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象要素是构成中医脉象的基本单元,通过规范地记录、描述脉象要素及各要素程度的差异,可以较详尽、具体地阐释多种复合脉象.因此,在中医理论及思维指导下,完善对脉象要素的现代化认识,深入挖掘脉诊中蕴含的更多信息,基于脉象要素研发中医脉诊仪,是切实可行、科学可靠的基本思路.脉诊仪中综合传感器可收集更加立体全面的脉象信息,准确定...  相似文献   

2.
<正> 四、重搏脉:类似祖国医学中的部:分滑脉。重搏脉在脉图上通常可出现重搏波。此脉也有两个峰。产生机制重搏波一般不能触知,但在周围血管松驰等情况下,外周阻力降低,舒张压也可能降低,出现较明显的舒张早期重搏波且能被触及者,即为重搏脉。在颈动脉或桡动脉  相似文献   

3.
<正> 现代医学将动脉脉搏检查做为完整的体检常规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某种原因,现代医学对脉诊不如祖国医学那样重视,其对脉搏分类的认识也不如祖国医学那样丰富深刻,但现代医学对脉搏的认识和脉图的研究和祖国医学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医脉诊三部理论的多导脉象检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一种基于中医脉诊三部理论的可应用于实验动物的多导脉象检测系统。多路传感器信号经过处理通过USB传送至计算机,与自行开发的数据分析、处理软件配合,可以获得三个不同部位的压力脉搏图、一路标准心电信号以及一路光电容积脉搏图,经初步动物实验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沈氏女科第20代传人韩学杰主任医师为探求临床脉诊简捷路径,首先从整体层面入手,提出“脉诊五法”作为诊脉之法则,以此明确脉诊理论基础骨架。脉诊五法以阴阳为总纲,配合解析各脉象要素,糅合虚实、寒热、表里、部位之纲领,共同构成脉诊法则。然后提出应针对局部细节,以简御繁,掌握主脉并单元式组合兼脉,灵活应用“三维法则”及“舍症从脉”,紧抓诊脉的关键技术要素,旨在厘清脉诊的核心,为临床脉诊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脉诊历来是中医诊断教学中的难点,应用脉象因素教学法,按照八因素总结了常见脉象的特征进行分类学习.教学中特别重视指力的练习和对平脉的体会.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应用脉象因素教学法能使学生迅速掌握脉象特征,熟练诊脉实际操作,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促使学生全面、正确地掌握诊脉方法、诊脉技巧和常见脉象的特点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壮医的脉诊是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而逐步发展形成的,它独具特色,且具有实用价值,广泛被壮医所应用,从而成为壮医临床上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壮医脉诊与中医脉诊既各有特点,又有一定的联系。1壮医脉诊与中医脉诊诊脉部位的比较古代壮医主要有两种诊脉方法。一种是流传于柳州、河池地区一带壮族民间的三指四肢脉诊法,在手臂、胭窝等部位的支脉候脏腑的病变,前臂中部候头、心、心包,前臂内侧候咽喉,前臂外侧候颈胸;下肢腘窝外侧候腰、肾、腿,下肢腘窝内侧候小肠、膀胱、睾丸,下肢腘窝中部候胃、大肠。另一种是流传于左、右江地区的单指脉诊法,脉…  相似文献   

8.
中医脉诊客观化可行性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十年来脉诊的客观化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和期待,但脉象的客观检测、脉波图的分析、脉诊仪的应用,并未得到突破性的进展,无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从实验角度研究脉诊也未有实质性发展。搭建中医脉学与临床实践的桥梁,对中医古代文献和典型医案的脉证规律和脉证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建立相关信息数据库,可能是中医脉诊客观化的根本思路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目的:规范房颤脉的相关脉象。方法:选取100例房颤病人以脉率的多少分为3组,即脉率>100次/min,脉率60~100次/min和脉率<60次/min者,诊其脉象与中医历代脉学著作记载的相关脉象如散脉、涩(短)脉及解索脉等一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房颤脉在常见的28病脉中相当于中医的散、涩(短)脉及怪脉的解索脉。结论:阵发性快速房颤脉,脉率>100次/min,相当于散(涩)脉与怪脉的解索脉;慢性持续性房颤脉,脉率60~100次/min,相当于涩(短)脉,脉率<60次/min,相当于涩结脉或涩结代脉等,此等脉象与期前收缩(早搏)而形成的结、代、促脉不同。  相似文献   

10.
脉诊是我国传统医学最早创用的独特的诊断方法,脉诊数字化是涉及中医学、西医学、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学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系统工程,研究主要涉及压力脉图、超声脉图等。数字化研究的目的在于使脉诊逐步走向定量化、标准化,并用以指导临床工作。在现阶段,检测方法还没有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脉象语言。但是在某些较为成熟的领域,如压力脉图的检测法和图形特征点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如何把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结合在一起,从病因、病机、局部和整体、人体和环境等多方面、多层次地研究脉诊问题,尤其是认识中医证候与脉图之间的必然联系,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工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大量搜集整理古籍文献的基础上,详细论述浮脉的脉形特征、浮脉主病特点、脉形变化的影响机理,为中医浮脉规范诊断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血流动力学角度探讨中医脉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循环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都把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作为诊断的指标之一。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心脏为血流提供动力,血管是为血液作定向流动的管道系统,其口径决定血流的分配,而毛细血管则参与了脏器的功能构成。中医脉诊为通过探寻桡动脉搏动而得到信息,以判断人体内外的生理病理变化。我们认为,这其中也包含了关于血液的流变状态、分配比例及心脏的频率大小、节律是否均匀。所以脉诊的内容较丰富,是值得探讨的一种诊法。1脉诊的内容1.1脉诊的条件《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健康女大学生连续检测的脉象特征及其与月经周期的关系。方法:受试者为17名江西中医药大学女大学生,采用脉诊手环进行脉象测试,测试时间为平旦醒后尚未起床和起床后至睡前的任意一时刻,每日检测,并记录当前月经周期信息;平旦和非平旦脉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月经分期分析的脉象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平旦脉与非平旦脉一致性较差,除数脉外,Kappa检验P 均> 0.05;平旦脉分解脉中滑脉、弦脉占比分别为55.21%、26.03%;经前期、行经期、经后期各脉象比例差别不大,排卵期缓脉、弦脉、涩脉、滑脉占比分别为40.68%、44.07%、30.51%、40.68%,非排卵期分别为17.38%、24.69%、10.45%、56.30%,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结论:研究表明健康女大学生脉象特征与月经周期有一定相关性,脉象总体以滑脉为主,排卵期较非排卵期滑脉少见,排卵期弦、缓、涩脉较非排卵期多见。  相似文献   

14.
脉诊能够从中医整体观的角度对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进行全面、准确和客观地信息表达。通过对脉诊形神信息、定位信息和疾病信息表达3个方面予以说明其整体性。由此说明,脉诊做为一个特殊窥视机体整体状态的窗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著《濒湖脉诀》,将脉象归纳为二十七部。然而,二十七部脉象的易学思想在中医界却鲜有人研究、探讨。笔者试图运用  相似文献   

16.
中医脉诊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医脉诊研究是指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对中医脉诊进行的实验研究。中医诊病非常重视脉诊 ,而各种脉象的辨别依据仅是医生的指下感觉 ,对其判断主观因素太多 ,不同脉象很难界定 ,故不同医者对同一脉象很难统一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以及生物医学、数学、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向中医领域的渗透 ,脉诊客观化逐渐成为实验研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客观化的目的是为了临床应用和促进脉学理论的深入研究 ,而脉诊的临床应用和理论研究反过来又有利于脉诊客观化的实现。1 脉象的客观化描记公元 1 2 41年 ,施发的《察病…  相似文献   

17.
脉诊是中医重要的诊法之一,长期以来,众多医家对诊脉的部位、取脉的方法以及病脉和常脉等做了深入论述,但对脉象客观化的研究一直没有重大进展和突破;传统中医诊断往往取决于医师的主观意识、经验积累,受限于当时的环境因素,缺乏客观指标;中医脉象仪恰恰能弥补这一缺憾;研制脉象模拟仪已成为脉诊客观化的重要内容及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兼脉是脉诊中常用的脉名形势,本文从兼脉名称内部构成优化的规律、兼脉构成的方式、兼脉语词的称谓形式方面入手,详细阐释了中医脉象兼脉名称的规律,为脉象名称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对影响脉诊压力信息采集的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指出传感器触头位置、手腕姿势、诊脉体位、采脉部位、诊脉时间等因素均可影响脉诊信息采集的准确性,提示在脉诊信息采集研究过程应该注意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脉诊压力信息采集的操作标准化研究对脉诊仪通过医疗器械的审批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兼脉是脉诊中常用的脉名形势,本文从兼脉名称内部构成优化的规律、兼脉构成的方式、兼脉语词的称谓形式方面入手,详细阐释了中医脉象兼脉名称的规律,为脉象名称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