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对某医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进行放射卫生防护现状分析,评价其是否符合放射卫生要求,对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现场进行检测和调查,将所得数据和资料与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该医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核医学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最大值为0.40 μSv/h,工作场所表面污染最大值为0.20 Bq/cm2结论 该医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选址适宜,布局基本合理,辐射防护检测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有完善的放射防护管理制度,正常运行条件下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2.
核医学的新武器INFINIA型SPECT/PET+CT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芦铭 《医疗设备信息》2005,20(11):37-39
GE公司的INFINIA SPECT/PET CT不但可以进行单光子成像而且还具有部分的PET功能。虽然其图像质量无法与PET相比,但其造价仅为PET的一半,既经济又实用。在本文中将对核医学的成像原理和INFINIA SPECT/PET CT的主要部件,电路板等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PET/CT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应用范围逐渐向全世界普及,与之对应的放射防护成为摆在放射工作研究者面前的难题。笔者旨在总结国内外有关PET/CT放射防护现状的基础上,对PET的放射防护进行详细分析并指出当前防护现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一台PET/CT防护进行检测,以评价该实践对职业人群和公众的辐射影响。方法 分析PET/CT工作场所的辐射源项,在最大工作条件或典型工作条件下,检测中子、X射线和γ射线的外照射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估算职业人员和公众的年剂量水平。结果 各检测点的中子外照射未检出,X射线和γ射线外照射水平在0.08~47.5μSv/h之间,对职业人员和公众所致的最大附加年剂量分别为948.6μSv,和21.6μSv。结论 该实践所致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照射剂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CT检查中的辐射剂量及其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减少工作者及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方法 根据各种放射防护标准及影响辐射剂量因素,探讨CT辐射的防护现状及防护措施。结果 阐述了CT辐射防护的各种措施。结论 CT检查辐射防护工作不尽人意,应在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需采取综合措施,尽量减小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肖峰  夏庆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5):851-852,854
[目的]了解口腔科汞接触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的薄弱环节.[方法]对长宁区17家医疗机构口腔科门诊及其100位汞接触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情况进行现况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33%的医务人员主述最近1年内经常出现患口腔炎、情绪容易激动、发热、皮炎或手指震颤等症状;有主诉症状医务人员中,是否在隔离柜中进行调汞操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在工作间内进食、饮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医务人员能完全规范处置剩余银汞及洒落汞;68%的医务人员对4种接触汞作业禁忌症了解;14家(82.35%)门诊操作台未设置吸风装置、地面无倾斜度,13家(76.47%)门诊未能定期进行操作间空气碘熏蒸.[结论]该区应加强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口腔科门诊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配置和职业卫生防护管理;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口腔科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7.
加强麻醉科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减轻临床工作中职业性伤害对麻醉科医务人员自身安全的威胁,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加强麻醉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我们于2008年9月—2009年9月对2家医院麻醉科的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妇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妇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其防护管理情况,为制定相关管理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20个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机构的300名妇产科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北京市部分妇产科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为63.7%,暴露途径以经皮暴露为主占78.0,暴露时机以手术及手术配合时最多,发生职业暴露时帽子口罩使用率分别为58.5%和35.1%,防渗透隔离衣/围裙、护目镜和靴子的使用率很低,分别为16.0%、8.5%和4.8%.医院级别为二、三级的妇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高于一级医院,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07,P<0.01).中高级以上职称及文化程度高的妇产科医生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属高危人群(χ2分别为15.871、26.483,均P<0.01).结论 北京市妇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现状不容乐观,需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培训、管理及督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配合检查,得到最佳的图像和准确的诊断。方法:通过讲解设备和检查的知识、播放视频、改善候诊室环境、做好家属工作等方法,来减少或消除患者在检查中的各种心理负担。结果:护士及技术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检查过程中取得很好的效果,有98%的患者的心理负担得到缓解。结论: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病史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关键,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经历、文化程度、信息掌握的广度,以及对检查的了解程度等,制定不同的方案进行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的检查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对医疗检查合理性的认知态度,为有效监管医疗检查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和个别访谈法,调查了58例医务人员对合理医疗检查的内涵和意义、影响医疗检查选择的因素和不合理医疗检查原因等问题的认知情况。结果 34.5%的认为只要符合患者诊疗需要的医疗检查即为合理的,87.9%的认为合理的医疗检查可以节约医疗资源,97.3%的选择医疗检查首先考虑到诊疗需要,89.7%的认为不合理医疗的原因是法律问题。结论医疗检查合理性评价涉及到医疗行为的技术规范、法学、经济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融合与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全面了解本区核医学设备及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调查放射防护制度及防护情况,探讨解决和改进放射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基本情况通过现场调查进行收集,表面污染采用现场监测仪器直接读数法进行测量。结果 全区共有四家医院开展临床核医学,拥有工作人员29名,SPECT3台,核医学诊疗以骨显像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为主,人均年剂量当量0.96 mSv/a。配药室和源储存室β表面污染超过限值,分别为366.1 Bq·cm-2和165.9 Bq·cm-2结论 本区四家医院核医学科的管理及防护基本到位,但是对于配药室等高危场所的表面污染防护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医用CT机扫描辐射与防护调查福州市职业病防治院(福州市螺洲,350019)洪惠民沈平高崇荣医用CT机的应用在X线诊断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解CT机扫描辐射特点,消除或最大限度地减少X线危害,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我们对本市内6台医用CT机扫描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骨显像和PET/CT骨显像结果的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方法:对2例病例均先后行SPECT骨显像和PET/CT骨显像,并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骨骼对18F-fluoride(PET/CT骨显像剂)和99mTc-MDP(SPECT骨显像剂)的摄取机理类似,均可以反映局部血流量及骨代谢更新的活跃程度,由于18F-fluoride与骨的亲和力强于99mTc-MDP,因此PET/CT图像具有比SPECT更高的系统分辨率和系统灵敏度。结论:PET/CT骨显像灵敏度和分辨率均高于SPECT,但由于其检查费用较高及自身受18F的短半衰期限制,因而其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PET/CT—核医学影像发展的未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核医学影像的发展经历了闪烁扫描机γ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以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几个阶段,它们的显著特点是可以进行功能成像。尤其是PET在分子水平进行功能成像,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但解剖结构不清楚;PET/CT将PET的功能图像和CT的解剖图像融合,不仅能检出细小的病变组织,而且能准确定位。可以说PET/CT代表核医学影像的未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蒋云 《中国辐射卫生》2012,21(3):324-325
目的 实现医院核医学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的规范化,确保医用辐射安全。方法 通过对核医学实践中源项、常用核素和设备应用现状情况的介绍,结合监督管理工作的实践。结果 分析核医学辐射安全与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管理措施,为审管部门决策管理提供建议。结论 规范化管理是促进核医学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正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成像手段被认为是完美的,这是因为单一的成像技术可能会导致各种病变的分期不足或过度诊断,分期不足可导致治疗欠缺,而分期过度可能会导致给正常组织带来不必要的创伤与药物及放射治疗所带来的毒性。这时,PET/CT应运而生。PET取自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的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写字母,CT取自于计算机断层扫描的两个英文单词的首写字母。因此,PET与CT合二为一,即为PET/CT。它是利用PET所提供的生物功能的分子成像及其高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影响PET/CT受检者有效剂量的各种因素,为降低受检者有效剂量寻求最佳的扫描条件。方法 分别对受检者行PET/CT检查时的CT和PET有效剂量进行计算,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对CT和PET的扫描参数进行优化,使受检者接受的有效剂量降到最低。结果 CT管电压和管电流、PET检查时注射药物的剂量可以明显影响受检者有效剂量。结论 根据不同受检者和疾病种类制定个性化的扫描方案,可以明显降低受检者的有效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硫代硫酸钠浸渍炭法测定医院同位素室空气中^181I浓度,采^181I效率为98.8 ̄99.7%。用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测定外照射剂量。结果表明: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当量在0.1 ̄0.5mSV占64%,3.0 ̄5.0mSV仅占6.6%;吸入^181I年有效剂量当量最大约0.3mSV.a^-1;10所医院同位素室桌面、地面β污染均未超过导出限值;用^181I治疗甲亢患者^181I大  相似文献   

19.
PET/CT是什么检查呢?其实PET/CT检查就是把极其微量的正电子示踪剂注射到人体内,然后用特殊的体外探测仪器(PET)探测这些正电子核素在人体全身脏器的分布情况,再结合CT的精确定位,准确地显示出人体各器官的生理代谢情况和解剖结构。因此,它源于CT,又结合了核素示踪技术,将CT的高分辨率解剖图像与PET的功能影像图像相结合,成为当今最先进的医学影像学诊断设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量临床核医学科常见诊断核素~(99)mTc和~(18)F所致受检者周围辐射剂量水平随距离和时间变化情况,为补充丰富临床核医学外照射剂量数据以及为临床核医学诊断过程中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测量核素~(99)mTc和~(18)F检查受检者摄入核素后0~24 h内不同距离处辐射剂量率水平,同时测量24 h内受检者体表辐射累积剂量,并测量受检者24 h床四周辐射剂量场,并对受检者体外0.5 m和1 m处摄药后24 h内的累积辐射剂量进行估算。结果 30例~(18)F和30例~(99)mTc检查患者平均给药活度分别为8 m Ci和25 m Ci,对于~(18)F和~(99)mTc检查患者,其施药时1 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平均值分别为26±6μSv/h和20±6μSv/h。略高于相关国际标准推荐值。24 h内体表平均辐射累积剂量测量值分别约为244μGy和353μGy,床周累积剂量测量值分别为25μGy和38μGy。结论~(18)F和~(99)mTc刚施用时所致受检者1 m处体外辐射剂量率与国际标准推荐值可比,24 h后基本降低为环境本底水平。本项目对不同时间段的接触者的辐射剂量进行评估可指导相关人员进行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