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相中教授根据多年的临证经验,认为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心气亏虚,标实为血瘀、痰浊,以气虚血瘀,痰浊凝结为核心病机。在治疗上以应用"益气祛瘀,化痰散结"为主法,配合温阳、滋阴、通络、宁心安神等法。本文介绍了李相中教授对稳定型心绞痛病因病机的认识,并总结了李教授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2.
介绍袁金声教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经验。袁金声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就本虚而言,可分为心气虚型、心血虚型、心阳虚型、心阴虚型,就标实而言,往往兼有血瘀、痰浊、气滞,临床工作中强调辨证分析,标本兼顾,长期治疗,达到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周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端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位与五脏相关,本,瘀血水停为标,并据此病机采用分期论治,则,临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以心为本,他脏为标;病机为本虚标实,心气亏虚为以补益心气、活血利水、宁心强心等作为基本治疗法  相似文献   

4.
桑燕舞  杜廷海 《光明中医》2010,25(12):2167-2169
杜廷海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发病以心为本,他脏为标,病位在心,却不局限于心,其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人体脏腑功能受损,阴阳气血失调,导致中焦运化失调,气机升降失常,痰浊水湿内生,气滞血瘀,心阳不振,心脉瘀阻而成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病机为本虚标实,心之阳气亏虚为本,痰浊、瘀血、水湿为标,并据此病机采用分期论治,以补益心气、活血利水、宁心强心等作为基本治疗法则,结合西医规范化治疗,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包陪荣教授认为妇女围绝经期不稳定型心绞痛当为本虚标实证并认为"肝肾阴虚"是形成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病因病机,采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绝经期综合征并提出应用滋养肝肾,清热养阴治疗围绝经期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6.
总结国医大师张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借鉴。笔者通过跟随张琪教授临证学习,收集、整理病例、处方,总结其病因病机、药物作用、治则治法、以及配伍规律,并举典型医案1则,系统介绍张琪教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经验和方法。张琪教授认为稳定型心绞痛病机主要是"痰浊阻滞、心血瘀阻、气机不畅、胸阳不振、心气不足",主要治法为"豁痰宁心、活血化瘀、益气通阳、理气活血",临床治疗应治病求本,祛邪扶正,分清主次,随证应变,所举验案根据辨证施治、扶正祛邪的原则,运用通阳祛瘀化痰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张琪教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经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隶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久心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着良好的效果.其具有的优势:毒副作用少,适合于长期应用;可作用于多个环节,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复杂多变的病理特征,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最基本的原则.恩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心阳虚为主,伴有心阴(血)虚;标实为寒凝、血瘀、痰浊.治疗上以温阳通络,养阴生脉为主,进行辨证治疗,较之目前多采用活血化瘀、祛痰浊的方法效果显著.故采用温阳养阴的方法对该病进行治疗可能是治疗该疾病的突破,现将相关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史爱武 《河南中医》2014,(7):1288-1289
阳(气)虚血瘀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基本病机,阳(气)虚为其发病之本,瘀阻脉络为发病之标,病机核心为阳(气)虚本证,为温阳益气、化瘀通络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了中医理论依据,并指导着本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介绍吴颢昕教授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临证治疗经验。吴颢昕教授临证30余载,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审因施治,形成独到的治疗方法每获良效。吴颢昕教授认为该病的病位主要在肾,其次心肝,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肾虚为主,标实以心肾不交、血虚肝郁为要,治疗强调补肾为主、阴阳同调,佐以清心安神、养血疏肝,自拟经验方更年宁汤标本兼治,把分型与分证的思想贯穿于随证加减之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中医病机、中医证型、中医治疗进行总结。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为本虚标实之症,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原则,痰浊、血瘀、气滞、寒凝4型为标实证,气虚、阳虚、阴虚、阳脱为本虚证。发作时应急治其标,以缓解症状为要;病情平稳时则应缓治其本,治法包括益气、养阴、温阳、祛痰、疏肝等。中医治疗兼顾标本不易耐药,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方面具有特殊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介绍王保和教授治疗胸痹经验,指出胸痹多为本虚标实,主要病机是精气亏虚,无力助心运血,血脉不畅,瘀血痹阻,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心绞痛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是本虚标实之证。本文基于其病机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活血宣痹、调和气血”法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其内涵是主体运用活血化瘀、宣痹去浊药作为冠心病心绞痛一般证治的用药,兼合补益心气与养血和营药,从通补两方面结合论治心绞痛。另附医案1则,以兹佐证。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病机多属本虚标实,刘中勇认为心肾本相交,人至中年后阴损自半,损及于阳,肾阳衰减,无以温煦全身,以致心气虚损,胸阳不振,无力推动气血运行,则血脉瘀阻,以胸痛、胸闷,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善忘为主症。从补肾活血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使心肾相交,肾精充足,润养心脉,取得不错疗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心气亏虚为本,痰瘀痹阻、心络不通为标。治疗在于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为法,标本兼治。胸痹通络方,既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又能降低心肌氧耗,缓解心肌低氧与需氧矛盾,并能抗血小板聚集抗栓,再加西医强化治疗,产生对缺血心肌的双重保护作用,有效缓解心绞痛并防止心脏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郭娟英 《陕西中医》2011,32(8):1037-1038
的:介绍张治祥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结论:导师张治祥主任医师认为冠心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脏气亏损、气阴两虚为其本,瘀热内阻、心神被扰、虚风内动为其标。治疗以滋补心肾、益气养阴,化瘀清热,熄风安神为法,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心绞痛属瘀血阻滞心脉而致胸痹心痛。心脉瘀阻 ,血运不畅则导致心失所养 ,常可合并发生心悸怔忡等证。其治当以活血化瘀为法。血府逐瘀汤是王清任所创活血化瘀诸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方 ,专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症”,其方治与冠心病心绞痛病机相吻合。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晓星教授认为 :冠心病心绞痛为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以阴虚、气虚、气阴两虚为多见 ;标实主要为血瘀、气滞 ,其次是痰浊。不论是血瘀、气滞、痰浊 ,还是阴虚、气虚 ,该病主要病机仍为心脉痹阻。张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常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随证加减 ,收到良好疗…  相似文献   

17.
张连勇  魏新军 《河北中医》2005,27(10):798-798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近几年对其病机的认识越来越倾向于本虚标实,本虚多表现为心气虚,标实多见于血瘀、寒凝、痰浊。治疗以益气为主,佐以温通活血。2001~2002年,我们自拟补气心通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总结李延教授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经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传统中医学中的"胸痹""心痛""真心痛"等,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心阳亏虚为主,标实以痰浊和瘀血较为常见。本文从病因病机、临床特征、治疗等方面系统分析、总结了李延教授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9.
心悸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证。戴小华教授认为,心悸病位在心,涉及肝脾,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为心之阴阳气血亏虚,标为气滞、血瘀、痰浊,临床治疗尤注重心脾同治,运用调护心脾、化痰散瘀、疏肝行气治法,配合情志疗法,治疗心悸病证,收效明显。该文从心悸的病因病机、分型、治法、调护等方面介绍戴小华教授的临证思想与经验。  相似文献   

20.
邓铁涛教授擅治心血管疾病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邓老认为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首先 ,辨明病位与五脏相关 ,以心为本 ,他脏为标 ;详审病机是本虚标实 ,以心阳亏虚为本 ,瘀血水停为标 ;治疗上急性期阴阳分治 ,从温补阳气为上 ;此外必须病证结合 ,灵活变通 ;缓解期综合调理 ,调脾为先。兹就此学术经验作一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