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拟养阴益气活血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自拟养阴益气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踝肱指数、足背动脉搏动指数、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踝肱指数、足背动脉搏动指数、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者联合应用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患者踝肱指数、足背动脉搏动指数、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说明自拟养阴益气活血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3例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予以传统西药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肾衰饮治疗,对比两组肾功能及血糖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FBG、HbAlc、HCT、ESR、UAER、BUN、SCr及eGF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饮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血液循环及肾功能,延缓肾脏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对于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加减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的用药效果及可靠性。方法:100例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加减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分别为(132.88±129.42)、(106.61±104.87)mg/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8.00%、9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加减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3例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予以传统西药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肾衰饮治疗,对比两组肾功能及血糖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FBG、HbAlc、HCT、ESR、UAER、BUN、SCr及eGF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饮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血液循环及肾功能,延缓肾脏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国盛  韩洁 《新中医》2017,49(7):61-6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72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6例。研究组给予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以15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4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 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肾功能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及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24h UAE)]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BG、P2h BG、Hb A1c与UAER、SCr、24h UA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各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DN疗效确切,可降低血糖,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效果优于仅用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气阴两虚夹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60例患者开放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糖肾宁方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改善、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血脂代谢紊乱、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肾衰饮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肾衰饮。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氧化应激指标[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1.79%(P<0.05);治疗后,研究组FPG、Hb A1c、UAER、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尿L-FABP水平较低,血清SOD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自拟肾衰饮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患者,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肾功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配合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检测各项生化指标(FP G,2hP G,HbA1c、UAER、CysC、TC、TG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为6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FPG,2hP G,UAER、CysC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汤加减是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在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92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参芪地黄汤治疗,比较2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可有效降低其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及炎性反应程度,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加味芪黄饮对气阴两虚夹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加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芪黄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ysC、Hcy、UAE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ysC、Hcy、UAER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气阴两虚夹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芪黄饮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胱抑素水平,对于改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复脉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拜糖平等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等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益气复脉汤口服,连续治疗3周,3周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能够显著改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症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下降明显,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复脉汤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从微炎症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筛选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根据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编号,对应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方案(饮食控制、降糖、降压、降脂等)配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予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120方,治疗组予以益气活血汤,疗程为1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血清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12周,治疗组患者的血肌酐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升高(P0.01),肾小球滤过率升高(P0.01),尿微量白蛋白/肌酐降低(P0.01),血清CRP和IL-8水平亦降低(P0.05);同时,治疗组在降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升高血清白蛋白,下调血CRP,IL-8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能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具有早期干预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CRP,IL-8等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改善DKD机体的微炎症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耳穴敷贴联合乾坤丹Ⅵ号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缬沙坦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耳穴贴压加乾坤丹Ⅵ号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48%,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乾坤丹Ⅵ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魏云飞 《光明中医》2013,28(6):1133-1134
目的探讨气阴两虚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益气生津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家用益气生津汤治疗,15天一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气生津汤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组给予益气养阴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有效率为4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治疗方案为环磷酰胺、泼尼松联合参芪地黄汤,对照组治疗方案为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分析2组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红细胞定量程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相关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红细胞定量分析比较有差异(P0.05);2组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患者治疗疗效分别为94%、86%,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汤、雷公藤多甙及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4例。两组均用雷公藤多甙及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研究组加用益肾泄浊汤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泄浊汤、雷公藤多甙及醋酸泼尼松片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型效果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降糖保肾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两组均予糖尿病肾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降糖保肾方。疗程为30天。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37%,对照组为79.07%,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除治疗组1例患者出现皮肤轻微不良反应外,余均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降糖保肾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有较高的安全性,优于单纯西医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补气养阴疏肝汤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郁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抗抑郁,开始剂量为20 mg/d,若2~3周后症状无改善,则可以每周增加10 mg,最大量不超过5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自拟补气养阴疏肝汤,每日1剂,每周5次,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患者Hb A1c、HAMD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b A1c、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8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有12例患者出现口干、便秘、厌食、失眠症状;治疗组中有2例出现上述症状。结论:西药合用补气养阴疏肝汤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郁证,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可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应用自拟养阴益气活血汤与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78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养阴益气活血汤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情况、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足背动脉搏动指数、踝肱指数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糖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均优于对照组(P0.05),足背动脉搏动指数、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甘油三酯(TG)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西药与养阴益气活血汤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与血脂水平,提升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