教授认为本病缓解期的病机特点是初起阴血先伤,继而阴损及阳,最终阴阳两虚,发作期则属正气亏虚,外感邪毒,本虚标实.根据本病病情进展程度以补肾健脾、滋阴助阳、调和阴阳、凉血解毒四个主要治法施治,以二至丸和当归补血汤、犀角地黄汤等为基础方加减,用...  相似文献   

20.
癌症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中医治疗八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多属本虚标实证,病机以阴阳气血亏虚为本;热毒、痰浊、瘀血、外邪等为标。治疗宜标本兼顾。归纳治疗益气健脾、益气养血、益气养阴、滋阴清热、清热解毒、活血养血、温补脾肾法。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极大提高存活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