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足下垂及足内翻的足底生物力学特点,探讨其临床研究的意义。方法:于2008年12月-2009年6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及广州体育学院对21名符合研究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数据采集,受试者赤足走过步态分析压力分布测量台,每人左右脚各自走3步以上,由系统自带专业软件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处理,主要观察受试者步行过程中足底平面压力及三维压力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结果:从足底压力测试图像结果上分析,21名受试者中,5人存在足下垂,9人存在足内翻,2人足下垂合并内翻。压力传感器采集到了足下垂患者足趾在传感器上拖行的压力信号,足内翻患者步行时,足外缘着地,同地面有一个明显的压力接触,呈现峰值压力,这些特点同患者的临床症状吻合。结论:脑卒中患者足底生物力学研究对于指导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预防肢体关节的损害及疗效的评估具有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潘氏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100例,共92例完成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接受潘氏康复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在入组后及30天疗程治疗后,采用被动踝关节活动度(背屈和外翻)及改良Athworth量表(M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踝关节被动活动度(背屈和外翻)、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M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踝关节被动活动度(背屈和外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潘氏康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的踝关节被动活动度(背屈及外翻)以及患侧下肢肌痉挛情况;且潘氏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患侧下肢痉挛情况较常规康复训练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肌电生物反馈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疾病药物及rood技术疗法干预,研究组联合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和关节活动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 0. 05),关节活动度大于干预前(P 0. 05),且研究组干预后的平衡功能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行rood技术联合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下肢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患侧下肢电针治疗,对照组予以患侧下肢普通针刺,两组共治疗4周后,进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步行能力及步态评价比较。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患者在主动踝背屈活动度、患侧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Holden步行功能评分和Tinetti步态测试评分等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踝关节跖屈肌群张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相比普通针刺能够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踝关节运动功能,改善患者步行能力,纠正异常步态,对于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脑卒中后患者需要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改进生活质量,其中恢复步行功能、改善步态的愿望显得尤为迫切。而以足下垂和足内翻为主要表现的踝关节功能障碍会导致患者足廓清障碍,采用代偿策略(髋部提升或拱起),典型表现是"跨域步态",严重影响了患者康复目标的达成。目前学术界对于脑卒中后足下垂病理机制的观点比较统一,总结概括为卒中后中枢神经损害,高级中枢交互抑制低级中枢的作用减弱,原始反射相对增强,神经肌肉通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因上位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以小腿三头肌为主的患侧肌张力增高并伴腱反射亢进是引起偏瘫患者足内翻的主要原因。脑的可塑性是促进脑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基础,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可塑性,才使得损伤后脑组织能够通过结构重建、功能代偿以达到整体脑功能的恢复[1]。现对近年来脑卒中后足内翻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张力平衡针法联合电针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足下垂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电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张力平衡针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张力和CSI评分、足内翻角度和足下垂角度、Barthel指数评分和FMA评分、SF-36量表评分。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张力评分显著升高,CSI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足内翻角度和足下垂角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程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升高程度较大(P<0.05)。结论:采用张力平衡针法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足下垂能够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下肢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张力平衡针法与常规针刺对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影响的差异。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张力平衡针法组和常规针法组,每组35例。张力平衡针法组先取伸肌侧穴位三阴交、太溪,行弱化手法,再取屈肌侧穴位解溪、申脉、阳陵泉,行强化手法;常规针法组穴取足三里、三阴交、悬钟等行常规针刺,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评定患侧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增加(均P<0.01),张力平衡针法组优于常规针法组(均P<0.05),张力平衡针法组于第2疗程后即改善明显(均P<0.01),且改善优于常规针法组(均P<0.05)。结论:两种针法均能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且张力平衡针法见效快,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9.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病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疾病,足内翻、下垂是中风后主要后遗症之一,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对本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阐述了中风后足内翻、下垂的基本特点,并针对其特点设计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旨在提高患者对踝关节的控制能力,克服足内翻、下垂,进一步改善步态,恢复其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头针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头针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照组30例采用头针联合体针治疗,治疗后比较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胫骨前肌肌力、FMA、改良MBI指数、表面肌电的表现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头针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3例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1例.两组均采用基础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常规针刺取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俞穴、患侧京骨穴.两组均每日治疗2次,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足内翻角度、berg平衡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康法结合功能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采用针康法结合功能电刺激治疗,第4周和第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第8周后与治疗前患者的改良Ashworth量表、MMT肌力量表、ADL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康法结合功能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配合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治疗的基础上,比较不同频率电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病例依据不同频率的电针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基础治疗无差异,针灸取穴采用局部取穴法,为廉泉穴、双侧夹廉泉穴,电针刺激均采用连续波,观察组给予1Hz频率、对照组给予5Hz频率,留针30min,1天1次,1个疗程6天,休息1天,共治疗4个疗程。总疗程结束后即评价其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为洼田饮水试验。结果:电针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Hz频率电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4.
电针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鹤宾  林映欣 《中国针灸》2003,23(5):310-310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源于我科1999~2001年住院病人,以脑卒中后遗肢体痉挛为观察对象。29例患者,男25例,女4例;年龄48~80岁,平均63.6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6年,平均6.1个月。脑梗塞21例,脑出血7例,脑梗塞合并脑出血1例;左侧偏瘫18例,右侧偏瘫11例。诊断参考《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除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外,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4周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2例患者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40例患者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中风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死率、致残率极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现有近700万中风病病人,其中约70%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足内翻是中风后主要后遗症之一,同时也是中风后致残的主要因素。中风后足内翻对患者的平衡、行走和独立生活能力均有很大影响。现代医学以康复治疗为主,有一定的疗效。近年来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7.
通过总结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不同方法及研究进展,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提供简洁有效的临床思路。结合相关文献,从单纯针刺疗法、单纯康复疗法、常规针刺联合康复疗法和特殊针刺联合康复疗法等方面阐述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机制和临床效果。联合疗法比单一方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特殊针刺联合康复疗法优于常规针刺联合康复疗法。针刺疗法联合新兴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中枢及患肢周围神经元功能障碍,松解患肢痉挛肌群肌力,增强拮抗肌群肌力,纠正患肢的异常运动模式并使其恢复正常。该联合疗法疗效显著且优于单一使用针灸或康复训练,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脑卒中逐渐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卒中患者常出现肢体瘫痪,而下肢的瘫痪主要表现为足下垂,其严重影响患者的步行能力、平衡能力及生活能力,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促进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侧步行能力是目前偏瘫患者康复的主要目标。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下垂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主要对卒中后足下垂的发病机制、康复评定及目前临床中常用的中西医及现代康复疗法进行综述,为卒中后足下垂的针刺及康复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足下垂是一种影响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踝关节问题,主要表现为踝关节背屈困难,行走时足尖下垂,落地时足尖先触及地面,其原因系神经肌肉功能异常,改变正常生物力学机制。足下垂问题使得患者足触地的情况发生异常,站立及步行等功能活动中重心控制与转移不当,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客观评定及针对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下肢功能性活动,对其整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脑卒中后足下垂的康复评定与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联合穴位透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电针夹脊穴联合穴位透刺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为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hworth量表评分均降低、Fugl-Meyer量表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升高更显著(P〈0.01,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联合穴位透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方法,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