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建平主任医师医师认为慢性心衰的基本病机为心肾不交,交通心肾、养心安神为其治疗大法,上下同治、妙调交泰丸比例为其治疗特点。介绍张建平主任医师从"心肾不交"诊治慢性心衰的临证经验,并列举病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心肾不交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心肾不交"涵盖了心肾之间的全面失交状态,文章从广义角度出发,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其临床辨证分型、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以便从整体上认识心肾相交和不交理论,并对临床实际应用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心肾不交"这一名词演变的哲学基础开始于《周易》,在诸多经典医籍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藏经》等已有一定雏形,在唐宋时基本得到确定。"心肾不交"一词的记载首见于宋代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明清时一些医家认为心肾不交证为心火旺肾阴虚证,将心肾不交作为失眠、遗精、健忘的病机。据文献查阅"心肾不交证"一词现最早见于程莘农院士1964年所著《中国针灸学》,现代认为心肾不交证等同于心肾阴虚阳亢证、肾阴虚心火旺证,与明清医者观点一致。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国家规划教材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均用"心肾不交证"作为规范名。  相似文献   

4.
确切地理解中医心肾相交的生理病理联系,并运用心肾相交理论阐释慢性肾衰并发心血管病变,认为心肾不交是其主要的病因病机,并提出临床上"交通心肾"的治疗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思路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探讨"心病治肾"在心血管病证治疗中的作用。从"心肾相交"和"心肾不交"等方面探讨"心病治肾"的生理和病理基础,从阴虚火旺、心肾阳虚、水气凌心、肾虚血瘀等不同证型的病因病机、治法及方药等方面探讨治肾在心血管病证治疗中的临证应用。提出肾中精气亏损导致阴阳失调引起心肾不交是心血管病证发生的主要病机,治肾是其主要治则之一的观点,不仅为"心病治肾"在心血管病证治疗中的推广应用,而且为提高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证的疗效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DM)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临床发现糖尿病肾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糖尿病肾病后期心脑血管并发症是其死亡的首要原因.以中医心肾相关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心主血脉、肾主封藏、心肾不交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发现心肾不交、水火失调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结合病机特点,总结运用"心肾并调"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7.
从"心肾相交"理论来阐述人体正常睡眠的机理,并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肾不交"来论述失眠的不同类型,进而讨论"心肾不交"在失眠的辨证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清代名医陈士铎对心悸治疗颇具灼见,认为"心肾不交"是心悸的核心病机,提出"交通心肾"的心悸治则,并指出交通心肾与肝、胆、胃等脏腑密切相关,创制心肾两交汤等有效方剂,陈士铎对这一理论的应用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更年期心悸是女性更年期的常见疾病,其发生有多种病机,但根本病机是肾阴亏虚,心肾不交,陈士铎交通心肾法对更年期心悸的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心肾相交"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心肾不交"是与之相对应的病理概念。通过梳理"心肾相交"及"心肾不交"理论的历史沿革,结合作用于心肾两脏方药的功效,探析心肾相交的实质:功能互用制约,物质互相化生,物质与功能的互根互用,即心肾相交的内涵包括了心肾阴阳之间的互相济助、制约,心血肾精间的同源互化以及心神肾精间的互相为用。  相似文献   

10.
心肾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心衰或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重要临床表现,目前关于CRS的中西医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研究提出心肾不交是CRS的主要病机,心肾相交理论是CRS的辨证基础。本文从心肾相互关系,心肾相交理论的由来与内涵,西医心肾与中医脏象的联系与区别,交通心肾辨治、治疗体会与展望等方面对心肾相交理论进行探讨与辨析。  相似文献   

11.
《辨证录》为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所著,所论述的心肾相交包括心肾本脏的阴阳相交和心肾的阴阳上下相交,将心肾不交归为心不交肾、肾不交心和心肾两不相交,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心肾不交理论的内涵。在治疗心肾不交证时,陈士铎以补益为主,伍以清心泻火之品,常用熟地、麦冬、人参、山茱萸、肉桂、黄连等药物,善用熟地与麦冬、熟地与人参、黄连与肉桂配伍。  相似文献   

12.
心肾不交型失眠多以交通心肾为基本治则,常常忽视脾胃的重要作用。从脾胃气机失调角度讨论心肾不交的原因,从补气健脾、辛开苦降、化痰运脾三个方面探讨治疗心肾不交失眠的方法,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疗效显著。通过将近五年来中医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文献资料按体针、药物、针刺配合药物、其他四个方面进行分类综述,以总结中医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陈士铎"直接交通心肾法"诸方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士铎<辨证录>的若干方剂集中体现了他对"心肾不交证"的理解,包括直接和间接交通心肾两法,而直接交通心肾法是从直接治疗心、肾入手以交通心肾,可分为治心肾两不相交方,治心不交肾方和治肾不交心方,笔者从出处、主治、组成、简析等多方面分析了14首方剂,为临床"直接交通心肾"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心肾不交可分为三类:肾不交于心,心不交于肾,心肾两不相交。"交通心肾"法是对心肾不交进行辨证分析,通过调整心肾阴阳以达到心肾相交、阴平阳秘的状态。通过对部分方剂及病证进行具体分析,详细论述"交通心肾"法在处方、临证中的具体运用,以期开拓今后临床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以心肾相交理论体系为研究基础,从理论渊源、机制研究等角度,分析刘持年教授论治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经验。刘教授认为心肾不交型失眠主要是由于年老体衰,身体功能退化、脾胃衰弱、操劳过度或者外感寒邪伤及阳气等原因导致。从心不交肾、肾不交心、心肾两不交三个角度完善了心肾不交导致失眠的理论。针对三种证型,刘教授临证常以六味地黄丸、苓桂术甘汤及乌梅丸为底方加减化裁,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交泰丸治疗慢性扁桃炎咽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泰丸出自《韩氏医通》,由黄连、肉桂组成,原方主治心火偏亢,心肾不交之怔忡不宁,或夜寐不安。笔者根据“心肾不交”这一基本病机,治疗心火偏元的慢性扁桃炎、咽炎10余例,临床收效颇佳,现例举如下。陶×,女,43岁。1991年9月20日入院,  相似文献   

18.
提高思维能力于临证施治大有裨益。清代医家陈士铎理验俱富,其于"心肾不交"一证见解超群,辨治得当,足为师表。本文拟对其治疗"心肾不交"证的思维特征进行整理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华  郭霞珍 《世界中医药》2011,6(5):381-384
“心肾不交”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对临床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导致失眠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心肾不交”,而临床上安神剂的选药组方,大多是以“心肾不交”这一理论为指导的。本文结合几个著名的安神剂处方如交泰丸、朱雀丸、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孔圣枕中丹等来论述“心肾不交”理论,并且以现代药理研究作为佐证,证明了安神剂的选药与“心肾不交”理论的4个方面息息相关,从而指出中医基础理论对临床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志真氏撰文阐述了在少阴里虚的基础上因心肾虚损导致的心肾气化失调而出现的心肾不交。本病证病理变化以《伤寒论》原著少阴病证辨治演变过程为依据,试从虚寒正治简要、阴阳相交转化、不交发生条件等三个方面予以揭示说明,并结合阴阳、脏象学说进一步阐述心肾不交是以肾虚、命门水火不足为本证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将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序和丛邪滋生等综合原因导致发生的心肾不交的病理基础进行了探讨。气机紊乱、代谢异常、水湿寒热郁邪滋生,这正是心肾不交病证的结果。心肾虚损为本证的病理基础,因心肾虚损而导致的心肾气化失调继而出现的心肾不交又是本病证病理变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